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应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这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教育者们普遍形成的共识。而基础教育则应致力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其中阅读能力是最重要的能力之一。《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统称《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可见阅读的重要性。对一个人来讲,阅读习惯的养成要比他所学到的知识更为受用。因为阅读的收获是多方面的,汲取知识,开拓视野,增长智慧,掌握技巧,包罗万象,无所不有。阅读习惯在一个人的所有习惯中也是最有价值的。犹太民族是让我们欣赏的民族,犹太人的智慧,就是他们在大量的阅读中获得的。据统计,犹太人平均每人每年的阅读量是45本书。有这样一句话:“财富在美国人的口袋里,智慧在犹太人的脑袋里。”是阅读让犹太人拥有了人类最多的智慧。阅读如此重要,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重任就落在了我们语文老师的肩上,成为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标准》还指出,“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规定了中小学生的必读书目,如小学阶段的《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以及中外童话和古今寓言,初中阶段的《西游记》、《鲁滨孙漂流记》、《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这些书目的规定明确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对学生的阅读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鉴于此,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就成为语文老师需要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要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语文老师要将阅读习惯的培养渗透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应该根植于语文老师的教学思想中,语文老师应该首先认识到阅读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认识到阅读习惯的培养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有了这样的教学思想引领,教学行为就会发生变化。在日常教学中,就会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渗透阅读教学。
六年级语文老师教授沈石溪的《最后一头战象》一文,可安排较短课时学习新课,另外穿插介绍沈石溪的《狼王梦》、《第七条猎狗》、《象王泪》等作品,要求学生找相关作品阅读。虽然起初对学生来说是完成任务性质的,是被动的,但相信学生在读了一篇之后,会主动地找沈石溪的其他作品来读,因为作品的吸引力会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这样,学习一篇《最后一头战象》,也就学习了沈石溪的其他作品,甚至会激发学生对动物小说的热爱。课堂的教学效果就应该是这样的,在课堂结束后,将对课程的学习延伸到课后,并产生积极而长远的影响,这样的教学才是富有价值的,高于课堂的。如果将这种教学行为持之以恒地进行,学生会在你的语文课上得到高于课堂的收获。
二、阅读范围应该打破《标准》规定的书目范围,书要读的多,读的广,不要把学生的阅读范围只局限在文学类的书目上。文学,自然科学,只要是健康的,只要喜欢,就要拿来读。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阅读让我们收获的不只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智慧和真理。毛泽东的一生都在读书。他读过的书种类繁多。他曾经说:“我一生最喜欢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夜不睡,但不能不读书。”他一生始终没离开过书,无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尽管日理万机,但他仍然坚持读书。主席的智慧,与他博览群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三、语文老师首先应该做一个读书人,教学中不断地向学生传递从读书中获得的各种各样的信息,从而激发学生产生阅读欲望,感染学生不断地阅读。教授《藤野先生》,可简单介绍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的有趣情节,以引起学生对鲁迅作品的学习兴趣;学习《列夫·托尔斯泰》人物传记,可穿插介绍托翁的《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形象,还可介绍《战争与和平》;学习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时,讲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片段……这些有关的作品介绍不需太多,只要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勾起学生的阅读欲望就可以了,太多的介绍反而会影响教学进度。有了这样的引领,学生会经常产生阅读冲动,课余就会有目标地选择相应的书目阅读。当然,老师不是倡导学生只去阅读大部头的作品,只是要传递不断读书的精神,树立读书的意识。比如老师看了一篇精美小散文,在恰当时候介绍给学生,都是对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良好引导。
四、给学生留出阅读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的阅读成为可能。
《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其中“提倡少做题,多读书”的要求从根本上体现了语文课有别于理科的特点。但从现有形势看,为了追求应试需要的高分,很多语文老师陷入了一个误区:一味地要求学生做题,搞题海战,致使学生在无休止的题海中死缠烂打,高耗低效。严重地忽视了语言课的特有功能,无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背离了新课标提出的“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的遵旨。应该说,没有教会学生阅读的语文课堂,学生只能得到“芝麻”,而不会获得想要的“西瓜”。只有在课堂、课余给学生留出时间和空间,学生的阅读渴望才能得到满足。我认为,新课标规定的学生必读书目,不妨留出一定的课时让学生阅读,并配以名著导读,真正让新课标规定的必读书目的阅读落到实处。另外,语文作业的布置也可以用阅读课外书的形式完成。如此引导,必能增强学生的阅读意识,提高阅读能力。
老师们肯定有这样的顾虑,课外书看得多了,会影响其他课程的学习,影响学习成绩。《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我同样认为,学生书读得多了,语感得到了培养,对语言的理解和领悟能力也就得到了加强。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同样能实现老师期望的成绩目标。我们在教学中也会看到有这样的学生,学习不用功,可是很喜欢看课外书,别的科目成绩一塌糊涂,唯独语文成绩令人刮目相看。而且这样的学生一旦努力学习,其他科目的学习成绩也会很快提高的。也有这样一部分学生,理科学得可以,可语文水平一般,这类学生的整体成绩怎么也提不起来,原因在于语文水平低,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就弱,对其他科目的内容的领悟能力就相对差了,所以制约了其他科目的发展。
教学思想引领教学行为,教学行为决定教学效果。我们作为语文老师,头脑中首先要有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思想,才能在教学中“润物细无声”地去培养这种习惯,强化这种习惯,直至让这种习惯在我们的训练、熏陶中养成。设想一下,很多年以后,我们的学生回忆起自己在学校的收获的时候,对课本所学知识已经所记甚少了,但会感念我们教会了他们阅读,因为阅读带给他们的是终身受用的财富。
这里,我要倡导语文老师们,在教学点滴中注重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让学生的阅读意识、阅读思想、阅读习惯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发芽生根,蓬勃生长!那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做到了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也是对语文教育功能的最好詮释。
《标准》还指出,“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规定了中小学生的必读书目,如小学阶段的《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以及中外童话和古今寓言,初中阶段的《西游记》、《鲁滨孙漂流记》、《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这些书目的规定明确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对学生的阅读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鉴于此,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就成为语文老师需要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要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语文老师要将阅读习惯的培养渗透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应该根植于语文老师的教学思想中,语文老师应该首先认识到阅读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认识到阅读习惯的培养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有了这样的教学思想引领,教学行为就会发生变化。在日常教学中,就会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渗透阅读教学。
六年级语文老师教授沈石溪的《最后一头战象》一文,可安排较短课时学习新课,另外穿插介绍沈石溪的《狼王梦》、《第七条猎狗》、《象王泪》等作品,要求学生找相关作品阅读。虽然起初对学生来说是完成任务性质的,是被动的,但相信学生在读了一篇之后,会主动地找沈石溪的其他作品来读,因为作品的吸引力会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这样,学习一篇《最后一头战象》,也就学习了沈石溪的其他作品,甚至会激发学生对动物小说的热爱。课堂的教学效果就应该是这样的,在课堂结束后,将对课程的学习延伸到课后,并产生积极而长远的影响,这样的教学才是富有价值的,高于课堂的。如果将这种教学行为持之以恒地进行,学生会在你的语文课上得到高于课堂的收获。
二、阅读范围应该打破《标准》规定的书目范围,书要读的多,读的广,不要把学生的阅读范围只局限在文学类的书目上。文学,自然科学,只要是健康的,只要喜欢,就要拿来读。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阅读让我们收获的不只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智慧和真理。毛泽东的一生都在读书。他读过的书种类繁多。他曾经说:“我一生最喜欢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夜不睡,但不能不读书。”他一生始终没离开过书,无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尽管日理万机,但他仍然坚持读书。主席的智慧,与他博览群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三、语文老师首先应该做一个读书人,教学中不断地向学生传递从读书中获得的各种各样的信息,从而激发学生产生阅读欲望,感染学生不断地阅读。教授《藤野先生》,可简单介绍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的有趣情节,以引起学生对鲁迅作品的学习兴趣;学习《列夫·托尔斯泰》人物传记,可穿插介绍托翁的《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形象,还可介绍《战争与和平》;学习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时,讲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片段……这些有关的作品介绍不需太多,只要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勾起学生的阅读欲望就可以了,太多的介绍反而会影响教学进度。有了这样的引领,学生会经常产生阅读冲动,课余就会有目标地选择相应的书目阅读。当然,老师不是倡导学生只去阅读大部头的作品,只是要传递不断读书的精神,树立读书的意识。比如老师看了一篇精美小散文,在恰当时候介绍给学生,都是对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良好引导。
四、给学生留出阅读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的阅读成为可能。
《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其中“提倡少做题,多读书”的要求从根本上体现了语文课有别于理科的特点。但从现有形势看,为了追求应试需要的高分,很多语文老师陷入了一个误区:一味地要求学生做题,搞题海战,致使学生在无休止的题海中死缠烂打,高耗低效。严重地忽视了语言课的特有功能,无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背离了新课标提出的“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的遵旨。应该说,没有教会学生阅读的语文课堂,学生只能得到“芝麻”,而不会获得想要的“西瓜”。只有在课堂、课余给学生留出时间和空间,学生的阅读渴望才能得到满足。我认为,新课标规定的学生必读书目,不妨留出一定的课时让学生阅读,并配以名著导读,真正让新课标规定的必读书目的阅读落到实处。另外,语文作业的布置也可以用阅读课外书的形式完成。如此引导,必能增强学生的阅读意识,提高阅读能力。
老师们肯定有这样的顾虑,课外书看得多了,会影响其他课程的学习,影响学习成绩。《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我同样认为,学生书读得多了,语感得到了培养,对语言的理解和领悟能力也就得到了加强。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同样能实现老师期望的成绩目标。我们在教学中也会看到有这样的学生,学习不用功,可是很喜欢看课外书,别的科目成绩一塌糊涂,唯独语文成绩令人刮目相看。而且这样的学生一旦努力学习,其他科目的学习成绩也会很快提高的。也有这样一部分学生,理科学得可以,可语文水平一般,这类学生的整体成绩怎么也提不起来,原因在于语文水平低,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就弱,对其他科目的内容的领悟能力就相对差了,所以制约了其他科目的发展。
教学思想引领教学行为,教学行为决定教学效果。我们作为语文老师,头脑中首先要有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思想,才能在教学中“润物细无声”地去培养这种习惯,强化这种习惯,直至让这种习惯在我们的训练、熏陶中养成。设想一下,很多年以后,我们的学生回忆起自己在学校的收获的时候,对课本所学知识已经所记甚少了,但会感念我们教会了他们阅读,因为阅读带给他们的是终身受用的财富。
这里,我要倡导语文老师们,在教学点滴中注重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让学生的阅读意识、阅读思想、阅读习惯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发芽生根,蓬勃生长!那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做到了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也是对语文教育功能的最好詮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