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通过对15例健康体检者抽血晕针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根据15例抽血晕针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在性别、是否首次抽血。结果 抽血晕针与年龄、性别、心理因素、护士的言行及操作技术密切相关。结论 良好安静的环境,护士细心观察,态度和蔼,静脉穿刺技术熟练,做好抽血前、中、后的心理指导,提高抽血者心理应变能力,消除刺激因素,是降低抽血晕针发生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健康体检;抽血晕针;原因分析;护理对策
[Abstract]on 15 cases of healthy syncope while taking bloo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objective,and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 of nursing.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15 patients with vascular according to pumping needle ',respectively in the gender,whether the first blood.Results closely relatedwords and deeds and operation technology of syncope and age,gender,psychological factors,nurses.Conclusion good quiet environment,the nurse carefully observe,amiable,vein puncture skilled,good blood,psychological guidance,improve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phlebotomist,eliminate the stimulusfactors,are effective measures to decrease the syncope.
[keyword]analysis of health examination syncope causes of nursingcountermeasures
晕针多为血管迷走神经反应,由多种因素引起,如恐惧、疼痛、空腹等。由于外界的强烈刺激,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血管的扩张,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回心血量减少,导致心输出量降低,血压降低,引起暂时性广泛脑血流量减少,从而发生晕厥[1]。临床表现为头晕、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淋漓,重者出现意识丧失、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甚至休克,如不及时处理,将会出现严重后果。笔者对2012年6月~2014年7月来我院健康体检抽血的15例晕针者,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取得满意效果。
1.临床资料
本体检中心2012年6月~2014年7月健康体检抽血人数共1509例,男性736例,女性773例,平均年龄45岁。其中发生晕针15例,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46岁;抽血前有晕针先兆的2例,抽血中晕针的3例,拔针后晕针的10例。大多数出现头晕、胸闷、心慌、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出汗,数分钟后自行好转,未完成抽血者,经医护人员心理指导及改变抽血体位,能顺利完成抽血操作,患者休息30 min左右,可自行离院。
2.研究方法
对抽血时发生晕针的患者,按男女性别、是否首次抽血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分析抽血时晕针的原因;根据患者晕针症状轻重不一、发生晕针时间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指导,给予对症处理。
3.结果
3.1男女性别差异 男性抽血发生晕针9例,女性抽血发生晕针6例,两组抽血晕针发生率的差异无显著意义。
3.2是否首次差异 首次抽血510人次,发生晕针9例;曾有多次抽血者999人次,发生晕针6例;两组抽血晕针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
4.原因分析
4.1精神因素 体检者对抽血知识了解甚少,认为抽血后会损害身体,情绪紧张,有恐惧与顾虑情绪。体现在首次抽血者心理适应性较差,抽血晕针的发生率较高;而曾有多次抽血经历者心理适应性较好,抽血晕针的发生率较低。抽血时穿刺技术欠熟练,拔针时或拔针后按压不当,局部的疼痛刺激,增加了情绪紧张和恐惧心理。
4.2年龄因素 21~50岁的中青年易发生抽血晕针,此年龄段心理反应性较为敏感,对疼痛反应高,抽血时他们注意力高度集中,对疼痛感受就更加敏锐,痛觉加剧。当肌体和精神痛苦超过其所能承受时,易出现血管迷走反应(虚弱、头晕、出汗),过度换气综合征(呼吸困难、窒息感、心悸等),使患者感到胸痛、心悸以致呼吸困难等。
4.3空腹状态与晕针发生的关系 空腹状态下发生抽血晕针由于个体差异,部分人员抽血时心情特别紧张,刺激对消化系统影响非常明显,可使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增加,胃蠕动加剧,此时处于空腹状态,易出现虚脱。
4.4其他因素 环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影响抽血晕针的发生,抽血空间狭小、空气不流通、室内色调不协调、环境嘈杂等容易发生抽血晕针;还有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生硬,抽血情绪受到影响,对护士失去信心,也容易发生抽血晕针。
5.护理对策 5.1进行健康体检抽血时,必须常规备齐抢救物品、药品、氧气、温开水等.
5.2对健康人群体检抽血前应先询问既往史,包括既往心脏病史、抽血晕针史等。.协助体检者用舒适体位及姿势,以利于身体放松。尤其是有晕针晕厥史,体检者应采取平卧位,在采血前,中,后密切观察体检者情况变化。
5.3做好采血前的宣教工作,首先对体检者紧张表情者,了解是否有晕针史。讲解空腹检查的意义。还要告知最好在平静空腹状态下采血,避免在急促上下楼剧烈运动后进行。也可通过一些画报文字挂墙上让健康体检者对采血前的知识有所了解。护士应保持在工作中有个良好的服务态度! 对自述曾有晕针史的患者需要更亲切,用关心、体贴的语调,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解释晕针发生的原因,并用诚恳的态度告诉患者,我是一名工作时间较长、有经验的护士,如果能配合护士的指导晕针是不会发生的,以加强对护士的信任程度。使患者精神上获得放松,心理上具有安全感。
5.4舒适清洁的治疗环境会给体检者一个安全感。采血护士不能因要接待大批量采血者工作量大而对抽血环境的忽视。如抽血台面的清洁,消毒程序的规范,采血用品的质量保证。
5.5对高危人群,先做好心理辅导,使其精神放松,安慰患者,分散注意力,抽血时取卧位,患者的目光避免观看操作过程,护士穿刺后切忌在体内来回退针,尽量做到一针见血。抽血时应严密观察患者脸色,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抽血,迅速拔出针头,将患者就地平卧,给予温热饮料,通知医生,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严重者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无须特殊药物治疗[2]。本组15例均予上述措施处理,观察20~30 min后,症状消失,自行离院。
6.讨论
晕针实际就是心理反应到生理反应的一个过程[3],如果我们能阻止心理反应的呈现,加强生理反应的抵抗能力,那么在采血过程中,就可减少避免晕针的发生。抽血晕针是紧张、恐惧心理或疼痛刺激,作用于丘脑下部反射性地引起迷走神经及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所致[2]。对于紧张、恐惧的抽血者,在抽血前要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宣传正确的抽血知识,消除紧张恐惧心理,抽血时应分散其注意力。有晕针史者,应采取卧位抽血,减少抽血晕针发生。对于有晕针史的患者,护士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其有着很深的心理影响。热情相迎、言语亲切、以诚相待及细致、稳重、熟练的操作则给病人亲切、可近、可信的心理感受,从而缓解病人焦虑、紧张和不安全感,达到提高患者应激水平的能力。为对于体质虚弱、营养欠佳有晕针史的患者采用去枕侧卧位,可使其躯体紧张的肌肉充分得以松弛,拥有稳定感。一旦发生晕厥由于头部处于一个相对低的状态,可减轻或避免大脑缺血缺氧。按压太冲穴是预防晕针的重要措施,此穴有降低神经兴奋性,松弛肌肉痉挛的作用,从而预防疼痛刺诱发的晕针[4].在抽血前、中、后,要密切观察抽血者的表情变化,如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冰冷的晕针先兆时,立即予以平卧,给予对症处理。本组15例晕针患者由于医护观察细致、发现及时、处理得当,无一例因晕针而发生意外。
参考文献:
[1]李大年.晕厥[M].现代神经内科学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41-143.
[2]陈敏章.晕厥的治疗中华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405-409.
[3]朱念琼。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9-45.
[4]梁巧珍。指压太冲穴防治肌肉注射时疼痛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4,19(9):43.
关键词:健康体检;抽血晕针;原因分析;护理对策
[Abstract]on 15 cases of healthy syncope while taking bloo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objective,and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 of nursing.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15 patients with vascular according to pumping needle ',respectively in the gender,whether the first blood.Results closely relatedwords and deeds and operation technology of syncope and age,gender,psychological factors,nurses.Conclusion good quiet environment,the nurse carefully observe,amiable,vein puncture skilled,good blood,psychological guidance,improve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phlebotomist,eliminate the stimulusfactors,are effective measures to decrease the syncope.
[keyword]analysis of health examination syncope causes of nursingcountermeasures
晕针多为血管迷走神经反应,由多种因素引起,如恐惧、疼痛、空腹等。由于外界的强烈刺激,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血管的扩张,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回心血量减少,导致心输出量降低,血压降低,引起暂时性广泛脑血流量减少,从而发生晕厥[1]。临床表现为头晕、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淋漓,重者出现意识丧失、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甚至休克,如不及时处理,将会出现严重后果。笔者对2012年6月~2014年7月来我院健康体检抽血的15例晕针者,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取得满意效果。
1.临床资料
本体检中心2012年6月~2014年7月健康体检抽血人数共1509例,男性736例,女性773例,平均年龄45岁。其中发生晕针15例,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46岁;抽血前有晕针先兆的2例,抽血中晕针的3例,拔针后晕针的10例。大多数出现头晕、胸闷、心慌、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出汗,数分钟后自行好转,未完成抽血者,经医护人员心理指导及改变抽血体位,能顺利完成抽血操作,患者休息30 min左右,可自行离院。
2.研究方法
对抽血时发生晕针的患者,按男女性别、是否首次抽血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分析抽血时晕针的原因;根据患者晕针症状轻重不一、发生晕针时间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指导,给予对症处理。
3.结果
3.1男女性别差异 男性抽血发生晕针9例,女性抽血发生晕针6例,两组抽血晕针发生率的差异无显著意义。
3.2是否首次差异 首次抽血510人次,发生晕针9例;曾有多次抽血者999人次,发生晕针6例;两组抽血晕针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
4.原因分析
4.1精神因素 体检者对抽血知识了解甚少,认为抽血后会损害身体,情绪紧张,有恐惧与顾虑情绪。体现在首次抽血者心理适应性较差,抽血晕针的发生率较高;而曾有多次抽血经历者心理适应性较好,抽血晕针的发生率较低。抽血时穿刺技术欠熟练,拔针时或拔针后按压不当,局部的疼痛刺激,增加了情绪紧张和恐惧心理。
4.2年龄因素 21~50岁的中青年易发生抽血晕针,此年龄段心理反应性较为敏感,对疼痛反应高,抽血时他们注意力高度集中,对疼痛感受就更加敏锐,痛觉加剧。当肌体和精神痛苦超过其所能承受时,易出现血管迷走反应(虚弱、头晕、出汗),过度换气综合征(呼吸困难、窒息感、心悸等),使患者感到胸痛、心悸以致呼吸困难等。
4.3空腹状态与晕针发生的关系 空腹状态下发生抽血晕针由于个体差异,部分人员抽血时心情特别紧张,刺激对消化系统影响非常明显,可使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增加,胃蠕动加剧,此时处于空腹状态,易出现虚脱。
4.4其他因素 环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影响抽血晕针的发生,抽血空间狭小、空气不流通、室内色调不协调、环境嘈杂等容易发生抽血晕针;还有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生硬,抽血情绪受到影响,对护士失去信心,也容易发生抽血晕针。
5.护理对策 5.1进行健康体检抽血时,必须常规备齐抢救物品、药品、氧气、温开水等.
5.2对健康人群体检抽血前应先询问既往史,包括既往心脏病史、抽血晕针史等。.协助体检者用舒适体位及姿势,以利于身体放松。尤其是有晕针晕厥史,体检者应采取平卧位,在采血前,中,后密切观察体检者情况变化。
5.3做好采血前的宣教工作,首先对体检者紧张表情者,了解是否有晕针史。讲解空腹检查的意义。还要告知最好在平静空腹状态下采血,避免在急促上下楼剧烈运动后进行。也可通过一些画报文字挂墙上让健康体检者对采血前的知识有所了解。护士应保持在工作中有个良好的服务态度! 对自述曾有晕针史的患者需要更亲切,用关心、体贴的语调,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解释晕针发生的原因,并用诚恳的态度告诉患者,我是一名工作时间较长、有经验的护士,如果能配合护士的指导晕针是不会发生的,以加强对护士的信任程度。使患者精神上获得放松,心理上具有安全感。
5.4舒适清洁的治疗环境会给体检者一个安全感。采血护士不能因要接待大批量采血者工作量大而对抽血环境的忽视。如抽血台面的清洁,消毒程序的规范,采血用品的质量保证。
5.5对高危人群,先做好心理辅导,使其精神放松,安慰患者,分散注意力,抽血时取卧位,患者的目光避免观看操作过程,护士穿刺后切忌在体内来回退针,尽量做到一针见血。抽血时应严密观察患者脸色,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抽血,迅速拔出针头,将患者就地平卧,给予温热饮料,通知医生,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严重者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无须特殊药物治疗[2]。本组15例均予上述措施处理,观察20~30 min后,症状消失,自行离院。
6.讨论
晕针实际就是心理反应到生理反应的一个过程[3],如果我们能阻止心理反应的呈现,加强生理反应的抵抗能力,那么在采血过程中,就可减少避免晕针的发生。抽血晕针是紧张、恐惧心理或疼痛刺激,作用于丘脑下部反射性地引起迷走神经及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所致[2]。对于紧张、恐惧的抽血者,在抽血前要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宣传正确的抽血知识,消除紧张恐惧心理,抽血时应分散其注意力。有晕针史者,应采取卧位抽血,减少抽血晕针发生。对于有晕针史的患者,护士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其有着很深的心理影响。热情相迎、言语亲切、以诚相待及细致、稳重、熟练的操作则给病人亲切、可近、可信的心理感受,从而缓解病人焦虑、紧张和不安全感,达到提高患者应激水平的能力。为对于体质虚弱、营养欠佳有晕针史的患者采用去枕侧卧位,可使其躯体紧张的肌肉充分得以松弛,拥有稳定感。一旦发生晕厥由于头部处于一个相对低的状态,可减轻或避免大脑缺血缺氧。按压太冲穴是预防晕针的重要措施,此穴有降低神经兴奋性,松弛肌肉痉挛的作用,从而预防疼痛刺诱发的晕针[4].在抽血前、中、后,要密切观察抽血者的表情变化,如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冰冷的晕针先兆时,立即予以平卧,给予对症处理。本组15例晕针患者由于医护观察细致、发现及时、处理得当,无一例因晕针而发生意外。
参考文献:
[1]李大年.晕厥[M].现代神经内科学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41-143.
[2]陈敏章.晕厥的治疗中华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405-409.
[3]朱念琼。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9-45.
[4]梁巧珍。指压太冲穴防治肌肉注射时疼痛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4,19(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