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人们认识问题总是由表及里,从简单到复杂,思维的过程往往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过程,实际上是透视知识发生的过程,是揭示新旧知识联系的过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它要求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智慧与才华。新型的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活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针对教学过程中要处理的各种关系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突出一个“活”字来。教师应真正摆好师生的位置,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师生双方进入最佳的状态,取得最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新课改;课堂教学;创设思维;活
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管理者,曾有机会多次到外面聆听一些观摩课、公开课,通过观摩学习,笔者发现,当前有不少公开课气氛活跃,上得很是热闹,然而在热闹的背后却少见了学生高质量的思维活动,笔者就这一现象谈谈自己的拙见。
1.怎样使全体学生能参与你的课堂教学
我们走进课堂听课,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回答问题好的总是那么几个人,另外的一些学生有的认真听别人讲话,有的则心不在焉。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怎样调整使另一部分学生也能参与你的课堂教学(不单指在一节课上)?
学生的年龄越大,这样的问题暴露地就越明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懂得创新,学生每天面对的总是同一个问题,不变的教学模式,时间一长,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会降低。对学生没有吸引力的课堂,学生自然也就没有较高的情绪去参与课堂。所以,我觉得解决这样的问题,还需要治标治本。
1.1创设问题情境是创设思维场情境的关键。
众所周知,人们认识问题总是由表及里,从简单到复杂,思维的过程往往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唱独角戏,侃侃而谈,把知识放入学生口袋的做法已受到众多教育者的否定。但是,无目的提问、无疑而问往往又会使学生茫然或者处于思维“休眠”状态,这种课往往因为你问我答,课堂气氛看似活跃而受到一些人的青睐,但这种课却是没有实效的。因此,创设“小步距”问题情境会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在上《做什么最快乐》时,创设了招聘小配音演员的情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无论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让学生读文,学生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积极的参与。
在教学中创设“变式”和“矛盾式”问题情境,学生的思维会呈发散状态,课堂教学才会“活”起来。在口语交际《这样做对吗》一课时,如果直接让学生只根据书中图的意思进行分析,学生会感到很单调,但如果设置几个问题情境作为突破口,学生立即议论纷纷,分成了两派,在争论稍停时,我提出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依据,结果学生在课堂上自发分成了几堆讨论,一课时就这样紧张热闹地过去了。我没有给他们现成的结论,但学生思考的很多东西却又都是鲜活的,是教参上所没有的。
1.2教师应当注重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采用合适的思维方法,抓住新旧知识联系,使“静”态知识内化到“动”态思维中去思考和认识。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过程,实际上是透视知识发生的过程,是揭示新旧知识联系的过程。我曾听过一些公开课,课堂上气氛活跃,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或者可以称之为精确,因为与教参上答案一致,师生其乐也融融,但是听完后每每深思,这节课学生获得了什么?如同一块两块离开了泥土的“土豆”一样的知识吗?它的致命的弱点在于缺少了知识发生的过程,因而整个课堂就没有了思维场情境,缺少了师生共通的思维。
1.3电教媒体的合理运用是创设思维场情境的重要手段。
电教媒体,以其直观具体、形象生动的方式呈现教育教学信息,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发展和逻辑思维的和谐发展。电教媒体的合理运用,已成为创设教学思维场的重要手段。
2.如何对待课堂上的“学生插嘴”
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我们在聆听一些观摩课、公开课时,许多课堂教学中都会出现“学生插嘴”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学生插老师的嘴,当教师在讲解、引导或统一要求时,学生突然给你一句意想不到的话;学生插同学的嘴,当同学在提出一个问题或回答一个问题时,有的学生会无意识地打断同学的回答,大声着急的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面对这两种现象老师们不应是训斥、冷言以对,更多的是欣喜与课后的思考。
旧的传统教学是“问答式”、“说听式”教学,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只有先举手经过老师的同意才可以发言,更有学生知道答案也不敢回答。课堂上一般不会出现“学生插嘴”的现象。然而,新课程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研究者,在这种宽松、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生插嘴”现象的产生是合情合理的、无可非议的,它不是“乱”、而是“活”,它是新课程条件下的教学景观。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它要求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智慧与才华。“学生插嘴”是学生自我实现个性张扬的最佳途径,因为学生是在一种没有约束、没有负担完全投入的教学情景中产生的“插嘴”,这种个性的张扬是真实的、积极的、有意义的,它是学生的直觉、顿悟和灵感而迸发出来的创新性思维。
新课程的教学课堂成为教师展示教学才华的平台。“学生插嘴”现象的产生将考验教师的教学理念、调控水平、应变能力以及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当学生的插嘴“不尽人意”时,你怎样让学生愉悦地坐下来;当学生的插嘴“富有挑战”时,你如何盘活、如何在脑海里进行教学的“二度设计”,让学生的“插嘴”成为学习的资源,成为学生探究知识、发现规律的新的起点。等待非常重要,教师要会做延迟判断,让学生自己来判断,而不是老师作为一个法官来判断,这是我们的老师在课堂上要经常使用的一种策略。我们老师不要把自己知道的答案马上急于告诉学生,面对学生的“插嘴”,等待可以给学生一个表达的机会,一个自由想象的时空,能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曾有一位教育专家说过:“课堂是师生生命历程的一部分”,“要增强课堂教学中的生命意识”,“让生命涌动”。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在知识的探索、学力的发挥上、在创造与发现欲上达到最佳状态,使课堂教学获取最佳效益。新型的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活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针对教学过程中要处理的各种关系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突出一个“活”字来。教师应真正摆好师生的位置,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师生双方进入最佳的状态,取得最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优秀的教师都是善于“征服学生”的老师,也就是说,他能抓住学生的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在心里产生“我要学”的念头。老师应该在课堂上面唤起学生对生命的激情。不管采用什么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点憔他们智慧的火花,让他们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因为“学生不是待灌的瓶,而是待燃的火”。各种方法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教学中应是有准备的、随机应变的综合运用。盲目的、随心所欲的、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的嘘头,效果将适得其反。
【关键词】新课改;课堂教学;创设思维;活
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管理者,曾有机会多次到外面聆听一些观摩课、公开课,通过观摩学习,笔者发现,当前有不少公开课气氛活跃,上得很是热闹,然而在热闹的背后却少见了学生高质量的思维活动,笔者就这一现象谈谈自己的拙见。
1.怎样使全体学生能参与你的课堂教学
我们走进课堂听课,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回答问题好的总是那么几个人,另外的一些学生有的认真听别人讲话,有的则心不在焉。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怎样调整使另一部分学生也能参与你的课堂教学(不单指在一节课上)?
学生的年龄越大,这样的问题暴露地就越明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懂得创新,学生每天面对的总是同一个问题,不变的教学模式,时间一长,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会降低。对学生没有吸引力的课堂,学生自然也就没有较高的情绪去参与课堂。所以,我觉得解决这样的问题,还需要治标治本。
1.1创设问题情境是创设思维场情境的关键。
众所周知,人们认识问题总是由表及里,从简单到复杂,思维的过程往往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唱独角戏,侃侃而谈,把知识放入学生口袋的做法已受到众多教育者的否定。但是,无目的提问、无疑而问往往又会使学生茫然或者处于思维“休眠”状态,这种课往往因为你问我答,课堂气氛看似活跃而受到一些人的青睐,但这种课却是没有实效的。因此,创设“小步距”问题情境会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在上《做什么最快乐》时,创设了招聘小配音演员的情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无论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让学生读文,学生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积极的参与。
在教学中创设“变式”和“矛盾式”问题情境,学生的思维会呈发散状态,课堂教学才会“活”起来。在口语交际《这样做对吗》一课时,如果直接让学生只根据书中图的意思进行分析,学生会感到很单调,但如果设置几个问题情境作为突破口,学生立即议论纷纷,分成了两派,在争论稍停时,我提出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依据,结果学生在课堂上自发分成了几堆讨论,一课时就这样紧张热闹地过去了。我没有给他们现成的结论,但学生思考的很多东西却又都是鲜活的,是教参上所没有的。
1.2教师应当注重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采用合适的思维方法,抓住新旧知识联系,使“静”态知识内化到“动”态思维中去思考和认识。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过程,实际上是透视知识发生的过程,是揭示新旧知识联系的过程。我曾听过一些公开课,课堂上气氛活跃,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或者可以称之为精确,因为与教参上答案一致,师生其乐也融融,但是听完后每每深思,这节课学生获得了什么?如同一块两块离开了泥土的“土豆”一样的知识吗?它的致命的弱点在于缺少了知识发生的过程,因而整个课堂就没有了思维场情境,缺少了师生共通的思维。
1.3电教媒体的合理运用是创设思维场情境的重要手段。
电教媒体,以其直观具体、形象生动的方式呈现教育教学信息,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发展和逻辑思维的和谐发展。电教媒体的合理运用,已成为创设教学思维场的重要手段。
2.如何对待课堂上的“学生插嘴”
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我们在聆听一些观摩课、公开课时,许多课堂教学中都会出现“学生插嘴”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学生插老师的嘴,当教师在讲解、引导或统一要求时,学生突然给你一句意想不到的话;学生插同学的嘴,当同学在提出一个问题或回答一个问题时,有的学生会无意识地打断同学的回答,大声着急的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面对这两种现象老师们不应是训斥、冷言以对,更多的是欣喜与课后的思考。
旧的传统教学是“问答式”、“说听式”教学,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只有先举手经过老师的同意才可以发言,更有学生知道答案也不敢回答。课堂上一般不会出现“学生插嘴”的现象。然而,新课程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研究者,在这种宽松、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生插嘴”现象的产生是合情合理的、无可非议的,它不是“乱”、而是“活”,它是新课程条件下的教学景观。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它要求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智慧与才华。“学生插嘴”是学生自我实现个性张扬的最佳途径,因为学生是在一种没有约束、没有负担完全投入的教学情景中产生的“插嘴”,这种个性的张扬是真实的、积极的、有意义的,它是学生的直觉、顿悟和灵感而迸发出来的创新性思维。
新课程的教学课堂成为教师展示教学才华的平台。“学生插嘴”现象的产生将考验教师的教学理念、调控水平、应变能力以及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当学生的插嘴“不尽人意”时,你怎样让学生愉悦地坐下来;当学生的插嘴“富有挑战”时,你如何盘活、如何在脑海里进行教学的“二度设计”,让学生的“插嘴”成为学习的资源,成为学生探究知识、发现规律的新的起点。等待非常重要,教师要会做延迟判断,让学生自己来判断,而不是老师作为一个法官来判断,这是我们的老师在课堂上要经常使用的一种策略。我们老师不要把自己知道的答案马上急于告诉学生,面对学生的“插嘴”,等待可以给学生一个表达的机会,一个自由想象的时空,能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曾有一位教育专家说过:“课堂是师生生命历程的一部分”,“要增强课堂教学中的生命意识”,“让生命涌动”。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在知识的探索、学力的发挥上、在创造与发现欲上达到最佳状态,使课堂教学获取最佳效益。新型的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活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针对教学过程中要处理的各种关系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突出一个“活”字来。教师应真正摆好师生的位置,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师生双方进入最佳的状态,取得最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优秀的教师都是善于“征服学生”的老师,也就是说,他能抓住学生的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在心里产生“我要学”的念头。老师应该在课堂上面唤起学生对生命的激情。不管采用什么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点憔他们智慧的火花,让他们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因为“学生不是待灌的瓶,而是待燃的火”。各种方法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教学中应是有准备的、随机应变的综合运用。盲目的、随心所欲的、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的嘘头,效果将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