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习型体育院校培养创新体育人才的探索与分析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126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7-000-03
  摘 要 建立学习型体育院校是社会发展、体育院校自身发展和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培养创新人才是体育院校重中之重的历史任务。本研究采用文献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体育院校构建学习型组织和创新人才培养两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经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要组建学习型体育院校的师资队伍,完善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要组建学习型体育院校的学生队伍,激发人才培养主体的积极参与;要组建学习型体育院校的管理队伍,改革创新人才培养制度;构建学习型体育院校资源共享的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和谐的创新环境。
  关键词 学习型体育院校 创新 人才培养
  体育院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三重重任,培养体育院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是社会对体育院校人才培养任务提出的新命题[1]。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体育院校在创新教学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是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还有所欠缺。
  构建学习型体育院校,是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是体育院校自我发展的需要,是塑造体育院校和体育院校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制胜法宝,是完善体育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途径。通过组建学习型体育院校的管理团队、师资团队和学生团队,将体育院校的学习型组织的建设细分化和具体化,有利于体育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试图以构建学习型体育院校为抓手,促进体育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日趋完善,进而促使体育院校为社会提供所急需的体育服务人才,加快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步伐。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学习型体育院校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以“创新人才培养”中包含“学习型高校”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维普网等数据库中搜索到57篇,以“创新人才培养”中包含“高校”为关键词搜索到4418篇,经过筛选,阅读了普通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文章180篇左右,体育院校人才培养的相关文章25篇左右,并在Internet上对全国十四所体育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等进行了检索。
  2.专家访谈法
  对国内部分体育院校教务处全体成员及二级院(系)院长(主任)、分管教学副院长(副主任)及分管教学秘书进行了访问和调查。
  3.逻辑分析法
  运用逻辑学原理,对以上研究方法得出的观点、结论和建议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推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组建学习型体育院校师资队伍,完善体育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
  体育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是人才培养过程的创新,而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是体育院校创新人才培养过程的直接引导者,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承担了重大的责任。但是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以及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的提高,思想保守、知识老化、观念落后、视野狭隘的教师,已经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更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体育人才。因此,体育院校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必须要先组建一批具有创新素养的、由个体学习者转变为团队学习者、由个体化教学者转变为团队教学者组成的学习型师资队伍,试图从创新教学方法、精简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提高自身素养等方面去实践和完善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所以要通过组建学习型体育院校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进而影响、辐射体育院校学生的创新行为;组建学习型体育院校师资队伍,实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多样化,培养体育院校学生的创新素质;组建学习型体育院校的师资队伍,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培育体育院校学生探索新领域、新知识的能力;组建学习型体育院校师资队伍,鼓励教师进入“第二课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氛围
  (二)组建学习型体育院校学生队伍,鼓励体育院校人才培养主体的积极参与
  以往的教学改革都是只注重教师“教”的改革,并未着眼于学生“学”的改革,但是当代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普遍不高、能动性不足,导致了创新教学中教与学的分离,导致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缺乏[2]。所以,学习型体育院校的学生队伍应当是具有合作精神和终身学习理念的、是不断取得创新成果的、是在竞争中谋发展、在碰撞中擦出创新的火花以及在合作中共同进步的学生团队。
  1.组建学习型体育院校的学生队伍,培养体育院校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是体育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着力点,是体育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体育院校学生获得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学习型体育院校要通过组建自我管理的学生队伍,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实现体育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
  为了培养学习的自主创新能力,学习型体育院校要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主体,按照专业互补、优势互补等原则合理分配并要完成某些创新项目的学生自我管理的团队,并且在这个自我管理的团队中,要让学生自己来担任团队的主要负责人以及各工作组的组长,以期在完成创新项目的过程中,使学生不仅将所学知识运用的创新的实践中,还学会在工作中进行沟通与合作的能力,并且较早的体验了项目的开发与设计,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3]。
  2.组建学习型体育院校学生队伍,使终身学习理念根植于学生心中,培养体育院校学生持续创新的能力
  知识是创新的根源,学习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要保持持续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有广博的知识,但是人们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获取源源不断的知识,才能具有持续创新的可能。
  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对号入座受教育,从一而终干工作”已经不再适用于高等院校毕业生的择业标准。同样体育院校培养的人才亦是如此。经调查,虽然体育院校有一部分毕业生找到了“对口”工作,但是他们进入社会后也将会多次转换岗位和角色,也依然还有大部分体育院校的毕业生从事体育领域以外的其他工作[4]。所以,体育院校要通过组建学习型学生队伍,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做到毕业前在学校中学习、毕业后在在工作中学习。总之,只有使学生树立了终身学习理念才能使他们具有宽厚的理论知识,才能具有持续的创新能力。   (三)组建学习型体育院校管理队伍,改革体育院校人才培养制度
  体育院校的管理机构包括各个行政管理部门、党团和工会机构,管理机构人员通过制定各项制度,协调社会和学校的各种资源,为学校各项事务的顺利进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但是当前体育院校传统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模式,都限制了教师和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可能性。为此,学校的管理层人员必须向学习型管理队伍的方向转变,并且还要把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提高到体育院校战略规划的高度,扎实推进体育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体育院校学习型管理队伍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提倡民主化、扁平化的管理,实现学校教师、学生自主管理与开放管理的统一。
  1.组建学习型体育院校管理队伍,改革对教师的考评方式,激发体育院校教师的创新热情
  教学评价具有导向、激励、监控的重要作用,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5]。只有改革了当前对教师“呆板化”的考评方式,才能激发教师的创新热情,才有多余的精力创造条件去培养创新人才。
  传统的教学评价把教学过程理解为学生知识积累的过程,只注重测量教师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这就导致了教师“考什么,教什么”的尴尬局面。而合理、有效的教学评价制度,才利于教师的因材施教,才能最大限度的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学习型体育院校的管理队伍通过团队学习,制定出的考评方式要兼顾教师的创新教学实践和创新教学成果,并且要在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体现学校对教师创新教学实践和创新教学成果的奖励。
  2.组建学习型体育院校管理队伍,改革学生的考试制度和评价体系,激励学生参与创新实践和创造创新成果。
  考试制度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测量,而评价体系是对学生各种综合能力的测量,两者都是学校评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指标。只有制订了合理的考试制度和评价体系,才能有利的激发学生参与创新实践和创造创新成果。
  传统的“工厂化”、“统一化”的考核制度是采用统一的试卷进行一次期末考试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测量,这种人才评价体系仅是对学生考试成绩、社会实践情况和思想道德素质进行了测评。也就是说这种传统的评价体系只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以及学生的道德素质进行了评价,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关注,没有体现对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的尊重,不利于创新人才的涌现。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学习型体育院校的管理队伍要制定与创新能力相关的考试制度和创新人才评价体系,试着把学生的评价方式向“思想道德评价+课程成绩(笔试和实践)+创新业绩”的方向改进[6];学习型体育院校的管理队伍制定测量方法时可以采用闭卷与开卷相结合、口试与笔试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期中与期末相结合、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相结合的多元化考试方法;学习型体育院校的管理队伍要灵活运用开卷、闭卷、笔试、口试、操作、讨论、论文等多种考试方式来测量综合测量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包括创新在内的各种综合素质。
  3.组建学习型体育院校管理队伍,完善实践教学平台,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创新的能力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是创新的根本,要实现创新就要避免出现“闭门造车”的现象。为了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的创新能力,学习型体育院校的管理队伍要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平台,为体育院校学生的实践提供条件支持。
  随着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要求的提高,体育院校的高等教育也被要求达到“训、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所以学习型体育院校的管理团队要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尽量做到训产学研的结合,为体育院校的学生的实践和创新提供保障;学习型体育院校的管理部门可以与体育局、教委等部门共建“教练员学院”、“体质监测研究所”、“校内科技园”等教学实践基地[7];学习型体育院校的管理队伍也可以与一线运动队加强合作,让学生在专业“导师”的带领下参与竞技体育的攻关项目;学习型体育院校的管理队伍可以与一些学校加强合作,加强校际间的学术交流;学习型体育院校的管理队伍还可以与一些企业、机构合作,建立寒暑假实践基地,把课堂搬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检验学生的创新能力[8]。
  (四)构建学习型体育院校资源共享的交流平台,营造和谐的创新氛围,是学生在和谐氛围中实现创新。
  为了加强学习型体育院校教师与学生、教师与管理人员、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为了使信息能及时、准确的流动与反馈,学习型体育院校必须要建立管理队伍、师资队伍和学生队伍资源共享的交流平台。
  在传统的体育院校管理系统中,大部分是管理人员管理教师,教师管理学生,在此体系中缺少了学生和管理阶层人员相接触的环节。因此,体育院校要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就要积极拓展师资队伍、学生队伍和管理队伍学习、交流的渠道,营造学习氛围,构建全校师生共享的交流平台,打造和谐、有特色的学习型体育院校[9]。构建了学习型体育院校资源共享的平台,才能促进师生的交流,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了学习型体育院校资源共享的平台,才能促进教师与管理人员的交流,使管理阶层制定的各项制度、任务能更及时的传达给教师,同时也能将教师的反馈信息及时的传达给管理阶层以便于修正;构建了学习型体育院校资源共享的交流平台,才能促进学生理解管理层下达各项规章制度的真正用意,也能将学生的意见及想法毫无保留的传达到管理层。
  三、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1.人才培养过程的创新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通过改组学习型体育院校的师资队伍,提高体育院校教师的自身素质,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能容,优化课程设置等方法来创新体育院校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
  2.学生是体育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主体,通过组建学习型体育院校的学生队伍,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学会自主创新型学习方法并具有保持持续创新的能力。
  3.院校的规章制度是影响教师创新教学和学生创新学习的关键因素,通过组建学习型体育院校的管理团队,制定适宜的教师考评方式激励教师的创新激情,改革对学生的考试方式和评价模式培养学生的个性创新能力,完善体育院校的实践教学平台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为学生创造和谐的创新环境是体育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外在渗透,通过构建体育院校的资源共享交流平台,促进管、师、生之间的信息传递与反馈,为学习型体育院校培养创新人才创造条件。
  (二)建议
  1.构建资源共享的交流平台、改革考评方式和人才评价体系是改善创新人才成长环境的重要一环,是构建学习型体育院校迫在眉睫的任务,是体育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经途径,是体育院校为学生营造和谐创新氛围的重要保障条件,所以体育院校要尽快构建以网络或报刊等媒介为基础的资源共享平台。
  2.体育院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是随着时代、社会的变化而改变的,学习型体育院校的师资队伍、管理队伍和学生队伍不应套用具体的模式,而要根据社会、市场所需人才的变化而对教学和管理进行相应的改革。
  参考文献:
  [1] 黄浩军,屠平.体育院校构建学习型校园的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06):5-9.
  [2] 孙义良等.新形势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创新[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05):61-65.
  [3] 马国艳.基于项目制创新团队的大学生自我管理体系研究与实践[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76-79.
  [4] 华凤岩等.对体育院校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考[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0(02):55-70.
  [5] 马祥海.构建创新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体育教育创新人才[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1):29-31.
  [6] 张亚军,赵炜.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战略选择[J].理论导刊.2009.03:3-32.
  [7] 王兴.现代教育管理与体育创新人才培养[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12:162-163.
  [8] 曾尔雷.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J].中国大学教学.2011(06):26-29.
  [9] 吕俊丽,邓陈亮.论高校体育院校学习型体育人才的培养[J].中国人才.2011.07:262-263.
其他文献
6月20日,2013赛季亚洲足球冠军联赛八强战抽签仪式在位于马来西亚吉隆坡的亚足联总部进行。来自东亚的四支球队恰好和来自西亚的四支球队捉对厮杀。唯一代表中超杀进本赛季亚冠八强的广州恒大则抽到了卡塔尔联赛劲旅莱赫维亚。  不同于以往亚冠八强战阶段还采取东西亚分组的抽签原则,此次亚冠四分之一决赛采取混抽方式,除了同样来自于沙特阿拉伯联赛的阿赫利、沙巴布不能提前对阵外,其他球队都有对话的可能。广州恒大先
期刊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以及《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关于“重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保护和利用,努力扩大中华体育文化的影响力”的要求,广泛传播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提升中国体育的软实力,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2013年度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工作全面启动。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那些被
期刊
虽然在本届联合会杯上两战皆负,痛失小组出线资格,但日本足球的总体表现还是给全世界球迷留下了深刻印象。推进日本足球近些年快速进步的原因有很多,但最直接的一个,就是“海外军团”发展和壮大。  和如今中国球员海外留洋的举步维艰一样,日本球员在走向海外的前期也曾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作为日本上世纪80、90年代最出色的球星,三浦知良想要登陆意甲赛场居然要靠日本企业的帮助……但恰恰是从三浦知良走出国门之后,日
期刊
在见证了四个地区“球王”的诞生之后,“谁是球王”中国民间乒乓球争霸赛终于来到四季如春的春城昆明。为了“西南球王”的荣誉,来自云南、四川、重庆、贵州、西藏、前卫体协6支代表队的选手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各个项目的决赛名单已经产生,西南赛区的业余乒乓球高手们纷纷顺利晋级。  在14位晋级选手中,来自四川的王书太将和云南的“左右开弓”怪球手黄煌争夺成年男子组冠军;来自四川的大学教授杜修铀与来自贵州的李晓耕将
期刊
第二届“中国(临沂-河东)百里沂河水上运动挑战赛”将于7月6日至7日在山东临沂河东区开赛。竞赛项目分为皮划艇、漂流艇、龙舟、扎筏、铁船等近10个项目。  据悉,比赛全程为100公里水上赛道,这也是国内目前最长的水上赛程。专业运动员将在6至7小时内贯穿临沂市区所有水域,完成多种项目组合。比赛设专业组和业余组。其中专业组每支队4名队员(至少含一名异性运动员),将在2天的赛程中完成皮划艇、漂流艇、龙舟、
期刊
“实力”或许是现在的恒大最不缺少的东西,即便大部分主力都参加了之前国家队连续三场热身赛,但回到中超赛场,广州恒大依旧“独孤求败”……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其他排名靠前中超球队的不佳表现:从联赛第二鲁能泰山到联赛第六辽宁宏运全都没有在上周末刚刚结束的中超第13轮比赛取得胜利。看来现在广州恒大最缺少的东西,应该就是中超诸强本应给予他们的争冠压力了。  广州恒大本轮客场挑战青岛中能,虽然在实力和底蕴上,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7-000-01  摘 要 在众多的运动项目中,田径运动有“运动之母”之称,田径运动是人类在日常生活的走、跑、跳、投等自然运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项运动,是人类走、跑、跳、投等基本运动能力的升华和典型表现。它具有竞技和健身两种属性。田径健身运动是以田径运动的基本内容和形式为主要手段进行锻炼,达到健身的目标,增强体质、发展身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7-000-02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查阅的研究方法对广西地区近两年来民族传统体育走进校园及其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提出可行性建议,为更好的开展民族传统教育进校园提供参考,对民族传统体育走进校园的健康发展,丰富校园体育文化提供服务。  关键字 广西地区 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 开展现状 调查研究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7-000-01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廊坊师范学院公共体育课武术教学的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益的建议与意见,以利于武术这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更好地普及与发展,为进一步深化高校武术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意见与帮助。  关键词 廊坊师范学院 武术教学 现状 对策  一、前言  武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52.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7-000-01  摘 要 太极拳作为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一项被广泛接受和喜爱的运动项目,同时也是一项能够预防和治疗一系列疾病的健身手段,而在中老年人群中,更是一项非常适合并且受到中老年人高度认可的运动健身方式。本文希望通过对中老年教学太极拳方法和技巧的研究能够更好地帮助中老年人更好地融入到太极拳运动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