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美方不要向“台独”势力发出错误信号等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inggoigo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锦涛:美方不要向“台独”势力发出错误信号
  
  美国首位黑人女国务卿赖斯上任后即刮起一股股外交旋风。要继访问欧洲中东与墨西哥之后,又在3月14日至21日来到亚洲,连续访问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日本、韩国和中国六个国家。这是她出任国务卿以来第一次亚洲之旅,也是布什第二任期开始后访华的最高官员。
  在中国,赖斯受到胡锦涛主席与温家宝总理的接见。在谈到台湾问题时,胡锦涛指出,妥善处理台湾问题仍然是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反分裂国家法》是一部促进两岸关系发展、推进两岸和平统一的法律,是一部反对和遏制“台独”、维护台海地区和平与稳定的法律。希望美方认清“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的本质和危害,信守布什总统多次重申的坚持一个中国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反对“台独”的承诺,理解和支持中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两岸和平统一所做的一切努力,不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任何错误信号。温家宝强调,影响台海局势和平与稳定的最大现实威胁来自“台独”的分裂活动。《反分裂国家法》主要是遏制“台独”势力,因而,它有利于两岸关系稳定和发展,也有利于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希望美方理解、尊重、支持中方的立法行动。
  在谈到朝鲜半岛核问题时,胡锦涛说,中方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致力于通过六方会谈解决半岛核问题,致力于维护半岛和平与稳定,这一立场是坚定不移的。我们愿与包括美方在内的有关各方一道,推动朝鲜半岛核问题新一轮六方会谈早日举行。
  
  韩国:动员一切手段,应对日之“竹岛”条例
  
  3月16日,日本岛根县议会表决通过了“竹岛之日”条例案,将2月22日定为“竹岛之日”。
  韩国政府立即做出强烈反应,认为“这是令人愤慨的行径”,是关系到韩国领土及主权完整的重大问题,并决定动员一切可能的手段,进行“强烈应对”。外交通商部当天发表声明,强烈谴责岛根县议会的“妄动”和日本政府不负责任的态度,强烈敦促日本立即废除该条例。韩国外交通商部召见日本驻韩使馆代办,提出强烈抗议。外交通商部长官潘基文表示:如果日本政府遮掩、回避、放任岛根县的不当举动,韩日两国间将无法建立真正的面向未来的友好关系。韩国文化观光部文化遗产厅厅长俞弘浚也于当天宣布:全面开放本国国民进入独岛的限制,允许国内媒体进行采访;开放日本对朝鲜半岛实施殖民统治时期的部分遗迹,如“秘园”等,加强对韩国国民的历史教育。韩国政府还计划于近日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常任委员会会议,就1965年韩日实现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关系进行全面审议。与岛根县建立友好道县关系的韩国庆尚北道当天也立即宣布同岛根县断绝关系。
  
  巴各派聚首开罗,《开罗声明》体现和平意志
  
  3月15日至17日,巴勒斯坦13个派别聚首开罗,围绕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全面改革以及与以色列实现停火等三大议题展开讨论,并一致通过《开罗声明》。这是巴各派首次以书面形式就巴以冲突和巴民族的重大问题达成一致并形成统一立场,也使人们看到了巴以局势恢复平静、和平进程重新启动的新希望。巴各派表达了延长“平静期”、渴望参与7月举行立法选举的愿望。《开罗声明》也是双方民意和国际意志的体现。长达四年多的以巴大规模冲突使双方人民渴望过正常的生活。而且,国际社会帮助解决巴以问题的决心在不断增强。就在会议进行中的16日,以色列向巴勒斯坦方面移交了约旦河西岸城市杰里科。
  近年来,包括哈马斯在内的一些巴激进组织逐渐调整原先的强硬立场,开始寻求自身的政党化,以便以务实灵活的态度来参政议政。哈马斯领导人马沙尔明确指出,目前国际和地区形势的变化对哈马斯十分不利。哈马斯将理智对待当前形势。有专家认为,巴激进组织选择走政治路线,可减少激进组织的军事行动,有利于局势的缓和;但同时,由于这些激进组织并没有放弃对以色列进行武装抵抗的强硬立场,特别是哈马斯目前在巴民众中享有较高的支持率,很可能在立法选举中成为目前处于执政地位的巴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强有力的竞争者,从而打破巴立法委员会目前各派的力量平衡。
  
  卡拉米拒绝反对派,贝鲁特再挨炸
  
  3月18日夜,位于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东部的杰迪达居民区发生一起汽车爆炸,六人受伤。目前尚无任何组织或个人声称对此事负责。这是今年2月14日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遭汽车炸弹袭击身亡后的第二起爆炸事件,也是首次针对黎平民的恐怖行为。由于爆炸发生在黎巴嫩看守政府总理卡拉米拒绝接受黎反对派提出组成黎新政府的先决条件(即建立一个中立的政府、解除黎巴嫩安全机构负责人职务、对前总理哈里里遇害事件进行国际调查)之后,因此,舆论认为,尽管黎巴嫩国内爆发“反美”和“挺叙挺政府”的游行风暴,但黎巴嫩组阁前景面临严重困难。近来,黎巴嫩局势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因哈里里遇袭身亡而出现声势浩大的“反叙反政府”大游行突然偃旗息鼓了,相反,黎巴嫩国内出现上百万民众举行了规模更大的“挺叙挺政府”大游行。这表明黎国内派别斗争正进入白热化阶段。此外,迫于美国与黎巴嫩国内反对派的压力,叙利亚也加快从黎巴嫩撤军的步伐。黎巴嫩军方17日宣布,叙利亚当天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撤军工作。其中,约4000名士兵已经回国,另有约4000名士兵撤至黎巴嫩东部的贝卡谷地。截至19日,留在黎巴嫩境内的叙军人数约为1万人。
  
  美国抛绣球,伊朗不领情
  
  3月11日,美国国务卿赖斯通过国务院网站发表声明,为了支持欧洲的外交努力,如果伊朗同意放弃可能用于生产核武器的技术,美国不再反对伊朗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将允许向伊朗出售民用飞机的零部件。西方舆论普遍认为,美国此举无疑是布什总统上月欧洲之行的一个成果,它似乎至少暂时弥合了美国与西欧盟国多年来在接触还是孤立伊朗问题上的分歧。但有舆论认为,这与其说是华盛顿对解决伊朗核问题的重大政策转变,还不如说是“胡萝卜+大棒”的政策更为贴切。果然,伊朗根本不领“情”———伊朗驻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团高级官员纳赛里13日公开声言:如果美国认为伊朗会因为美国对伊经济鼓励措施而放弃核计划,那么美国要么是不了解伊朗与欧盟国家谈判的具体内容,要么是对伊朗存在“幻想”。外交部发言人阿塞菲也说,任何压力、威胁或利诱都不可能使伊朗放弃自己的合法权利。在美国利诱不成的同时,从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3月13日传出的一条消息似乎值得关注。报道说,以色列已秘密制定一项空地联合作战计划,决定在国际社会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外交努力失败后,从空中和地面对伊朗核设施进行联合打击。该报还煞有介事地说,以色列总理沙龙此前2月曾授权以武装部队对伊朗发动袭击。而且,该作战计划还与美国商讨过。至于这是否为美以演的双簧戏就不得而知了。
  
  美国公布《国防战略》和《国家军事战略》
  
  3月18日,美国国防部正式公布了《国防战略》和《国家军事战略》两份文件。《国防战略》是国防部长在如何实施总统的国家安全战略方面提供战略指导的文件,也是《四年防务评估》的基础。该文件重申了构成2001年《四年防务评估》框架的四个概念:向盟国和朋友作出保证,劝阻潜在对手,威慑侵略和反对胁迫,以及打败对手。而《国家军事战略》把国家安全战略和《国防战略》中的指导具体化,它提出三个军事目标:
  保护美国,防止冲突和突然袭击,战胜对手。
  美国国防部定期公布《国防战略》,而《国家军事战略》则两年更新一次。这两份文件为正在进行中的2005年《四年防务评估》提供了战略背景。
  
  意大利从伊撤军,美国不轻松
  
  3月15日,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宣布将从今年9月份开始逐步撤出在伊拉克的3000多名驻军。贝氏此举是在伊拉克负责营救女记者斯格雷纳行动中特工卡利帕里被美军枪杀而导致其国内引发了大规模反美、反战抗议活动的情况下发生的。对此,美国颇不以为然。白宫发言人麦克莱伦说:“意大利撤军时间表将以伊拉克部队的安全能力为依据,伊拉克政府将承担更多责任,贝卢斯科尼在撤军前会与该地区的盟友合作的。”
  其实,意大利撤军,美国远没有那么轻松。驻伊意军是继美、英与韩国之后的第四大驻伊外国军队,它的撤军会直接冲击以美国为首的驻伊国家联盟的团结。美国一方面要保持以美军为主导的联军部队的驻军规模,另一方面又要将伊拉克战争描绘成一个基础广泛的多国“联盟”的事业。意大利的撤退不仅仅会让联军安全力量出现漏洞,更重要的是打击了联军士气。实际上,在意大利之前,撤军的“多米诺”效应已经开始出现了。自2003年3月美军对伊拉克动武以来,出兵伊拉克的国家一度达到了38个,但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4个国家永久地撤出了伊拉克。如今在联军阵营中还有24个国家。2003年初,包括美军在内的驻伊外国部队一度达到30万人,如今这个数字只有172,750,其中15万为美军部队。即使这样,驻伊联军的总数还在下降,因为有更多国家去意已定。就在意大利宣布撤军的3月15日,保加利亚总统宣布在今年年底之前撤出在伊拉克的450名军人;也在当天,第一批约150名驻伊乌克兰士兵回家了,余下的1500人将在今年10月前陆续打道回府;荷兰政府已经宣布在4月底前分阶段撤出驻伊的1400多名军人。此前14日,约150名荷兰士兵从伊返回。波兰,也正考虑今年7月将1700人的驻军减半,大约在明年初全数撤走。上个月,葡萄牙撤走了在伊拉克的127名士兵,摩尔多瓦撤走了12名士兵。
  去年从伊拉克撤走的国家和军队规模如下:西班牙,1300人;汤加,44人;新西兰,60人;泰国,423人;菲律宾,51人;洪都拉斯,370人;多米尼加,302人;尼加拉瓜,115人;匈牙利,300人。挪威撤走了150名士兵,但留下15名联络官;新加坡撤走了160人,后来又提供了一辆登陆坦克以及坦克兵。
  看来,在汹涌的撤军狂潮面前,要说服联盟内的国家继续将他们的部队留在安全局势恶劣的伊拉克,是美英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
其他文献
地处北欧的丹麦是有名的童话王国、和平之乡。虽然祖上是维京海盗出身,但经过千百年的历史洗炼,丹麦人的骨子里已经沉淀了一种根深蒂固的中庸观念。历史学家曾总结出这样一个有趣的规律:从基督教传入到宗教改革,从资产阶级大革命到共产主义运动洪流,任何一场极端运动风暴一旦进入了丹麦以及北欧这片深沉的地域便化作霏霏细雨润物无声了。20世纪中叶,包括丹麦在内的北欧形成了独特的共识政治,其精髓即为不同政治见解和力量间
期刊
NBA登陆中国!这使中国篮球迷梦想成真,使小巨人姚明梦想成真,也使NBA梦想成真——而这一切,都源于另一个人的梦想成真。  “中国赛是NBA支持中国篮球运动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让我们在美国的球迷和中国的球迷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2004年2月,大卫·斯特恩在洛杉矶的NBA新闻发布会上说。“为什么选择‘国王’来和‘火箭’打比赛?我们必须选择一个旗鼓相当的球队,‘国王’很强,经常打入季后赛,是一支充
期刊
汪道涵个人代表参加辜振甫追思会    2月2日,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先生的追思会在台北孙中山纪念馆举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孙亚夫、秘书长李亚飞作为汪道涵会长个人的代表前往吊唁,并向辜先生遗孀严倬云女士转交了汪道涵会长的亲笔信,对辜振甫先生促进两岸谈判,达成“九二共识”,促进两岸关系发展所做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同时,他们还表达了国务院台办主任陈云林对辜振甫先生的敬意和缅怀之情。辜振甫
期刊
俄罗斯欲实行社会福利改革动议已久,但因涉及几千万人的利益,不得不推迟至今。    苏联的“遗产”:高福利    俄罗斯的社会福利名目繁多,可以称得上是“高福利”国家,许多福利待遇都是苏联时期沿袭下来的,像全民的免费医疗、免费教育以及某些行业和阶层所享受的住房、交通和疗养的免费等。在保健方面,实行的是发放免费或低价疗养卡制度,在高加索地区以及南部海滨城市建有许多疗养院,供人们休假疗养时使用。  原苏
期刊
头戴钢盔,身穿防弹衣,脸上蒙着黑面罩,特种兵突击队员借着学校墙根、大树和栅栏的掩护,闪电般地向学校被炸开的大洞扑去,炒豆般的枪声响彻校园内外。在震惊世界的俄罗斯别斯兰人质危机中,俄罗斯特种部队再一次引起世人的关注。在攻占学校和营救人质的过程中,共有11名阿尔法特种部队和信号旗特种部队官兵丧生。这一损失在俄联邦安全局特种部队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神勇善战的阿尔法特种部队自成立以来一共只有19人在行动
期刊
人类有关心未来的天性。进入新世纪,国际格局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动?世界总体稳定的局势能否保持?东亚地区是否会发生重大危机和冲突?美国霸权如何发展?中国的生存与发展将遇到哪些挑战、能否顺利崛起?对所有这些问题人们在努力思考和探索,许多专家也给出了自己的预测。在国际关系领域,对过去的事情做出解释不算是件很难的工作,但探索未来就不同了。一些著名的战略家在这方面有过深刻的教训。  即使在未来较短的几年时间里,
期刊
春节长假期间,不知有多少“韩迷”坐在电视机前让里面的韩国俊男靓女滋润眼球。不论是新播出的《阁楼男女》、《好人》、《女人天下》,还是重播的《人鱼小姐》……  你想过吗,你为什么喜欢看韩剧?韩国为什么能制造出这么多让你着迷的韩剧?韩剧反映的社会生活真实吗?  当前,韩国影视剧(简称韩剧)在中国大有燎原之势,其热度经年不减。甚至有观众称:没有韩剧,电视简直没法看。自1993年中央电视台引进第一部韩国电视
期刊
除日本人、美国人和俄国人外,中国电影中较多出现的还有英国人形象。英国是近代最早用炮舰打开中国大门的西方国家,电影中的英国人也多是殖民主义的代表。从上世纪60年代的《林则徐》到90年代的《鸦片战争》,时隔30年后中国电影两度关注作为中国历史转折点的这个重大历史事件。在《林则徐》中,谭宁邦扮演的颠地和魏立达扮演的义律,把殖民主义分子的形象深深地刻在观众脑海中。90年代的《红河谷》则反映了20世纪早期英
期刊
“鬼子进村”    一个个面目狰狞,如凶神恶煞,军帽两旁挂着“屁股帘儿”,军官高举指挥刀,士兵横端上刺刀的“三八大盖”,伴随着一曲俗称“鬼子进村”的经典且诡异的音乐,嘴里还频频骂着“八各牙路”,烧杀掠抢,无恶不作,但最后终究难逃覆灭……这就是“中国电影中的日本人形象”这个题目在我脑海里唤起的第一个画面。  推己及人,我想很多人在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都会产生和我同样的感觉。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日本人曾
期刊
新一轮恐怖袭击狂潮    10月9日,两名中国工程师在巴基斯坦西北部落地区遭绑架,一人获救、一人死亡。10月7日,埃及西奈半岛小城塔巴发生三起爆炸事件,死伤200多人。此前,发生在中东、俄罗斯、中亚、南亚、东南亚的恐怖事件更是不胜枚举。可以说,自2003年5月,全球范围出现了新一轮恐怖攻击的狂潮,而中东-中亚-南亚-东南亚“恐怖高危”弧形地带的形成及其事态发展是其中最为令人不安的。  在伊拉克,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