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基于工程应用型实训基地的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实训基地;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人才培养
0前言
目前,居住环境的要求已不仅仅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而是希望建筑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楼宇智能化行业人才缺口非常大。但学校培养的楼宇智能化人才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本文分析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中央财政支持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研究基于工程应用型实训基地的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教、学、做融于一体的模块化情境教学模式,应用到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教学中,培养技能型实用型创新人才,从而对其他专业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1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需求分析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网络技术、控制网络技术、智能卡技术、家庭智能化技术、双向电视传输技术等被广泛应用于各智能小区,智能建筑市场迅猛发展,直接拉动了对楼宇智能化专业人才的需求。然而,智能建筑行业从业人员数量巨大但操作人员技能水平很低,根本原因是智能建筑是90年代以后才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的新行业,全行业各层次专门人才整体缺乏,导致从国家到地方职业培训与鉴定体系的开发建设速度大大滞后于行业发展。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专业。培养的学生就业面广,动手能力强,为了让他们能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我们要对目前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一定的改革。
2 教学中存在问题
2.1 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与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不符
由于各高职院校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历史沿革不同,导致各学校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大不相同。有的偏重电气方向,有的偏重机械方向,有的偏重管理方向,进一步导致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有较大差别,没有形成统一认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不规范,与智能建筑的迅速发展对楼宇智能化系统设计、安装调试与系统运行维护新职业专门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
2.2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教学与实际工程需求不足
目前,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教学一方面由于部分一线教师脱离了智能化系统企业的实践,使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教育与企业的实际需要脱节。专业核心课程理论融于实践的深度课程改革没有全部完成,序列化的优质教材需要逐步建设,优质课程的资源共享不够,为社会服务的规模和影响还不够大。另一方面,目前人才培养的模式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主要表现为: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内容落后于智能化技术发展的前沿;课程体系设计不是以工程化为导向,而是以专业学术发展和研究为导向,过于偏重基础与理论教育而忽视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模式多采用灌输式,实用技能与工程实训偏少等。导致学生毕业时,能力与企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2.3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教学与实训室结合不够
目前大多数学院的实训室建设都以购买功能单一的实训设备,甚至有些院校用教学教仪代替实训设备,而实训设备只是将要训练的项目和功能单一化,失去了工程项目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现实的工作却完全和实训设备不一样,比如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到了安装企业后都是从完全零散的设备或器件的安装组成一个系统,在对整个系统进行调试和运行、维护。所以目前的实训设备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和培养模式的需要,从而开发与之相适应的的工程应用型实训基地。
3 基于工程应用型实训基地的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建设
3.1 樓宇智能化工程技术实训室硬件建设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现有建设完成的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该实训基地完全由项目组成员依据工程应用型系统方案自主设计,共有8个实训室组成,分别为安全防范实训室、数字会议及智能灯光实训室、供配电电工实训室、中央空调及消防实训室、综合布线及CATV实训室、计算机实训室、中央机房工程。智能化系统包括:闭路监视系统、周界防范系统、停车场系统、可视对讲系统、智能卡应用系统、门禁系统、巡更系统、广播背景音乐系统、防盗报警系统、智能灯光系统、数字会议系统、消防系统、供配电系统、中央空调系统、CATV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系统集成。实训基地面积达800平方米,有仪器设备180台(套)。实训基地是基于工程应用型系统,按照工程项目进行建设。
3.2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人才培养队伍建设
本专业教学团队成员曾是参与国家示范专业建设的主力军,均长期在高等职业院校从事教学管理及一线教学工作,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特点有自己独到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课题组成员中除了专任教师外,还有来自企业一线的行业专家。课程改革在行业专家和课程专家的指导下,及时把握项目设计的适应性和科学性,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团队成员中现已完成的项目有学校教职工住宅小区的智能化系统方案、系统设计、招投标文件等工作。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在专业调研、工作任务分析、专业研讨和课程标准等方面都作了大量工作。这些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本课题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3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对外合作
由重庆市建筑业协会智能化工程分会、重庆康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银江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医药集团重庆医药设计院、北京马斯特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专家组建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不仅为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加强校企多方面合作,进一步探索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搭建了与行业企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而且更为本专业的教学提供了外在的保障。
4 结束语
本文研究目标是以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为研究载体,依托自主设计的基于工程应用型的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将课程与实践相结合,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案、教学方式、实习实训环节及流程,下一步,将完善基于工程应用型实训基地的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建设,编制“理实一体”的特色项目模块化教材。最终形成教、学、做融于一体的模块化情境教学模式,应用到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教学中,培养技能型实用型创新人才,从而对其他专业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帆.以学生为主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1(8).
[2] 郭广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特征、类型及因素[J].中国高等教育,2011(5).
[3] 戴慧江.推动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标准研制[J].现代企业文化,2010(20).
关键词:实训基地;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人才培养
0前言
目前,居住环境的要求已不仅仅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而是希望建筑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楼宇智能化行业人才缺口非常大。但学校培养的楼宇智能化人才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本文分析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中央财政支持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研究基于工程应用型实训基地的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教、学、做融于一体的模块化情境教学模式,应用到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教学中,培养技能型实用型创新人才,从而对其他专业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1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需求分析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网络技术、控制网络技术、智能卡技术、家庭智能化技术、双向电视传输技术等被广泛应用于各智能小区,智能建筑市场迅猛发展,直接拉动了对楼宇智能化专业人才的需求。然而,智能建筑行业从业人员数量巨大但操作人员技能水平很低,根本原因是智能建筑是90年代以后才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的新行业,全行业各层次专门人才整体缺乏,导致从国家到地方职业培训与鉴定体系的开发建设速度大大滞后于行业发展。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专业。培养的学生就业面广,动手能力强,为了让他们能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我们要对目前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一定的改革。
2 教学中存在问题
2.1 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与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不符
由于各高职院校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历史沿革不同,导致各学校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大不相同。有的偏重电气方向,有的偏重机械方向,有的偏重管理方向,进一步导致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有较大差别,没有形成统一认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不规范,与智能建筑的迅速发展对楼宇智能化系统设计、安装调试与系统运行维护新职业专门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
2.2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教学与实际工程需求不足
目前,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教学一方面由于部分一线教师脱离了智能化系统企业的实践,使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教育与企业的实际需要脱节。专业核心课程理论融于实践的深度课程改革没有全部完成,序列化的优质教材需要逐步建设,优质课程的资源共享不够,为社会服务的规模和影响还不够大。另一方面,目前人才培养的模式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主要表现为: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内容落后于智能化技术发展的前沿;课程体系设计不是以工程化为导向,而是以专业学术发展和研究为导向,过于偏重基础与理论教育而忽视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模式多采用灌输式,实用技能与工程实训偏少等。导致学生毕业时,能力与企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2.3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教学与实训室结合不够
目前大多数学院的实训室建设都以购买功能单一的实训设备,甚至有些院校用教学教仪代替实训设备,而实训设备只是将要训练的项目和功能单一化,失去了工程项目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现实的工作却完全和实训设备不一样,比如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到了安装企业后都是从完全零散的设备或器件的安装组成一个系统,在对整个系统进行调试和运行、维护。所以目前的实训设备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和培养模式的需要,从而开发与之相适应的的工程应用型实训基地。
3 基于工程应用型实训基地的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建设
3.1 樓宇智能化工程技术实训室硬件建设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现有建设完成的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该实训基地完全由项目组成员依据工程应用型系统方案自主设计,共有8个实训室组成,分别为安全防范实训室、数字会议及智能灯光实训室、供配电电工实训室、中央空调及消防实训室、综合布线及CATV实训室、计算机实训室、中央机房工程。智能化系统包括:闭路监视系统、周界防范系统、停车场系统、可视对讲系统、智能卡应用系统、门禁系统、巡更系统、广播背景音乐系统、防盗报警系统、智能灯光系统、数字会议系统、消防系统、供配电系统、中央空调系统、CATV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系统集成。实训基地面积达800平方米,有仪器设备180台(套)。实训基地是基于工程应用型系统,按照工程项目进行建设。
3.2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人才培养队伍建设
本专业教学团队成员曾是参与国家示范专业建设的主力军,均长期在高等职业院校从事教学管理及一线教学工作,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特点有自己独到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课题组成员中除了专任教师外,还有来自企业一线的行业专家。课程改革在行业专家和课程专家的指导下,及时把握项目设计的适应性和科学性,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团队成员中现已完成的项目有学校教职工住宅小区的智能化系统方案、系统设计、招投标文件等工作。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在专业调研、工作任务分析、专业研讨和课程标准等方面都作了大量工作。这些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本课题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3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对外合作
由重庆市建筑业协会智能化工程分会、重庆康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银江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医药集团重庆医药设计院、北京马斯特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专家组建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不仅为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加强校企多方面合作,进一步探索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搭建了与行业企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而且更为本专业的教学提供了外在的保障。
4 结束语
本文研究目标是以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为研究载体,依托自主设计的基于工程应用型的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将课程与实践相结合,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案、教学方式、实习实训环节及流程,下一步,将完善基于工程应用型实训基地的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建设,编制“理实一体”的特色项目模块化教材。最终形成教、学、做融于一体的模块化情境教学模式,应用到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教学中,培养技能型实用型创新人才,从而对其他专业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帆.以学生为主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1(8).
[2] 郭广生.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特征、类型及因素[J].中国高等教育,2011(5).
[3] 戴慧江.推动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标准研制[J].现代企业文化,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