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诚为香港
——叶国谦
叶国谦
太平绅士。1951年出生于香港。多年来积极服务香港社会。现任十届全国人大代表、香港民建联副主席、香港房屋委员会建筑小组主席、香港纪律人员薪俸及服务条件常务委员会委员、香港交通咨询委员会委员、香港博物馆委员会委员、香港禁毒常务委员会委员等职。2004年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授金紫荆星章。
Ip Kwok Him,
“JP”, born in Hong Kong in 1951. He has been devoting to the service for Hong Kong society for many years. He is the incumbent deputy to the 10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vice president of the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Betterment of Hong Kong, the chairman of Building Committee, Hong Kong Housing Authority, member of Standing Committee on Disciplined Services Salaries and Conditions of Service, Hong Kong, Member of Transport Advisory Committee, Hong Kong, member of Committee on Museum, Hong Kong, member of Committee Against Narcotics, Hong Kong etc.. In 2004 he was awarded GBS by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ed Zone.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有诗云:“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穷人。”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这样一句话:“对人来说,最大的欢乐,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他人。”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则说:“一个人在对社会作贡献的同时,也便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这些说法所反映的思想都是一样的——乐于奉献者,人生必将熠熠生辉。
在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香港民建联副主席、金紫荆星章获得者、太平绅士叶国谦先生之后,笔者对这种说法有了更真切的体会、更深刻的感悟。
叶国谦先生多年来爱国爱港,积极投身社会服务,时时处处为香港的发展着想、为香港市民的切身利益着想,并为此付出全部的汗水和心血,用真诚和勤奋诠释了“奉献”二字的真谛,也体现了人生的真正价值所在。
心系民众谋福祉
翻开叶国谦先生的履历表,可以很清晰地整理出他服务香港社会之路的脉络。
1951年,叶国谦出生在香港的一个工人家庭。父亲是一位司机,热心社团工作,曾担任一家工会组织的负责人。出身于工薪阶层,再加上自小便受到父亲的熏陶,叶国谦对香港底层社会有着比较深入的了解,也使得他对香港民众有着比很多人更深的感情,这或许可以理解为他此后选择做社会服务工作的萌芽。
1969年,叶国谦从汉华中学毕业后就开始担任小学教员。与此同时,他也一直在不断地充实自己,一边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传道解惑、教书育人,一边积极利用业余时间刻苦学习、努力充电。1984年,他考取了设在广州市的华南师范大学,修读地理专业,1989年完成学业。
正所谓“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叶国谦先生在教育界工作期间,也一直在见缝插针地做一些社会工作。到了九十年代初,他的这个愿望更加强烈了。而此时也正是香港社会面临着重大考验的时期,叶国谦先生认识到自己必须通过更合适的途径最大限度地为香港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于是他在1991年参加了香港区议会的选举,并顺利当选为中西区议员。1996年起进入当时的立法局(立法会前身),成为香港回归祖国之前的最后一届立法会成员之一。
此后,他历任立法局行政管理委员会委员(1995-1997)、立法局公务员及资助机构员工事务委员会主席(1995-1997)、中西区区议会议员(观龙选区)(1992-2003)、新华社香港分小区事顾问(1994-1998)、立法局议员(1995-1997)、民建联立法局党团召集人(1995-1997)、立法局调查梁铭彦离职及有关事宜专责委员会主席(1996-1997)、临时立法会议员兼公务员及资助机构员工事务委员会主席、内务委员会副主席(1997-1998)、民建联临时立法会党团召集人(1997-1998)、立法会议员兼行政管理委员会委员(2000-2004)、民建联立法会党团召集人(2000-2004)、香港大学校董会校董(2000-2004)、立法会民政事务委员会主席(2001-2002/2003-2004)、中区街坊福利会会长(2002-2003)等职务。
爱国爱港乐奉献
叶国谦先生现任民建联副主席,也是香港民建联创始人之一。他介绍说,民建联在1992年7月10日成立,创党会员人数为56人。成立之初,民建联即提出了“平稳过渡、繁荣创富、安居乐业”的政纲。回归后,民建联提出“建设特区、繁荣创富、安居乐业”,作为参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治事务的纲领。民建联的名称包含三个方面的寓意“民主”:以民为本、民主开放、求同存异;“建港”:有决心和承担,也有信心和能力建设更美好的香港;“联盟”:成员来自不同阶层、要组织起来。
民建联成立以来,积极投入参与每一次的议会选举,每次参选都有所进步。1995年首次参加立法会选举,就从60个议席中赢取6席;在2000年选举中获得10席,成为立法会内第二大党;到了2004年,一举夺得12个议席,跃身为立法会内第一大政党。2005年2月,民建联与香港协进联盟(简称港进联)合并,改名为“民主建港协进联盟”,仍然简称为“民建联”。
民建联现有10个委员会和4个工作小组,其中中央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为决策性机构,其他委员会及小组属事务性质,推动联盟在各个方面的发展。民建联以“建设特区、繁荣创富、安居乐业”为政纲,提出“以民为本”、“真诚为香港”,支持香港特区政府按照《基本法》依法施政,支持按照《基本法》循序渐进发展香港民主政制,积极参与建设香港特区。
从民建联创立至今,叶国谦先生已投身该组织十四年。可以说,这十四年也是他真诚为香港服务的十四年,是他竭力尽职、倾情奉献的十四年。叶国谦先生说:“‘真诚为香港’是民建联的宗旨,也是我的座右铭。我们对香港是应当有所承担的,竭心尽力为香港服务就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这是香港历史上最光辉的一页。当时叶国谦先生作为香港临时立法会的人员,亲眼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他回忆说:“当我身处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大会堂内,看到英国米字旗徐徐降下,五星红旗高高飘扬时,心中不禁激动万分,感慨不已,也为自己作出了一点贡献而感到自豪。”
2004年6月,针对美国国会美中经济安全委员会有关报告对香港事务的“评论”,叶国谦先生义正辞严地指出,香港回归七年来,“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得到贯彻落实,美方所做报告指责香港民主进程遭破坏的观点毫无事实根据,更干预了中国内政。他斥责“美国是死性不改”。
叶国谦先生认为:“历史发展的事实证明:香港和中国内地前途息息相关,香港和内地利益密切依存。我们的基本立场是爱国爱港,拥护香港回归祖国,实践一国两制,贯彻《基本法》。我们爱国,殷切希望祖国稳定、繁荣、民主、进步,我们主张香港与内地加强合作沟通和相互促进,反对隔绝、疏离和对抗。一切有利于实现一国两制、促进香港与内地全面发展的事,我们均全力以赴。我们爱港,以维护香港整体利益,维护社会稳定、进步、发展为行动的指南,一切对香港有利的事我们都争取去做。我们相信,致力于实践“一国两制”,促进香港繁荣进步和与内地的联系交流,是对中国发展作出的积极而实际的贡献。”
尽心履职谏诤言
2002年,叶国谦先生光荣地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香港区代表。作为人大代表,他同样把协助政府推行工作视为自己的责任。勤谏、善谏、敢谏是叶国谦先生当人大代表的原则。他思维敏捷、独有见地,善于思考和发现问题,敢讲真话、直言不讳。在日常履行港区全国人大代表的工作中,叶国谦先生致力于推动国家的法治建设,积极为人民争取在宪法及法律所赋予的权利,经年累月身体力行,为完善国家的法治和人权默默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采访当中,叶国谦先生说:“总而言之,我的工作目标就是:一、落实《基本法》,实现“一国两制”和“港人治港”;二、履行宪法赋予人大代表的职责,做好立法和监督政府的工作;三、通过地区的办事处,接受市民投诉,维护香港居民在内地的合理权益,发挥桥梁作用;四、推动香港与内地特别是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合作,完善经济合作体制,促进经济发展;五、增加全国人大代表工作的透明度,加深香港市民对国情的了解,定期汇报工作。
叶国谦先生还谈到,他刚刚当选为人大代表时,认为自己可以利用在香港立法会的一些经验为全国人大工作作出贡献,但正式开展工作以后却发现,对于整个国家而言,香港其实是一个很小的地方,而全国人大所涉及的工作,却包括整个国家的方方面面,更要具备全局意识,多考虑整体利益。他深有感触地说:“参加全国人大工作,对我而言,使我开阔了视野,转变了思维,在人生方面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可说是受益匪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为我们整个国家发展出点力、作点贡献,这是一项至高的荣誉。”他还表示:“我将会继续关心及跟进相关的问题,积极促进内地与香港、澳门在经贸、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香港居民的发展和国家的经济建设,营造更好的环境而努力。”
扎根社区解民忧
在长期从事社区服务的过程中,叶国谦先生总能及时了解民情、沟通民意、帮助解决民众的实际问题。在叶国谦先生服务的观龙楼地区,屋村的居民们进进出出都要走很长很陡的楼道,这给老人们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叶先生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想民众之所想,急民众之所急,当即采取行动。为改变这种状况,他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向有关方面反映,要求采取相应措施解决这个问题。为此,他不惜多方奔走,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后有关部门终于采纳其建议,在当地兴建了一部电梯,使观龙楼的居民们不再为走楼梯而每每气喘吁吁、心惊肉跳,解决了这个多年来悬而未决的实际问题,得到民众的一致赞扬。
叶国谦先生还发现,中西区一直没有一个好的社区居民活动中心,场地太小,不利于居民们开展一些较具规模的文体健身活动。为解决这一问题,他做了大量工作。通过他的多方斡旋,最终有关部门将一个码头填海以后,扩建成一个环境优美的公园,令附近的市民大为受益。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为了切实履行自己服务香港民众的誓愿,叶国谦先生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他每天早上七八点钟就开始工作,经常要忙到晚上十一二点钟,日程表总是排得满满的。其勤奋敬业精神令身边的人深受感染。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十多年过去了,整个观龙区在叶国谦先生的努力下,已有很大改变,由过去是鸭栏、鸡栏、牛栏遍布,脏乱不堪的地方,变成今天市政大楼、球场、室内场馆、康庄大道、游乐场等各类公用设施齐全,民众安居乐业的社区,他的工作成绩得到了市民的高度评价。
在观龙区民众的眼中,叶国谦是一位尽职、称职、有经验、有热忱、勇于承担的知心人,他多年来真心实意服务市民、为小区工作。港进联主席刘汉铨先生也曾表示,他与叶国谦先生在中西区议会共事十多年,如今观龙区有如此良好的环境实在与叶国谦及区内人士的努力分不开。他还曾笑言,眼看叶国谦头发白了不少,全是因为整日要解决观龙区的问题。
成绩超卓人共识
注重与时俱进的叶国谦先生特地开通了“叶国谦网上办事处”,积极利用网络倾听民意,不断改善自己的工作。他说:“在这个资讯发达的时代,为配合时代的需要,我认为通过网络与民众联系沟通,听取大家对社会事务、对改善民生的意见,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网络,能够使大家能够对我的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作出监察,也能够使我为那些有需要的人士提供更有效、更及时的帮助。此外还希望大家多向我提出意见和建议,使我的工作能得到不断的改善和进步。”虽寥寥数语,其诚挚之心却殷殷可鉴!
叶国谦在观龙区服务十多年,其肯干、务实的工作态度令其得到不少选民支持,工作成绩亦有目共睹。此外,叶国谦先生还担任香港房屋委员会建筑小组主席、香港房屋委员会策划小组及投标小组成员、香港禁毒常务委员会委员、纪律人员薪俸及服务条件常务委员会委员、交通咨询委员会委员、竞争政策检讨委员会委员、香港岛各界联合会荣誉顾问、中西区各界协会荣誉顾问、西环街坊福利会副会长、香港中小型企业商会名誉顾问、香港观龙楼居民协会名誉顾问、香港穗郊同乡会名誉会长、中西区贩商协会名誉会长、香港食米供货商联会名誉顾问、中外蔬菜业批发商会名誉会长等多个社会职务。
鉴于叶国谦先生多年来为香港社会所作的积极贡献,2004年10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为他颁授了金紫荆星章。对此他表示,勋章是政府对自己过去工作的肯定,希望将来有更多从事社会服务工作的人获得这项殊荣。
他非常诚恳地说道:“能够为市民做一些事,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他们争取应得的权益,这是我的职责所在,也是我最大的满足。民众对我所做工作的认可与肯定将激励我更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尽一己之绵力。”
这让笔者不禁想起了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一句诗:“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并不要求树枝对它有什么回报。”这种奉献精神正是叶国谦先生真诚为香港的原动力。
放眼未来更豪迈
2005年是“民建联”组织扩大最快的一年,到当年年底,其成员总数已由2004年初的1800人增加到近5500人,增幅逾两倍。叶国谦先生介绍说,“民建联”将会进一步扩大队伍,会争取令会员人数于2007年底突破1万名。
叶国谦先生提到,他曾在2003年的区议会选举中他以微弱劣势输掉了该届选举。虽然当时有些意外,但他认为:“选举本来便没有绝对赢、绝对输,赢硬就不叫选举啦。这个结果并不影响我对香港的承担和服务,而且‘民建联’最需要凝聚力量,不断前进,根本没有时间容许我为个人得失不高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叶国谦先生充满信心地表示,自己还将参加2007年区议会的选举,“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我相信选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只要是真正为香港社会服务,必会得到广大市民的支持。”其言语之间颇有一种“世人睥睨我自笑,大器应须小折磨”的豪迈之气。
采访即将结束时,叶国谦先生说:“民建联是稳定香港的政治力量,是对香港有承担、以建设香港为己任的参政团体。民主建港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对历史的承诺。新世纪里的香港,充满着新的机遇,我们将与全港市民一起把握这些机遇,创造新的成绩,把香港特别行政区建设成为更加民主、公平、繁荣、安定的社会。我们对香港和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同时也相信,凭着真诚和承担,我们可以为香港和祖国作出更大贡献!”
——叶国谦
叶国谦
太平绅士。1951年出生于香港。多年来积极服务香港社会。现任十届全国人大代表、香港民建联副主席、香港房屋委员会建筑小组主席、香港纪律人员薪俸及服务条件常务委员会委员、香港交通咨询委员会委员、香港博物馆委员会委员、香港禁毒常务委员会委员等职。2004年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授金紫荆星章。
Ip Kwok Him,
“JP”, born in Hong Kong in 1951. He has been devoting to the service for Hong Kong society for many years. He is the incumbent deputy to the 10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vice president of the Democratic Alliance for Betterment of Hong Kong, the chairman of Building Committee, Hong Kong Housing Authority, member of Standing Committee on Disciplined Services Salaries and Conditions of Service, Hong Kong, Member of Transport Advisory Committee, Hong Kong, member of Committee on Museum, Hong Kong, member of Committee Against Narcotics, Hong Kong etc.. In 2004 he was awarded GBS by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ed Zone.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有诗云:“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穷人。”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这样一句话:“对人来说,最大的欢乐,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他人。”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则说:“一个人在对社会作贡献的同时,也便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这些说法所反映的思想都是一样的——乐于奉献者,人生必将熠熠生辉。
在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香港民建联副主席、金紫荆星章获得者、太平绅士叶国谦先生之后,笔者对这种说法有了更真切的体会、更深刻的感悟。
叶国谦先生多年来爱国爱港,积极投身社会服务,时时处处为香港的发展着想、为香港市民的切身利益着想,并为此付出全部的汗水和心血,用真诚和勤奋诠释了“奉献”二字的真谛,也体现了人生的真正价值所在。
心系民众谋福祉
翻开叶国谦先生的履历表,可以很清晰地整理出他服务香港社会之路的脉络。
1951年,叶国谦出生在香港的一个工人家庭。父亲是一位司机,热心社团工作,曾担任一家工会组织的负责人。出身于工薪阶层,再加上自小便受到父亲的熏陶,叶国谦对香港底层社会有着比较深入的了解,也使得他对香港民众有着比很多人更深的感情,这或许可以理解为他此后选择做社会服务工作的萌芽。
1969年,叶国谦从汉华中学毕业后就开始担任小学教员。与此同时,他也一直在不断地充实自己,一边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传道解惑、教书育人,一边积极利用业余时间刻苦学习、努力充电。1984年,他考取了设在广州市的华南师范大学,修读地理专业,1989年完成学业。
正所谓“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叶国谦先生在教育界工作期间,也一直在见缝插针地做一些社会工作。到了九十年代初,他的这个愿望更加强烈了。而此时也正是香港社会面临着重大考验的时期,叶国谦先生认识到自己必须通过更合适的途径最大限度地为香港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于是他在1991年参加了香港区议会的选举,并顺利当选为中西区议员。1996年起进入当时的立法局(立法会前身),成为香港回归祖国之前的最后一届立法会成员之一。
此后,他历任立法局行政管理委员会委员(1995-1997)、立法局公务员及资助机构员工事务委员会主席(1995-1997)、中西区区议会议员(观龙选区)(1992-2003)、新华社香港分小区事顾问(1994-1998)、立法局议员(1995-1997)、民建联立法局党团召集人(1995-1997)、立法局调查梁铭彦离职及有关事宜专责委员会主席(1996-1997)、临时立法会议员兼公务员及资助机构员工事务委员会主席、内务委员会副主席(1997-1998)、民建联临时立法会党团召集人(1997-1998)、立法会议员兼行政管理委员会委员(2000-2004)、民建联立法会党团召集人(2000-2004)、香港大学校董会校董(2000-2004)、立法会民政事务委员会主席(2001-2002/2003-2004)、中区街坊福利会会长(2002-2003)等职务。
爱国爱港乐奉献
叶国谦先生现任民建联副主席,也是香港民建联创始人之一。他介绍说,民建联在1992年7月10日成立,创党会员人数为56人。成立之初,民建联即提出了“平稳过渡、繁荣创富、安居乐业”的政纲。回归后,民建联提出“建设特区、繁荣创富、安居乐业”,作为参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治事务的纲领。民建联的名称包含三个方面的寓意“民主”:以民为本、民主开放、求同存异;“建港”:有决心和承担,也有信心和能力建设更美好的香港;“联盟”:成员来自不同阶层、要组织起来。
民建联成立以来,积极投入参与每一次的议会选举,每次参选都有所进步。1995年首次参加立法会选举,就从60个议席中赢取6席;在2000年选举中获得10席,成为立法会内第二大党;到了2004年,一举夺得12个议席,跃身为立法会内第一大政党。2005年2月,民建联与香港协进联盟(简称港进联)合并,改名为“民主建港协进联盟”,仍然简称为“民建联”。
民建联现有10个委员会和4个工作小组,其中中央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为决策性机构,其他委员会及小组属事务性质,推动联盟在各个方面的发展。民建联以“建设特区、繁荣创富、安居乐业”为政纲,提出“以民为本”、“真诚为香港”,支持香港特区政府按照《基本法》依法施政,支持按照《基本法》循序渐进发展香港民主政制,积极参与建设香港特区。
从民建联创立至今,叶国谦先生已投身该组织十四年。可以说,这十四年也是他真诚为香港服务的十四年,是他竭力尽职、倾情奉献的十四年。叶国谦先生说:“‘真诚为香港’是民建联的宗旨,也是我的座右铭。我们对香港是应当有所承担的,竭心尽力为香港服务就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这是香港历史上最光辉的一页。当时叶国谦先生作为香港临时立法会的人员,亲眼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他回忆说:“当我身处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大会堂内,看到英国米字旗徐徐降下,五星红旗高高飘扬时,心中不禁激动万分,感慨不已,也为自己作出了一点贡献而感到自豪。”
2004年6月,针对美国国会美中经济安全委员会有关报告对香港事务的“评论”,叶国谦先生义正辞严地指出,香港回归七年来,“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得到贯彻落实,美方所做报告指责香港民主进程遭破坏的观点毫无事实根据,更干预了中国内政。他斥责“美国是死性不改”。
叶国谦先生认为:“历史发展的事实证明:香港和中国内地前途息息相关,香港和内地利益密切依存。我们的基本立场是爱国爱港,拥护香港回归祖国,实践一国两制,贯彻《基本法》。我们爱国,殷切希望祖国稳定、繁荣、民主、进步,我们主张香港与内地加强合作沟通和相互促进,反对隔绝、疏离和对抗。一切有利于实现一国两制、促进香港与内地全面发展的事,我们均全力以赴。我们爱港,以维护香港整体利益,维护社会稳定、进步、发展为行动的指南,一切对香港有利的事我们都争取去做。我们相信,致力于实践“一国两制”,促进香港繁荣进步和与内地的联系交流,是对中国发展作出的积极而实际的贡献。”
尽心履职谏诤言
2002年,叶国谦先生光荣地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香港区代表。作为人大代表,他同样把协助政府推行工作视为自己的责任。勤谏、善谏、敢谏是叶国谦先生当人大代表的原则。他思维敏捷、独有见地,善于思考和发现问题,敢讲真话、直言不讳。在日常履行港区全国人大代表的工作中,叶国谦先生致力于推动国家的法治建设,积极为人民争取在宪法及法律所赋予的权利,经年累月身体力行,为完善国家的法治和人权默默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采访当中,叶国谦先生说:“总而言之,我的工作目标就是:一、落实《基本法》,实现“一国两制”和“港人治港”;二、履行宪法赋予人大代表的职责,做好立法和监督政府的工作;三、通过地区的办事处,接受市民投诉,维护香港居民在内地的合理权益,发挥桥梁作用;四、推动香港与内地特别是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合作,完善经济合作体制,促进经济发展;五、增加全国人大代表工作的透明度,加深香港市民对国情的了解,定期汇报工作。
叶国谦先生还谈到,他刚刚当选为人大代表时,认为自己可以利用在香港立法会的一些经验为全国人大工作作出贡献,但正式开展工作以后却发现,对于整个国家而言,香港其实是一个很小的地方,而全国人大所涉及的工作,却包括整个国家的方方面面,更要具备全局意识,多考虑整体利益。他深有感触地说:“参加全国人大工作,对我而言,使我开阔了视野,转变了思维,在人生方面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可说是受益匪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为我们整个国家发展出点力、作点贡献,这是一项至高的荣誉。”他还表示:“我将会继续关心及跟进相关的问题,积极促进内地与香港、澳门在经贸、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香港居民的发展和国家的经济建设,营造更好的环境而努力。”
扎根社区解民忧
在长期从事社区服务的过程中,叶国谦先生总能及时了解民情、沟通民意、帮助解决民众的实际问题。在叶国谦先生服务的观龙楼地区,屋村的居民们进进出出都要走很长很陡的楼道,这给老人们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叶先生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想民众之所想,急民众之所急,当即采取行动。为改变这种状况,他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向有关方面反映,要求采取相应措施解决这个问题。为此,他不惜多方奔走,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后有关部门终于采纳其建议,在当地兴建了一部电梯,使观龙楼的居民们不再为走楼梯而每每气喘吁吁、心惊肉跳,解决了这个多年来悬而未决的实际问题,得到民众的一致赞扬。
叶国谦先生还发现,中西区一直没有一个好的社区居民活动中心,场地太小,不利于居民们开展一些较具规模的文体健身活动。为解决这一问题,他做了大量工作。通过他的多方斡旋,最终有关部门将一个码头填海以后,扩建成一个环境优美的公园,令附近的市民大为受益。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为了切实履行自己服务香港民众的誓愿,叶国谦先生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他每天早上七八点钟就开始工作,经常要忙到晚上十一二点钟,日程表总是排得满满的。其勤奋敬业精神令身边的人深受感染。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十多年过去了,整个观龙区在叶国谦先生的努力下,已有很大改变,由过去是鸭栏、鸡栏、牛栏遍布,脏乱不堪的地方,变成今天市政大楼、球场、室内场馆、康庄大道、游乐场等各类公用设施齐全,民众安居乐业的社区,他的工作成绩得到了市民的高度评价。
在观龙区民众的眼中,叶国谦是一位尽职、称职、有经验、有热忱、勇于承担的知心人,他多年来真心实意服务市民、为小区工作。港进联主席刘汉铨先生也曾表示,他与叶国谦先生在中西区议会共事十多年,如今观龙区有如此良好的环境实在与叶国谦及区内人士的努力分不开。他还曾笑言,眼看叶国谦头发白了不少,全是因为整日要解决观龙区的问题。
成绩超卓人共识
注重与时俱进的叶国谦先生特地开通了“叶国谦网上办事处”,积极利用网络倾听民意,不断改善自己的工作。他说:“在这个资讯发达的时代,为配合时代的需要,我认为通过网络与民众联系沟通,听取大家对社会事务、对改善民生的意见,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网络,能够使大家能够对我的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作出监察,也能够使我为那些有需要的人士提供更有效、更及时的帮助。此外还希望大家多向我提出意见和建议,使我的工作能得到不断的改善和进步。”虽寥寥数语,其诚挚之心却殷殷可鉴!
叶国谦在观龙区服务十多年,其肯干、务实的工作态度令其得到不少选民支持,工作成绩亦有目共睹。此外,叶国谦先生还担任香港房屋委员会建筑小组主席、香港房屋委员会策划小组及投标小组成员、香港禁毒常务委员会委员、纪律人员薪俸及服务条件常务委员会委员、交通咨询委员会委员、竞争政策检讨委员会委员、香港岛各界联合会荣誉顾问、中西区各界协会荣誉顾问、西环街坊福利会副会长、香港中小型企业商会名誉顾问、香港观龙楼居民协会名誉顾问、香港穗郊同乡会名誉会长、中西区贩商协会名誉会长、香港食米供货商联会名誉顾问、中外蔬菜业批发商会名誉会长等多个社会职务。
鉴于叶国谦先生多年来为香港社会所作的积极贡献,2004年10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为他颁授了金紫荆星章。对此他表示,勋章是政府对自己过去工作的肯定,希望将来有更多从事社会服务工作的人获得这项殊荣。
他非常诚恳地说道:“能够为市民做一些事,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他们争取应得的权益,这是我的职责所在,也是我最大的满足。民众对我所做工作的认可与肯定将激励我更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尽一己之绵力。”
这让笔者不禁想起了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一句诗:“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并不要求树枝对它有什么回报。”这种奉献精神正是叶国谦先生真诚为香港的原动力。
放眼未来更豪迈
2005年是“民建联”组织扩大最快的一年,到当年年底,其成员总数已由2004年初的1800人增加到近5500人,增幅逾两倍。叶国谦先生介绍说,“民建联”将会进一步扩大队伍,会争取令会员人数于2007年底突破1万名。
叶国谦先生提到,他曾在2003年的区议会选举中他以微弱劣势输掉了该届选举。虽然当时有些意外,但他认为:“选举本来便没有绝对赢、绝对输,赢硬就不叫选举啦。这个结果并不影响我对香港的承担和服务,而且‘民建联’最需要凝聚力量,不断前进,根本没有时间容许我为个人得失不高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叶国谦先生充满信心地表示,自己还将参加2007年区议会的选举,“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我相信选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只要是真正为香港社会服务,必会得到广大市民的支持。”其言语之间颇有一种“世人睥睨我自笑,大器应须小折磨”的豪迈之气。
采访即将结束时,叶国谦先生说:“民建联是稳定香港的政治力量,是对香港有承担、以建设香港为己任的参政团体。民主建港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对历史的承诺。新世纪里的香港,充满着新的机遇,我们将与全港市民一起把握这些机遇,创造新的成绩,把香港特别行政区建设成为更加民主、公平、繁荣、安定的社会。我们对香港和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同时也相信,凭着真诚和承担,我们可以为香港和祖国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