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育工作的有效性研究是德育研究永恒的主题。研究德育的目标、内容、方法、手段都离不开效果这一本质。而德育工作者对德育工作的认识、态度、经验等是影响德育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从本园幼儿德育工作者的范围及他们的价值观、责任感、工作的方式方法等方面對幼儿德育的现状作了调查,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揭示幼儿德育工作的规律,打开提高幼儿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思路,从而更好地完成德育课程重建。
关键词:德育;现状;问题;调查
一、调查背景
我国幼儿园德育需要重视幼儿有效沟通及信任培养,这不仅仅是学校对于幼儿有效沟通及信任培养的要求,更是幼儿家长内心深处的呼唤,而且也是幼儿教师提升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由此可见,幼儿有效沟通及信任培养会影响班级学生的水平与素质,而当前能够提升幼儿教学能力的主要途径为借助团队、主题会议、社会活动,可以在上述活动中增强幼儿有效沟通及信任培养,并在活动中积攒德育实践的经验。
二、调查过程
(一)调查方法
本调查采取的调查工具是自编调查问卷,其编制经过了文献梳理、框架拟定、问题编写、问卷合成、试测修改等五个阶段。
(二)调查对象
调查以网络问卷的形式展开,共调查全园80名教师,调查对象中76%的教师年龄在40岁以下;其中65%在30岁以下。80%的教师是专业幼师毕业生和学前教育大专毕业生。
(三)调查结果
1.普遍认为德育内容单一,多为思想品德教育
通过调查结果显示,98.36%的教师认为,有效沟通及信任培养是指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面对问题,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并体会问题,从问题中走出来,并在这一过程中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而在幼儿有效沟通及信任培养的过程中,实现教育过程中资源的优化与整合,并且体现在幼儿有效沟通及信任培养的最终目的之中,此外,幼儿教学还应当具备与幼儿有效沟通及信任培养同等重要的科学研究能力。而非单单是某一固定化的内容。德育是由多种因素众多环节构成,让各个因素及环节相互配合、相互衔接、共同合力,从而让德育更加富有生命力,让幼儿更容易接受。发放问卷调查的同时,还对本园大班组教师进行了抽样访谈,访谈中有一位老师这样说:“我目前将中国的国学视为德育的重点,如一些经典的国学《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的国学专著可以更好地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其余有五位老师也这么认为。由此可以看出,当前农村幼儿园的德育课程注重品行方面内容的教育。教师重视思想品德教育,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有成功的感觉,当然在成长过程之中的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即所谓的“碰钉子”。通过老师和家长的榜样作用,以身作则,辅助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和人格品质的形成。
2.您认为幼儿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与良好人格品质大多是来自于下面哪个方面
调查表明:70.94%的教师认为幼儿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与良好人格品质大多来自父母的影响,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影响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人格品质形成的因素应是多方面的。家长、老师、书本等都会影响幼儿行为习惯和品格的形成。
3.大部分教师认为幼儿园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缺乏德育工作的系统性和持久性
调查表明:52.46%的教师认为本园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是缺乏德育工作的系统性和持久性。德育重形式轻实效,学校组织的德育活动较多的是为了应付,实的不多。以往的检查只看资料“有”和“没有”,开展的活动大多是 “一阵风”,缺乏持久性和系统性。陶行知曾说:“教育需要从教师与幼儿的内心深处出发,当然只有从教师的内心深处出发的教育,才能够植根于幼儿的内心深处,而在教育中最必不可少的就是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沟通,有效沟通能直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科学优化与统一幼儿教育内容和方式在幼儿教学中十分重要,幼儿教师在幼儿面前呈现的已经不是高高在上的角色,因此教师可以借助这一点,增强幼儿战胜问题的能力,这样就能够在幼儿遇到问题的时候站在幼儿的位置上,由此可见,幼儿与教师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需要站在幼儿的角度,这样才能够充分理解幼儿面对问题的心理状态。
通过此次调查不难发现,农村幼儿园德育课程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德育内容单一,多为思想品德教育。在开展幼儿园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缺乏德育工作的系统性和持久性;德育中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孩子的个性多样化,无法做到因材施教。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已经分析了原因,接下来的研究方向就是寻找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并将寻找的解决办法运用到实际德育当中,为下面的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陆萍红.浅谈德育教育中的因材施教[J].文理导航(中旬),2015:87-88.
[2]李林娜,刘桂香,曲亚.幼儿园国学启蒙教育现状分析:以X市民办幼儿园为例[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6(3):25-28.
注:本文系南通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新时代文明实践背景下农村幼儿园德育课程重建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编号:GH2020105)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德育;现状;问题;调查
一、调查背景
我国幼儿园德育需要重视幼儿有效沟通及信任培养,这不仅仅是学校对于幼儿有效沟通及信任培养的要求,更是幼儿家长内心深处的呼唤,而且也是幼儿教师提升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由此可见,幼儿有效沟通及信任培养会影响班级学生的水平与素质,而当前能够提升幼儿教学能力的主要途径为借助团队、主题会议、社会活动,可以在上述活动中增强幼儿有效沟通及信任培养,并在活动中积攒德育实践的经验。
二、调查过程
(一)调查方法
本调查采取的调查工具是自编调查问卷,其编制经过了文献梳理、框架拟定、问题编写、问卷合成、试测修改等五个阶段。
(二)调查对象
调查以网络问卷的形式展开,共调查全园80名教师,调查对象中76%的教师年龄在40岁以下;其中65%在30岁以下。80%的教师是专业幼师毕业生和学前教育大专毕业生。
(三)调查结果
1.普遍认为德育内容单一,多为思想品德教育
通过调查结果显示,98.36%的教师认为,有效沟通及信任培养是指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面对问题,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并体会问题,从问题中走出来,并在这一过程中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而在幼儿有效沟通及信任培养的过程中,实现教育过程中资源的优化与整合,并且体现在幼儿有效沟通及信任培养的最终目的之中,此外,幼儿教学还应当具备与幼儿有效沟通及信任培养同等重要的科学研究能力。而非单单是某一固定化的内容。德育是由多种因素众多环节构成,让各个因素及环节相互配合、相互衔接、共同合力,从而让德育更加富有生命力,让幼儿更容易接受。发放问卷调查的同时,还对本园大班组教师进行了抽样访谈,访谈中有一位老师这样说:“我目前将中国的国学视为德育的重点,如一些经典的国学《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的国学专著可以更好地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其余有五位老师也这么认为。由此可以看出,当前农村幼儿园的德育课程注重品行方面内容的教育。教师重视思想品德教育,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有成功的感觉,当然在成长过程之中的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即所谓的“碰钉子”。通过老师和家长的榜样作用,以身作则,辅助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和人格品质的形成。
2.您认为幼儿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与良好人格品质大多是来自于下面哪个方面
调查表明:70.94%的教师认为幼儿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与良好人格品质大多来自父母的影响,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影响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人格品质形成的因素应是多方面的。家长、老师、书本等都会影响幼儿行为习惯和品格的形成。
3.大部分教师认为幼儿园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缺乏德育工作的系统性和持久性
调查表明:52.46%的教师认为本园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是缺乏德育工作的系统性和持久性。德育重形式轻实效,学校组织的德育活动较多的是为了应付,实的不多。以往的检查只看资料“有”和“没有”,开展的活动大多是 “一阵风”,缺乏持久性和系统性。陶行知曾说:“教育需要从教师与幼儿的内心深处出发,当然只有从教师的内心深处出发的教育,才能够植根于幼儿的内心深处,而在教育中最必不可少的就是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沟通,有效沟通能直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科学优化与统一幼儿教育内容和方式在幼儿教学中十分重要,幼儿教师在幼儿面前呈现的已经不是高高在上的角色,因此教师可以借助这一点,增强幼儿战胜问题的能力,这样就能够在幼儿遇到问题的时候站在幼儿的位置上,由此可见,幼儿与教师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需要站在幼儿的角度,这样才能够充分理解幼儿面对问题的心理状态。
通过此次调查不难发现,农村幼儿园德育课程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德育内容单一,多为思想品德教育。在开展幼儿园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缺乏德育工作的系统性和持久性;德育中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孩子的个性多样化,无法做到因材施教。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已经分析了原因,接下来的研究方向就是寻找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并将寻找的解决办法运用到实际德育当中,为下面的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陆萍红.浅谈德育教育中的因材施教[J].文理导航(中旬),2015:87-88.
[2]李林娜,刘桂香,曲亚.幼儿园国学启蒙教育现状分析:以X市民办幼儿园为例[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6(3):25-28.
注:本文系南通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新时代文明实践背景下农村幼儿园德育课程重建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编号:GH202010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