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罗易老师执教的《沁园春·长沙》被普遍认为是师生平等对话的典型课例。从阅读教学中师生平等对话的特质来看,它只体现了行为特质:尊重学生思考、表达和争鸣的权利,缺少目标特质:学生主体性发展。本文以此为例探讨实现目标特质的途径。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师生平等对话 特质 实现途径
为扭转传统教育之灌输和历史主导价值之钳制,新课改高扬师生平等对话。罗易老师执教的《沁园春·长沙》被普遍认为是新课改下师生平等对话的典型课例。本文以此为例探讨阅读教学中师生平等对话的特质和实现途径。
一、师生平等对话的特质
新课改实施至今,“师生平等对话”在许多教师的头脑中已经由新理念变成了经验,说不清是什么。“平等”在词典中的定义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享有相等待遇,实质为权利平等。把它的适用范围缩小到师生间,就是指课堂上师生都拥有思考、发表观点和与他人争鸣的权利。
对话是一种人际交往。哈贝马斯把现实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分为工具行为和交往行为,工具行为是主客体关系,交往行为是主体间性关系,他提倡交往行为的师生对话。交往行为就是实现理解与沟通的互动,向批判与辩护敞开。由此说来,师生对话就是一种理性交往,是个体不失独立性地对他者开放,在开放与封闭的二元对立中实现主体性发展。然而在新课改浪潮下,许多教师热情膨胀,出现了太多非理性的交往:只看到学生的已知,热情给予表扬,看不到学生的不知;对学生的“胡言乱语”没有原则地赞同……上述都是失去主体性,依附他者。
何谓“主体性”?雅斯贝尔斯有过论述。他在《什么是教育》中把“教育”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经院式教育,以知识为中心,教师是连接学生和知识的纽带。第二类是师徒式教育,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拥有知识霸权,学生沦为被动接受者。第三类是苏格拉底式教育,师生以存在性关系——作为教师的人与作为学生的人的关系——对话,教学氛围开放,学生能够坚持自己的存有,称为“保护存有”的教育;同时教师指出学生认知中的盲区,学生由不知到知,错知得到扭转,从个体存有中走出来,认识整体的存在,称为“突破存有”的教育。总之,实现主体性就是个体跳出狭小的已有圈子,与一个更明朗、更丰富的世界结合为一体,依然保持个体的独立性,最终更好地成为自己。
综上所述,“师生平等对话”有两个特质:行为特质是师生都拥有思考、表达和争鸣的权利,目标特质是学生主体性发展。从阅读教学中师生平等对话的特质来评价罗易老师执教的《沁园春·长沙》,是否称得上师生平等对话的典型课例呢?
二、从理答角度评课
罗老师这堂课共有展示、答辩、探究、朗读和运用五个环节,探究和运用环节有五次师生对话,我从理答角度作了整理。
提问1:大家有没有发现这首词的线索特别明显?
提问2:“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这一句,他为什么要用“击”和“翔”呢?把这两个词换成“飞”和“游”好不好?
提问3:“击”本来应该是人发出的动作,有“搏击”的意味;而“翔”则是在空中飞翔,现在用来写鱼在水中的动作,可见这两个词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提问4:词讲的是毛泽东年轻时写文章抒发革命情怀,与反动政府做斗争,可见气势非凡。也就是说,“书生意气……激扬文字”表现的不是那种文弱书生、书生气重的意思,而是一种革命精神。那是不是婉约风格呢?
提问5:这首词在结构上是否颠倒了?
理答方式检核表:
理答方式上,罗老师没有打断学生的回答,反倒时时肯定和表扬学生,学生的表达权受保护,言说不受压制,教学氛围真诚、自由、开放。表的最后两列显示罗老师没有追问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按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来看,这种做法值得质疑。该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最近发展区,提供有难度的内容,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其超越现有水平达到可能的水平。换句话说,就是理智地挑战。如此小步子前进,突破存有,实现更整体的自己。相反,教师不追问,学生不质疑,无法迫近学生的“无知”。再回到罗易老师的课,五个提问学生都答对了,说明开始上课之前学生已经达到这五个提问背后所要求的能力程度。学生轻松作答,老师热情表扬,可能诱发学生的自我满足,造成自我封闭。这样的对话反倒有为了“展示”“必须”的师生对话的嫌疑。总结上述分析,这堂课并不完全展现了师生平等对话,罗易老师在实现学生主体性方面做得不够到位。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实现学生主体性发展呢?
三、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途径
任何一个超越必须经历一次理智的挑战。教师不妨自己先对文本深度解读,接着在课堂上通过几个试探性的问题了解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基于此指导学生推进一步,用小步子推进的策略。皮亚杰的同化顺应理论证明了文本深度解读是“突破存有”、实现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可能途径。
同化顺应理论说的是:当具备先行组织者,个体面对外来信息,他的心理图式会发生同化和顺应。但是同化和顺应发生作用的可能性大小不对等,同化要比顺应更快发挥作用。个体的固有图式即理解的“处境”,是我们生活的环境,包括文化、风俗、民族心理特征等。它是慢慢积累起来的,构成了完整的体系结构。所以,读者面对一个文本,必然会惯性地先用固有图式去观照文本。如果文本传达的客观内涵是读者的固有图式不具备的,也就是不具备先行组织者,读者必然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会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固有图式扭曲文本内涵,事实是读者自我认同。比如把《背影》解读成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动作不潇洒;《皇帝的新装》的启示是向骗子学习;《景阳冈武松打虎》是武松伤害野生动物。新课改下,我们提倡多元解读,“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哈姆雷特就是哈姆雷特,不会变成奥赛罗或者李尔王。对于那些“胡言乱语”,教师必须态度明确地指出并纠正。
第二,原封不动地反映文本言语的表层意义,完全不知深层意味,心理图式和文本内涵互不干涉。联系阅读教学,如果教师不指出学生的“不知”,它会持续存在,然而学生不自知“自己的不知道”,“我知道我知道的,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的”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这两种情况都是对外面世界的排斥,结果表现为心理图式狭窄,教师要做的是提供条件帮助学生突破障碍,罗老师此处做得不够让人满意。当他觉察出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原本教学设计中安排的内容,他就有必要对文本深度挖掘。下面举两个例子。
例一:古人写秋多怨秋、悲秋,如“自古逢秋悲寂寞”、“风急天高猿啸哀”、“草木摇落而变衰”、“秋风秋雨愁煞人”等。我们初中学过马致远的《秋思》,高一学过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不也是写秋的悲凉吗?那么毛泽东笔下的秋为何如此绚丽多姿、充满生机呢?
例二:“染”为什么用得好?王实甫的《西湘记》中就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名句。两处漫山遍野像火一样的枫林,有什么不同吗?
提问要能根据情境随时调整深浅,否则它会成为外在师生的规约性力量,之于学生还是教师都不讨好。文本深度解读可以把学生“已有”融入“整体”,更好地成为自己。
参考文献:
[1]童庆炳.再谈文学解释[J].语文建设,2009,(11):51-54.
[2]孙绍振.多元解读和一元层层深入——文本分析的基本理论问题[J].中学语文教学,2009,(08):4-8.
(作者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在读研究生)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师生平等对话 特质 实现途径
为扭转传统教育之灌输和历史主导价值之钳制,新课改高扬师生平等对话。罗易老师执教的《沁园春·长沙》被普遍认为是新课改下师生平等对话的典型课例。本文以此为例探讨阅读教学中师生平等对话的特质和实现途径。
一、师生平等对话的特质
新课改实施至今,“师生平等对话”在许多教师的头脑中已经由新理念变成了经验,说不清是什么。“平等”在词典中的定义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享有相等待遇,实质为权利平等。把它的适用范围缩小到师生间,就是指课堂上师生都拥有思考、发表观点和与他人争鸣的权利。
对话是一种人际交往。哈贝马斯把现实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分为工具行为和交往行为,工具行为是主客体关系,交往行为是主体间性关系,他提倡交往行为的师生对话。交往行为就是实现理解与沟通的互动,向批判与辩护敞开。由此说来,师生对话就是一种理性交往,是个体不失独立性地对他者开放,在开放与封闭的二元对立中实现主体性发展。然而在新课改浪潮下,许多教师热情膨胀,出现了太多非理性的交往:只看到学生的已知,热情给予表扬,看不到学生的不知;对学生的“胡言乱语”没有原则地赞同……上述都是失去主体性,依附他者。
何谓“主体性”?雅斯贝尔斯有过论述。他在《什么是教育》中把“教育”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经院式教育,以知识为中心,教师是连接学生和知识的纽带。第二类是师徒式教育,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拥有知识霸权,学生沦为被动接受者。第三类是苏格拉底式教育,师生以存在性关系——作为教师的人与作为学生的人的关系——对话,教学氛围开放,学生能够坚持自己的存有,称为“保护存有”的教育;同时教师指出学生认知中的盲区,学生由不知到知,错知得到扭转,从个体存有中走出来,认识整体的存在,称为“突破存有”的教育。总之,实现主体性就是个体跳出狭小的已有圈子,与一个更明朗、更丰富的世界结合为一体,依然保持个体的独立性,最终更好地成为自己。
综上所述,“师生平等对话”有两个特质:行为特质是师生都拥有思考、表达和争鸣的权利,目标特质是学生主体性发展。从阅读教学中师生平等对话的特质来评价罗易老师执教的《沁园春·长沙》,是否称得上师生平等对话的典型课例呢?
二、从理答角度评课
罗老师这堂课共有展示、答辩、探究、朗读和运用五个环节,探究和运用环节有五次师生对话,我从理答角度作了整理。
提问1:大家有没有发现这首词的线索特别明显?
提问2:“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这一句,他为什么要用“击”和“翔”呢?把这两个词换成“飞”和“游”好不好?
提问3:“击”本来应该是人发出的动作,有“搏击”的意味;而“翔”则是在空中飞翔,现在用来写鱼在水中的动作,可见这两个词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提问4:词讲的是毛泽东年轻时写文章抒发革命情怀,与反动政府做斗争,可见气势非凡。也就是说,“书生意气……激扬文字”表现的不是那种文弱书生、书生气重的意思,而是一种革命精神。那是不是婉约风格呢?
提问5:这首词在结构上是否颠倒了?
理答方式检核表:
理答方式上,罗老师没有打断学生的回答,反倒时时肯定和表扬学生,学生的表达权受保护,言说不受压制,教学氛围真诚、自由、开放。表的最后两列显示罗老师没有追问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按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来看,这种做法值得质疑。该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最近发展区,提供有难度的内容,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其超越现有水平达到可能的水平。换句话说,就是理智地挑战。如此小步子前进,突破存有,实现更整体的自己。相反,教师不追问,学生不质疑,无法迫近学生的“无知”。再回到罗易老师的课,五个提问学生都答对了,说明开始上课之前学生已经达到这五个提问背后所要求的能力程度。学生轻松作答,老师热情表扬,可能诱发学生的自我满足,造成自我封闭。这样的对话反倒有为了“展示”“必须”的师生对话的嫌疑。总结上述分析,这堂课并不完全展现了师生平等对话,罗易老师在实现学生主体性方面做得不够到位。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实现学生主体性发展呢?
三、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途径
任何一个超越必须经历一次理智的挑战。教师不妨自己先对文本深度解读,接着在课堂上通过几个试探性的问题了解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基于此指导学生推进一步,用小步子推进的策略。皮亚杰的同化顺应理论证明了文本深度解读是“突破存有”、实现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可能途径。
同化顺应理论说的是:当具备先行组织者,个体面对外来信息,他的心理图式会发生同化和顺应。但是同化和顺应发生作用的可能性大小不对等,同化要比顺应更快发挥作用。个体的固有图式即理解的“处境”,是我们生活的环境,包括文化、风俗、民族心理特征等。它是慢慢积累起来的,构成了完整的体系结构。所以,读者面对一个文本,必然会惯性地先用固有图式去观照文本。如果文本传达的客观内涵是读者的固有图式不具备的,也就是不具备先行组织者,读者必然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会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固有图式扭曲文本内涵,事实是读者自我认同。比如把《背影》解读成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动作不潇洒;《皇帝的新装》的启示是向骗子学习;《景阳冈武松打虎》是武松伤害野生动物。新课改下,我们提倡多元解读,“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哈姆雷特就是哈姆雷特,不会变成奥赛罗或者李尔王。对于那些“胡言乱语”,教师必须态度明确地指出并纠正。
第二,原封不动地反映文本言语的表层意义,完全不知深层意味,心理图式和文本内涵互不干涉。联系阅读教学,如果教师不指出学生的“不知”,它会持续存在,然而学生不自知“自己的不知道”,“我知道我知道的,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的”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这两种情况都是对外面世界的排斥,结果表现为心理图式狭窄,教师要做的是提供条件帮助学生突破障碍,罗老师此处做得不够让人满意。当他觉察出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原本教学设计中安排的内容,他就有必要对文本深度挖掘。下面举两个例子。
例一:古人写秋多怨秋、悲秋,如“自古逢秋悲寂寞”、“风急天高猿啸哀”、“草木摇落而变衰”、“秋风秋雨愁煞人”等。我们初中学过马致远的《秋思》,高一学过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不也是写秋的悲凉吗?那么毛泽东笔下的秋为何如此绚丽多姿、充满生机呢?
例二:“染”为什么用得好?王实甫的《西湘记》中就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名句。两处漫山遍野像火一样的枫林,有什么不同吗?
提问要能根据情境随时调整深浅,否则它会成为外在师生的规约性力量,之于学生还是教师都不讨好。文本深度解读可以把学生“已有”融入“整体”,更好地成为自己。
参考文献:
[1]童庆炳.再谈文学解释[J].语文建设,2009,(11):51-54.
[2]孙绍振.多元解读和一元层层深入——文本分析的基本理论问题[J].中学语文教学,2009,(08):4-8.
(作者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在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