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火岂止二重天(一)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_zhen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郎才女貌、才子佳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反映出千百年来社会对男女两性的社会角色和相互关系的定位。“郎才女貌,才子佳人”,表明男性的价值在于才学才华,女人的价值则是容颜美貌;“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表明女性在两性关系中的依附地位。这两句流行语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其间社会生活和两性地位一直没有多大变化。
  近二十年来,“郎才女貌”不知不觉地变成了“郎财女貌”,这一变化颠覆了传统的男性形象,哪怕你才高八斗,没有“孔方兄”,在两性关系中,必然处于劣势。在婚恋关系上,女人看重的首先是男方的财力,“宁在宝马车里哭,不在自行车后笑”。这种变化,一方面反映了在商品社会的大潮中人们对金钱物质的崇拜和文化价值的流失,另一方面反映出女性在婚恋关系中对男性经济条件的赤裸裸的索取。尽管这种索取很不高雅,但是女性能在婚恋关系中自主发声,喊出自己的需求,而不再任人摆布,较之以前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也要算是女性主体意识的增强和对自身权利的伸张。
  时光到了2012年,一个新词“高富帅”翩然而至,道出了女性内心的强烈愿望,引起了中国女生们的万众欢腾。这三个字中除了“富”字是对历史传统的继承以外,对“高”与“帅”的要求则是一种新的社会呼声,女性心目中的理想配偶不但要家财万贯,还要高大帅气。本来这貌美只是男人对女子的要求,男人只要有才或有财就行,“貌”之如何则不予计较。此前许多女神们所嫁的如意郎君,大多相貌平平,甚至粗腹秃顶,大众颇不以为然,女神們却怡然自乐。而如今女生们大胆地对男士提出更苛刻的要求,不但要富,而且要既高又帅。你说她们求全责备也罢,索求无度也罢,这表明了今日女性空前的自信与底气。细细评味这“帅”字的内涵,即所谓“帅哥”,也还是着眼于对象的整体素质,包括容貌和气质修养等等,品味也还不差。
  可是仅仅过了两年,这“高富帅”却转眼成了明日黄花。一个更新的词语又取而代之,风行天下,这个词语一经产生,立即成为2014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之一,这就是所谓“小鲜肉”。“小鲜肉”一词的所指起初也曾包括个别美少女,但是很快就专门用来指称那些帅小伙,内涵也逐步明确。小,指平均年龄在二十五岁左右,年轻有活力。鲜,是指情感方面经历少,没有太多负面的花边新闻,没有被别的女性染指。肉,就是长相俊俏,拥有一身健硕的肌肉,充满男人的性感。与“高富帅”相比,“小鲜肉”一词剔除了“富”字,即排除了对男性经济实力的要求,单单着眼于男性的容貌。与“高富帅”中“帅”字的内涵相比,排除了对男性思想文化、风度气质等全面素质的要求,仅仅着眼于对男人肉体的性感,甚至是对男性“贞操”的考量,因为“小鲜肉”式的男生不能有太复杂的情史,这几乎就是对“处男”的要求了。与此相关还有一段趣事。中国游泳运动员宁泽涛在男子五十米自由泳比赛中勇夺世界冠军,他出水之后水淋淋的身体,特别是一身健硕的肌肉炫人眼目,引得无数女生大呼小叫,有不少女生毫不掩饰地声称“最喜欢看他不穿衣服的样子”。一位当红女星兴奋不已,自己在微博上贴出一组P出来的照片,将自己与宁泽涛P在一起,其中一张是自己扑在宁泽涛的裸身上,贴在其胸前亲吻不已,这一则趣闻给“小鲜肉”的内涵做了最形象的诠释。
  “小鲜肉”一词的出现表征着中国男女两性的关系发生了重要的历史性转变。许多女性不再将自己仅仅当作男性的附庸和满足男性性需求的消费品,而是将自己作为两性性活动的主体,大胆地披露自己的性需求、性喜好,而且排除了对方的社会地位、经济实力状况等等,需要的仅仅是一个性感的男人。这表明,当代中国的部分女性已经开始取得了与男性相等的社会实力与地位,在两性关系中可以支配对方,获得自己的独立人格,这是一种不可低估的社会进步。
  从平等的角度来看待男女两性,女性作为一个生命个体,本来也具有自然的情欲和对男性之美的需求,男性本来也可以作为女性的情欲对象,以其自然美态愉悦女性,获得女性的青睐。其实,在动物世界中就本是如此。在鸟类和哺乳动物中,雄性的体态常常比雌性更美丽,并且用来作为吸引雌性的手段,使自己在生殖竞争中胜出。雄孔雀们长着色彩斑斓的尾羽,时时开屏炫耀,踏着优美的舞步,摇曳生姿,那其实是在求偶,以自身的美色向雌性献媚。雌孔雀们则在一旁细细品鉴,然后择其貌美者而取之。在人类社会中,女人对男性美色的喜好自然也十分强烈,这在中国的历史记载中时有所见。《世说新语》中记载,西晋美男子潘安每次乘车出去游玩,都会有大批少女追着他,又是献花,又是献水果。潘安每次回家,都能够满载而归,这就是“掷果盈车”这个典故的由来。晋朝的卫玠也是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有一年卫玠从豫章郡到京都(建邺)时,人们早已听到他的名声,出来看他的人围得像一堵墙。卫玠本来就身体虚弱,受不了劳累,最终重病而死。当时的人说是看死了卫玠,此即“看杀卫玠”的典故。到了唐朝仍有人感叹卫玠之死,诗云:“京城媛女无端痴,看杀玉人浑不知。”更有意思的是韦庄的一首词《思帝乡》,词中写道:“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一个小女生春游时见到一位美少年,为他的美貌所惊倒,立即下定决心要嫁与他,不顾一切,不计后果,这是一个小女生自然天性的真实流露,可爱无比。
  可惜,这样美好的记载在史籍中犹如吉光片羽,难得一见,而连篇累牍的却是女性的情欲与对男性美的喜爱不断遭到男权社会的无情压制与摧残。世界上对女性躯体与爱欲最野蛮的摧残要算是非洲、印尼等地盛行的“女性割礼”,为的是保持女孩的贞操,并且降低她们的性欲,使得女性只能成为供男性泄欲和为男性生儿育女的工具。这种极其野蛮的行为虽然在现代社会不断受到抨击,联合国保护妇女儿童委员会多次呼吁制止这种暴行,一些相关国家也下令禁止,但是至今仍未禁绝,每年受害妇女仍有一亿多人,想想都令人发指。
  千百年来女性都是生活在男权社会的掌控之中,虽然对于男性也有自身的喜好和欲望,但却不能也不敢张扬。南宋奸臣贾似道,身居高位侍妾成群,有一天一位侍妾见到一位美少年从身边走过,情不自禁地赞叹一句“美哉少年”。贾似道闻之大怒,随之召集众侍妾,令诸人观看匣中一物,视之则是刚才那位侍妾的头颅,众人惊骇不已。这是一段何等罪恶和恐惧的历史,想起来仍然让人毛骨悚然。如今中国女性能够公开自己对男性“小鲜肉”的喜好,其间经历了多么漫长和艰难的历史进程,来之何其不易。   需要仔细辨清的是,“小鲜肉”现象所显示的女性行为和女性心理,完全不同于以往女性对男性偶像的崇拜。女性对男性偶像的崇拜和主动投怀送抱的心理在历史上曾经普遍存在过。历史上许多英雄人物和文人雅士如苏东坡等,令千百年来的知识女性无限崇拜和神往,恨不能穿越时空侍奉左右。当代影星格里高利·派克、阿兰·德龙等人的才华和英姿也迷倒无数中外女性,只恨不能一亲芳泽。前几年英国球星贝克汉姆所在的“皇马”来中国巡回表演,住在北京的一家饭店。贝克汉姆离开之后,这家酒店将其住过而尚未打扫的房间公开拍卖,声称购得者可以躺进贝克汉姆睡过的被窝里。结果一名女生以八千元价格拍到手,美美地躺在小贝的被窝里,闻到了小贝的身体气息,心满意足。但是这些女性的狂热中所包含的主要是景仰和崇拜,而以投怀送抱作为女性特有的崇拜方式,她们与这些“高大上”人物的关系并不平等,而是拜倒在其脚下,这和当下女性与“小鲜肉”的关系显然性质大不相同。
  还有一个有趣的问题是,为什么“小鲜肉”一词只是用来称呼那些年轻貌美的男性,表现出的是当代女性对男性的审美趣味,而男人们对美女的喜好千百年来从未有过减弱,审美取向也始终是年轻艳丽、肤如凝脂,可是一般都不称之为“小鲜肉”,而是喜欢称之为“小乖乖”、“小亲亲”、“小心肝”等等。这些词语只是表达了男人对美女的喜爱,如同说“我爱死你呀”,而不是描述对方的形象和性质,与“小鲜肉”一词的功用不同。男性描述美女的常用意象是“花”,李白有诗曰“美人如花隔云端”。在男人眼里,这“花”也是越小越鲜越好,杜牧的名句“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就是将美少女比之为一朵含苞待放的豆蔻花,或简称之为“小鲜花”。男人们觉得美女与花太相似了,甚至觉得美女的私处竟也美如鲜花,《西厢记》有词云:“春至人间花弄色……露滴牡丹开。”如此看来,男人语汇中的“小鲜花”似乎可以相当于当下流行语“小鲜肉”了。
  然而问题并未解决,为何男人总是将自己所喜欢的美女比之为“花”或“小鲜花”,而女生们却将自己所喜欢的帅小伙称之为“小鲜肉”呢?看来“小鲜花”与“小鲜肉”这两个词语的语义与语用还是有很大差别。用“花”来比喻女人,突出的是其美艳,而且显得高雅与诗情画意,如李白之咏杨贵妃“一枝红艳露凝香”。“小鲜肉”的词义仅仅是指一块鲜肉而已,而且使人立即联想到赤裸裸的人体,突出的是肉感、性感和性刺激,缺少一点高雅的情致,显得粗俗粗鄙。若是用“小鲜肉”来形容美女,未免有伤斯文,焚琴煮鹤一般,太糟蹋人了,所以千百年来男人们对于美女实在不情愿用这个比喻。那为什么当下“小鲜肉”一词却迅速蹿红,用之于形容女性喜爱的帅小伙,社会大众也不避粗俗、笑而用之呢?这是因为当下的流行文化日益粗俗化,“屌、B”泛滥,不绝于口,并且认为这是“真性情”流露,否则还是假道学,是“装B”。而且中国文化历来不怕糟蹋男人,男人也乐于自嘲自贬,“屌丝”一词的流行就是明证。
  其实,还有更重要的内在原因。“小鲜肉”一词的本义,或用作比喻的喻体,性质是可以入口的美味。女性将自己喜愛的帅小伙称之为“小鲜肉”,这与女性在性活动中的行为方式与心理特点有关,即女人在性活动中用口用得很多,所以称之为“小鲜肉”就是再贴切不过的了。电影版的《何以笙箫默》中,当帅哥何以琛拎着刚买来的五六种花色早点,询问美女赵默笙喜欢吃哪一种时,赵笑而不答,只对他耳语了一句:“我要吃你!”此时何以琛之于赵默笙,就是一枚不折不扣的“小鲜肉”。
其他文献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无锡国专和清华国学研究院先后兴起,一南一北,一官办一私立,前后相接相续,均以振兴国学、造就英才为鹄的,春风化育,门墙济济,英髦才彦蔚然辈出,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腾誉学林,教泽绵长,至今令人称羡,传为佳话。一  无锡国学专科学校,简称无锡国专,始创于1920年。它办学的成功,得益于主办人和掌门人唐文治先生。唐文治(1865—1954),字颖侯,江苏太仓人。其父唐受祺以课徒教书为业,
这几日读苏炜先生的长篇小说《迷谷》,颇为感慨:后悔这样的作品今日才得见,果然当年太无知,小觑了当代的中国文坛和学者;这部作品的阅读体验也是独一无二的,让我掩卷动容,却无法概括读罢感到寒冷悲怆,那寒冷后却似乎还有希望,然而希望之后,又不免袭来阵阵失望;感到讽刺,却抓不住具体的讽刺对象。即使笔者从同类各种作品乃至上辈人的苦痛回忆中了解那个混乱的时代,却不能彻底了解的是这部小说那忽明忽暗的隐喻背后作者的
胡真同志是2011年3月1日下午四时去世的,至今已整整六年。离世之前,他给家人再三留言:“我走后,只要给我换一身干净的旧衣服即可,然后迅即打电话给火葬场,请他们派灵车来接去火化。灵车费和火化费都由自己家里付给,千万不要让公家支付。我的一生,人民和党抚育了我,但我为人民和党做的事太少了,实在有愧,因此不能再让公家破费。”因而他去世后,家人只是遵嘱为他再追交了二万元党费,火化前没有举行遗体告别,没有开
湖南师范大学周秋光教授是国内研究中国社会史与文化史的知名学者,近些年来,致力于尚属拓荒阶段的湖南社会史研究,经过十年磨一剑的苦心钻研,2013年8月,一部由周秋光教授编著的《湖南社会史》在湖南人民出版社顺利面世。全书共三十三章,计一百一十余万字,按时间顺序分为古代(远古—1840)、晚清(1840—1912)、民国(1912—1949)三卷,每卷包括社会构成、社会生活、社会功能三个板块,以此对上起
陈寅恪和朱希祖都是著名史学家,都为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前者为清华四大导师之一,后者为章太炎门下“五大天王”之一,只是朱希祖名气远没有陈寅恪响亮。虽然两人并非好友,但据罗香林回忆私交还是不错。罗香林是朱希祖的女婿,也曾受教于陈寅恪,其回忆应大致可靠。从朱希祖日记中可看到不少两人交往的记录,且朱希祖对陈寅恪评价很高。不过,他们在1936年到1937年间关于李唐氏族的渊源问题有过一次学术
诚意仁心  《礼记·大学》:“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所谓“诚意”是指诚恳的心意,使其意念发于精诚,不欺人,也不自欺。如何能如此,那是因为自己有了认知,有了思想。“诚意”还可理解为:真的思想,真的愿意。王阳明在论完善人性和成就道德人格的问题时,把“诚意”放在优先地位,认为人只有通过真诚的道德努力,才能够成为一个儒家意义上的具有真实性的人。《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
当西方世界在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进入高速发展的轨道后,大清帝国仍自命为世界中心,期待着万邦来朝,结果,等来的却是一群群乘着坚船、架着利炮不知来自何方的“蛮夷”。老朽的王朝被打得丢盔弃甲、屡战屡败,以至于曾严格恪守的那种“天朝自开辟以来,圣帝明王垂教创法,四方亿兆率由有素,不敢惑于异说”〔1〕的华夷之分原则也不得不有所松动,帝国精英中最开明人士开始打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旗号,主动将重闭多
在我国,影响最广泛的两部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与《辞海》是这样对诗定义的:“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文学的一大类别,它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富于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节奏韵律,一般排列成行。”这样的概括看上去无可厚非,然而细细想来,两个大同小异的解释,却很难让人明白“什么是诗”:“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显然不是诗所独有,《古
作为一位新诗人,罗念生先生的名声不彰。其实,早在清华读书期间,他就曾在《清华文艺》、《清华周刊》等处发表诗作。上世纪三十年代之后,其诗作可见于《北平晨报·诗与批评》、《大公报·文艺副刊》、《益世报·文学周刊》、《新诗》等知名报刊,其诗歌写作生涯,大概持续到了1948年。诗作中有一首长达十二节二百六十余行的叙事诗《铁牛——一名战争》,不过似乎极少为人所知。他亦有诗集出版,不过仅有薄薄的一册《龙涎》(
数年前,我阅读过晋代文人嵇含所撰的《南方草木状》。起初,完全是因为爱屋及乌,更准确地说,是爱祖及孙——嵇含是嵇康的孙子。嵇康特立独行,傲骨铮铮,具有“非汤武而薄周孔”的胆识,关键时刻不畏强权高压,为好友吕安仗义执言,虽死不惧。临刑前,他“手挥五弦,目送飞鸿”,迈越今古,何其潇洒!《广陵散》虽绝,而其灵魂永存不灭。“天地悠长,人生若忽。苟非知命,安保旦夕。思与君子,穷年卒岁。优哉逍遥,幸无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