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音乐活动,促进幼儿发展

来源 :山西教育·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0107322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教育改革发展如火如荼,社会也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那么幼儿园可以如何开展音乐活动呢,笔者就幼儿园音乐活动开展的一些思考与大家分享。

一、音乐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幼儿音乐活动的开展中,部分教师还停留在仅利用单一的教学课件,而忽略了大自然、大社会也可以是音乐教育的启蒙之地。爱玩是幼儿的天性,如果在教学活动中束缚了幼儿的天性,就容易使他们丧失对音乐的兴趣。还有一部分教师,虽然能够意识到活动设计要尊重幼儿,但是由于缺乏科学性,使得音乐活动很难实现其真正价值。

二、开展音乐活动的策略探究


  1.营造良好的音乐环境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融入教学环境中,教师可以根据活动提前准备一些道具,需要时也可以与幼儿一起商量,对活动环境进行适当的布置,通过环境创设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幼儿更好地感受音乐。比如在“小乌鸦爱妈妈”的音乐活动中,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讲讲他们与妈妈之间发生的趣事和感人的事,引导他们表达对妈妈的爱。还可以通过制作小乌鸦和妈妈的角色道具,激发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扮演角色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感受音乐、融入音乐。
  2.音乐活动要贴近生活
  音乐活动的设计,应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成长环境。比如我们熟悉的《卖报歌》,在活动设计中就需要教师充分考虑幼儿的生活实际和认知。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幼儿很难甚至没有见过卖报员,不少教师会选择给幼儿观看音乐视频,但他们仍然很难拥有实际的体会。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观察快递员或者外卖员的工作,甚至可以通过一些社会体验,使幼儿间接体会以前卖报员工作的艰辛,从而在音乐中更好地感知劳动人民的辛苦和对生活的乐观。
  此外,在设计“白云”“虫儿飞”等音乐活动时,教师可以选择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清晨的露珠,羞涩的晚霞,甚至是路邊的小草,都可以成为幼儿音乐的启蒙导师。大自然的奇妙会激发幼儿更多的想象,给他们带来乐趣,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幼儿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3.提高幼儿自主性
  激发幼儿自主性是有效开展音乐活动的关键所在。幼儿在活动中如果拥有较高的积极性,则有助于他们提升认知、积累经验。那么如何提高幼儿的自主性,则需要教师不断思考,并通过实践不断完善。例如《采蘑菇的小姑娘》这种比较活泼的音乐类型,教师完全可以让幼儿伴随音乐进行自主性的即兴表演,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充分感受音乐的魅力。
  音乐不是冰冷的,音乐活动更应该是有趣的、幼儿喜欢的。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多思考,如何科学开展音乐活动,如何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不断提升他们的感知能力、欣赏能力,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获得不断的发展。
其他文献
自2014年省市启动和实施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以来,我园秉承课程游戏化理念,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精神逐渐明晰课程游戏化建设的价值,不断认清方向,找准目标与定位,进行了课程游戏化的有益探索。一、闻其声,顺其意——更新课程游戏化理念  在课程游戏化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不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过于关注“教的结果”,忽视幼儿的已有经验,不能及时发现幼儿的真兴趣,
期刊
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形式。在幼儿教育中,游戏是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它能有力促进幼儿身体、认知、社会化和情感等各方面的发展。多年来,我园注重以游戏活动为载体,寓教育于游戏活动中,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一、 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幼儿天性好动,而游戏又具有情趣性、虚构性和具体性的特点,符合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需要,最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因此它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正如著名教育家陈望道
期刊
有这样一个礼物,它可以陪伴孩子从牙牙学语至白发苍苍,从0-2岁完全没有任务和压力的聆听,到3-6岁手指对于它的触摸,再到成长后无限探索的欲望,就这样不知不觉、一点一滴、由表及理地进入了人的内部,融入了人的骨血。它,就是阅读!  在2020年这样一场突如其来的无声战“疫”中,“宅家”是对抗疫的无声支持,亲子阅读便是“宅家”最好的陪伴。  我的孩子,新年伊始,就感受到了与众不同。因为以前认识的叔叔阿姨
期刊
自课程游戏化推进以来,我园对园本课程进行了探索和构建,基本形成以建构课程为基础性课程,生活课程、游戏课程、阅读课程、安全课程、节庆课程等为拓展性课程,班本活动为班级自主课程的园本课程体系,并在实践中实施园本课程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且思且行,力求因地制宜,不断丰富、改变、调整课程的适宜性和游戏化,激发园本课程的活力。一、激发信心,对园本课程构建的理解更深入  课程游戏化的精神要求幼儿园要基于园所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了幼儿早期阅读在儿童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和必要性,早期阅读教育的重要性已得到诸多专家老师的认可,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幼儿园教育实践中一个重要而全新的研究领域。同时,《纲要》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也指出:“幼儿园要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
期刊
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重视对本土资源的有效利用开发,利用本园自然条件和社会生活环境的优势,传承本土文化、优化游戏环境。幼儿的天性是玩,越爱玩的幼儿其反应能力、思维能力也越高,所以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进行游戏式的教学,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和探索能力,而这两种能力都是学习的必要因素。开发园本资源,开展户外混龄游戏,可以提高幼儿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挖掘本土资源,探行混龄游戏的优势  (一)
期刊
教师  为人师,爱幼儿,尽职责,树榜样。爱岗位,敬事业,好师德,要提倡。贵谦逊,勤学习,见识长,业务强。讲文明,懂礼仪,礼为先,德为尚。园与家,勤交流,多沟通,共成长。穿与戴,应大方,行与止,文雅相。守法纪,遵园规,爱集体,奉献岗。同协作,顾大局,育桃李,创辉煌。  幼儿  升国旗,要敬礼,爱祖国,要牢记。尊长辈,敬师长,爱同伴,守礼仪。做早操,有精神,勤锻炼,身体棒。勤思考,乐探究,学知识,树理
期刊
钱币是等价交换的一种流通方式。升入大班,幼儿对钱有了概念,知道用钱能买到自己想要的物品,但大多数幼儿对钱的面值不是很了解,于是我们开展了“认识人民币”的活动。活动一:认识人民币  教师向幼儿出示人民币,请他们辨别不同面值的大小。馨洁指着红色的说:“老师这个钱面值最大,是100元。”子宸说:“不,美元比这大。”馨洁反驳:“美元不是人民币。”美善发现:“人民币上画着人物头像和万里长城。”点点说:“这是
期刊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与哲学手稿》中提出,“异化的劳动”将劳动者与其劳动目的、劳动过程、劳动产物分离,异化的劳动中劳动者是苦的,甚至麻木的。在幼儿园教育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异化”:将幼儿园教育视为小学教育的预备阶段,忽视幼儿园教育的独特性、重要性;将儿童视为可任意涂写的白板,忽视其成长的主体性、能动性;将幼儿园生活视为单一、高控的集体管制,忽视其中蕴含的宝贵学习资源,等等。幼儿渴望自我与周围世界的
期刊
环境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无形中影响幼儿的成长。良好的环境可以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交往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游戏是幼儿的日常活动之一,是每个幼儿在一天内必须进行的活动。因此,树立正确的游戏理念,学习幼儿游戏的本质和特点,创造适合幼儿的游戏环境,就显得很有必要。一、创设良好游戏环境的重要条件  1.提供有益于满足幼儿游戏需要的物质空间  在布置游戏的物质环境时,教师应思考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