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办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特色是通过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正是适应这一需要做出的选择。本文以《模拟导游》这门课程为例,通过对其课程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导游实际工作,以山东协和学院“老城古韵”故事汇训练项目为例,构建 “教、学、做”一体化的新模式。
关键词:模拟导游;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项目训练
一、构建新校园下的《模拟导游》课程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1.符合课程和学生的要求。
《模拟导游》具有实践性和专业性强的特点,对学生而言,仅仅掌握导游带团工作的基本流程和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还必须要有更好的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能够在今后的带团中变理论知识为工作能力和经验,以完成导游带团接待服务工作。传统的课堂教学容易造成学生所学理论与实际工作的脱节,在工作初期茫然不知所措。因此,只有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才能让学生掌握这门课程的精髓,具备独立完成导游服务工作的能力。此外,对于学生而言,“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更容易为学生们所接受,更容易调动他们的主动性。针对民办本科的学生来说,理论文化知识的基础较为薄弱,但是其在形象思维和动手实践操作能力较好。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变传统的学生在下面听,老师在上面讲,老师单方面的讲解理论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和记忆的教学方式,为 “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把传统的教室课堂转移到校园和景区,让老师设置基于导游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师生们边做边学,边模拟边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原来的被动的“要我學”为主动地“我要学”。学生在实际的工作情景中理解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并最终能够灵活运用。
2.符合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
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以学校的办学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为核心,通过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积累和提炼的。而民办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一直强调把“应用型人才”放在首位,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增强校园的职业氛围,引入企业文化,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影响学生,使其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要注意两种文化的融会贯通。校园文化建设涉及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等方方面面,而通过相关课程的开发来带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恰恰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因此将《模拟导游》课程的开发与新校园旅游资源的结合进而塑造校园文化也就势在必得了。通过深入挖掘新校园现有资源,如学校图书馆、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等,将其与教学环节中的导游词创作和导游接待服务相结合,让学生创作我院校园导游词,并模拟针对不同类型的客人,进行导游服务接待工作。在锻炼了学生能力的同时,还对将职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有益尝试。
二、新校园环境下《模拟导游》课程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1.转变教学理念
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突出学习任务与实际工作情景的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习的能动性,在做中学,让学生自主构建属于自己的新知识和新经验。教师的主要责任尽量模拟学生将来的工作任务,创造适合的学习情境,指导和帮助学生完成整个的导游带团工作。
2.解构重组教学内容
要构建新校园环境下《模拟导游》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我们就必须对原来的学科型理论体系进行解构,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教学内容的主线为模拟实际导游的工作过程,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带团技能,结合学院现有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如下设计教学内容 :本课程共 36课时,根据导游实际带团过程将其分为四大模块,每一模块均对应的设置实践教学项目,安排学生分组训练,达到提升工作能力的目的。
三、“老城古韵”故事汇训练项目
“老城古韵”故事汇训练项目,学生通过深入挖掘老济南的有关历史、文化、名人的传说和典故等非物质文化的精髓,以“说书”讲故事的形式,运用图文声像等多种技术手段,生动形象的展现给广大听众。学生通过在校园内以小型演出剧场的形式,尝试演出的经营运作模式。这一训练项目在各大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训练中是独具创新的,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和推广意义。
首先进行了大量的知识准备和调研,通过深入挖掘老济南的有关历史、文化、名人的传说和典故等非物质文化的精髓,并积极进行说书文案的准备。尝试撰写说书文稿,并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文稿的修改,为下一步的“说书”打下坚实的基础。训练项目组成员,通过《模拟导游》课程的学习,掌握导游讲解和导游技巧的练习,并能灵活的将名人的传说及典故结合以“说书”讲故事的形式呈现出来,并运用图、文、声、像等多种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锻炼学生的综合表现能力。项目成员通过在校园内进行社团小型演出剧场的练习,尝试演出的经营运作模式,进行模拟训练。通过真实的社团“说书”,掌握讲解和服务的相关技巧,感受真实的工作环境,体会导游工作的苦与乐,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实际工作的应变能力,为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提高专任教师的专业业务技能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自身业务能力有颇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既要有深厚的理论教学功底,更要有较强的专业业务能力。教师应能够根据导游实际的工作程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内容和流程相结合,设计学习情境,模拟工作流程,设计突发问题,模拟解决方法。因此,专业教师的业务能力高低是“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实施成败的关键。专业教师要多“走出去”,多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培训,不断拓展视野,利用寒暑假,去企业挂职锻炼,增强与业内人士的交流。
五、 营造“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环境
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搬到实训场所进行教学使“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教学环境的改变,既有利于一体化教学的开展,又有利于让学生提前熟悉日后的工作环境,更好的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模拟导游》课程改变原有的理论课堂和实训室分离的模式,直接依托学校的校园环境和旅游景区,把导游工作的真实现场融入进去,让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体会、模拟,把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
通过以“老城古韵”故事汇训练项目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摸索尝试,同时依托新校园的《模拟导游》课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既符合应用型教育的目标,又符合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 ;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业务能力,又很好地发挥了新校园的作用,创建了新校园的校园导游体系,提升了校园文化的内涵。
参考文献:
[1] 凌丽琴.《模拟导游》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2).
[2] 张琼花.“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析 [J].管理学家,2013(6).
作者简介:
林 茜(1979—),女,山东济南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旅行社经营管理;
李梦鸽(1998-),女,山东济南人,学生。
关键词:模拟导游;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项目训练
一、构建新校园下的《模拟导游》课程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1.符合课程和学生的要求。
《模拟导游》具有实践性和专业性强的特点,对学生而言,仅仅掌握导游带团工作的基本流程和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还必须要有更好的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能够在今后的带团中变理论知识为工作能力和经验,以完成导游带团接待服务工作。传统的课堂教学容易造成学生所学理论与实际工作的脱节,在工作初期茫然不知所措。因此,只有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才能让学生掌握这门课程的精髓,具备独立完成导游服务工作的能力。此外,对于学生而言,“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更容易为学生们所接受,更容易调动他们的主动性。针对民办本科的学生来说,理论文化知识的基础较为薄弱,但是其在形象思维和动手实践操作能力较好。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变传统的学生在下面听,老师在上面讲,老师单方面的讲解理论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和记忆的教学方式,为 “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把传统的教室课堂转移到校园和景区,让老师设置基于导游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师生们边做边学,边模拟边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原来的被动的“要我學”为主动地“我要学”。学生在实际的工作情景中理解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并最终能够灵活运用。
2.符合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
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以学校的办学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为核心,通过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积累和提炼的。而民办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一直强调把“应用型人才”放在首位,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增强校园的职业氛围,引入企业文化,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影响学生,使其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要注意两种文化的融会贯通。校园文化建设涉及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等方方面面,而通过相关课程的开发来带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恰恰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因此将《模拟导游》课程的开发与新校园旅游资源的结合进而塑造校园文化也就势在必得了。通过深入挖掘新校园现有资源,如学校图书馆、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等,将其与教学环节中的导游词创作和导游接待服务相结合,让学生创作我院校园导游词,并模拟针对不同类型的客人,进行导游服务接待工作。在锻炼了学生能力的同时,还对将职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有益尝试。
二、新校园环境下《模拟导游》课程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1.转变教学理念
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突出学习任务与实际工作情景的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习的能动性,在做中学,让学生自主构建属于自己的新知识和新经验。教师的主要责任尽量模拟学生将来的工作任务,创造适合的学习情境,指导和帮助学生完成整个的导游带团工作。
2.解构重组教学内容
要构建新校园环境下《模拟导游》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我们就必须对原来的学科型理论体系进行解构,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教学内容的主线为模拟实际导游的工作过程,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带团技能,结合学院现有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如下设计教学内容 :本课程共 36课时,根据导游实际带团过程将其分为四大模块,每一模块均对应的设置实践教学项目,安排学生分组训练,达到提升工作能力的目的。
三、“老城古韵”故事汇训练项目
“老城古韵”故事汇训练项目,学生通过深入挖掘老济南的有关历史、文化、名人的传说和典故等非物质文化的精髓,以“说书”讲故事的形式,运用图文声像等多种技术手段,生动形象的展现给广大听众。学生通过在校园内以小型演出剧场的形式,尝试演出的经营运作模式。这一训练项目在各大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训练中是独具创新的,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和推广意义。
首先进行了大量的知识准备和调研,通过深入挖掘老济南的有关历史、文化、名人的传说和典故等非物质文化的精髓,并积极进行说书文案的准备。尝试撰写说书文稿,并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文稿的修改,为下一步的“说书”打下坚实的基础。训练项目组成员,通过《模拟导游》课程的学习,掌握导游讲解和导游技巧的练习,并能灵活的将名人的传说及典故结合以“说书”讲故事的形式呈现出来,并运用图、文、声、像等多种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锻炼学生的综合表现能力。项目成员通过在校园内进行社团小型演出剧场的练习,尝试演出的经营运作模式,进行模拟训练。通过真实的社团“说书”,掌握讲解和服务的相关技巧,感受真实的工作环境,体会导游工作的苦与乐,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实际工作的应变能力,为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提高专任教师的专业业务技能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自身业务能力有颇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既要有深厚的理论教学功底,更要有较强的专业业务能力。教师应能够根据导游实际的工作程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内容和流程相结合,设计学习情境,模拟工作流程,设计突发问题,模拟解决方法。因此,专业教师的业务能力高低是“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实施成败的关键。专业教师要多“走出去”,多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培训,不断拓展视野,利用寒暑假,去企业挂职锻炼,增强与业内人士的交流。
五、 营造“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环境
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搬到实训场所进行教学使“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教学环境的改变,既有利于一体化教学的开展,又有利于让学生提前熟悉日后的工作环境,更好的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模拟导游》课程改变原有的理论课堂和实训室分离的模式,直接依托学校的校园环境和旅游景区,把导游工作的真实现场融入进去,让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体会、模拟,把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
通过以“老城古韵”故事汇训练项目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摸索尝试,同时依托新校园的《模拟导游》课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既符合应用型教育的目标,又符合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 ;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业务能力,又很好地发挥了新校园的作用,创建了新校园的校园导游体系,提升了校园文化的内涵。
参考文献:
[1] 凌丽琴.《模拟导游》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2).
[2] 张琼花.“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析 [J].管理学家,2013(6).
作者简介:
林 茜(1979—),女,山东济南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旅行社经营管理;
李梦鸽(1998-),女,山东济南人,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