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度好时光(2)

来源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hsk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说你不曾见过时光,我说它可就在你的眼前。我常在午后伸手去迎窗外黄澄澄的日光,也常在雨前望着低低的云层,我在不久前见过遥远的群山,也会在分秒之后与浪涛问好。你说你不曾见过时光,我说时间“荒废”得好就成了好的时光。
  和家人一起“荒废”(悠闲地度过)时光,中秋月圆,一方圆桌,看那从空中洒下阳台的透亮又细碎的月光。母亲时不时的一两句哼吟,父亲摩挲手掌的憨笑与静默流淌着温柔水波的目光。我吃着最喜欢的豆沙馅月饼,暂时忘却那些复杂的单词、公式,心中充盈的只有温暖与安适。
  和朋友一起“荒废”时光,几辆颜色各异的脚踏车,书包不再装着习题书却换成了水与食物,倾听逆风前行时耳边掠过的欢笑声。河畔旁的草地上铺开的带着褶皱的方格餐布,拥挤着分享食物与心事的一个午后,垂柳继续抽条,野花与心中的向日葵就这样悄然绽放。
  和陌生人一起“荒废”时光,走在路上的一个无意的侧身,排队时一句好心的提醒,不小心掉落却又在几经转折后回到手中的物品。人与人之间的温度在这样无比轻微的细节里升温,不用担心陌生的城市与路途,因为你知道好的时光充满未知,需要勇气与信心来填满。
  和自己一起“荒废”时光,翻开一本书,掸去书页上的灰尘,不再是满目的数学题,不用去揣度老师的用意和怎样才能拿最高的分数,而是满足自己小小的心愿,随着主人公一起过另一种人生。夜幕降临,便提起笔,潇潇洒洒地记述一段趣事、一程风雨、人生百态,此时的方圆几里只有静静流淌的时光与秉持赤子之心的你我。
  被工作与学习占满的时光虽意义卓群,但那不是唯一最好的时光。最好的时光还要用来“荒废”,用来和各种各样的人与事物一起共度。正如《踏雪寻梅》中所唱:“一只毛驴,一个晴天,一縷花香,一串丁零作响的铃铛和一个意性正浓的你我。”
  【评点】
  文章立意独特,和现代社会的“惜秒如金”的理念有所不同。作者认为,真正的美好时光,都是在“荒废”中求得,令人耳目一新。作者又写出了和家人、朋友以及自己“荒废”的美好时光,文章内容充实,层次井然,不失为一篇考场佳作。
其他文献
俄国诗人叶塞宁曾在诗歌《花朵》中写过这样一句诗:或许你会想起我,就像想起一朵永不重开的花朵。而世上是否真的存在这样一种花,永无重开之日呢?  答案是肯定的。在海拔4000米人迹罕至的南美安第斯高原,存在着一种巨大的草本植物,它的名字叫作普雅·雷蒙达,也叫作普雅花。普雅花的生长岁月足足有一个世纪那么长,但在这一百年里,它却只开一次花,花期仅仅只有两个月。至于我们是如何得知这一事实的,还要从一位旅行家
期刊
数字是抽象的,诗歌是要用形象思维的,然而这两者结合,同样有佳作产生:可以是豪放的,“黄河入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可以是细腻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可以是沉痛的,“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可以是感伤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可以是愤怒,“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可以是夸张的,“孤臣霜发三千丈,每歲烟花一万重”;可
期刊
①故乡的土地是一片肥沃而丰饶的土地。这片土地不仅沉积了一个民族太多的历史和辉煌,同时,也沉积了黄河两岸百姓太多的苦难与辛酸。  ②中国的古都,有一半矗立在故乡的土地上。古城的兴衰,实际上也代表着文明的兴衰。黄河这条可歌可泣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她哺育了依偎在身边的炎黄儿女。  ③故乡的土地啊,上面生长着的是养活人类的粮食,而土地下面,埋藏着多少人间城郭呢?  ④我们无意中挖掘出土一批文物,才知道了仰
期刊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少年一天天长大,有一天要离开家  看他背影的成长,看他坚持与回望  妈妈笑着对他说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请以“为我心中的那片海”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人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这是一篇有材料的比喻象征式命题作文,命题彰
期刊
是雨露,就纯洁无瑕,晶莹剔透;是小草,就生机盎然,萌发绿意;是阳光,就洋溢温暖,灿烂耀眼;是月亮,就细腻柔软,轻盈诱人……恰似生活中的角色,各具风韵,你又扮演着几个角色呢?  请以“我不只是一个角色”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思维点拨】  人们的社会角色是在不断变化着的,我们还可能扮演许多其他的社会角色,我们当然不只是一个角色……  的确,我不只是一个
期刊
两个青年一同开山,一个把石块砸成石子运到路边,卖给建房的人;一个直接把石块运到码头,卖给杭州的花鸟商人。因为这儿的石头奇形怪状,他认为卖重量不如卖造型。3年后,他成为村上第一个盖起瓦房的人。后来,由于当地政府不许开山,只许种树,于是这儿成了果园。每到秋天,漫山遍野的鸭梨招来八方客商,他们把堆积如山的梨子成筐成筐地运往北京和上海,然后再发往韩国和日本——因为这儿的梨汁浓肉脆,纯正无比。就在村上的人为
期刊
渡汉江①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注释】  ①这首诗写于作者贬谪岭南逃归途中。  【思考练习】  1.诗歌前两句里的“断”和“复”反映诗人怎样的贬谪生活?  2.按常理说后两句似乎写作“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更恰当,这里的“怯”和“不敢”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理?  山行留客  张 旭  山光物态①弄春晖,  莫为轻阴便拟归②。  纵使晴明无雨色
期刊
“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题记  在走向未来的道路上,或许会荆棘密布,但为了那片海,纵使前方风雨飘摇,我也要走得坚定从容。  初相遇,她一袭白裙婀娜多姿。没有彩排,句句话都是现场直播。她齿如编贝,妙语连珠。从此,那个能说会道的身影就常在我心头浮现,让我的内心荡起了层层的涟漪。“将来,我也要当像她那样的主持人。”我心里暗下决心。这,就成为了我心中的那片海。  不久,学校迎来了一
期刊
古人写诗,十分讲究炼字,常是“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下面就古诗的“炼字”艺术作一点简要介绍。  一字传情  即用凝练的文字表达丰富的意思。如“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尽:都。着一“尽”字,写出了征人思乡的普遍,伫立盼望的时间之长。  化静为动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这个“绿”字写出了春风的气
期刊
真题呈现  请以“共度好时光”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菖?菖?菖”代替,否则扣分;  ③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  写作指津  本次题目审题不难,注重考查同学们关注情感的回归、关注人际以及心灵的感悟,所以,考生还需要注意审题的思路。从形式上看这是个:状语+谓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