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重若轻的叙事策略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52735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谈及先锋作家余华,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他荒诞戏谑的语言,魔幻诡谲的形式,血腥刺目的死亡寓言和密集繁复的苦难叙事。在大众文化语境下,余华操持着后现代叙事方式和解构主义的利刃精心雕琢着现代生活的表象与纹理,他用文字呈现的不仅是血淋淋的生活真相,更将苦难推向文化审美的层面,引领读者理智地赏鉴流血的伤痕。
  “苦难”与“救赎”作为余华小说的两大主题,在《许三观卖血记》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在呈现苦难的时候,余华没有让受难者哭天抢地、绝命挣扎,而是一再地捕捉许三观的“笑”,让主人公用“笑”实现对苦难的超越,用“笑”背后潜藏的生命本原的坚韧和乐观实现自我的救赎。北京市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版语文教材必修(一)节选了《许三观卖血记》中许三观一路卖血途经林浦的部分。在节选部分,一共描写了许三观的八次“笑”,而其中的三次具有豐富的阐释空间,不仅有效地推动情节的发展,有利于全面地塑造人物形象,更有助于主旨的生成和阐释。
  一、堆满皱纹的笑:人物形象立体化
  “小说家在实际的写作中,通常运用圆形人物——有时单独运用他们,在更多的场合里,是把他们和扁形人物结合在一起——使人物和小说里别的那些‘面’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 英国作家福斯特把人物形象分为两类,即圆形人物和扁形人物。在作品中,扁形人物往往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容易被读者识记。而在福斯特看来,作品中真正吸引读者的是具有复杂性格特征的“圆形人物”,因为他总能“令人信服地给人以惊奇之感”。余华塑造的人物许三观即为典型的圆形人物,他性格的多面性、立体化正是通过“笑”的描摹得以凸显和完善的。
  在寒冷刺骨的冬月,为了卖血,许三观将林浦发绿的河水一碗接一碗地灌进自己的胃里,面对林浦人的疑惑,许三观“说着举起手里的碗拍了拍,然后他笑了起来,脸上的皱纹堆到了一起”。“脸上的皱纹堆到了一起”,这本是对许三观笑容的直接描绘,却透露了许三观的沧桑与坎坷。为了养子一乐,许三观一路卖血凑路费、医药费;为了“身上的血多起来,卖掉它两碗”,他强迫自己喝下冰冷发绿的河水;为了让自己多喝几碗河水,甚至采用吃盐的方式,以至于冷得“浑身哆嗦”。在旁观者眼中,许三观的人生充满苦难、荆棘,而在“受难者”看来,这些不是苦难,而是他的生活,这正是一个小人物的辛酸。“说着举起手里的碗拍了拍”,为了稀释血液,许三观强饮大量河水,他甚至会为自己“聪明”的举动露出得意的笑容。这里的“笑”让我们在质朴、善良之外,又看到了许三观狡黠的一面。余华塑造的许三观充分体现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完整性,打破了传统的二元对立——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丑陋——的写作方式。也正是这份朴实的坚韧、狡猾的乐观让许三观得以无论在怎样恶劣、怎样艰难的环境下,依然可以不屈不挠地生存。
  二、“含泪的笑”:艺术效果陌生化
  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的代表什克洛夫斯基提出艺术感受“陌生化”概念,他说:“艺术的目的是要使人感觉到事物,而不仅是知道事物。艺术的手法就是使对象陌生化,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所谓陌生化就是使艺术作品增加可感觉性的各种手法的统称,也是使文学作品具备文学性的基本手段。” 余华描写的“含泪的笑”所强调的艺术感受“笑”与日常生活的面貌“泪”格格不入,营造了一种新奇的陌生化效果。
  “许三观说到这里,流出了眼泪,他流着眼泪对他们微笑。”许三观向周围热心的林浦人讲述病重的一乐,讲述了一路卖血救子的决心。周围人听到“一路卖血卖到上海”都怔住了。此时的许三观不是第一次卖血,看到医院供血室里“白大褂的胸前和袖管上黑乎乎的”的男人便知道他的血头身份,可见他卖血早已经轻车熟路。
  许三观所有人生需要的达成都要付出血的代价——自然灾害、社会环境、家庭变故,除了时代伤痕之外,二乐生产队队长、李血头这些人还要来榨干许三观的鲜血。对于读者而言,无尽的苦难是许三观无法摆脱的梦魇,面对这宿命式的苦难,读者的审美期待是悲怆的呼号,是义愤填膺的呐喊,抑或是歇斯底里的报复。然而许三观并没有兜售这种苦难,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用麻木和遗忘去消解人生,他对生活和周围人始终报以微笑。这种与读者的阅读期待、与日常现实全然不同的设置形成了陌生化效果,保持了作品的特殊性,也使得读者“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延长了审美过程。
  当然,这笑里有着中国人固有的生存哲学——令人震惊的吃苦耐劳,让人感动的自我牺牲。这笑又是伴随着眼泪,“他流着眼泪对他们微笑”,这微笑必然是苦涩又无奈的,因为儿子一乐患了肝炎,被送到上海的医院。一乐本是许玉兰和何小勇的儿子,许三观起初也会心存芥蒂,为卖血的钱“花在一乐身上不高兴”,然而多年的情感积累远远超越了血缘。一乐打伤人是许三观卖血赔钱;饥荒年月是许三观卖血供一乐吃饱饭;一乐患病时许三观卖血救治……在朝夕相处的生活中,许三观给予一乐的是无私的父爱。这个卑微到泥土里的生命,用含泪的微笑,用血液的温暖回报生活给予的彻骨寒意。“笑”的表现实现了陌生化的艺术效果,也挖掘出勤劳坚韧的中国底层人物的幽深的、纯洁的灵魂。
  三、“孤独”的笑:主题意蕴深刻化
  “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喊叫,也不是来自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余华在小说《活着》的韩文版自序中如是说。“活着的力量”所透露的余华的生存哲学在《许三观卖血记》中得到延续,即以坚韧而朴素的姿态承担不可抗拒的苦难。《许三观卖血记》不是一部宣泄苦难的作品,许三观通过卖血实现的是对世界、对生命、对爱人的炽爱,看似残酷的卖血行为背后流淌着的是浓浓的温情。小说节选部分的结尾在众人离开之后,“许三观这时候一个人笑了起来”,这里的笑是属于许三观一个人的,也是节选部分含义最为丰富的。
  “卖了血,卖了热气,卖了生命”的许三观走在阳光照耀的林浦街道,“身体哆嗦着走在阳光里”,他双手紧紧抓住衣领生怕冷风从领口进入。看到瑟瑟发抖的许三观,林浦人测了他的额头后,竟然得出“我们发烧了”的结论,可以想知许三观身体的冰冷,和周围人对这冰冷的无知。于是众人索然,“笑了一阵”,“吹着口哨走开了”。在阳光里、在周围人激烈争论的热气蒸腾中,许三观体会到的只有寒冷,彻骨的寒冷。可他依然微笑,甚至感到“他的周围都是阳光”,是什么让他有了暖的知觉?是欣慰。许三观此行的目的在于为儿子一乐治病筹钱,而他卖了血,意味着一乐治病的钱又筹到一笔,这一点点的累积让他满足。这是一次欣慰的笑。   小说结尾六十岁的许三观不再缺钱,他的三个儿子也都娶妻生子了。他想去吃一盘炒猪肝,于是最后一次跑去卖血,可年轻的血头告诉他“你的血没人要了,只有刷猪血的油漆匠会要”,许三观的血第一次卖不出去了,他放声大哭,“以后家里遇到灾祸怎么办……”。可见,在许三观看来卖血是他解决灾祸的有效途径,他不能卖血也就失去了摆脱困境、应对苦難的能力,他赖以求得最起码的生存资本的价值被彻底否定,他为自我生命力的萎缩而绝望痛哭。结合小说结尾的哭,反观林浦卖血后许三观“孤独”的笑,他为失去应对苦难的能力而哭,为通过卖血的方式实现了自我价值而笑。因此,这也是为自我价值而满足的笑。
  许三观最后一次卖血不是为了解决生存困境,而是单纯为了想吃炒猪肝,可为了吃炒猪肝、喝二两黄酒,许三观却要先去卖血。他很重视这个顺序,卖血之后的吃、喝,不仅是对自身生命力的补给,更充满了仪式感。他在进行一种自我的仪式,甚至是在庆祝,庆祝再一次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问题,摆脱了困境。在许三观的人生轨迹中,每一次困境来临,他都不会寻求别人的帮助,而是自觉地“求诸内”,例如节选部分拒绝林浦人进屋暖和的邀请、给他提供茶水的好意等,这一切都源于许三观对自己价值——源源不断的血液、旺盛的生命力——的充分自信。
  《许三观卖血记》朴实自然,它所呈现的生命状态也更具普遍性。同样是命运泥淖里的凡俗生灵,许三观面对苦难的时候,没有像迟子建的《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蒋百嫂那样夜夜撕心裂肺地哭嚎,没有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一般昂扬坚定地抗争,而是默默地、坦然地,笑着承受。在余华的笔下,“笑”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表情,也是一种思想的符号,更是一种具有文学韵味和哲学意义的叙事策略。余华用“笑”的艺术调和了创作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生存哲学,让人物在苦难困囿中实现了超越和升腾。
  当然,苦难从来不值得歌颂,但如果没有苦难,或许许三观的人生将剥落所有的光彩,他的生存价值更无从谈起。在《许三观卖血记》(节选)中余华实践了重复的美学,将意蕴丰富的“笑”作为许三观自我救赎的方式。作为非语言动作,在时代语境映衬下,无论是人物形象塑造,还是文本意义都得到不断提升和推衍。从叙事表达角度审视,余华在小说中用“笑”的油彩,为许三观的灰色人生涂上一抹温情的亮色,消解了苦难表面的疼痛,冲淡了人物命运的悲情;从人物形象塑造方面考量,不同的笑,反映出不用的情感心理,呈现不同的精神面相,合力熔铸许三观这个人物形象;从主题旨归层面分析,“笑”的背后的淡薄与坚韧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量,彰显了余华的生存哲学,散发着苦难中自我救赎的精神光芒;从读者的审美期待维度思考,陌生化艺术效果的营造,在消解苦难的同时,又让读者对生存、人生、生命有了更深的认识。余华举重若轻的叙事策略,看似平淡的文字表达,让读者透过一个又一个“笑”去品味其深刻的哲学化命运思考和情感化生命体恤。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八十中学)
其他文献
教材到底如何使用?教读课如何发挥教材助学系统中单元导语、预习、练习等的作用,让教师能够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有效确定教学内容及重难点,知道教什么、怎么教、追求教得有效?诸如此类的问题仍令一线教师感到苦恼,继而影响着学生能力的提高、素养的形成。下面,笔者将以《老王》一课为例,谈谈如何让教材的助学系统助力语文教学,彰显独特光芒。  一、初读文本须自由  《老王》一文教学的第一课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几
期刊
师:郑板桥曾说:“《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围为最。”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鸿门宴》的三、四两段。课前大家都做了预习,下面先给同学们两三分钟的时间,请大家再次默读这两段,看看还有没有文字上的“拦路虎”,标记出来等一会儿共同解决。(过程略)  师:言是文的基础,排除了文字障碍,我们就可以亲密接触课文了。接触这两段内容之前,我们先回忆一下前两段
期刊
一、倾听——体现对学生真正的尊重  很多一线的语文教师,备课都非常认真,对文本的解读也细致入微,到了课堂上,就非常渴望把自己精心准备的备课内容呈现给学生。但是,正因为教师的准备极其充分,学生的课堂呈现就极容易被教师忽视甚至“压制”。教师在听学生回答的时候,常常会思考“学生所说的和我所预设的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教师总是想尽办法把学生的思路引导到自己预设的轨道上。但到底是不是呢?或许只是学生选择迎
期刊
语文作为“运用”的工具,有两个基本内容。一是“实用工具”,比如能读懂说明书,比如能说比较流畅的普通话,比如能写请假条,等等,即学习语文是为了应对、解决现实生活中种种需要和问题。——这种实用并非不用“思维”,但它只需要“反射性”“理解性”“应对性”的浅层思维。二是“思维工具”,即学习语文是为了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这种思维工具所指向的多为“思考性”“研究性”“创新性”的深层思维。  这第
期刊
审题,是作文至关重要的一环。这是为了确保符合作文命题的题意。从话题作文到命题作文,再到如今较为普遍的材料作文,审题的角度、方法、思考方法,既有共同点亦有不同处。简言之,共同之处就是都强调要审定题意并把准题意,不同就在于各种命题方式的题意各有其旨,合乎其旨的标准及要求也就各有其相应的尺度了。  话题作文,是一种只规定“中心”而无具体限制的作文,思维可以很宽泛,思考可以很广阔,表达可以很灵活,表现可以
期刊
我的外公是个“电视迷”。只要他在家,遥控器就一直在他手里,谁都别想碰。  外公总是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有时像个孩子似的哈哈大笑,有时气得直跺脚,整个人完全沉浸在电视节目里。  有一次,外婆鱼汤烧到一半,有急事要外出,出门前再三关照正在看电视的外公:“待会儿把火关掉,不要忘啦!”外公信誓旦旦地说:“放心吧,忘不了。”等到外婆回家,一大锅汤都熬干了,鱼像锅巴似的粘在锅底,厨房里全是刺鼻的煳味。外公还坐
期刊
古典诗歌中的情感表达是有独特的抒情智慧的,如果把情感比作水,那么诗歌就是浸透水的海绵,而抒情的智慧则是这海绵中精妙的蓄水结构,主要体现在情感定格、突转创新和意象突破三个方面。教学古典诗歌时,若能引导学生把握这些情感表达智慧,就更利于学生走入诗歌。  一、情感定格  尽管时代在变,人也在变,但渗透着喜怒哀愁的亲情、爱情、友情、家国情等共通的情感却是相对稳定的,而我国的古典诗歌从其源头《诗经》起,就很
期刊
汉字不是拼音文字,无法从字面上直接拼出它的读音。我们在阅读古书的过程中如果遇上不认识的字,只好通过工具书去查找它的读音。例如“讳”字,我们可以查到它的读音为汉语拼音huì。但是,古代没有如今的汉语拼音字母,因而不得不采取其他的一些注音方法。这些方法多种多样,例如譬况法、读若法、直音法,其中最为重要而常见的就是反切的方法。比起汉语拼音来,反切的注音方法虽然比较原始、落后,同时也有许多局限性,可是我国
期刊
除夕夜,我们全家正看着春节联欢晚会,突然听见外面鞭炮声大作。我急忙跑到阳台一看,外面热闹非凡,夜空绚丽多彩。  “儿子,走!下去放焰火!”爸爸像小孩子一样,兴奋地喊道。  爸爸抱出一桶焰火放在地上,点燃引火线。火苗“嘶嘶”地向焰火箱蔓延,吓得我赶紧捂住双耳。只听见“嗖”的一声,一支焰火蹿入夜空。紧接着又是“砰”的一声巨响,烟花四溅,宛如火树银花。随后,焰火接二连三地冲向高空,炸开一朵朵巨大的花儿。
期刊
教学机智是一种善于根据现实课堂教学情况变化,面对学生不同的学习状态,有针对性地不失时机地调整教学安排的课堂生成,同时又能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引领学生开展合理有效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能随机应变、敏捷、果断地处理问题,巧妙地、精确地、发人深省地给人指导、铺垫、点拨、启发、思考的教学能力。  语文课堂相对于其他学科应该更为鲜活,涉及的知识面更加广泛,综合性更强,提供给学生的思维空间更大,能够更多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