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生物学概念的传递

来源 :飞·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YE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物学教学的任务之一是知识的教学,其关健是概念教学。不同的生物学教师对概念的理解不同,在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活动也不一样,本文重点阐述了什么是生物学概念及如何在教学中实现生物学概念的传递。
  关健词:生物学 概念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学生物学课程在内容和要求上较以前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建立起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目标,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新一代课程。作为一线的教师,在落实新课程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挑战。如: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就概念与核心概念的理解比较模糊和片面,仅仅将概念简单的等同于名词术语或其定义,将概念以孤立名词解释的方式让学生记忆,学生不易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框架,容易遗忘,在知识运用和迁移时感到困难。
  上述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听了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刘恩山教授的《初中生物学重要概念的教学》后,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生物学概念的传递有了新的认识。
  一、概念是什么
  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楚,概念是共同有某些特征或属性的事件、物体或现象的抽象概括,是一种由相近、相似的事件、想法、物体或人所组成的集合。作为一个概念,通常包括三个要素:一是概念名词,或者我们称之为概念术语。术语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还是习惯这种传递方式来进行生物学包括其他自然科学的概念传递。概念的第二个要素,就是指概念的内涵。概念的内涵关健是在于其揭示了概念的本质属性及其特征,而且是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概念的本质。概念的第三个要素就是概念的外延。所谓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通常也称之为概念的适用对象。
  二、教学中选择合适的传递概念的方式
  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课程内容的基本组成,作为生物学概念的传递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有两种传递概念的方式。第一种,也是我们老师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方式,就是使用术语来传递生物学概念。第二种传递形式,就是以一个完整陈述句去表述概念内涵的方式。用描述概念内涵的方式来传递概念,可以更好地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来确定概念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在初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中,我们选择传递概念的方式,既要揭示其事实,又要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选择使用术语来传递概念的方式存在很大的风险,学生在理解上可能与你所讲授的概念不真正一至,如“克隆”、“基因”等等这些概念教师只说术语,学生并不知道其真正含义。
  三、生物学教学中概念的传递和理解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我们应尽量避免使用专业词汇,将概念与词汇术语分开。比如:“光合作用”这个概念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能,也就是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分子合成糖(碳水化合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这一陈述中,“光合作用”就是一个概念,而里面的“实际内容”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能,也就是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分子合成糖储存了能量,同时,释放氧气就是此概念的内涵,这一实质适用于植物,这就是它的外延。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直接把此概念告知学生,而是通过几个探究实验,由学生自己总结出“光合作用”的内涵和外延。如:通过“探究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这个实验,学生得出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产物是淀粉等有机物;通过“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实验,知道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再结合一些其他实验,最终得出光合作用的内涵以及外延。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明确到底需要知道什么,理解了什么叫光合作用。这就是采用的第二种传递形式,因为学生对光合作用已经有了很深刻的理解,在此后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以第一种传递方式进行教学了,直接用术语传递。当然,如果直接用第一种方式传递“光合作用”这一生物学概念,那同学们仅仅是把概念作为名词解释去记忆概念,往往会导致学生不求正解,在不理解的基础上死记硬背,成为无意义的学习,只会获得一个无效的言语练习,可能会让学生在后续学习时产生困惑。但是如果两种方式结合传递,概念教学不再是满足于学生知道或记得某个专业词汇的含义,而是意味着课堂教学的重心将是帮助学生深层理解这些概念。
  四、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传递概念
  围绕着生物学重要概念来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如采用讲授、演示、实验、资料分析、讨论等,以促成学生对重要概念的建立、理解和应用。比如“观察细胞的基本结构”实验,通过学生的亲自动手实验,形成以下重要概念: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能进行分裂、分化,以生成更多的不同种类的细胞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动物细胞、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等结构,以进行生命活动;相比于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具有特殊的细胞结构,例如叶绿体和细胞壁。
  在教学实践中,一方面向学生提供各种丰富的、有代表性的事实来为学生的概念形成提供支撑;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完成感性知识到理性知识的转变。课堂上不能没有事实性知识,但不能停留在事实性知识,要帮助学生建立和理解重要概念。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消除头脑中与科学概念相抵触的错误概念,建立科学概念。精选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活动为学生建立概念提供帮助。
其他文献
我是一名战斗在幼教战线近三十年的幼教人,做教师12年,担任副园长至今15年。2008年对于我来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9月初始,刚刚完成了幼儿园教学楼的全面装修,忙碌了一个暑期的
本试验选用四种栽培模式(断根摘芯、断根不摘芯、地膜覆盖、直播),比较不同栽培模式的产量差异及增产原因;同时针对断根摘芯栽培模式,选用3个大豆品种(东农9219,克隆1号,黑农40),探讨同一栽培模式下不同品种的产量及产量增产原因,从而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试验结果表明: 1.同一品种条件下不同栽培模式、同一栽培模式下不同品种的产量存在差异。四种栽培模式的...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它的许多知识都来自于实验。特别是新课改实施后,要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动手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及科学探究精神。如果老师能在探究实验中引导学生一起,寻找科学家探索的足迹,体会科学家成功的欢乐,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将使新课堂教学改革效率倍增。下面谈谈本人对初中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的一些认识。  一、理解新《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住。”的确,好的开头是课堂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如果有个好的开头,往往能
摘 要:数学教学是教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活动方式来调节师生关系及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同学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以产生教和学的共融,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教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活动方式来调节师生关系及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
玉米是第一大粮食作物,能在不同的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下种植。我国0.67亿公顷耕地中盐渍化土壤约占10%,但是玉米的耐盐能力比较低,当盐度大于17 mmol·L-1时,50%以上的植物生
该研究以普通小麦品种鲁麦5号、济南13和长穗偃麦草(Elytrigiaelongatum)及其复合杂交后代中选育的12个种质系为材料,对抗病性、主要农艺性状特点和细胞学特点进行鉴定,在此
摘 要: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出路在于让语文课堂真正动起来,才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为此,要大胆让学生上网,因势利导,鼓励他们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提高自己的学习是效率;要坚持开展课本剧表演活动,让课堂动起来;要让学生在做中学,自己动手,制作各种知识卡片。  关键词:新课改 教育现代化 语文课堂活动 学生上网 课本剧表演 卡片制作  笔者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实践已十有余年,对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深感无奈
该文综述了白芝麻杂种优势及其研究进展,概述了黑芝麻主要性状的遗传及其杂种优势研究现状,对黑芝麻品种间和两系间杂种F1的杂种优势进行统计分析,对黑芝麻杂种F1的性状遗传
春化是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重要的调控环节,通过低温春化过程可以有效调控小麦幼穗的发育及分化进程,进而直接影响到小麦的抗冻能力和籽粒产量与品质。因此,开展小麦春化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对于小麦抗冻和高产分子育种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系统分析了小麦对春化响应的转录组及其在春化过程中的差异表达谱,并对与春化调控密切相关的候选基因进行了初步的功能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