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主线性教学模式运用方法探究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uc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主线性教学模式的含义
  问题主线性教学是在情景认知学习理论、探究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教育观的指导下提出的,以问题为中心,以组织探究性学习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的建构为目的,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与研究,寻找研究问题的途径和方法。首先以问题为中心,在问题主线性教学中,教学是围绕着问题展开的,以问题的提出为教学的开始,以问题的解决为教学的终结,因此,问题是整个教学活动进行的线索,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实际教学中选用的问题应该是结构不良的问题,这些问题要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要蕴涵丰富的知识点与科学理念,要具有开放性,通过解决这样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以组织探究性学习为基本方式,“问题解决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发展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关键环节。” 科学教育中的“科学”,不是静态的科学结论,而应包含动态的科学探究过程,问题解决的过程同时也应是探究学习的过程。让学生探究整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从问题的表征、资料的收集、假设的提出到问题的最终解决,都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要求学生自己确定问题的含义,根据问题的条件来确定要收集的资料,设计问题解决的假设,再由自己验证假设,并以书面形式呈现问题解决的成果。教师在其中只是起到辅助者和帮助者的作用,并不控制学生的问题解决过程,整个过程都是由学生自己控制和调节的,是学生自主进行的,因此整个问题解决的过程都体现了探究学习的思想。最后以知识的建构为目的,知识的建构是指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把握,靠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完成,教师和外界环境的作用都是为了帮助和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完成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建构。高水平的思维活动、特别是问题解决活动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这是因为问题解决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过程,所以,运用问题主线性教学特别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对知识形成更深刻更灵活的理解,从而产生更灵活广泛的迁移。乔伊斯和韦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问题主线性教学模式存在以下特征:
  1.探究性
  所谓探究性,是指教师从激发学生探求欲望的目的出发,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要把传授的知识信息,精心组织在一些引人兴奋、使人疑惑的关键处,重要的信息就隐藏在这些“疑问”中,让学生在好奇心驱使下,自己尝试解开“疑问”,亲自探求来获取信息。
  2.诱发性
  该特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具有诱发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固有的好奇心,培养兴趣,增强求知欲,使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成为一个满足好奇心和兴趣需要、适应求知欲望的主动过程。
  3.适应性
  适应性指问题的难度、问题的提出方式等必须适应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心智发展水平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特别是心理发展水平;二是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特别是系统的科学知识已经达到的水平。”
  4.民主性
  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首先要建立教学过程中师生民主、平等的关系。民主性,就是指问题解决教学必须在民主的气氛中进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必须遵循民主的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敢想、敢说的批判精神,以利于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民主是人们进行科学探索的重要保障,是解放人类智慧、推动创造的动力。从民主对真理和科学探索的意义上来说,民主意味着自由地探索、思考和争论以及在此基础上自由的创造。
  (二)问题主线性教学模式实施的现实意义
  问题主线性教学的提出,正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开与高考应试仍然火爆的局面尴尬并存,研究性学习课程与传统文化课程互不侵犯,基于讲授和训练的课堂教学与基于探索和特长的课外活动各自为阵的种种二元环境之中。因而从其提出背景出发,其意义重大。首先,有利于改造教育的价值取向。价值教育观必须由知识取向转向发展取向,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尤其是科学研究能力方面承担起主要责任;教育价值观还应该由“人才取向”向“人本取向”转移,这就要求教育不应试图把每个人都培养成预定的某类人才,而应该以促进每个人本身的全面、协调发展为目标。其次,有利于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问题主线性教学模式在理论上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变教师以课本知识和讲授为中心,忽视学生主动学习和素质发展的传统教学方式,为关注学生的主动探究和体验,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的教学方式。再次,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改变是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前提,此教学模式既能让学生以个人的方式体验知识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又能让学生通过体验独具个人特色的学习过程而发展学习能力,最终获得知、情、意、行的全面协调发展。
其他文献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语文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无疑是极为重要和相当紧迫的。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优化环境,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创新活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将引起一系列的心理反应。现代心
期刊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的。”是啊,选择了做教师,也就选择了叶的事业,选择了奉献,将忠爱教育事业,无怨无悔。  一、献爱心,叩开学生的心灵  在记忆中永远忘不了那个学生。他叫王佳慧,奶奶得了癌症,3年前去世,前年父亲又因车祸身亡,妈妈相继改嫁,现在跟着体弱多病的爷爷相依为命。由于家庭的突变使得原来活泼可爱的王佳慧变成
期刊
在考场作文中,文章的思想内容固然重要,而表现形式也不可轻视。有些应试作文题材一般,可是经过作者巧手“包装”,就变得新颖闪亮,使人耳目一新,从而提高作文的档次。那么,用怎样的“新瓶”来装“陈酒”呢?笔者在多年的创新作文教学中,归纳出比较新颖别致的“包装”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雕题目  清代李渔说:“文章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执卷流连,不忍弃去。”因此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通过眼睛可以透视文章的思
期刊
一、冰心散文的语言蕴涵丰富的哲理  冰心的一些作品,总是在景物描写中体现出某种哲理来。例如,冰心在晚年的力作《霞》中写到:  “……但我直到几十年以后,才体会到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灿多彩的……一个生命会到了‘只是近黄昏’的时节,落霞也许会使人留恋,惆怅。但人类的生命是永不止息的……”  这些文字全是诗情的迸发,全是警句,全都发出智慧和哲理之光!冰心真正做到了“哀而不伤
期刊
以前实行的是填鸭式教育,也就是应试教育,现在提倡素质教育,也就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式。这种教育方式,要求转变学生的地位,让学生用主动的求知代替被动的接受知识,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地寻求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转变  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大部分的学习任务,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从教育理念上,要以人为本,要用新的教育
期刊
中华民族的巨大复兴在于教育,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背负着历史的重托和社会的期望。“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怎样才能成为一位合格的教师,在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不断地摸索。通过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基本掌握了初级中学语文课程的编排体系,基本能够在语文课堂中渗透新课程改革理念,并且还取得了相应的效果。但这与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中的“最优化”理论还存在很大的差距,那么中
期刊
作文无非就是“用笔说话”,但却成为学生最头疼的话题。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状,又如何改善这种现状,值得每一个语文教师深思。  那么正确的方向又应该是怎样的呢?  我想,在当前一些课堂为了追求高效课堂而急剧压缩学生思考空间、读写空间的现状下,最重要的就是要改变“阅读”、“写作”各立山头的做法。“阅读”与“写作”只有相互交融,才能相生相成,才会读写“双赢”,比翼“齐飞”。  课外阅读不可忽视,课内阅读不能
期刊
古代文人讲究“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所以很多的文学大家对音律和乐器也有很深的认识。常见的就是“琴”“瑟”“筝”这三种乐器在诗词家的作品中反复出现。  它们的共同点是一块长长的面板,上面有几根弦,髹漆彩绘,色泽艳丽,配以山水,古色古香。轻轻一拨就能发出金玉之声,《高山流水》,《渔舟唱晚》似乎回响耳边,让人陶醉于其中。  一、琴  琴,就是古琴,它的弦基本上没什么变化,一直保留了7弦琴的这种特点,亦称“
期刊
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语文教师在问题设计方面还存在着某些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问题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如在学习课文《猫》时,有老师提问:第一只猫是什么颜色?2.问题过于空泛,跨度太大,难以回答。如学古文时老师问:本文的写作背景是什么?学生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无处着手。3.提问抓不住时机,学生没有知识的准备。有的老师在学生刚预习《荔枝蜜》时就问:本文的感情线索是什么?4.提问过于程序化,缺
期刊
一、导语营造气氛法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在教学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运用新颖的导语艺术,创造出与课文相适应的情境气氛来,产生先声夺人的效果,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起求知的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文学习中去。如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有一位教师是这样设计导语的:“1976年1月8日,是世人难以忘怀的日子,一位伟人与世长辞,噩耗传来,大地哭泣,草木含悲,全国人民沉浸在无比悲痛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