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热,吃一杯“有料”的苏式绿豆汤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know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烈日炎炎里,各色冷饮轮番登场,而对于苏州人来说,在“秋老虎”的日子喝一碗苏式绿豆是最好的方式之一。
  老苏州们说,现在的吃货可幸福多了,绿豆汤料丰富,味道足。不像从前,大家把绿豆装在饭盒里,在厂里的食堂蒸烂,冲点“冰冻水”就是一杯防暑饮品了。
  而如今流行在苏州大街小巷的苏式绿豆汤里,绿豆甚至成了“篇幅”不多的主角。一杯杯绿豆汤,何止料多,简直好看到真正“弹眼落睛”。
  苏式绿豆汤,
  吃的就是一种“豪”
  在这座城市里,绿豆汤有两种,一种是家常绿豆汤,一种是苏式绿豆汤。
  家常绿豆汤是苏州人家最熟悉的午后消暑甜品。姆妈们在前一夜先用清水泡上一把绿豆,第二天放在锅里慢慢煮,煮到绿豆“开了花”,再加上冰糖或者砂糖,口感又酥又“沙”。再传统些,搭配上雪白的百合一起煮烂。小朋友或许会不喜欢吃,一口下去既有绿豆汤的甜,又有百合的微苦。但此时长辈们会说:“倷懂撒,百合清凉的,热天吃最灵格。”
  但这样细心熬制的绿豆汤竟然没有被冠上苏式的名号,是因为真正的苏式绿豆汤更加“豪”。
  用“豪”字来形容苏式绿豆汤最为贴切。家常绿豆汤煮完总有一种灰绿的“朦胧”色,但苏式绿豆汤却有着宝石般的清透和亮眼的色彩。绿豆垫底,雪白的糯米,黄色的蜜枣、粉色的芸豆、撞色的青红丝、透绿的冬瓜糖……冲入冰镇的薄荷水,透明玻璃杯上再透出一点点雾气,煞是好看。
  难怪有初来苏州的游客拿着这杯绿豆汤感叹:“不得了,这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的甜品,苏州人果然够富贵!”
  这样的苏式绿豆汤,吃的是多层次的味道和“挺括”的口感。底部的绿豆汤绝不是烂的,反而带着一些硬。糯米也一改苏州人喜欢的软糯口感,配合着绿豆颇为耐嚼。事实上,整整一杯苏式绿豆汤口感都达到了和谐一致,从芸豆到冬瓜糖,都需要你一边喝着清凉微甜的冰薄荷水,一边慢条斯理地动用牙齿和咀嚼肌。想象一下,坐在竹椅上,吹着风扇,享受着树荫的遮盖,看着蓝天白云,再打开收音机来一曲评弹当背景乐,这样慢慢嚼一下午,不就是苏州人最愜意的生活方式。
  真正的功夫,
  藏在每一口“简单”的食材中
  是不是真正的吃货,端起这杯苏式绿豆汤时就能分辨出来了。觉得它做起来简单,就是将各种食材放在一起用水一冲的人,必定对吃没有什么观察和讲究。而那些评价说 “哎呀,这么多食材,岂不是要分开准备,分开制作,还要把味道调和好,必定不容易吧”的吃货,才明白苏州美食的妙处。
  苏州人过得精致,爱在朴实中下细功夫。这杯苏式绿豆汤,也是其中的代表。
  8月底的下午,烈日之下行人焉焉,双塔街道十全街边的绿豆阿婆绿豆汤却生意兴荣,来买绿豆汤的人络绎不绝。去喝上两杯绿豆汤,趁着老板或阿姨难得空闲的时候凑上去聊聊天,或许就能掌握如何将一杯苏式绿豆汤做好的奥义。
  原来,苏式绿豆汤的主角绿豆是慢慢蒸出来的。对于煮烂的绿豆,店里的阿姨说:“绿豆就是要蒸,清香才能锁在里面,一煮酥,味道就都在汤里了,有啥好吃的。”要喝汤,真正味道醇的是蒸绿豆留下的原浆。原浆很珍贵,店里蒸上一天量的绿豆也只能留下几杯,普通食客能不能喝到,要看缘分。
  蒸绿豆和糯米有着非常重要且繁琐的步骤,店里请的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每天早上4点,他就在后厨做准备。绿豆要先泡好,糯米则要淘上三遍,分盘放入蒸箱蒸,每箱蒸1个小时。
  蒸,只是最基本的步骤。蒸好拿出来后,绿豆汤和糯米都要放在风扇下吹凉。这也是杯中糯米雪白且口感软硬适中的秘密。在糯米吹凉的过程中,师傅还要不断给它反面,才能做到两面硬度一样。糯米要成型,起码要翻上五次面,直到手背放上去不粘才算完成。
  一杯好喝的苏式绿豆汤,就连薄荷水的清凉度和甜度都要按比例进行调配。当年绿豆汤店开业前,薄荷水调配了无数版本,“喝腻”了好几个帮忙试喝的饭店主厨,终于得到适口甜度。耐喝的苏式绿豆汤,薄荷水并不会很甜,因为其中有个“窍开”:辅料都是有甜味的,越是吃到后面越甜,所以必须够淡够清爽,有微微的糖分即可。
  至于其他的材料,则要提前放在冰箱里冰好,才不会抢了冰薄荷水的凉度。
  此外,如今的苏式绿豆汤,还多了几分创意:有加乌米的,加芋圆的,用大玻璃杯装着,拿着金属长柄勺挖着吃,更是有了一种都市小清新的调调,不输当下流行的奶茶店。苏州人嘛,吃的不只是味道,还有一种腔调。
其他文献
无论是住在繁华老城,还是住在诗意湖边,  每个人的生活都有自己的打开方式。  生活在吴中,  有品质的生活可以是什么模样?  来自不同版块的不同人,  给我们展示了他们不同的生活方式。  繁华老城区,行走皆时尚  从小就生活在嘉宝花园的小宋,对自己的小区一直有一种自豪感。嘉宝花园属于吴中区较早的一批小区之一。小区分为三期,一期于2000年竣工交付使用,由住宅与花园两部分组成,共占地10万平方米,其
期刊
由夏入秋,又到换季时。再过一两月,就可以将夏装放入柜子,拿出厚些的衣服。而此时,是顺便整理衣橱,放弃那些“鸡肋”衣物的好时候。由此步入减法生活,品尝无负担的甜头。  减物,换一种生活清晰状  这两年,一部日剧《我的家里空无一物》突然在公众号里红了起来。剧中,洒满阳光的公寓内空空荡荡,短发女孩躺在整洁的地板上,享受着轻松时光。作为“断舍离”的极致践行者,她抓紧一切机会整理物品。对她来说,不需要的东西
期刊
苏州评弹(评话、弹词)是江南文化的一面镜子,是江南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  周良,著名评弹理论家,长期从事评弹工作管理,研究探索评弹艺术规律,为保护与传承评弹艺术、促进评弹艺术改革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比起昆曲,评弹似乎更生活化,更易传唱,这其中有何原因?发展过程中形式有无变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弹保护和发展的现状如何?带着这些问题,笔者专访了九旬高龄的周良先生。  “苏州评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
期刊
有样学样。天下多的是现成的样子,有笔墨样、有格局样、有雕琢样、有当红样……可我义父戴敦邦偏偏不学,他执意苦修几十年,和自己对着干,见样破样,闯出了一番“戴家样”。  义父戴敦邦因创作《水浒人物一百零八图》、《红楼梦人物百图》、《金瓶梅全图》等古典题材及古装人物为人们所熟知,其画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学精神,用笔精到,浓墨重彩,雅俗共赏。戴家样,是戴敦邦的艺术之样,也是将自我活出的一个人生样本。  
期刊
开车出行,最糟心的莫过于堵在路上,一眼望不到头的车尾,道路秒变停车场。对于在苏州生活的人们来说,南环、友新这两处高架路,甚至被调侃为“自带干粮”路段。  这下好了,有着苏州最大立交之称的尹山湖立交,近日已局部试通车。东环南延二期工程尹山湖立交,位于吴中区尹山湖畔,由中铁二十局一公司承建。这条立交贯通东西、连接南北。向北连接南环高架,直通市区;向南直通吴江;向西通过南湖路,连接友新高架;向东接南湖路
期刊
大家到一个地方去出差或旅游,其实对城市的各个细节之处是很上心的。比如大街上卫生状况怎样,当地人如何过马路,他们普遍的热情度怎样,他们对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总体评价如何,以及机场、酒店、饭馆、出租车等行业服务人员的平均质素等,都会影响到你对这个城市的印象。这就是文明城市创建的意义和必要性。  国内城市每年有各种各样的大小评比,很多人不知道,全国文明城市是中国所有城市品牌中含金量最高、创建难度最大的一个,
期刊
访谈黄裴莉的时间段是在开学第一天。“我等下还有一个会议要开。”仅有一小时空余时间的黄裴莉爽利地招呼记者坐下,她快速地回复完手机里的工作留言后便示意可以开始采访。当黄裴莉讲述起办学理念和对教育的理解时,她思绪万千……  “生命影响生命”贯穿教育  有位名为阿心的“知心朋友”以心灵捕手的身份,忠诚地为田初中学子的成长守候。这位“知心朋友”就是苏州市田家炳实验初级中学与苏州大学心理人工智能协同创新中心合
期刊
为了让居民切实参与到垃圾分类中,姑苏区白洋湾街道长青社区开启了变废为宝系列活动,将身边废旧物品重新转化为有用物品的同时,更多居民在观察和思索的过程中,不但更深入地了解了分类思路,在日常生活中也受到启发减少了垃圾的产生。  将“缠花” 的艺术之美带入生活  在之前的清掃行动中发现,草丛内扔有衣服吊牌、扑克牌、儿童卡牌等废弃物,清理起来麻烦不说,特别影响环境。但受此启发,社区手工爱好者们想起汉服文化流
期刊
物质的进步有时使人作茧自缚。  而简单,是一种可以拯救我们的生活哲学。  梭罗说过:"大多数豪华的生活以及许多所谓的舒适的生活,不仅不是必不可少的,反而是人类进步的障碍,对于豪华和舒适,有识之士更愿过比穷人还要简单和粗陋的生活。"  简单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生活?撥开物质世界的层层裹缚,多做减法,多探索内心,平息外部无休无止的喧嚣,回归内在自我,遵循内心,尽量让自己过得悠闲、舒适,活得通透明白,只
期刊
活的法则,无非就是简单的快乐。看历史、文学,要看两个人,一个是屈原,一个是陶渊明。这两人,确实是触动了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一些东西。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对完美人格的向往,都好像是寄托在这两人身上。  有时,我们拥有越多,就越没时间做自己,在物质的重压和驱使下,几乎忘了关照自己的内心。而那种“简朴”的快乐其实离开我们太久了。  《论语·述而第七》中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吃着简单的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