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育人新理念德育教育创特色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ponefore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德育工作中不断探索德育新思路,开创德育新方法,初步构建“和谐教育”的办学特色,制定了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教师发展目标、学生发展目标,学校系统地提出了“以人为本,以德治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全面发展。”,打造和谐校园,造就和雅教师,培育和雅家长,培养和雅学生,实现和乐教学。走出了一条以团队活动为载体“发现学生价值,发掘学生潜能,发挥学生特长,发展学生个性”的活动育人德育特色之路。
  【关键词】德育工作德育特色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近年来,我们加强了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研究,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以“大爱之心无私奉献精益求精持之以恒”为办学理念,德育工作坚持以“德育为先,全面育人”的德育理念,坚持从实际出发,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出发,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始终把德育工作当作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德育工作中不断探索德育新思路,开创德育新方法。
  一、创新育人模式,实施全员育人。
  发挥德育组织作用必须明确学校各类人员德育工作职责,调动广大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德育工作落实。因此我们校在德育管理中,运用激励性原则,调动了各方人士的积极性,达成了育人共识,形成了合力,充分发挥了学校各类人员的聪明才智,使学校德育工作取得显着成效。
  按照学校“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制定了德育全员育人的实施方案。全体教职工结合本职工作,认真履行育人职责,首先调动管理者育人的积极性,建立和落实德育工作目标及工作步骤,使他们既明确自己的责任,又有一定的职权范围和利益.其次调动教书育人者的积极性.一是调动班主任教师加强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为调动他们育人的积极性,学校制定了班主任工作职责,考核细则。二是调动各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学科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丰富的德育因素,做好“两备”(备渗透目标,备渗透过程)、“三结合”(结合学科特点、结合年龄特点、结合年级特点)工作,方法上要讲究科学性,要精心设计学校提出要在学科教学中以知识为载体渗透德育,实现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效果。
  二、创新育人载体,增强育人实效。
  1、用“规范”育人。
  以《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吉化第九小学“文明礼仪示范班”评比细则》为依据,坚持从细微之处入手,加强观察、监督、引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坚持从小处着眼,从小事抓起,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和卫生等习惯,继续以开展“文明礼仪示范班”、“红叶明星”活动为抓手,逐步形成富有学校特色的常规教育体系。
  2、用“活动”育人。
  学校坚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质。继续规范升旗仪式、提升国旗下讲话的教育。以班会课为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课教育活动,通过教师节、三八节和母亲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系列活动。
  3、用“文化”育人。
  我们始终把校园文化建设与育人相结合。积极开展丰富的绿色校园文化活动,以校园文化活动的丰富内涵,协调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关系,促进和谐的氛围,提高教育品位。做到让每一寸花草、每一处场所、每一次活动都发挥育人功能,让学生在耳闻目染、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受到教育,内化素质。一楼是教师价值观,二楼是学生价值观,三楼是学生手抄报作品,四楼学生美术作品,学校处处营造了和谐的育人氛围,打造和谐校园。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科学性和创造性为一体的目标,激励学生,教育学生,塑造学生,使校园文化活动成为高水平、高品位的德育活动。
  三、创新家校形式,提高育人效果。
  好的教育应该是孩子、老师、家长三方步伐一致,形成最大合力的教育。这样,孩子才能快乐学习,幸福成长,才更能绽放出人生的美丽之花。然而,现实中家校沟通实际操作中的盲点、难点频显。为探索高效的家校沟通方法,密切家校联系,形成家校教育全新的共同体,我们学校开始致力于打造活动载体,创新家校沟通模式,提升教师的沟通能力,尝试走高效教育合力之路,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1.交流困惑,分享智慧,打造班主任德育论坛
  我校已经成功举行了2次班主任论坛活动。其中一期就是从班主任角度,谈怎样做好家校沟通。上台的各班主任从自身实践经验出发,谈了家校沟通的众多好方法。既有自身的家访案例,又有名师的优秀经验。班主任借这次机会,反思工作,交流困惑,分享经验,更加明确了有效的沟通是一座桥梁,能架起新时代家长和学校老师间心灵的桥梁,能取得教育的理解与配合。
  2.精彩对话,明理导行,牵手德育课堂
  如何引导孩子与家长沟通,如何让孩子愿意接受教育,如何给予孩子成长路上必须的“营养”,这也是摆在老师面前的重大课题。为此,开学初,我校要求学生处每月出台“德育关注点”,引导各学科老师结合德育关注点,与学科知识结合,尤其是与实际生活紧密关联的感恩教育,进行德育牵手。让学生在课堂上,潜移默化地受到德育的熏陶,美化心灵,滋润行动,学会感恩,学会理解父母,学会感激他人。
  3.引领智慧,搭建平台,巧借网络平台
  知行中国班主任培训,除了在理论上给予我校班主任知识的充实外,更在实践操作上搭建网络班级平台,引领了一种全新的学生,教师,家长沟通的模式。网络班级平台是一个学生,教师,家长完全对话,教育嫁接,思想交流的集体的开放空间。既有师生的互动,更有家校,家师的互动。学校利用四个培训班主任为点,安排他们在例会上做经验交流,计划下阶段根据实际进行以点带面地尝试推进。企在巧借这个新型的网络模式,让家长更直观地,动态地关注了解,参与班级乃至学校的日常管理教育工作。
  4.快乐携手相伴成长,升华主题家长会
  家长会向来是学校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的途径之一。如何有效开展,是我校建设家校联系的思考重点。在开学初,为了让七年级新生能更快更好的适应初中的生活,让家长更多的了解我们学校的有关情况,开始学初召开了家长会。家长会中间,学校就采用了主题讲座及聊天式模式,从关注孩子道德素质、关注孩子良好习惯、关注孩子“变化”等多个方面与家长们达成共识,引起强烈共鸣。学期末采用学生主持,家生互动,观看教育视频等多样形式,创新会议模式,构筑有效方法,升华主题家长会的实际效果,铺设新的教育合力。
其他文献
品德与社会课作为一门新的课程,如何让学生喜爱它,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提高学习能力呢?我认为要根据儿童年龄特征,紧扣他们喜玩好动、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和具体的课文内容,依托儿童现实生活,搭建生活平台,在课堂上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在联系儿童生活实际中,对儿童实施品德教育,培养道德情感,深化道德认识,指导道德行为,提高道德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能力。  一、借助活动开展,调动学习能
期刊
为做好党员干部帮包贫困户工作,推动全县扶贫攻坚工作开展,2017年春节上班后,田林县迅速组织开展了全县“扶贫帮困大走访、大调研、送温暖”活动。党员干部带头,县、乡(镇)各
经过多年的初中思品课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初中思品课中的减负包括减轻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两个方面。过重的课业负担主要来之于传统的、机械的、僵化的教学,过重的心理负担主要来之于过重的课业和成绩的压力。可见,减负的关键还在于改革教学,提高学习效率。以下具体从教学的几个环节来谈谈这个问题。  一、备课要少备教材  备课,是教学活动的第一环节,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安排。传统的备课更多考虑的是所授课程的内容,
期刊
【摘要】主体性是素质的核心,主体性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培育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意识,应当成为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对主体性教育的关注既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自身素质提高的需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引导学生从自主学习,到主动学习,逐渐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这是教学成败坏的关键。本文就政治课堂主体性教学谈谈自己的感悟、见解,以就教于方家。  【关键词】政治课堂主体性教学探究
初中政治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法律常识、社会发展常识、基本国情教学的一门社会学科。现版《思想品德》教材图文并茂,语言生动,以其独特的内容和风格引导初中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帮助同学们认识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它一改生硬、陈旧、传统的说教方式,以清新、自然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初一的学生,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合作探究、学会创新、学会做人,使政治教学走上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轨道。 
期刊
【摘要】小学教育是除了家庭教育之外孩子们进行的教育启蒙阶段,启蒙阶段的教育内容对一个人往后的成长是具有重大影响作用的,与此同时,一个人的成长不仅仅是知识面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品质品德的形成和完善,因此小学教育中注重学生品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老师可以通过讲道理还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通过实践活动环节来树立正确的思想品德,还可以通过以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校内校外共同努力,全社会协
【摘要】传统的政治课、德育课,学生大多感到乏味,德育效果不显著。事实证明,将德育融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电子技术教学渗透德育  本人将结合教学实践,就德育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渗透,谈谈自己的一些拙见。  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  电子技术知识中本身隐含着重要的德育内容,其中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教育,以及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德育品质等方
《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课程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等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因此,教师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儿童
期刊
目的:研习古代文献关于“痰”、“瘀”的论述,系统整理总结“痰瘀相关”学说;运用“痰瘀相关”学说论治冠心病的机理及应用前景作初步探讨,以期为该病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摘要】由于思想品德课理论性较强,一些基本概念、原理比较抽象、枯燥,与初中学生的年龄、心理有一定的差距,导致了学生对思想品德课不感兴趣。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使他们能把学习书本知识与关心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通过社会实践掌握的第一手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驱力。二、结合热点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学生只有将所学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