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历史新课程下探究式教学的开展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vg43g35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将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定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强调在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探究学习的能力。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启发下,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材内容为主要探究对象,以问题为中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表达、质疑、讨论、探讨历史问题的机会,通过多种探讨方式,去解决历史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新课程背景下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探究式教学首先必须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新颖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所以教师要在对教学内容总体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根据学生情况设计切合实际的教学流程,以各种方式呈现或提出课堂所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好奇与探求答案的心理,引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有疑才会有思考,才会有探究,才会有钻研。古人云:“疑者,思之始,学之端也。”
  第二步:质疑问题——营造安全氛围,鼓励学生自主质疑。
  学习过程是从“有问题”到“没问题”再到“有问题”的求知过程,学习的终点不是“没问题”而是产生“新问题”。所以教师要转变观念,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同时指导学生自学,阅读教材,自己质疑,对教材中不懂或似懂非懂的概念提出疑问,帮助学生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从而不断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养成自主质疑的思维品质,实现学习方式的最终转变。
  第三步:思疑问题——鼓励学生自由思疑。
  在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后,教师千万不要马上向学生奉送所谓的“真理”,而是要进行引导,鼓励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大胆发言,让学生自由驰骋在探究学习的广阔时空之中。学生在探讨历史问题时,往往会产生相关的“奇谈怪论”、“奇思妙想”。对此,教师要因势利导地组织全班对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当然,有些看法不一定科学,但这种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品质难能可贵。所以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解放学生。
  第四步:解决问题——开展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合作解疑。
  在课堂中,学生遇到或提出的某些问题不是学生个体所能解答的,这时应通过课堂讨论合作完成。新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实验)提出了一系列教学活动建议,其中特别强调开展课堂讨论和社会调查。而讨论和调查都需要通过合作才能顺利进行。因此探究式课堂教学应把课堂讨论作为教学常态,以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引导学生利用多样化学习资源,达到合作解疑的目的。在开展讨论前,教师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采取分工合作方式,搜集整理相关资料,拟订讨论方案和发言提纲,做好课堂讨论准备。在组织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讨论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表达,学会在讨论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解疑,在解疑中与他人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讨论之后,要指导学生学会反思,总结得失。提出新的问题,开展新的探究,这样使学生在探究性历史学习中既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又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从而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新课程改革目标。
  第五步:拓展探究。
  这一阶段主要总结前几步探究活动的基本收获,既要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的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又要对学生运用的探究方法给予适当的总结和引导。这是探究式课堂教学活动能够继往开来的重要一环。在探究式学习的整个过程中,真正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一种尊重事实的意识,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新课标所强调的人文精神。同时在材料的收集、鉴别、处理、运用,在课题的研究、探讨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可在以后的历史学习和其他各科学习中不断得到延伸和拓展,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开展探究式教学的效果在于:一是学生会问会学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探究式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渐成为会问会学的人。二是教师角色进一步转换。在教学中,教师变换了地位,转换了角色,既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又是研讨的参与者、知识的获得者、能力的发展者。教师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送给他们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帮助他们学会怎样学习。三是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进一步提高。在探究式教学中,学生会从跨学科、多角度去质疑,这就对教师素质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对此,教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实践探究中不断学习。另外在利用探究学习法进行课堂教学时,也需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探究的形式应多样化。第二,整个教学过程要体现教师引导下学生的自主探究。第三,并不是学生提出的所有探究方案都值得探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作出否决。第四,探究式学习,中心应落在“学习”上,探究只是手段、途径,而不是目的。
  (责编 庞丹丹)
其他文献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  回归生活世界,让学生过有意义的生活是本次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如何让思想政治课堂呈现出生活化的景象,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呢?下面,以《市场交易的原则》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思想政治课堂教学
【摘 要】 每年都有学生到高三才突击学习音乐,时间短、内容多,作者在这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提出了各科内容的训练方法,和同行们相互交流。  【关键词】 高三考生 高考内容 强化训练 训练方法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高考生由于文化成绩不理想,难以竞争文化类高等院校,而又想搭上高等院校的末班车,因此纷纷转学艺术类。就目前考生情况而言,特别是近几年广西考生的情况,专业考试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尤其是声乐,
当下,中国平面设计面临着传统与现代、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的激烈碰撞,如何使中国传统图形元素的语言表现在这样的碰撞中再放异彩,体现本土设计的时代属性,已成为平面设计教学改革中亟待探讨的课题。    一、平面设计教学需要传承中国传统图形元素    中国传统图形元素在选题取材、意义象征和造型表现等造物美学和设计哲学上给我们无穷的启迪,它是先民针对表现对象在视觉美感、图像表现、设计应用等问题上的解决之道与经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一种平等的、对话的、互助的师生关系逐步建立。师生双方在这种交流和沟通中,获得人性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班主任应该以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参与班级管理,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中起导师的作用。班主任必须呵护、关爱、激励学生,才能做好各项工作。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关爱学生    班主任是学校班级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班主任应该以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参与班级管理,
【摘 要】 根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目的,思想品德课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要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本文从情感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入手,分析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如何注重情感教学,努力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终达到促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生命价值不断得以升华,真正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真正让学生觉得学习这门课程有价值和意义。  【关键
一直以来,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都比较重视教师怎么教,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是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角色。教师往往是一讲到底,“一支粉笔一张嘴”,对学生学的活动过程比较忽视。于是学生读书、思考、讨论、质疑、问难的机会与时间就减少了,学生大多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没有积极主动参与的精神,很难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今,参与式教学法的引进,完全改变了以往那种呆板的教学模式。教师由“讲演者”变为“导演”,学生由
随着当前社会、学校、学生都逐渐重视地理课及高考3 X的政策出台,地理教师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巩固地理教学的阵地,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这是摆在我们地理教育工作者面前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个人的体会就是“改进地理教学方法,向45分钟要效率”。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上好一节地理课,需要教师付出许多辛勤的劳动,包括正确的理解,熟悉教材,编写
【摘 要】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展,新课程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的德育课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主要探讨如何以新课程教学改革增强学生自觉内化的理念为指导,深入开展德育课教学改革,注重学生的身心体验和成功感受,使德育课真正发挥对学生的行为和价值观念导向的功能。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德育课 教学改革    “教育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实现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环节”[
国家义务教育历史学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从而提升全民族的科学素养。所以如何从历史教学自身特点中寻找突破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和诱导学生勤于思考并乐于探究,如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让历史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巩固课堂学习的成果,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运用各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在发展中自我意识逐渐加强,当内在自我意识形成的时候,他们需要平等的人际交往。高中生有强烈的自尊心,当遇到问题需要与老师交流时,有人格平等的强烈要求。交流时,如果双方情绪都很激动,且不便于直接交流时,给学生写信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因为信是发自于心而著之于笔的,经过大脑的加工,往往会更客观、理智、公正、全面地看问题,能有效避免使用偏激的言辞,而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会冷静地从字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