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在树上的鱼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duolia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院子里的一株桃树上,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条鱼,直挺挺地挂在树干上。真是不可思议!那条鱼是用绳子悬挂在树干上的。
  黑猫坐在树下,望着鱼流口水。它一眼就认出那是条鲤鱼,因为鱼腹下有粉红色的鱼鳍。
  黑猫心里盘算着:好久没吃鱼了,要是能饱餐一顿该多幸福。它并不打算深究鱼为什么会挂在树上,是不是有什么阴谋。
  心动之后就是行动,黑猫站起来,走到鱼的正下方,踮起后脚尖,向空中伸出两条前腿,努力向上探,可是,根本够不着。它又向上纵了两下,还是够不着。
  黑猫叹口气,鱼还没吃到,不能轻易言弃,它低下头,沉思,然后乐了:自己不是有飞跃的长项吗?它举起前腿,估摸了一下和鲤鱼之间的直线距离,缓慢后退。它的眼里闪着亮光,心里咚咚跳,仿佛已经尝到了鱼肉的鲜美。
  后退了一段距离,黑猫估计差不多了,于是,弓着腰,攒足劲儿,突然如离弦之箭发足狂奔,奔至预计的方位,两条后腿猛地向后一撑,前腿探向空中,飞跃向上——它想要抓住鲤鱼的尾巴。
  可惜,黑猫连鱼尾的边都没碰上。它不甘心,沿着刚才的路线退后更远一点距离,又飞奔、跳跃、上探,还是差了一大截。
  黑猫累坏了,喘着粗气,滴溜溜转动两只眼睛。
  不远处睡觉的白猫睁开眼来,懒洋洋地劝黑猫道:别浪费工夫了,要能吃到,我能安心睡觉?告诉你吧,我在对面的院子里,已经这么试过了!
  黑猫不信,长这么大,我是第一次见到树上长鱼,你还敢吹别的树也长鱼?再说我的方法多着呢,可不止向上跳这一招。
  黑猫决定换一种思路,那鱼不是悬挂在树干下么?既然向上跳够不着,那为什么不往下跳呢?刚才竟然没想到,真笨!黑猫自责地拍了拍自己的脑袋,转念一想,自己与白猫那傻货相比,可是聪明多了。黑猫从来看不起这只白猫,连只小老鼠都逮不着,还是我出手才搞定。想到这儿,黑猫忍不住笑出声来。
  白猫见黑猫笑,感觉莫名其妙。
  黑猫敛住情绪,不能让白猫看出自己的妙计,那样,短跑高手白猫定会捷足先登,抢了自己的鱼去。
  黑猫假装不经意的样子,磨了磨脚掌,然后,趁着白猫不注意,“噌”地一下上了树。等到白猫发觉,黑猫已经到了悬挂鱼的树干上方。
  黑猫居高临下地看着白猫,说:看到没,幸福来自于智慧。我只要轻轻往下一跳,这条鱼就是我今晚的大餐了!
  白猫忙阻止:你可千万别这么干,那样很危险!
  黑猫不打算再理它,心想: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你那鬼心思,休想骗我!
  白猫还想再勸,已经来不及了。黑猫“呼啦”一下,扑向悬挂着的那条鲤鱼。只听“扑通”一声,黑猫重重跌落在树下的石头上,疼得哎哟哎哟直叫唤,动弹不得。
  鱼仍然被绳子牢牢系着,只被黑猫的爪子带下了几片鱼鳞。
  白猫一瘸一拐走过来,对黑猫说:我刚才正想告诉你,几天前,我就是这样摔伤前腿的,这不,现在还没好呢。
其他文献
小城偏南有一条街叫水韵天街,街前面是清泉河,后面是成片的坡地。整条街的房子,清一色是青砖灰瓦,房檐高低错落,翘起的廊角挑起一串串大红灯笼。这条集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街面在活跃了几年后,不知何故,逐渐显出了衰败的迹象。然而,一个叫齐祺鱼锅的火锅店却一如既往地红火。  火锅店后门的门口有一棵桂花树,每到下午两点至四点桂花树底下便热闹起来。这个时段正是火锅店员工的休息时间。这些穿着同样工作服的员工,
期刊
民国年间,漳河泊岸村的渡口,因种有大片桃树,就叫桃花渡。  河生是桃花渡的摆渡人,长得面皮紫红肌肉精壮,早几年在军阀阎锡山的队伍里混,也算出息,混到了团长,可不知怎么突然就归隐到桃花渡做起了摆渡人。  河生用一根长竹篙撑着渡船,一日日往返于漳河两岸,渡男女,渡牛马,渡鸡鸭。只要人想渡又能渡过去的,河生无所不渡。  一般渡口,到了天完全黑下来,任对面怎么喊,摆渡人只管装聋作哑,决不轻易夜渡,这是老规
期刊
我小时候,经常去姥姥家蹭饭吃。  姥姥家宽敞的院子里,有几棵歪脖子枣树,一块菜园子,还有一个木板搭成的厩,那是一头黑毛驴的房子。  黑毛驴有着干净光滑的毛,两只眼睛很大也很亮。狗蛋舅舅从集口牵回毛驴的时候,姥姥喂它苞谷吃,毛驴就和姥姥熟络了,数过它的牙齿,已经有三岁零六个月了。  姥姥从此有了伴儿,我和毛驴。  姥爷走了好多年,姥姥的日子空荡荡的。她经常枕着姥爷的黑白照片,睡了又醒,醒来就和姥爷说
期刊
春夜雨霏霏。忙了一天的庞警官,晚上11点钟才进家门。  妻子念叨:“怎么这么晚才回来,打电话也不接,忙啥呢?”  “最近治安情况不好,辖区内接连发生了几起入室盗窃案,今天一直在分局研究案情。”庞警官边说边脱去外衣。  “累了,就早点休息。”妻子站起身来走向卧室。庞警官伸了个懒腰,重重地打了个哈欠。  突然,响起一阵敲门声。  “我是对面的邻居,你家的钥匙插在门上忘拔了。”是女人的声音。  “啊!有
期刊
那年异族进犯,边关烽火十载方歇,尸横遍野,出征时三十万将士,如今仅余数千残兵凯旋。国都百废待兴,街头巷陌人烟稀少,这天却远远传来唢呐锣鼓声,两旁百姓皆驻足张望,甚为好奇。  酒楼二楼临街的席上,有人出声问道:“这下方是哪家的迎亲队伍?”  小二正拿着搭肩布,三两下把桌子掸干净了,闻言探出头望了一眼。只見队伍远远地走近了,衣裙布履掠过战火燃过的土地显得极为扎眼,一派火红喜庆朝城外的方向走。  小二摇
期刊
在万绿湖那边,有一个村庄,叫何老屋。  老屋只住着老何。  我们跟着老何的儿子大何,翻山绕湖,驱车进入何老屋,看见老何正泊船,把两只鼓鼓的蛇皮袋拖上岸,躬身曲背,龇牙咧嘴。大何忙奔过去帮忙,说,那么多鱼,我们有口福啦。老何咳了两声,没说话。  大何迫不及待解袋口,倒出来,傻眼了,鱼鳞都不见一片,全是垃圾。  叫您网鱼却网垃圾,没鱼?大何气咻咻的。  有,公家的,不能网。  为什么?  禁了,你都不
期刊
旧社会顺河街上的手艺人很多,有编筐的,补盆的,剃头的,都属于下九流,没有啥社会地位。据说逢到宴席都不让坐桌,只能在厨房里随便盛一碗,蹲在墙角里拿个馒头吃完走人,主家也不会感觉有啥不妥。如果有不懂规矩的硬要坐桌,往往他才拉个板凳坐下,一桌子客人就都散了,宁肯不吃这顿饭,也不跟这些人同桌吃饭,嫌丢人。  也有例外,说大鼓书的虽然也是艺人,待遇却和这些人不一样,不但可以逢酒席坐桌吃饭,而且可以坐正位上席
期刊
赵都自古繁华,城中医馆林立,只有城北多是贫民,医家见无利可图,未开医馆。这一天,不知从哪儿来了个刘姓医生,在城北一角租下店面,从本地招了个徒弟,开起“有家医馆”。附近百姓见他收费不贵便来看病,有个头疼脑热的只一针就见好,渐渐传出名声,大家都唤他作“刘一针”。  城南的李师古九代行医,家学极深,最拿手的便是针灸,听闻传言很是不信,立意要比个高低。他化装成普通病患,进了刘一针的“有家医馆”。  病患很
期刊
直到此刻,我依旧在等着那个流逝在我生命里的人,还有做了多少年的梦。  母亲往灶膛里添了把柴,灶上热腾腾地蒸着米糕。不觉想起小时候有次跟在庄里人后面去了趟省城,旅社住满了,我自己摸去了姑祖母住的地方。她倒不是我嫡亲的姑祖母,只是家里嘱咐我这样称呼。  那时正值三九天,晚上寒风瑟瑟,我匆匆卸下包裹,赶紧进屋取暖,一开门渐渐传来沉闷的木铎声,掺杂着无力的干咳。屋里亮着灯,一个清瘦苍老的妇人坐在桌边,弓着
期刊
我和妻子苏苏要离婚了。  离婚的原因,无关原则,无关底线,是苏苏有执拗的洁癖。  苏苏那张白得近乎透明的脸,是她坚持用双氧水擦拭皮肤的效果,她深信这种方式能彻底消灭脸上的细菌。  之前,我爱惨了她的这张脸,干净得毫无瑕疵,可现在,我的目光,一秒钟都不愿在她脸上停留。没有瑕疵成了最大的瑕疵。  这个女人,太太太讲究了,跟她在一起生活,每一根汗毛都无所适从。  苏苏生日那天,为了给她一个惊喜,我订了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