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对联有效性教学应掌握“三个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cho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联的出现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在近几年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研究实践过程中,许多语文教师根据教材的实际和学情,已经把对联的教学作为一个独特的专题。例入教学计划。他们有的采取文学专题讲座的形式,为学校学生文学社团的同学讲课。有的采取文学采风的形式,针对特殊的节气或特殊的活动场景。尝试对联写作。有的干脆把对联的教学直接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对联的知识并运用于写作实践。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高考语文试卷中也频繁地把它作为命题的对象,对学生的习得实践能力进行检测。例如:
  2004年甘肃卷“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
  第一题
  ①处处春光好,______________。(参考:家家气象新)
   ②一代园丁乐,______________。(参考:九州桃李荣)
  第二题
  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______________。(参考:雨露滋润长城内外气象新)
  学生在高考考场特定的环境下,乍一看,写对联,头就懵了,要想在这道题上获得理想的分数,其难度可想而知!换一个角度考虑,如果平时教师没有涉及过这方面知识的讲解与练习。要按考试的要求对出下联,的确很难。从50名学生练习2004年甘肃卷抽样分析来看,该题平均得分2.33分。由此可知,加强高中语文课中对联的有效性教学研究十分重要和必要。笔者在工作实践中,曾多次给文学社的同学就这方面的知识做专题讲座,在课堂教学中也灌输了对联的练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笔者认为:新课程下,要进一步提高高中语文课中对联的有效性教学,应积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让学生了解对联的起源和基本分类情况,可以增加学生对对联的认知度。
  教师在专题备课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不同形式收集整理有关对联起源以及对联简单分类的知识,并尽可能的收集到历史图片资料,从而带给学生更多更直观的感知。教师应该跟学生明确,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民间悬挂“桃符”的习俗遍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就是现在说的对联了。对联可以结合内容、形式的不同进行分类。根据内容的不同,可以分成春联、寿联、婚联、挽联、名胜联、书画联、行业联、其它联等;根据结构形式的不同,可以分成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通过这些基础知识的介绍,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对联,再次看到春联、寿联、婚联等专业术语时就不会那么陌生,不会失去方向感了。
  
  二、让学生掌握对联的基本特点,可以增强学生对对联的熟悉度。
  
  学生了解对联的基础知识后,掌握对联的基本特点非常重要。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对联的熟悉度,为对联的写作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对联的基本特点表现在:对联要求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同时,对联要求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也就是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包括上声、去声两个调,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两个调。当然,对联还要求对应的词在词性上应相对,位置要相同,也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对联在内容上要求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上下联相对的句子,节奏形式应当相同,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上下联都是“二一二”式。稍长的对联,半联不只一句,上下联句子字数和节奏形式都必须一致;而且。对联的上下联在语法结构上相互照应,彼此对称,词和词组构成的方式多种多样。有联合结构、偏正结构、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动朴结构等。上下联对应的词或词组,最好是联合结构对联合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依次类推。
  
  三、让学生熟悉对联的写作方法,可以强化学生对对联的掌握度。
  
  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熟悉对联的写作方法,从而强化学生对对联的掌握度。其中,综合运用相似、相对、相关等多种联想方法,是写作对联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如:从园丁联想到桃李满天下,由东风联想到春雨,从大江联想到长城。由旧习联想到新风等。不过。结合对联的基本特点,研究对联的内容句式也很重要。
  当然,对联在写作中主要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高中语文教材和读本中对偶句很多,在平时的学习中有意识的让学生多记忆“对偶句”对写作对联有很大的好处。同时,学习背诵一些简单的口诀,“祥云对瑞雪、暮雨对朝烟、柳堤对花苑、洞壑对峰峦、重阳对七夕、冬至对秋分、炮羊对脍鲤、煮笋对餐英、三国分吴魏、六朝有宋梁”(《声律启蒙》),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感知对联的基本元索。而且,充分利用传统佳节悬挂对联的习俗,引导学生多读对联、多写对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为学生解答高考“对联”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摘 要]“成功的数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美丽”共“魅力”一体的情境创设,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近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同在,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神奇。  [关键词]情境;美丽;魅力;彰显;有效;催生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
语文阅读教学一般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阶段。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中间的精读领悟阶段而忽视了自读感知和诵读表达这两个阶段,孰不知自讀感知阶段是基础,诵读表达阶段是知识的整合和深化。因此,教师在重视精读领悟阶段的教师的引领的同时,也应注重自读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悟自得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情感的表达和提升。   一、自读中感知,要有“量”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会意,欣欣然。”读书贵在自悟自得
【摘 要】作业分层布置是从我们教学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从下面两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吃大锅饭”和“一把尺子”一刀切量到底对大部分学生从成绩到心理品质上都将造成很大影响。分层布置作业后再分层验收,则更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 作业分层 布置    一、初中数学作业布置中的问题  日常教学中,作为教师,总想让学生多学一点知识,总是担心学生不能吃透课堂所学的重点、难点
[摘要]作文是一项综合型,创新型的语言表达训练,是一项艰苦的创新劳动,“文贵干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尤为重要,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创新思维的训练密切相关,应加以重视。  [关键词]创新能力;创新欲望;创新思维    未来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只有富于开拓创新的人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写作亦要创新才能脱颖而出,独树一帜。  作文是一项综合型,创新型的语言表达训练,是
语文作为基础的学科,应主动适应时代的新要求,而学生思考能力的提高,阅读能力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而要提高学生的勤思考善思考的能力,就离不开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实施思维教育,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而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更能促进初中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一般认为,阅读能力的具体要求是: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重视对学生多角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0)06-064-01  摘要:知识经济呼唤创新型人才;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希望,需要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探究式学习是创新教育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探究 方法 能力   在中学物理教育中,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实施创新教育成功的关键。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让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角色转变;引导探究  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建构有助于高中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体系,以往的化学课程过分关注知识与技能目标,忽视了学生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传统课程要求的“统一性”掩盖了学生的差异性,导致不同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难以获得良好的发展.本人认为,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发挥。    一、因材施教.对教材进行个性化处理  
【摘 要】高中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基于物理的抽象性、概念性,多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积极性不高,在影响学生高中物理成绩的同时,还影响着教师的物理教学质量。而物理课堂教师提问,在帮助学生巩固之前已经学过知识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顺利进入本节课的教学中,因而在教师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此,本文针对高中物理课堂教师提问的技巧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中物理 课堂提问 提问技巧    一、高中
题记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其中包括了个人道德修养的各种规范,如温、良、恭、俭、让、忠、孝、仁、义、礼、智等。育人丸思,如果一个人能具备此种种素质,一定是优秀人才。  走进吉林市田家炳高级中学,便能看到操场四周的教学楼上立的楼名“思明”、“思聪”、“思敬”、“思问”、“思义”,这是学校办校理念的文化传承,取自孔子《九恩》中的五思
[摘 要]本文从加强高中物理教师素质培养;反对注入式教学,提倡教师指导下的自学;变教师的教学课堂为学生的学习阵地;教师要改变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解放思想,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以及相关能力;高中物理教学中以表情促情等方面就高中物理教学带来的思考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思考    1 前言    现代高中物理教育的课堂教学要求我们广大教师要坚持激发学生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