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目前经济增长趋缓的竞争格局下,如何适应新常态下的宏观经济和行业形态的发展趋势,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并通过成本控制来降低产品价格,维持或提高市场的竞争优势,是多数企业经营管理的首要战略。要做到成本降低,就必须在管理方面对成本严加控制。在企业,尤其是机械制造行业的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定额工时,是生产成本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合理地利用工时,克服工时的浪费,就能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实动工时测定;定额工时;关系
前言
一个操作者一个月完成的定额工时可以高达数千小时,远远超出同一月份的日历小时数,而且而还在年终评选时,作为其评优时的主要依据,这在个别国企已经不是什么神话了,由于奇高的工时,使得产品的加工成本误差彼大,已影响到产品参与市场竞争力和最终的成本核算。
一、实动工时测定及与定额工时的关系
1.定额工时与实动工时的区别。历史留存下来的定额工时,是工艺部门或人力资源部门对产品或零件的难易程度做出科学规定的作业时间,用以计算生产一个零件的人工费、设备使用费和消耗的水、电费等,因此最早的工时定额,特别是机械加工工时是根据操作工实际操作时间,用秒表实测而成。所以操作者如果不通过工艺改进,加班加点要想超额完成工时定额,具有相当的难度,以致企业以此为依据对超产员工给予奖励,由此以前的工时定额具有其合理性,是可以作为成本核算的依据。计划部门也是根据定额工时来合理安排生产,并根据计划来确定是否需要加班及其所需的加班时间。而现在的定额工时与实际加工所需要的工时已相差甚远,如果生产计划部门按现有的定额工时来安排生产,或作为SAP-ERP系统中产品完成时间的计算依据,我们产品的完成时间遥不可及,根本无法安排月度或年度的生产计划。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近年来受国内CPI持续上涨的影响,人力资源成本不断攀升,而定额工时又是操作者结算月度奖金的主要依据,在企业不愿意调整老的定额工时奖金额度比例的情况下,只有不断提高单一零件的定额工时,来提高操作者的年薪收入,这也是目前部分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畸形现象。因此,目前的定额工时由于其误差率逐年扩大,已无法用于财务部门作为产品成本预算和核算的依据,由此需要提出实动工时的概念,以反映现阶段加工制造产品的实际时间、设备利用率、能耗的真实情况。我们控制实际成本应以实动工时为准,当实动工时与定额工时相差很大时,如果成本核算不加区分就会南辕北辙。
2.定额工时与員工收入。目前部分国有企业从事一线生产的员工收入,大部分依赖于定额工时的超额完成,没有足够的超额工时,他们的年薪收入就无法保障。因此,操作者在接到加工任务时,首先要看所做的产品工时是否能够满足其心理需求,按目前的现况,操作者希望承接的加工件每一个日历小时能完成4~5个定额工时,否则就会抱怨异常,牢骚满腹。如果定额工时很准确,按实计时的话,由于直接影响员工的收入,任务安排就会相当困难,甚至安排不下去。同时现在的定额工时随着CPI的持续增涨,员工收入的提高,正在逐年放宽,工时定额已经没有一个可以依据的原则和计算的公式,如果我们问工时定额员,制订该产品工时定额的依据是什么?他肯定只能回答:“参照同类产品”。如果按原有模式,用秒表实测来制定工时定额,工人无法拿到相应的超额工时奖,就会出现计划排产等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但由于部分国有企业的工资分配制度尚未彻底改革,又不得不继续延用原有的工时定额模式,为了满足员工的工资增长幅度至少与CPI保持同步,才使得目前的定额工时与实动工时出现了较大的偏差。
3.定额工时计算成本与实动工时计算成本的区别。定额工时是财务测算产品成本的主要依据之一,当一个产品技术准备工作完成后,财务部门按图纸、工艺、材料定额、工时定额等要求测算产品的成本,并预测其利润。因此定额工时的精准与否,对准确预算产品的成本至关重要。实动工时是产品投产后,这个产品完工后实际使用的工时,当实动工时小于定额工时时,产品的利润大于预测的利润。因为测算时定额工时的成本没有用完,如果是按每小时25元计算的,多一个小时就是多出25元,所以要给员工一定的奖励。一个产品完工后的成本结算,应该使用实动工时而不是定额工时。实动工时是反映做这个产品的实际时间、设备利用、能耗的真实情况,是我们控制实际成本的一个要素。
二、解决定额工时与实动工时差距太大的方案
1.小定额工时与实动工时的差距,在提高能力工时固定奖金的同时,再进一步提高超额工时的奖金额度,该方案的实施可以逐步调整,时机成熟后一步到位,这样可以使定额工时与实动工时的差距縮小,但该方案是建立在薪酬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否则实施难度较大。定额工时不动,记录实动工时,成本按实动工时计算,这要求工人按实记录实动工时,车间计划员及时统计,确保实动工时的准确记录,但该方案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实施薪酬制度改革,工人也实行年薪,使得他们脱离工时的依赖和牵绊,同时也可使得工人的收入与产品质量、操作技术挂起钩来,定额工时作为考核工作成效和生产效率的参考数据,确定产品价格的参考而存在,但是要进行大幅度的削减,使他略高于实动工时,这有助于我们了解管理费用在产品价格构成中所占的比率,有助于我们制定合理的产品价格。对现有的定额工时进行彻底的改革,使得它成为产品定价的科学依据之一,是生产管理制定生产计划的根据,而不是工人为了收入而斤斤计较的话题。定额工时的制定要有科学的根据和方法,经得起实践的考验和理论的检验。要求工艺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提出合理的改革措施和方案。
2.实动工时如何修订定额工时。(1)先决条件:是实动工时的测定或统计是真实可靠的,而且数据是充分的;(2)修订原则:总体上要符合企业对成本的要求,同时结合参照国内同行的具有代表性的同类水平;(3)修订依据:以实动工时的统计分析结果为主要数据,同时结合参照国内同行的具有代表性的同类工时定额;(4)修订期限:每年由专业部门根据实动工时的统计和计算结果,提出定额修订的意见,交由企业办公会议专题进行讨论,通过后,并以正式文件下发执行;新定额试行一段时间后,如实动工时统计数据不详、不实、不真的,将按调整前后较先进的定额执行。
结束语
定额工时制订的基础是实动工时基础数据的收集、分析,受到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合理性直接影响。另外,分析精度的高低,也将对统计数据的精细度、合理性、可行性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定额管理工作,需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态度,精益求精的精神,去开展这项基础工作。
参考文献
[1]洪慧明.定额管理:中外模式比较及其在IT 时代发展方向[J].管理学家,2018(09).
[2]邰旻.统计学[M].安徽教育出版社,2019(07).
[3]杨晓慧.定额工时与实动工时方案应用.2019(05).
关键词:实动工时测定;定额工时;关系
前言
一个操作者一个月完成的定额工时可以高达数千小时,远远超出同一月份的日历小时数,而且而还在年终评选时,作为其评优时的主要依据,这在个别国企已经不是什么神话了,由于奇高的工时,使得产品的加工成本误差彼大,已影响到产品参与市场竞争力和最终的成本核算。
一、实动工时测定及与定额工时的关系
1.定额工时与实动工时的区别。历史留存下来的定额工时,是工艺部门或人力资源部门对产品或零件的难易程度做出科学规定的作业时间,用以计算生产一个零件的人工费、设备使用费和消耗的水、电费等,因此最早的工时定额,特别是机械加工工时是根据操作工实际操作时间,用秒表实测而成。所以操作者如果不通过工艺改进,加班加点要想超额完成工时定额,具有相当的难度,以致企业以此为依据对超产员工给予奖励,由此以前的工时定额具有其合理性,是可以作为成本核算的依据。计划部门也是根据定额工时来合理安排生产,并根据计划来确定是否需要加班及其所需的加班时间。而现在的定额工时与实际加工所需要的工时已相差甚远,如果生产计划部门按现有的定额工时来安排生产,或作为SAP-ERP系统中产品完成时间的计算依据,我们产品的完成时间遥不可及,根本无法安排月度或年度的生产计划。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近年来受国内CPI持续上涨的影响,人力资源成本不断攀升,而定额工时又是操作者结算月度奖金的主要依据,在企业不愿意调整老的定额工时奖金额度比例的情况下,只有不断提高单一零件的定额工时,来提高操作者的年薪收入,这也是目前部分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畸形现象。因此,目前的定额工时由于其误差率逐年扩大,已无法用于财务部门作为产品成本预算和核算的依据,由此需要提出实动工时的概念,以反映现阶段加工制造产品的实际时间、设备利用率、能耗的真实情况。我们控制实际成本应以实动工时为准,当实动工时与定额工时相差很大时,如果成本核算不加区分就会南辕北辙。
2.定额工时与員工收入。目前部分国有企业从事一线生产的员工收入,大部分依赖于定额工时的超额完成,没有足够的超额工时,他们的年薪收入就无法保障。因此,操作者在接到加工任务时,首先要看所做的产品工时是否能够满足其心理需求,按目前的现况,操作者希望承接的加工件每一个日历小时能完成4~5个定额工时,否则就会抱怨异常,牢骚满腹。如果定额工时很准确,按实计时的话,由于直接影响员工的收入,任务安排就会相当困难,甚至安排不下去。同时现在的定额工时随着CPI的持续增涨,员工收入的提高,正在逐年放宽,工时定额已经没有一个可以依据的原则和计算的公式,如果我们问工时定额员,制订该产品工时定额的依据是什么?他肯定只能回答:“参照同类产品”。如果按原有模式,用秒表实测来制定工时定额,工人无法拿到相应的超额工时奖,就会出现计划排产等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但由于部分国有企业的工资分配制度尚未彻底改革,又不得不继续延用原有的工时定额模式,为了满足员工的工资增长幅度至少与CPI保持同步,才使得目前的定额工时与实动工时出现了较大的偏差。
3.定额工时计算成本与实动工时计算成本的区别。定额工时是财务测算产品成本的主要依据之一,当一个产品技术准备工作完成后,财务部门按图纸、工艺、材料定额、工时定额等要求测算产品的成本,并预测其利润。因此定额工时的精准与否,对准确预算产品的成本至关重要。实动工时是产品投产后,这个产品完工后实际使用的工时,当实动工时小于定额工时时,产品的利润大于预测的利润。因为测算时定额工时的成本没有用完,如果是按每小时25元计算的,多一个小时就是多出25元,所以要给员工一定的奖励。一个产品完工后的成本结算,应该使用实动工时而不是定额工时。实动工时是反映做这个产品的实际时间、设备利用、能耗的真实情况,是我们控制实际成本的一个要素。
二、解决定额工时与实动工时差距太大的方案
1.小定额工时与实动工时的差距,在提高能力工时固定奖金的同时,再进一步提高超额工时的奖金额度,该方案的实施可以逐步调整,时机成熟后一步到位,这样可以使定额工时与实动工时的差距縮小,但该方案是建立在薪酬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否则实施难度较大。定额工时不动,记录实动工时,成本按实动工时计算,这要求工人按实记录实动工时,车间计划员及时统计,确保实动工时的准确记录,但该方案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实施薪酬制度改革,工人也实行年薪,使得他们脱离工时的依赖和牵绊,同时也可使得工人的收入与产品质量、操作技术挂起钩来,定额工时作为考核工作成效和生产效率的参考数据,确定产品价格的参考而存在,但是要进行大幅度的削减,使他略高于实动工时,这有助于我们了解管理费用在产品价格构成中所占的比率,有助于我们制定合理的产品价格。对现有的定额工时进行彻底的改革,使得它成为产品定价的科学依据之一,是生产管理制定生产计划的根据,而不是工人为了收入而斤斤计较的话题。定额工时的制定要有科学的根据和方法,经得起实践的考验和理论的检验。要求工艺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提出合理的改革措施和方案。
2.实动工时如何修订定额工时。(1)先决条件:是实动工时的测定或统计是真实可靠的,而且数据是充分的;(2)修订原则:总体上要符合企业对成本的要求,同时结合参照国内同行的具有代表性的同类水平;(3)修订依据:以实动工时的统计分析结果为主要数据,同时结合参照国内同行的具有代表性的同类工时定额;(4)修订期限:每年由专业部门根据实动工时的统计和计算结果,提出定额修订的意见,交由企业办公会议专题进行讨论,通过后,并以正式文件下发执行;新定额试行一段时间后,如实动工时统计数据不详、不实、不真的,将按调整前后较先进的定额执行。
结束语
定额工时制订的基础是实动工时基础数据的收集、分析,受到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合理性直接影响。另外,分析精度的高低,也将对统计数据的精细度、合理性、可行性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定额管理工作,需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态度,精益求精的精神,去开展这项基础工作。
参考文献
[1]洪慧明.定额管理:中外模式比较及其在IT 时代发展方向[J].管理学家,2018(09).
[2]邰旻.统计学[M].安徽教育出版社,2019(07).
[3]杨晓慧.定额工时与实动工时方案应用.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