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围绕识字、解意而进行的,属于浅表性的阅读。小学生受语文基础知识的限制,阅读理解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有待提高,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方法教学上需要作出更大的改革和創新。本文将围绕“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谈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三位一体;教学模式
课文是开展阅读教学的载体,语言是阅读教学的框架,学生只有通过对文本语言进行分层解读才能把握课文的深层内涵。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和“课外阅读”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精读课文学习方法,略读课文运用方法,“课外阅读”使课外阅读课程化,引导学生进行大量阅读实践。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有机整合,共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那么,“三位一体”阅读模式是怎样的?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探究。
一、“三位一体”概念
什么是“三位一体”?“三位”是指“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一体”是指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三位一体”是指统编本教材的单元阅读由“精读”“略读”“课外阅读”共同构建的阅读体系。
二、小学统编版教材“一体”化表现
(一)从小学教材三种课型呈现情况看,是“三位一体”的
1.小学一、二年级教材三种课型呈现不太明显。具体见下表:
虽说一、二年级教材三种课型呈现不太明显,但通过分析其教学目标,可以分析出不同课型,还是“三位一体”模式。如一年级教材穿插在拼音、识字课、园地中的阅读一共有54篇,它们是略读课文,是为拼音实践、识字辅助,经典积累,提供各种阅读材料,不需要精读。
2.三—六年级“三位一体”三种课型呈现区分明显
略读课文标有符号“※”,篇目序号用绿色标注,与“精读”区分明显。
课型不同,结构不同。“精读”由“课文”“识字写字”“思考练习题”组成;“略读”由“阅读提示”“课文”“识字”组成。部分课文会有“资料袋”“阅读链接”。
(二)从提倡课外阅读的纳入方式“1+X”看,为“一体”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温儒敏认为,虽然新教科书也往课外阅读拓展,但阅读量仍然不足。建议教师采用“1+X”的方法,即講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泛读或者课外阅读的文章。
我们可以理解为,“1”:课文——精读和略读;“X”:附加若干篇泛读或者课外阅读的文章——语段、一篇文章、一本书、多本书。
三、统编版“三位一体”阅读的意义
(一)由“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不分向课型的价值定位明确转变
1.重“精读”,简“略读”,无视“课外阅读”。原有教材时,不少教师把“精读”定位在“精讲”上,教学抠得很细,然后就用“简教”来定位“略读”。至于“课外阅读”是很随意的处理,没有把它作为课程的一部分。教材有时提出课外阅读要求,教师是没要求,没反馈的空布置,达不到课外阅读的目的。而且三种课型在教学上基本是各自为政的,没有发挥单元的整体作用。
2.“精读”“略读”不分,一网打尽。有一类教师,教学能力不够,对课程把握不准,对课程标准理解不透,就怕考试考到了而自己又漏教了,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来个一网打尽。精读、略读一锅煮,没有区别教学,或者都按照精读来授课,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严重违反了学生的“认知、实践和应用”学习规则,自然地,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惯成为空谈。统编本教材针对以上教学现象,明确定位三种课型:“精读”——学习方法;“略读”——使用方法;“课外阅读”——迁移、延伸方法。
(二)由单篇文章阅读向整体阅读转变
教材以“单元”为单位编写,一个单元是一个整体,但一些教师却一篇一篇孤立地教,在教学结束后,留在学生脑海里的只有课文的片段,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难以提升。统编本教材实行“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提倡整体教学,三种课型分工明确,协同合作。
(三)由教学模式单一向“据文定式”发展
所谓“据文定式”是指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一些教师无论给他什么课文,他都按照“介绍写作背景——分段落层次——概括主题思想——分析艺术手法”的模式教学。这就使学生文体不分,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倡导“一课一得”,讲一篇文章不须面面俱到,给了教师有施展的空间,可以“据文定式”,有效改变教学模式单一的现状。
(四)由课内阅读为主向课外延伸拓展,增加阅读量转变
“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强调从课堂内向课堂外的延伸,举措是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例如,为了引导刚入学学童的读书兴趣,一年级教材就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板块。小学中高年级大部分单元都有安排课外阅读延伸的内容,努力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
(五)由举一反三向举一反三与举三反一并举转变
李希贵(北京第十一学校校长)认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提倡“举一反三”式教学。我们以前一些教材虽然也有不少阅读材料和书籍,但教师大都只能放到课外。根本原因在于“精读课文”学习占用了大量时间。语文教学不应该每篇文章面面俱到,每句话都要反复思量,每个词语都要仔细揣摩。通过例题举一反三,是理科学习方式。语文学习应该举三反一,通过大量的阅读,实现量变到质变的突破,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显然,李希贵校长不赞同语文阅读教学的“举一反三”式,批评了叶圣陶先生倡导的语言学习方式。
四、结语
为了更好地实施课程目标,体现课程理念和教学改革,新教材构建了集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为一体的新型阅读教学结构。针对新教材的变化,教师应加强学习,在教学中做出改变。
参考文献:
[1].代富沼. 小学语文“三位一体”阅读教学模式初探[J]. 人生十六七,2017(26):27-27.
[2].刘建琼. 寻求教读自读导读“三位一体”的阅读精义[J]. 语文建设,2018,No.388(16):14-16.
[3].林潇慧. "统编本"教材思维下的小学语文略读课文"自读教学"初探[J]. 考试周刊,2017(52):76-76.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三位一体;教学模式
课文是开展阅读教学的载体,语言是阅读教学的框架,学生只有通过对文本语言进行分层解读才能把握课文的深层内涵。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和“课外阅读”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精读课文学习方法,略读课文运用方法,“课外阅读”使课外阅读课程化,引导学生进行大量阅读实践。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有机整合,共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那么,“三位一体”阅读模式是怎样的?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探究。
一、“三位一体”概念
什么是“三位一体”?“三位”是指“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一体”是指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三位一体”是指统编本教材的单元阅读由“精读”“略读”“课外阅读”共同构建的阅读体系。
二、小学统编版教材“一体”化表现
(一)从小学教材三种课型呈现情况看,是“三位一体”的
1.小学一、二年级教材三种课型呈现不太明显。具体见下表:
虽说一、二年级教材三种课型呈现不太明显,但通过分析其教学目标,可以分析出不同课型,还是“三位一体”模式。如一年级教材穿插在拼音、识字课、园地中的阅读一共有54篇,它们是略读课文,是为拼音实践、识字辅助,经典积累,提供各种阅读材料,不需要精读。
2.三—六年级“三位一体”三种课型呈现区分明显
略读课文标有符号“※”,篇目序号用绿色标注,与“精读”区分明显。
课型不同,结构不同。“精读”由“课文”“识字写字”“思考练习题”组成;“略读”由“阅读提示”“课文”“识字”组成。部分课文会有“资料袋”“阅读链接”。
(二)从提倡课外阅读的纳入方式“1+X”看,为“一体”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温儒敏认为,虽然新教科书也往课外阅读拓展,但阅读量仍然不足。建议教师采用“1+X”的方法,即講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泛读或者课外阅读的文章。
我们可以理解为,“1”:课文——精读和略读;“X”:附加若干篇泛读或者课外阅读的文章——语段、一篇文章、一本书、多本书。
三、统编版“三位一体”阅读的意义
(一)由“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不分向课型的价值定位明确转变
1.重“精读”,简“略读”,无视“课外阅读”。原有教材时,不少教师把“精读”定位在“精讲”上,教学抠得很细,然后就用“简教”来定位“略读”。至于“课外阅读”是很随意的处理,没有把它作为课程的一部分。教材有时提出课外阅读要求,教师是没要求,没反馈的空布置,达不到课外阅读的目的。而且三种课型在教学上基本是各自为政的,没有发挥单元的整体作用。
2.“精读”“略读”不分,一网打尽。有一类教师,教学能力不够,对课程把握不准,对课程标准理解不透,就怕考试考到了而自己又漏教了,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来个一网打尽。精读、略读一锅煮,没有区别教学,或者都按照精读来授课,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严重违反了学生的“认知、实践和应用”学习规则,自然地,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惯成为空谈。统编本教材针对以上教学现象,明确定位三种课型:“精读”——学习方法;“略读”——使用方法;“课外阅读”——迁移、延伸方法。
(二)由单篇文章阅读向整体阅读转变
教材以“单元”为单位编写,一个单元是一个整体,但一些教师却一篇一篇孤立地教,在教学结束后,留在学生脑海里的只有课文的片段,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难以提升。统编本教材实行“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提倡整体教学,三种课型分工明确,协同合作。
(三)由教学模式单一向“据文定式”发展
所谓“据文定式”是指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一些教师无论给他什么课文,他都按照“介绍写作背景——分段落层次——概括主题思想——分析艺术手法”的模式教学。这就使学生文体不分,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倡导“一课一得”,讲一篇文章不须面面俱到,给了教师有施展的空间,可以“据文定式”,有效改变教学模式单一的现状。
(四)由课内阅读为主向课外延伸拓展,增加阅读量转变
“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强调从课堂内向课堂外的延伸,举措是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例如,为了引导刚入学学童的读书兴趣,一年级教材就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板块。小学中高年级大部分单元都有安排课外阅读延伸的内容,努力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
(五)由举一反三向举一反三与举三反一并举转变
李希贵(北京第十一学校校长)认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提倡“举一反三”式教学。我们以前一些教材虽然也有不少阅读材料和书籍,但教师大都只能放到课外。根本原因在于“精读课文”学习占用了大量时间。语文教学不应该每篇文章面面俱到,每句话都要反复思量,每个词语都要仔细揣摩。通过例题举一反三,是理科学习方式。语文学习应该举三反一,通过大量的阅读,实现量变到质变的突破,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显然,李希贵校长不赞同语文阅读教学的“举一反三”式,批评了叶圣陶先生倡导的语言学习方式。
四、结语
为了更好地实施课程目标,体现课程理念和教学改革,新教材构建了集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为一体的新型阅读教学结构。针对新教材的变化,教师应加强学习,在教学中做出改变。
参考文献:
[1].代富沼. 小学语文“三位一体”阅读教学模式初探[J]. 人生十六七,2017(26):27-27.
[2].刘建琼. 寻求教读自读导读“三位一体”的阅读精义[J]. 语文建设,2018,No.388(16):14-16.
[3].林潇慧. "统编本"教材思维下的小学语文略读课文"自读教学"初探[J]. 考试周刊,2017(52):7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