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年少时

来源 :阅读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岁月悠悠,时光如驹。已过不惑之年的我,回望年少沉迷书香不自拔的岁月,仍有余温荡漾心头。
  我家住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位于南漳西北方向,距离县城约五十多公里。这里翠山连绵,清流潺潺,风景怡人。全村沿河而居,星落两岸,蜿蜒曲折的公路串起了整个村庄。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在封闭的小山村里,山里娃对大山外面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和幻想。读书就成了我最好的慰藉,不仅能增长知识拓展思维,还能洞悉山外的世间万物。
  幼时家境贫寒,心灵手巧的父亲会做木匠活,在农闲时节就会走村串户,给别人做零活补贴家用。记得在二年级后,我每逢寒暑假,就早早地完成假期作业,缠他带上我。
  和父亲一起,不仅能混吃蹭喝,更高兴的是,可以读到别人家里面收藏的书籍。那时候,日子过得都不富裕,大家秉持着“穷不丢书,富不丢猪”的古训,或多或少都收集着各类书籍。我读得最多的是当时流行的连环画,我们也称之为“小人书”。
  连环画是以连续的图画叙述故事,封面采用简单色彩印制,里面内容多以线描、素描为主。图文并茂,配图逼真,语言通俗易懂,画像惟妙惟肖,美丑善恶尽收眼底。
  一本在手忘餐失寝如痴如醉,《岳母刺字》《武松打虎》《黛玉葬花》或一身正气、或勇猛无比、或幽怨凄凉……让人欲罢不能。欣赏着栩栩如生的人物图画,品味着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时而为小英雄雨来机智勇敢大声叫好,时而为诸葛亮空城退兵拍手叫绝,时而对奸佞之臣潘仁美咬牙切齿……
  如果父亲手里的活已完工,我还没有看完别人家的书,就会央求父亲替我借回家,等看完后再归还。慢慢的,我成了大伙眼中的“小书迷”。
  少年时代,最大的梦想就是,能擁有一本属于自己的“小人书”。终于,有一次随母亲一起去供销社赶集,看到橱柜里面整齐排列着崭新的“小人书”,我顿时挪不动了脚步。母亲轻轻抚摸着我的头,看着我渴求的眼神,不忍心拒绝,花了一毛二分钱,买了本我梦寐以求的《铁道游击队》。
  我如获至宝,双手捧着放在鼻孔下面,尽情地呼吸着“小人书”散发出来的油墨书香,沁入心脾让人难以忘怀。
  回家后,小心翼翼用旧书纸包好,顾不上吃饭,一口气读完。等到晚上睡觉时,放在枕头边伴我进入梦乡。
  就这样乐此不疲地日积月累,我的眼界大开,时常会在小伙伴儿面前讲得口若悬河眉飞色舞,精彩之处还不忘比划几下,他们听得目不转睛屏气凝神。在草垛上、在小河边,他们都会当忠实的听众,听我绘声绘色地讲岳飞挂帅大战爱华山,讲斗智斗勇袭击日寇的地道战,讲关羽武功盖世过五关斩六将……那时的我甭提有多神气,“故事大王”的称号满足了我的虚荣心,更激起了我的求知欲。
  假期的时候,难抵书的诱惑,我独自一人爬进山里,摘桐子、捡橡栗、挖黄姜,到河边、田埂上拔折耳根,晒干之后卖到供销社的收购门市部,换点零钱再去买更多的书。
  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就在山脚林边、田角渠梗,点种南瓜秧,收获足够多的南瓜籽储存在家里。等到有哪个生产队包场放电影,就赶紧拿出来,放在锅里加少许盐慢火翻炒至金黄,待冷却后用书纸包好,让我去看电影时卖掉。一毛钱一包南瓜籽,一场电影下来也收获颇丰。
  不知不觉,专门用来装“小人书”的木箱就有二百多本了,学习之余,抽出几本翻阅着、回味着、沉醉着……
  后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家乡,沉寂多年的小山村顿时沸腾了起来。街道两边旅馆、小吃店、书店、小卖部、木材厂等店铺雨后春笋般地开张。各类新奇商品琳琅满目,让从未走出大山的我眼界大开,心花怒放。
  不过,最让人开心的是书店里面除了“小人书”,还有文学类、社科类的“大本头”。可以零售亦可出租,图书种类繁多,令人眼花缭乱。第一次进去,着实让我大吃一惊,心想:“得要两年才能看完这么多书吧!”
  闲暇时间,我和小伙伴们就会相约在那里,用一起积攒许久的零花钱凑够一块钱押金,合伙租一本“大本头”书回家看。几个小脑袋挤在一起,或墙角处、或台阶上、或马路边随遇而安,如饥似渴般享受饕餮大餐。
  此时,我们不再像看小人书时那样喧闹新奇、手舞足蹈。翻开书页,逐字逐句地在心中默念诵读,伴着书中曼妙的情节,或兴奋、或失落、或紧张、或悠然。随作者轻盈流畅的字句,感受文中闪耀的灵魂和悠远的思想。
  读《水浒传》,让我钦佩英雄豪迈的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读《红岩》,让我明白了中华民族的崛起,是无数先烈用宝贵的生命换来的;看《十万个为什么》,让我知道了天文地理无穷尽的奥秘。
  为了能在一周之内把书还回书店,我们加班加点轮流去看。记不清,多少个清晨随母亲一起早起看书,多少个冬夜蜷缩在床头挑灯夜读。正如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在《劝学》中写的:“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寒来暑往,因为喜欢,所以坚持。在柳荫下,在小溪边,在放牛的山谷中,在打谷场的麦堆旁都有我读书的身影。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浓浓的书香,滋润了岁月,芳香了流年。直到今天,我仍然喜欢闲居一隅,捧一卷书,漫步在书香的世界。
  世间美景三千,我只愿撷书而安,畅游字里行间。
  责编:何建娇
其他文献
以前在看到“更快、更高、更强”时,并不知道它的规范名称是“奥林匹克格言”,有時还会看到紧跟着这三个中文词之后的外文“Citius,Altius,Fortius”,就不会念了。  后来才知道,这些外语词汇是拉丁文。  关注这个格言之后,发现在不同场合有两种排序,“更快、更高、更强”和“更高、更快、更强”,哪个排序对呢?我特意咨询了专家,专家告诉我:“更快”排在先,这句格言自从1913年得到国际奥委会
期刊
恋书癖  2016年古籍普查结束以后,一直想着要写点什么来回顾和总结这段有过太多“第一次”的、刻骨铭心的时光。  2013年,瑞安博物馆新馆建成开放,玉海楼所藏文物、古籍搬迁至新馆文物库房保管。2014年1月,我正式入职瑞安博物馆担任古籍库房管理员,一头埋进“故纸堆”中,开始了长达四个月的古籍库房交接和两年多的古籍普查工作。由于馆里要同时承接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和古籍普查的任务,加之人事变动和
期刊
花白的板寸头干脆利落,乌黑的眼睛炯炯有神,衣着简单朴素,爱书如痴。这就是他留给大家的印象。  忙碌了一天后,他回到门房,捧起心爱的书本,一边看,一边做笔记,看到喜欢的句子,情不自禁地读出了声……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还有他喜欢的“诗与远方”。  这位书痴,是荆门市农机发展中心的门卫季清福,今年62岁。  季清福是荆门市沙洋县后港镇人,从小爱看书,高中毕业后当过民办小学教师,打过工
期刊
幸运的“千里马?”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少而聪慧。他7岁得到太守的赏识,13岁又得到了广州刺史王方庆的赏识,《旧唐书·张九龄传》记载:“年十三,以书干广州刺史王方庆,大嗟赏之,曰:‘此子必能致远。’”王方庆是一位亲政清廉的官吏,《旧唐书》谓其治广数载秋毫不犯,对管内诸州首领严加管束,境内清肃,“当时议者以为有唐以来治广州者无出方庆之右”。这些赏
期刊
在外界看来,章开沅成才的道路有些“难以想象”。  那是解放前他曾两度辍学,高中都没读完,在漂流长江的船上打过工,在青年军里当过兵;金陵大学求学两载后,本想做个跨马佩枪、文武双全的战地记者,却被中原大学截留,阴差阳错闯进了史学的殿堂。  时光荏苒,而今已是鲐背之年的章开沅头顶诸多光环:华中师范大学原校长、中国大陆近代史学家中的“两个半”之一、国内社科界辞去“院士待遇”第一人……但他更喜欢所在城市评出
期刊
01 买书比选对象还难  如今的书店闹哄哄的成了大卖场,难有翻书、选书、读书的气氛。选书,成为了一件头疼的事情。书的琳琅满目,其实是在花哨之中暗藏着浮躁,便越发地让人乱花迷眼。  好多朋友都问我,如此乱象,进书店该如何选书?说实在的,我已多日不去书店,选书,只在网上或图书馆,或听孩子的推荐。因此,面对那么多其实大多是可读可不读的书,我只能说,首先不选的是什么样的书(仅限于文学和社科类)。然后,淘汰
期刊
像作家一样阅读  在经过了周期性的日常生活习惯的调整之后,为了从正确的阅读中受益,你必须费点劲儿学会像作家一样读书。任何一个对成为作家感兴趣的人都对自己读过的每本书有一定的看法,而不仅仅是把读书作为一种娱乐。但是要想有效地阅读,就需要看一本如何能够帮助你提高写作的书。  大多数未来的作家都是书虫,很多人都对书籍和图书馆着迷。但是如果阅读只是为了分析一本书,或纯粹为了学习它的风格、结构,或者看作者如
期刊
1.《共产党宣言》:读过至少100遍  毛主席喜欢看马列著作。他读的第一本是《共产党宣言》。这本书毛主席可以说是反复阅读!他还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自己读《共产党宣言》至少读了100遍。  1936年7月,美国记者斯诺穿过国民党的层层封锁,抵达了中国革命的圣地——延安,毛泽东和周恩来为其举办了盛大的欢迎会。之后,毛泽东与斯诺谈话时说:“正是《共产党宣言》这部马克思主义著作,使我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
期刊
《桃花源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篇经典散文名著,其营造的乌托邦式的田园生活,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学象征和文学意趣,其中弥散的浪漫的理想主义色彩,成为人们自由、旷达、超脱、隐逸的精神追求,自诞生以来就充盈着浓厚的人文主义精神,成为文人士子竞相追逐的世外桃园、人间净土、精神家园。在当下节奏加快、精神压抑、焦虑浮躁的社会中,可以观照人们的内心,追求诗与远方,对于调适人们的精神心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上世纪40年代末,中华大地发生了解放战争、土地改革运动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我们的父亲周立波,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了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小说聚焦土地改革运动,描写了元茂屯村民在土改工作队带领下,夺回土地、当家做主的故事。  亲身参与并生动记录  巨大变革  《暴风骤雨》的创作,取材于周立波在东北从事土改工作的真实经历。在周立波前往东北前,我们的母亲林蓝已随土改工作队先期到达,夫妇二人相聚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