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乃天下之壮观,诗人之胜域,游客之福地。今人从左侧的坡道拾级而上,可见道门两侧立柱上,镌刻有书写过《岳阳楼记》的清人张照的联语:“南极潇湘千里月,北通巫峡万重山。”而在古代,岳阳楼两侧大书的是两副诗联,其一是杜甫《登岳阳楼》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另一联则是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它们是何年何月高书于其上的呢?元人方回在《瀛奎律髓》中选录并提及孟浩然之诗,说:“予登岳阳楼,此诗大书左序①毬门②壁间,右书杜诗,后人自不敢复题也。”即使从元代算起,这一景观至少在800年前就闪亮登场了。
孟浩然与杜甫的上述诗句,是壮哉洞庭的诗的注册商标,纵然有诗胆大如天的后人敢于复题,如刘长卿有“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之句,元稹有“驾浪沉西日,吞空接曙河”之语,许裳有“四顾疑天地,中流忽有山”之辞,但都无法颠覆前贤。且不要说诗圣杜甫的大作了,孟浩然之诗也是高踞众生的心头不可取代,千百年来风雨不动安如山。
湖北襄阳人氏孟浩然,是盛唐时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与王维齐名而号称“王孟”。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张九龄为相,孟浩然希求援引,作《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这一作品是所谓“干谒诗”,唐代的文士常呈献自己的诗文请求有力者援引,但它的巨大的知名度,绝不是因为后半首中希望当权者引荐的寓意巧妙自然而不卑不亢,不像是某些想往上爬的小人低声下气人格卑劣,而是因为前四句确实不同凡响。如果没有前四句永恒性的轰动效应,这首诗很可能就会在历史的长河里消失得无影无踪,连泡沫都没有一个。
这首诗的前四句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其主要的艺术奥秘就是大小相形,巨细相衬。在诗歌创作中,既要有如椽大笔写出大的境界(大景),也要有精细的笔墨写出小的景观(小景)。一味粗豪,就会空无依傍,大而无当;一味工细,则易流于琐屑,格局狭窄。只有概括“大”而刻画“细”,大中取小,小中见大,才会大而不空,小而不碎。尤其是要创造出壮阔雄浑的意境,更非单打一的“大景”所能奏效,而必须注意以“小景”去衬托。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如杜甫的“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咏怀古迹》),如余光中咏汉代的名将李广:“两千年的风沙吹过去/一个铿锵的名字留下来”(《飞将军》),如洛夫写唐代名诗人李贺:“哦!好瘦好瘦的一位书生/瘦得/犹如一支精致的狼毫/你那宽大的蓝布衫,随风/涌起千顷波涛”(《与李贺共饮》),均是如此。而孟浩然此诗,就是艺术上的大小结合、点面相映的典范之作。
孟浩然首先写俯视所见,接着写仰视所感。“八月湖水平”的境界本来不能称小,但和“涵虚混太清”相较,前者景小而后者景大,因“太清”就是“天宇”之意,这样大小交融,巨细映照,视觉艺术效果就十分强烈。诗人如此起笔已不同凡俗了,但他觉得还不足以为洞庭写照传神,于是百炼精金,化为颔联光芒四射的诗句。古代有二泽,江北为“云”,江南为“梦”,颔联的出句着眼于“云梦泽”这一个浩浩荡荡的平面,一个“蒸”字,诉之于视觉,写足了洞庭的浩瀚风神雄伟气派;颔联的对句落笔于一个相对狭小的实体“岳阳城”,一个“撼”字,不但诉之于听觉,也因“通感”手法的运用而诉之于触觉,补足了洞庭湖摇山撼岳的巨大力量。出句写“气”,对句写“力”,前者景大而后者景小,大小映衬,相辅相成。大因小而神气充塞,小因大而精神飞动,构成了一幅大小相形而多姿多彩的可以传之千古的图画。后来者写洞庭虽然不乏好句佳篇,但从大气魄大手笔而言,只有杜甫一人能与孟浩然分庭抗礼甚至后来居上。
以上所述主要是从艺术着眼,如果从精神境界而言,孟浩然此诗前半首之“大”与后半首之“小”也构成了强烈的反差。虽然他的“乞仕”无可厚非,古语说“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舟楫”、“垂钓”之类的暗喻也和前面一“水”相牵,堪称水到渠成,艺术上相当自然,但是前半首的壮阔雄浑和后半首的狭小局促,总令我感到不太协调,好像一首歌唱到后面跑了调。原来上个世纪之初发现的甘肃敦煌石窟抄本中,它却题为《洞庭湖作》,只有前面四行,“波撼”作“波动”,首句的句律是“仄仄平仄平”,是一首不讲究平仄的古体绝句。我想,敦煌抄本所录应该是此诗的原始版本,而且可能是孟浩然年轻气盛时之作,系纯粹的写景抒情诗,后来为了得到张九龄的援引,他便顺水推舟,由四句而扩展为八句,由绝句而蔓延为律诗,由写景诗变化为干谒诗,由《洞庭湖作》而转题为《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真相究竟如何,当然最好去问作者本人,如果他拒不作答,那就只好去问洞庭湖的千古涛声了。
[注]①序:中堂两旁的门叫序,左序即左门。②毬门:圆形门,“毬”通“球”。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乃天下之壮观,诗人之胜域,游客之福地。今人从左侧的坡道拾级而上,可见道门两侧立柱上,镌刻有书写过《岳阳楼记》的清人张照的联语:“南极潇湘千里月,北通巫峡万重山。”而在古代,岳阳楼两侧大书的是两副诗联,其一是杜甫《登岳阳楼》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另一联则是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它们是何年何月高书于其上的呢?元人方回在《瀛奎律髓》中选录并提及孟浩然之诗,说:“予登岳阳楼,此诗大书左序①毬门②壁间,右书杜诗,后人自不敢复题也。”即使从元代算起,这一景观至少在800年前就闪亮登场了。
孟浩然与杜甫的上述诗句,是壮哉洞庭的诗的注册商标,纵然有诗胆大如天的后人敢于复题,如刘长卿有“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之句,元稹有“驾浪沉西日,吞空接曙河”之语,许裳有“四顾疑天地,中流忽有山”之辞,但都无法颠覆前贤。且不要说诗圣杜甫的大作了,孟浩然之诗也是高踞众生的心头不可取代,千百年来风雨不动安如山。
湖北襄阳人氏孟浩然,是盛唐时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与王维齐名而号称“王孟”。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张九龄为相,孟浩然希求援引,作《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这一作品是所谓“干谒诗”,唐代的文士常呈献自己的诗文请求有力者援引,但它的巨大的知名度,绝不是因为后半首中希望当权者引荐的寓意巧妙自然而不卑不亢,不像是某些想往上爬的小人低声下气人格卑劣,而是因为前四句确实不同凡响。如果没有前四句永恒性的轰动效应,这首诗很可能就会在历史的长河里消失得无影无踪,连泡沫都没有一个。
这首诗的前四句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其主要的艺术奥秘就是大小相形,巨细相衬。在诗歌创作中,既要有如椽大笔写出大的境界(大景),也要有精细的笔墨写出小的景观(小景)。一味粗豪,就会空无依傍,大而无当;一味工细,则易流于琐屑,格局狭窄。只有概括“大”而刻画“细”,大中取小,小中见大,才会大而不空,小而不碎。尤其是要创造出壮阔雄浑的意境,更非单打一的“大景”所能奏效,而必须注意以“小景”去衬托。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如杜甫的“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咏怀古迹》),如余光中咏汉代的名将李广:“两千年的风沙吹过去/一个铿锵的名字留下来”(《飞将军》),如洛夫写唐代名诗人李贺:“哦!好瘦好瘦的一位书生/瘦得/犹如一支精致的狼毫/你那宽大的蓝布衫,随风/涌起千顷波涛”(《与李贺共饮》),均是如此。而孟浩然此诗,就是艺术上的大小结合、点面相映的典范之作。
孟浩然首先写俯视所见,接着写仰视所感。“八月湖水平”的境界本来不能称小,但和“涵虚混太清”相较,前者景小而后者景大,因“太清”就是“天宇”之意,这样大小交融,巨细映照,视觉艺术效果就十分强烈。诗人如此起笔已不同凡俗了,但他觉得还不足以为洞庭写照传神,于是百炼精金,化为颔联光芒四射的诗句。古代有二泽,江北为“云”,江南为“梦”,颔联的出句着眼于“云梦泽”这一个浩浩荡荡的平面,一个“蒸”字,诉之于视觉,写足了洞庭的浩瀚风神雄伟气派;颔联的对句落笔于一个相对狭小的实体“岳阳城”,一个“撼”字,不但诉之于听觉,也因“通感”手法的运用而诉之于触觉,补足了洞庭湖摇山撼岳的巨大力量。出句写“气”,对句写“力”,前者景大而后者景小,大小映衬,相辅相成。大因小而神气充塞,小因大而精神飞动,构成了一幅大小相形而多姿多彩的可以传之千古的图画。后来者写洞庭虽然不乏好句佳篇,但从大气魄大手笔而言,只有杜甫一人能与孟浩然分庭抗礼甚至后来居上。
以上所述主要是从艺术着眼,如果从精神境界而言,孟浩然此诗前半首之“大”与后半首之“小”也构成了强烈的反差。虽然他的“乞仕”无可厚非,古语说“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舟楫”、“垂钓”之类的暗喻也和前面一“水”相牵,堪称水到渠成,艺术上相当自然,但是前半首的壮阔雄浑和后半首的狭小局促,总令我感到不太协调,好像一首歌唱到后面跑了调。原来上个世纪之初发现的甘肃敦煌石窟抄本中,它却题为《洞庭湖作》,只有前面四行,“波撼”作“波动”,首句的句律是“仄仄平仄平”,是一首不讲究平仄的古体绝句。我想,敦煌抄本所录应该是此诗的原始版本,而且可能是孟浩然年轻气盛时之作,系纯粹的写景抒情诗,后来为了得到张九龄的援引,他便顺水推舟,由四句而扩展为八句,由绝句而蔓延为律诗,由写景诗变化为干谒诗,由《洞庭湖作》而转题为《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真相究竟如何,当然最好去问作者本人,如果他拒不作答,那就只好去问洞庭湖的千古涛声了。
[注]①序:中堂两旁的门叫序,左序即左门。②毬门:圆形门,“毬”通“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