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度的未来
●印度的民主治理制度对其长期前景会构成什么限制?
印度浪费数十年时间搞国家计划和控制,使之深陷官僚作风和贪渎腐败。去集中化的制度将允许班加罗尔和孟买等更多区域中心也能成长和繁荣……种姓制度一直是论功行赏制的敌人……印度是个未臻完善的伟大国家,其潜力没有充分开发、利用。
●印度的文化对其长期前景会构成什么限制?
印度其实不是一个国家。是凑巧沿着英国人兴建的铁路沿线的32个民族之集合体。英国人来了,征服他们,并建立统治权,把175个王侯之邦纳入统治,由1000个英国人和数万名培养成思维、行动都像英国人的印度官员来治理。
我很反对一个社会不把精英培养成出类拔萃的人才,我很反对以出生决定社会地位的封建社会,现成的例子就是印度的种姓制度。
你只要瞧瞧印度和中国的建筑业,就会明白把事情做好和光说不练两种业者的差异……有一部分是因为印度是个非常多元化的国家——不是一个国家,而是讲330种不同方言的32个不同的国家。在中国,语言虽然腔调不同,文字却相同。如果你在德里站起来用英语演讲,12亿印度人当中或许2亿人听懂你在说什么;如果你用印度语说话,或许有2.5亿人听懂你在说什么;如果你用泰米尔语演讲,或许有8000万人听懂你在说什么。因此,中、印两国差异很大。印度的上层阶级一点儿也不逊于世界上任何国家的精英,但是他们面临同样的障碍。依据他们的种姓制度,如果你是婆罗门,却和非婆罗门嫁娶,你的阶级要下降,因此每个阶级的基因就被冻结起来。
●未来10年印度的经济前景相对于中国的经济前景是什么情形?
别把印度和中国相提并论。他们是两个迥然不同的国家。但是,印度这样子就出局了吗?不,印度比整个东盟加起来还大。
地缘政治和全球化的未来
●往后10年,世界将会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第一,是欧元区。如果希腊债务危机不能处理得当,将波及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接下来就会出现连锁反应,不仅伤害欧洲的经济,也伤害到美国和中国的经济。
第二,是朝鲜这个长年不断的问题。年轻的金正恩上台了,试图向全世界展现他和先人一样大胆、敢冒险。
第三,是日本的停滞,这间接影响到整个亚太地区。日本社会老化已妨碍到经济。日本因为希望维持民族血统纯正,也不接受外来移民。
第四,是中东可能因为伊朗正在发展核弹而爆发冲突,这势必对市场产生灾难性的重大冲击。伊朗的核计划是全世界最可能搞砸了的挑战。不论美国是否支持,以色列在某个时点将被迫决定,是否要试图摧毁伊朗固若金汤的地下掩体。如果伊朗有了核弹,沙特阿拉伯将向巴基斯坦买核弹,埃及也会向别人买核弹,接下来是中东各国竞相核武化。再来,这个地区爆发核战争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你从全球金融危机中学到什么教训?
全球财经危机是因为监理制度过度自由,加上认为完全自由的市场将允许极大的创新,并把资金分配到报酬率最高、最赚钱的企业去的观念所造成的。当美联储主席决定,不必再监管衍生性金融产品之后,点燃导火线。一旦你发现你可以把一大堆好资产和坏资产冶于一炉,把风险转移到欧洲及世界各地,你等于展开庞式诈骗,迟早总会停下来……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工作就是替自己赚取最大的利润,因此光是谴责银行家及获利者并没有道理。你定了这些规则,他们是按这些规则行事啊。
使世界起了永久性改变的是科技,是人类克服自然,远胜过政治和意识型态面所有的改变,比起其他任何因素更影响你们这一代生活的,是科技加速改变。由于人类基因组已经绘制完成,你将会更健康、更长寿。未来几十年生物科技的发现将大放异彩,全世界会有更多食物和商品供给消费。贸易和投资将在全球扩张,并且愈来愈多新兴国家的消费社会也会大盛……愈来愈多人享受到经济成长的果实,更加繁荣。但是全世界人口大增也产生严重的问题:地球暖化、海平面上升、冰原融解,并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温室气体改变了全世界的气候。人口密度大增之后,人类争夺全世界同一个有限度的空间,及其有限的资源(如石油),摩擦与冲突将会增多。还有其他深刻、难解的问题:艾滋病、毒品走私、非法移民、全球黑道等等。这些和全球恐怖主义都是全球化世界的一部分。
当前的世界充满前景,也暗藏危险。新科技、实时通讯和快速交通已把全世界整合起来。人人都清楚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事。移民蔚为风潮。数亿人从贫穷国家向富有国家移入,以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大改变已在发生中,美国和欧盟等既有大国,必须接纳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等新兴国家,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努力试图追上。同时,每天释出的二氧化碳有增无减,地球暖化的现象还在持续。气候变迁将大大改变我们的栖息地,可是我们无法预测将出现什么样的变化。
今天最大的挑战是就全球经济均势的结构大变化做调适。我们必须提升我们的教育、技能、知识和科技水平。在知识经济中,科技日新月异,人人都必须终身学习。那些没受过良好教育,以及未能被重新训练为熟悉电脑、或在每5到10年学习新技能并且汲取新知识的人,将会发觉愈来愈难在一般工厂找到工作,因为这类工厂在新加坡已无法维持经济生存。?笏(待续)(编辑/袁红)
●印度的民主治理制度对其长期前景会构成什么限制?
印度浪费数十年时间搞国家计划和控制,使之深陷官僚作风和贪渎腐败。去集中化的制度将允许班加罗尔和孟买等更多区域中心也能成长和繁荣……种姓制度一直是论功行赏制的敌人……印度是个未臻完善的伟大国家,其潜力没有充分开发、利用。
●印度的文化对其长期前景会构成什么限制?
印度其实不是一个国家。是凑巧沿着英国人兴建的铁路沿线的32个民族之集合体。英国人来了,征服他们,并建立统治权,把175个王侯之邦纳入统治,由1000个英国人和数万名培养成思维、行动都像英国人的印度官员来治理。
我很反对一个社会不把精英培养成出类拔萃的人才,我很反对以出生决定社会地位的封建社会,现成的例子就是印度的种姓制度。
你只要瞧瞧印度和中国的建筑业,就会明白把事情做好和光说不练两种业者的差异……有一部分是因为印度是个非常多元化的国家——不是一个国家,而是讲330种不同方言的32个不同的国家。在中国,语言虽然腔调不同,文字却相同。如果你在德里站起来用英语演讲,12亿印度人当中或许2亿人听懂你在说什么;如果你用印度语说话,或许有2.5亿人听懂你在说什么;如果你用泰米尔语演讲,或许有8000万人听懂你在说什么。因此,中、印两国差异很大。印度的上层阶级一点儿也不逊于世界上任何国家的精英,但是他们面临同样的障碍。依据他们的种姓制度,如果你是婆罗门,却和非婆罗门嫁娶,你的阶级要下降,因此每个阶级的基因就被冻结起来。
●未来10年印度的经济前景相对于中国的经济前景是什么情形?
别把印度和中国相提并论。他们是两个迥然不同的国家。但是,印度这样子就出局了吗?不,印度比整个东盟加起来还大。
地缘政治和全球化的未来
●往后10年,世界将会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第一,是欧元区。如果希腊债务危机不能处理得当,将波及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接下来就会出现连锁反应,不仅伤害欧洲的经济,也伤害到美国和中国的经济。
第二,是朝鲜这个长年不断的问题。年轻的金正恩上台了,试图向全世界展现他和先人一样大胆、敢冒险。
第三,是日本的停滞,这间接影响到整个亚太地区。日本社会老化已妨碍到经济。日本因为希望维持民族血统纯正,也不接受外来移民。
第四,是中东可能因为伊朗正在发展核弹而爆发冲突,这势必对市场产生灾难性的重大冲击。伊朗的核计划是全世界最可能搞砸了的挑战。不论美国是否支持,以色列在某个时点将被迫决定,是否要试图摧毁伊朗固若金汤的地下掩体。如果伊朗有了核弹,沙特阿拉伯将向巴基斯坦买核弹,埃及也会向别人买核弹,接下来是中东各国竞相核武化。再来,这个地区爆发核战争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你从全球金融危机中学到什么教训?
全球财经危机是因为监理制度过度自由,加上认为完全自由的市场将允许极大的创新,并把资金分配到报酬率最高、最赚钱的企业去的观念所造成的。当美联储主席决定,不必再监管衍生性金融产品之后,点燃导火线。一旦你发现你可以把一大堆好资产和坏资产冶于一炉,把风险转移到欧洲及世界各地,你等于展开庞式诈骗,迟早总会停下来……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工作就是替自己赚取最大的利润,因此光是谴责银行家及获利者并没有道理。你定了这些规则,他们是按这些规则行事啊。
使世界起了永久性改变的是科技,是人类克服自然,远胜过政治和意识型态面所有的改变,比起其他任何因素更影响你们这一代生活的,是科技加速改变。由于人类基因组已经绘制完成,你将会更健康、更长寿。未来几十年生物科技的发现将大放异彩,全世界会有更多食物和商品供给消费。贸易和投资将在全球扩张,并且愈来愈多新兴国家的消费社会也会大盛……愈来愈多人享受到经济成长的果实,更加繁荣。但是全世界人口大增也产生严重的问题:地球暖化、海平面上升、冰原融解,并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温室气体改变了全世界的气候。人口密度大增之后,人类争夺全世界同一个有限度的空间,及其有限的资源(如石油),摩擦与冲突将会增多。还有其他深刻、难解的问题:艾滋病、毒品走私、非法移民、全球黑道等等。这些和全球恐怖主义都是全球化世界的一部分。
当前的世界充满前景,也暗藏危险。新科技、实时通讯和快速交通已把全世界整合起来。人人都清楚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事。移民蔚为风潮。数亿人从贫穷国家向富有国家移入,以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大改变已在发生中,美国和欧盟等既有大国,必须接纳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等新兴国家,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努力试图追上。同时,每天释出的二氧化碳有增无减,地球暖化的现象还在持续。气候变迁将大大改变我们的栖息地,可是我们无法预测将出现什么样的变化。
今天最大的挑战是就全球经济均势的结构大变化做调适。我们必须提升我们的教育、技能、知识和科技水平。在知识经济中,科技日新月异,人人都必须终身学习。那些没受过良好教育,以及未能被重新训练为熟悉电脑、或在每5到10年学习新技能并且汲取新知识的人,将会发觉愈来愈难在一般工厂找到工作,因为这类工厂在新加坡已无法维持经济生存。?笏(待续)(编辑/袁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