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不能回避的五个问题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_1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本课堂”这一概念来源于“生态课堂”,强调以学生为本,突出“对话”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教师对学生的引领、启迪、鼓励、唤醒和激发作用。它需要尊重生命,关注个性,呵护心灵,最大限度地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实现学生潜能的有效开发,实现教学与发展的真正统一。可以说,如果离开了“以生为本”,就不可能有“生态课堂”。
  讲“生态课堂”就不能不讲“教育生态学”。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将生态学理念引入教育领域,创立了“教育生态学”理论。所以,人们普遍认为它是从国外引进的。
  其实,我国的教育家早已提出“教育犹如农业生产”这样的生态学观点。蔡元培在《新教育与旧教育之歧点》中指出,新教育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如农学家之于植物焉,干则灌溉之。弱则支持之,畏寒则置之温室,需食则资以肥料,好光则复以有色之玻璃;其间种类之别,多寡之量,皆几经实验之结果。而后选定之;且随时试验,随时改良,决不敢挟成见以从事焉。”这不正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来思考和研究教育吗?吕叔湘在《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上的书面发言》中更是明确指出,教育的性质类似农业,而绝对不像工业。工业是把原材料按照规定的工序,制造成符合设计意图和规范的产品。而教育“就如农业生产那样,要依靠作物自己发育生长的力量,人们仅仅是为它的顺利生长,提供最好的条件”。对于这个比喻,叶圣陶先生十分赞赏,他专门撰文说:“吕先生这个比喻好极了,办教育的确跟种庄稼相仿,把种子种到地里,给它充分的合适的条件,如水、阳光、空气、肥料等让它自己发芽生长,自己开花结果。”并进一步强调指出,“所谓办教育,最主要的就是给受教育者提供充分的合适的条件”。可以看出,三位著名教育家都非常明确地指出了教育的生态学本质。所有这些,都给我们今天的课堂教学以多方面的深刻启迪。
  那么,究竟什么是“教育生态学”?什么样的课堂是“生态课堂”呢?劳伦斯·克雷明是这样解释的:“教育生态学是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的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生理的、心理的)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科学”。我国较早的研究者也指出:“教育生态学是研究一定社会的教育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探讨实现最优化教育生态结构和最佳生态功能的一门科学”。这些理论界定当然都没有错。但是我认为。生态教育和生态课堂的本质应当是关注人的成长与发展,不仅要关注人的外在环境,更要注重人的内生环境。因而必须以“生本”为核心。“生态课堂”其实质是“生本课堂”,课堂须臾不能偏离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宗旨。现在的普遍问题是,教学中虽然注意了以上所涉及的生态环境的方方面面,但教学过程中常常忘记了“学生”这个具有生命个性的教育对象,没有考虑眼前学生的独特思维、学习感受以及“愤悱”状态等内在的学习心理“环境”,而仅止于表面搞形式、走过场和一刀切。“生态课堂”成了脱离学生实际的概念游戏,成了没有灵魂的躯壳。
  至于“生本教育”,当然也不能仅停留在“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等口号上。作为教师,必须敏感地捕捉到学生细微的心理变化,从而使自己的教学确实从学生即时的反映出发,注重师生互动中知识的建构与生成,及时捕捉思维碰撞所闪烁的智慧火花。
  在管理和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要真正贯彻落实“生本”教育思想,创设“生本课堂”,还有不少理论和操作层面上的问题亟待解决,但下面的五个问题是不能回避的。
  一,不回避学困生的学习困难。对学生来说,学习是总会遇到困难、克服困难的过程。对教者来说,学生的学习困难,正是自己发挥主导作用、进行启发教学的良好时机,无视或不能正视这种困难,就是眼中无学生,教学也就失去了基础。课堂上漠视以至剥夺“学困生”的话语权、学习权,使他们成为“陪读”,“以学定教”便成为一句空话,这样的课堂,显然不能称之为“生本课堂”。其实,学困生是相对的,不仅过去、现在,将来也是永远存在的。如果忽视了这些不同层面学生的学习困难。就必然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和自尊心,从而使教学沦为对学生发展的制约和扼杀。从人才培养角度说,人是具有多元智能的,发展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在知识结构、智力因素、思维发展等方面会存在很大差异。如果忽视了这些差异的挖掘、转化这一动态过程,那么课堂教学也会使学生失去发展的动力和信心。从教学研究角度说。直面和研究这些问题,可以发现学生困难的根源、类型和规律,寻求解决的方法和途径。总之,“学困生”的学习困难,对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关注他们才算是“为了一切学生”,“学困生”进步了,才会有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不回避教学中的问题。问题是联系已知和未知的纽带。教学就是要从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出发。所以,历来的教育家都提倡怀疑精神。北宋时期的思想家张载说:“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需疑”(《经学理窟·学大原下》),又说:“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经学理窟·义理》)明代著名学者陈献章也说:“前辈为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李政道对他的学生说:“敢问前人没有问过的问题,不要怕问错了,错了就改。可怕的是提不出问题来,迈不开第一步。”学生对于文本理解提出的问题,即使是教师备课时没有准备到的,一时难以回答,也没有关系,“师不必贤于弟子”,以此为契机,正可以引发学生积极参与,深入讨论,激发其求知欲望,这是不失时机运用探究、合作等教学手段的教育智慧,这是新课改所倡导的目标之一,这样的生成比按照教师预设和既定流程进行机械教学,其效果不知要强多少倍!因为这里有民主的氛围、开放的情怀,有思维的碰撞、理性的观照,它可以使知识得以内化、整合,智慧、潜能得以培育和开发。
  三,不回避学生理解中出现的错误。每一个学生都是伴着问题成长的人,课堂应该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学习的过程就是真理与谬误角逐的过程;教学的过程就是纠正错误,获取真知的过程。正确对待错误既是科学研究的规律。也是学习成功的规律。比如公开课,其实质就是展示执教者如何引导学生纠正错误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害怕学生出错。往往会丢掉出彩的良机。情形常常这样,执教者认为上得越是顺畅无阻的课,而听课者则越是觉得淡而寡味:他们没有感受到师生解决问题对话过程中合作、探究的课堂气氛,更没有领略到执教者新的教学理念,以及所显示的能力、水平和所产生的启发、引领效应。实际上,摒弃错误意味着对知识和真理的逼近,意味着科学研究和知识学习从失败走向成功。“失败是成功之母”、“错误是正确的先导”,这 是凝结着深刻认识论和方法论内涵的至理名言。
  许多科学家认为,科学中的错误是科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前进的基础。李政道就说过:“在科学上,要得到正确的东西,总要先犯很多错误;如果你能把所有的错误都犯过了以后,那最后得到的就是正确的结果了。”贝佛里奇说:“犯错误是无可非议的,只要能及时觉察并纠正就好。谨小慎微者既犯不了错误,也不会有所发现。‘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低估错误的意义是最大的错误”。课堂教学亦然。
  四,不回避解决问题的曲折过程。疑问是思维的起点,是创造的源泉。设疑辨议是课堂教学艺术的精髓,是促使学生求疑探索、发现真理的过程,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有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总是希望顺利和快捷,解决问题往往草草了事。提问必求答,答题必求对;但求结论,忽视过程,有的甚至只给一个简单的结论。以完成教案预设为目标,学生必然处于“伪主体地位”。难怪欧美教育专家听了中国教师的一些公开课后十分困惑地说,学生都答得很好,看起来都会了,为什么还要上这堂课?其实,不管什么课,都是师生对文本、对教学问题的思考和追问,要在开放的心态、平等的氛围和探究的思路中深化思维,拓展视野,生成能力。只要它有品位,有内涵,是个性化、本土化和原生态的,即使这堂课有残缺,不完美,即使没有和谐一致的共识或结论,但只要对学生有启发,有提高,对观摩者有可资研究、品评、质疑、讨论的价值,这样的课堂教学就应该是成功的了。
  五,不回避学生对不同意见的争论。俗话说“知来自争”。学生争论中的异想天开、奇思妙想是十分宝贵的财富,是引发深入探究的导火索,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反映。因此,西方把争论看成是“思想风暴”,认为它是拓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绝好方法。成功的课堂,应该有师生之间的亲切对话和平等互动,应该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紧密合作和生发探究。缺乏激烈思想交锋的教学必然是简单、肤浅、缺乏生气的。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一支有待点燃的火把,是未来文明的创造者。只有今天敢于质疑、敢于批判、敢于思考、富有智慧,明天才能善于创新、善于超越。教师应该善于创设一种自然、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课堂成为师生自由对话的心理场,师生彼此信任和尊重,才能有其乐融融的气氛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表达。
  总之,上述五个问题体现着教学的本质。尽管它是从消极方面提出建议,但是要真正做到,必须从积极方面着手。而且,不管是“生态课堂”,还是“生本课堂”,教师具备以下修养是关键:民主作风,宽阔胸襟,丰富知识,不凡睿智以及负责精神。
其他文献
关于逻辑教学,《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在“教学目的”中提出“培养思维”的重要任务;思维自然离不开逻辑。我认为,所谓“思维”,也就是依靠逻辑推理的基本形式,对阅读材料进行把握和剖析,从而达到《大纲》提出的“能整体把握阅读材料的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的效果。  逻辑推理的基本形式是三段论,但在实际运用中,则往往要复杂得多,一篇议论性作品就是一个复杂的逻辑体
《论语》记载,马棚失火,孔子问伤人了吗?而不问马。这说明在孔子看来,人比马重要。而今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对人本思想的重视,正体现了现代社会对人的充分尊重。随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渐人人心,新的教学方法也呈现百花齐放之势。其中,设置情境,激发思维,辨明真理,发现真知的讨论式教学,就是一种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体现。    一.讨论式教学法的价值认识    英国大文豪萧伯纳曾经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
鲁枢元,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生态批评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论批评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文艺学跨学科研究,在文学心理学、文学言语学、生态批评及生态文艺学诸领域有开拓性贡献。主要著作有《创作心理研究》(1985)、《文艺心理阐释》(1989)、《超越语言》(1990)、《精神守望》(1998)、《生态文艺学》(2000)、《生态批评
湖北省建始县第一中学坐落于风光秀丽的光润河畔。学校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空气清新,四季如春,是土家儿女读书的好去处。校园里书声琅琅,笑语盈盈,充满和谐生机并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氛围。在这书香雅韵、人文浓厚的校园里,一群德才兼备的语文老师,活跃三尺讲台,引领学生感受母语的魅力。  建始一中语文组是一个团结严谨、勤于工作、勇于创新的教研组。语文组共有教师36人,其中研究生二名,中学高级教师12人。60后、7
通渭县第三中学,位于通渭县城西北一角,天巉公路以南,背靠巍巍笔架山森森,南临浩浩牛谷水湍湍。这里山环水绕,风光旖旎,农田溢香,民风淳朴,校舍虽在城区,然不改园田闲适。学校布局新颖别致,建筑美观迷人,校园里松柏苍翠葱茏,摇曳多姿,奇花异草,四季争艳,楼台亭阁,熠熠生辉,园林式的环境,成就了雏鹰腾飞的伟业,是附近县镇儿女读书和成长的幸福乐园。2008年,县委县政府着眼于“科教兴县”战略,落实把高中办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语文教学培养人文素质的基本途径是“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基本方法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通过生与文、生与生、生与师之间的对话互动,促使学生产生个性化的感悟,积淀语感,唤醒潜在的悟性,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而传统节日正是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特定人
新课标强调:“学习应当是‘接受’和‘探究’的和谐统一。不能忽视对必要的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1]其中的“接受”应理解为是在“精讲”基础上的“接受”,“传授”应理解为是在“精讲”基础上的“传授”,这是本文要重点探讨的问题。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曾说:“精讲的‘精’,是质量概念,不是数量概念。精讲这个问题,主要是由于教白话文才产生的。……当老师应当会‘言传’,就是说给学生一点启发,让他们体味得
关于写作教学与公民意识的关系,复旦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邓正来教授曾在上海市首届写作教学峰会上发出过深沉的呼唤:“写作教学必须承担培养合格公民的责任”,作为合格公民“必须积极参与公共生活,能够为社会的发展提出有意义、有价值的参考建议”。其深广的忧思,仿佛跫响空谷,催迫着我们一线教师去检点、反思。学生写作要有社会性,日常生活的喜怒哀乐,关注个体人生的悲欢离合,固然应该关注,但也不应该排斥社会重大事件和重
李煜作为南唐后主,在被宋灭国之后,从一个“几曾识干戈”的风流皇帝沦为阶下囚,备受凌辱,每天以泪洗面,所以他后期的词作中抒发了深切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相见欢》正是这些作品中的代表。  词人起笔就道“无言独上西楼”。“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独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楼的身影,孤独的词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隐喻的多少不能倾诉的孤寂与凄婉啊!“月如钩,
如何构建和谐、共生的、具有一定“厚度”的语文课堂?笔者以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布设课堂教学深邃的背景,表现教师的深度  所谓“背景”,就是文本之外的映衬,生活、历史、文化等等都可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背景。有了背景的映衬,主题会更鲜明;有了背景的映衬,对象会更生动。  构建“共同性领域”。多数情况下,我们是以第三者的角度“冷眼旁观”地学习语文,于是语文更多地成为了干瘪的符号文字和阅读材料,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