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年的坚守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xue0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0年3月,王小苗担任陆良县双箐口乡(后更名为龙海乡)树搭棚大队民兵营长,41岁。一次,他带人到山上打靶时发现,光秃秃的山上根本找不到一棵可以充当靶子的树!望着这一大片荒凉的石疙瘩,想起山脚下辛苦讨生活的乡亲们,王小苗心里很不是滋味。乡亲们一年的希望都在地头的苞谷和烤烟上,可一阵冰雹都让希望变成了泡影。每每看到这种惨景,王小苗的心底如倾倒了五味瓶,遂萌生了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念头。
  王小苗找到了时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的王德昌。王书记非常赞同他的想法,遂召开支委会,决定让王小苗牵头召集人手,在花木山植树造林。就这样,王小苗率领王家云、王开和等七位正值壮年的汉子义无反顾地上了花木山。
  山下原大队砖瓦厂遗留下来的两间破房子成了他们八人的柄身之所。大一点儿的房间住三个人,兼作厨房;另一间不足三平方米,只能摆一张床——二人睡床上,三人蜷在床下,身上盖着棕树皮编织的蓑衣。蓑衣,于他们而言,是一刻都能不离开的宝贝,雨天避雨,夜晚当被。
  刚上山之时,八人光着脚板,穿着用废旧轮胎皮做底的草鞋,踯躅在杂木丛生的砂石山脊,单衣薄裳,在山风刺骨的吹袭下瑟瑟发抖。尤其是尖锐无情的青刺,生生刺破鞋底扎进脚板,锋利的石头也在不经意间划伤腿,鲜血淋漓,染红了一道道山脊和一弯弯山沟。
  八人起早贪黑,日复一日地挖塘植树。饿了,就啃老伴儿为他们准备的玉米面烙的锅巴,或是用柴火烧几个洋芋充饥;渴了,就在山沟里用手捧水喝;累了,就把随身携带的蓑衣铺在山上窝风处躺一下,或是烧上几锅旱烟解解乏。
  长期不间断地挖坑、刨土,他们的手掌像一张张被揉皱的牛皮纸,干枯、龟裂、发黄,每个人的指甲都扭曲变了形,指甲缝里满是泥土沉积留下的岁月痕迹。
  当时的他们,就像八株稚嫩的梨树苗,能不能在风雨飘摇的山顶存活?心中没底。但他们知道,不可能在短暂的岁月里享人以梨,未开花结果之前,除了吸收日光和空气,除了与高寒山区恶劣的自然和谐相处,只能在贫瘠的土壤中汲取些许营养,好好地生长,待枝茂叶盛,就不操心地结出梨子来了。
  初始挖坑是件非常艰难的事,满山全是石头,一锄头挖下去,火星直闪,有时,三天就要挖断一把锄头。他们每个人的双手都磨出了血泡,血泡又变成老茧,但大家没有一个怨天尤人的。天长日久,脚上的皮肤磨出深褐色的老茧,脚底板硬得连针都难扎进去了。
  第一年,八条汉子硬是在乱石堆中挖出了四千多个塘子。但令他们大失所望的是,树种播下去,第二年却不见树苗长出来。
  辛苦一年的汗水与苦楚竟连个水泡都不曾冒起,血本无归!怎么向家人交代?怎么向大队交代?是放弃还是坚持?八人常为此争执不休,家人也上山来劝他们回去,可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箭已射出,怎么能回头呢?
  夜深人静,在其他七人蜷缩在蓑衣里鼾声迭起之际,怎么也睡不着的王小苗,披着蓑衣只身到山顶最高处俯视山脚。
  山下的村庄业已熟睡,没有孩子的哭闹,没有牛哞,没有狗吠,连月亮都怕惊扰了乡农的清梦。此时,王小苗内心彷徨不已,心头甚至起了打退堂鼓的念头。
  尽管斗大的字不识一个,可王小苗清楚地知道,人的生命本身就是一种过程。虽然自己的脸上烙下与土地一样的沧桑,当下的困境也难以一时改变,但自己选择植树造林的目标,犹如一趟旅程,从上山的那一刻起,自己就持着一张没有回程的单程车票,开始漫长而短暂的旅途生涯。自己无法选择旅行的起点和终点,何不选择以快乐的心情完成这趟行程?王小苗豁然顿悟。
  王小苗竭力说服了其他七人及其家人,大家重整行装上山。
  究竟是什么原因长不出树来?王小苗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直至发现老鼠洞中的松子壳和坑中的鸟粪,才明白:老鼠、鸟雀把松子偷吃了!
  怎样防窃贼?他们曾试过投放“毒鼠强”,但效果不佳;看山更不是办法,地域广阔,再多的人也看不过来;在无计可施之际,他们摸索着用先育苗后移栽的方法。八人都是地道的农民,在山村生活了大半辈子,熟悉春夏秋冬二十四个节令,且對每一个节令的变化都熟知于胸,腊月挖塘,正月育苗,雨季种树,第二年,还真把树给种了出来。
  八人在植树时发现,五十天育出的树苗,移栽成活率最高。为抢在雨季移栽完所育好的全部树苗,八人分别动员家人参与,各人的儿子、媳妇都加入到了植树的队伍中。
  1984年,八人终于将林场范围内的近500公顷荒山全部绿化完。八老之一的王家云感叹道:“既然干了,就要铁心铁意把它干好,现在山头绿茵茵的,石头不长了(水土不流失了),风也小了,雹子少了,地里的苞谷可以正常长了,我们不会后悔!”
  大队交给他们的任务如期完成了,但他们并不满足现状。自1985年起,八人又把重点转向了对外承包工程造林。由于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又没有交通T具,他们或背或挑,将树苗一箩筐一箩筐地运上山。到1995年的10年间,八老在陆良县的活水、核桃树、板桥等9个乡镇和师宗县的几个乡镇承包工程造林9000多公顷。
  当时,王小苗说到兴浓处,用地道的陆良本土话插上几句白编的词儿:“山高水高,不如人的脚板高;天大地大,没有人的决心大;决心到了,山高不算什么;决心大了,山就小了;没有决心,睡在床上还闲得慌!”
  “山头要有树,山脚要有路,农民才会富。光是光头山,农民就不会富!”
  “人栽树,树养水,水又养人,人人都说没有水,人就不能活,但我说没得树,人也不能活!”
  后来,王小苗按捺不住激情,还用沙哑的曲调哼唱了白编的山歌:
  今天是个礼拜天,我和你们逛公园;
  你左手拿着照相机,我和你们照在一起:
  你前次来了一封信,信上总是讲爱情;
  爱情好比长流水,清水当作苦水流;
  我走你家门前过,你就喊我来坐坐;
  你叫了一声王大哥,脸上笑出了酒窝窝。
  王小苗忘情地唱着歌儿,双眼盈满了泪水。我知道,那是一种幸福的泪水。他告诉我们,他一生就干了两件事:种树、守山。俗话说得好,创业容易守业难,林子被偷伐造成的损失还有限,要是遇上一点儿火星子,30多年的努力就全完了。我们八人又开始当起了护林员……
  白花木山林场建场30多年来,在八老的精心呵护下,7400亩林场,从未发生过一次火灾。长流的水,必有源;繁茂的树,必有根。同为八老之一的王德映感慨万千:“干了一天回来,腰酸背疼,还要蹲着准备第二天移栽的树秧子,最难熬;树验收了,最高兴;守林的时候,捡着菌子带回家,也高兴。苦中有乐,乐中有苦!”
  离开营地,我沿着石板路往树林深处走,挺拔的松树层层叠叠,如同一道道绿色屏障,时刻守卫着这片土地。
  八老31年的坚守,植树造林13.6万亩,他们的人生,永远闪耀着金子的光芒。
  责任编辑:崔家妹
  美术插图:段 明
其他文献
小时候,母亲看到别人家的屋檐下,燕子筑巢安居,她是无比的羡慕。在没有人的时候,她悄悄地来到三叔大门前,对着门楣上的燕子窝,说上几句:我说燕儿啊,搬我家去吧。  一日,和母亲在院子闲谈。几十只燕子在蔚蓝的天空下,盘旋飞舞。母亲见状, 叹道:“燕子求雨了!多想燕子在我家做個窝!”在母亲许下这个愿望没有多久,两只燕子开始在我家门框上筑巢。由于门叶被父亲刷了桐油,很光滑,燕子衔来泥,开始垒筑巢穴,待泥巴潮
期刊
老家门口几百米的地方有条小河,小河不宽却十分的长,有几十公里。说它是河,其实就是条泄洪沟,只不过是天然而成且历史久远,弯弯曲曲犹如玉带,一直通到南京地区最大的湖泊——石臼湖。  小河成型于何年?就连村中百岁老人都说不清。我对小河极有感情,很小的时候便在河边放鹅、放鸭,大点儿的时候就在草滩上放牛,不用看管,牛得自由我得闲, 伙伴们就地取材,以河里的干螺蛳和河蚌壳玩起最古老的游戏。最有趣的当是雨季在小
期刊
喜欢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  1998年,女儿读小学五年级,儿子读小学一年级,那时候开始兴起玩游戏机,孩子们每天回来都津津有味地分享他们班里同学玩游戏的事,谁谁好厉害,谁谁又过多少关。有一天,姐弟俩商量好回来跟我说,想用他们在我这里保管的压岁钱买一部游戏机,我不假思索就答应了。我知道小孩儿在学校除了学习之外,还有很多课外交流, 交流无非就是玩游戏的话题,我要让他们不迷恋游戏,也要在同学之间有交流的语
期刊
摘山竹,是童年时的一大乐事。  我的爬树技巧,就是从摘山竹开始练就的。山竹果的成熟期在每年公历7月至8月之间,每当我用稚嫩的目光望着满树金灿灿的山竹果时,觉得整片竹林的空气都是甜丝丝的。学龄前,每到山竹果成熟时段,每天天刚蒙蒙亮,我便走向老屋后面的 竹林,像个小猴子一样,开始爬山竹树。起 初,我爬树是双手抱着树干、双腿夹住树干往上爬的,后来,我跟伯父学了“攀缘式”:双手抓住树干的背面,双脚掌踏住树
期刊
初升的阳光斜射过来,照耀着机关地坪前的一块碑石,镀了铜粉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八个字金光闪闪。  “这个‘于’字不应该这么写!”父亲说得态度坚决,但还是脸带笑容,这笑容其实就是包容。也可能是怕误导了儿子,或许还是底气不足,于是用苦笑对自己说的话做了补充与修正,其实就是不便明说。  “确实不能这么写。”我直接给了态度鲜明的回应,算是力挺。  这个“于”字怎么写成了“子”字!頂上那一横,为什么要折一下
期刊
我一直以為 50 多岁的母亲,还有一头乌黑的头发。  这个暑假,侄儿满月办酒,虽然在遥远的北京,但我这个当姑姑的没有考虑就买了去北京的机票。一来去看看可爱的小侄儿,二来因为母亲也在北京。  因为飞机延误,到达首都机场已经是晚上九点多。原本说好就弟弟一人开车来接我,没想到母亲也来了,我感到很意外。母亲一向晕车,她这一生最受折磨的就是头晕头痛。在儿时记忆里,我最早认识的药就是去痛片,用白色小瓶子装着,
期刊
天刚蒙蒙亮,当街人家就将木凳、门板之类,抬出来摆成摊子。不久,许多村民如蚂蚁一般,或背着装满蔬菜的菜篓,或挑着杂货的担子,慢慢地向街子聚来。  灼热的太阳渐渐升高,火辣辣的阳光照得人汗流浃背。街中心的摊子上,不单陈列了各色货品,还支上了布棚或芦席,老远就看见人头攒动,抵近就听见叫卖吆喝声,牲畜哄叫声。  农妇站在布摊子前,看了又看。生怯地将布料理起来,向身上量了又量,又向头 上比了又比。当听到几十
期刊
又到了麦收的季节,我仿佛又听见爷爷磨镰刀的声音,响在我的梦里,响在刺乒嚓(一种黑色大鸟)的催促声里。  “ 大哥大哥起来吧! 大哥大哥起来吧!”刺乒嚓又在唤人们早起!爷爷把镰刀磨得特别锋利,场已碾好。一望无际的田野里,金色的麦浪翻滚。爷爷和村里的几个长辈守望在麦田旁,讨论着今年的麦子, 收早了怕麦子不饱,收晚了怕麦焦在地里, 还担心这几天有雨。这可是一年的口粮, 一家人的生活都在这麦子里。爷爷经历
期刊
故鄉是个穷乡,山多地少,红薯多,水稻少,红薯成了村民们的主要食粮。  1978年,我进城了,从此告别了穷困潦倒的家乡,自然也远离了“ 拌茴砣”的日子。一天,堂哥来家看我,一碰面,他立马从鼓鼓囊囊的蛇皮袋里掏出一包油炸红薯片往我手里塞,说,“城里人什么都不缺,就缺这纯正香甜的红薯味道,弟,尝尝吧,解解馋!”堂哥显得是那样逼促、真诚,我却有些迟疑,一听“红薯味道”四字,心就不禁呻吟了一下。应当说,堂哥
期刊
南京文昌巷有家“海之岚”茶吧,青藤蔓过屋檐,室内盆花盛开,闲适幽静。  然而,吸引我的并不是它隐喻的海之流岚和醉人的芳香,而是店内壁橱的藏书和与之连通的迷你书屋。每每休息日,我到此一本书一盏茗,抑或一盘炒面一碗素汤。在书页的翻动中,愉快而有意义的一天就过去了。  窗外来往的路人行色匆匆,全然不知我书里的故事,也不理会我厚厚摘抄本中潛藏的密码。我多么渴望他们能侧目一下倚窗细读的我,品味一下这富有书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