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将名著阅读落到实处

来源 :广东教学·初中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om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鲁滨逊漂流记》教学中,笔者尝试采取读写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名著:略读文本,概括章节内容,了解主要内容;精读重要章节,品味精彩语言,批注阅读体验;围绕感兴趣人物,选读相关章节,赏析人物的形象;研读相关资料,讨论相关专题,撰写小论文。
  关键词:读写结合;略读;精读;选读;研读
  为了应对学生的“假阅读”“浅阅读”,将名著阅读落到实处,笔者尝试采取读写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试结合具体的案例浅谈本人的实践与思考。
  一、引导学生略读文本,划出关键信息,概括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制作思维导图,初步了解名著的梗概及写作思路
  略读是阅读的基本方法。关于略读的作用,叶圣陶、朱自清先生在《略读指导举隅》的《前言》中有深入的论述:“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其弊害是想象得到的,学生遇到需要阅读的书籍文章,也许会因没有教师在旁作精读那样的详细指导,而致无所措手。”[1]
  当然,“略读”不是粗略地读,也不是忽略地读。叶圣陶、朱自清先生说:“略读的略字,一半系就老师的指导而言:还是要指导,但是只须提纲挈领,不必纤屑不遗,所以叫做略。一半系就学生的功夫而言:还是要像精读那样仔细咬嚼,但是精读时候出于努力钻研,从困勉达到解悟,略读时候却已能熟能生巧,不需多用心力,自会随机肆应,所以叫做略。”[2]
  为了引导学生走进《鲁滨逊漂流记》,了解书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本人指导学生采用略读的方法,一边读一边用横线划出书中表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主要信息的关键词语、句子。在读完一章后,整合这些主要信息,概括本章的主要内容,并写在每章的开头处。
  比如学生在略读第一章的时候,就划出了“1632”“约克市”“鲁滨逊·克鲁索”“接受良好的教育”“不听劝阻”“赫尔市”“1651年9月1日”“开往伦敦”“忐忑不安”“安全上岸”等主要信息,然后整合信息概括并写出第一章的主要内容:
  鲁滨逊·克鲁索于1632年出生于英国的中产阶级家庭,接受了良好的教育。1651年9月1日,他不顾父母的反对第一次出海,遭遇风暴,死里逃生;第二次出海,前往非洲,赚了一笔钱;第三次出海,遭遇海盗,被俘虏后成为仆人。两年后,他带着少年苏里成功出逃。
  在初读小说时,运用略读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小说的主要人物、主要事件,粗知小说的大意。
  略读全书后,再引导学生制作故事情节思维导图,以进一步理清小说的结构和思路。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它包括圆圈图、气泡图、树状图、流程图等8种基本类型。[3]对于按照情节发生顺序娓娓道来的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而言,几乎“天生”适合用流程图来表现。当然,真正将故事逻辑可视化,尤其通过思维导图画出一个故事的精髓,使学生明了全书的结构、思路,把握故事的主要情节,这个过程并不简单。因为“读得懂”“想得到”与“写出来”还有一定距离,这个过程需要学生认真思考,反复揣摩、提炼语言,当然也大大锻炼了学生的归纳和表达能力。
  二、引导学生精读重要章节、精彩段落,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批写阅读的体验,真切体会人物的情感
  关于精读,叶圣陶、朱自清先生在《精读指导举隅》一书中说:“一篇文章,可以从不同的观点去研究它。如作者意念发展的线索,文章的时代背景,技术方面布置与剪裁的匠心,客观上的优点与疵病,这些就是所谓不同的观点。对于每一个观点,都可以提出问题,令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寻求解答。如果学生能够解答得大致不错,那就真个做到了‘精读’两字了。”[4]的确,精读文本,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感受人物的形象,落实《课标》第四学段的“阶段目标”:“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作品中感人的人物和形象,能够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为了引导学生深入体会鲁滨逊这一典型、感人的人物形象,本人引导学生精读了其中的重要章节和精彩段落,如父亲与鲁滨逊谈话老泪纵横;鲁滨逊第一次出海遭遇风暴的情景及其复杂心情;鲁滨逊被海浪冲上岸边,极喜极悲的心情及表现;鲁滨逊严肃思考自身境遇,分析祸害与福利;鲁滨逊疟疾发作時的情景及内心的忏悔;鲁滨逊为面包而艰辛劳作;鲁滨逊第一次看到野人脚印时惊恐万状疑神疑鬼,等等。
  精读过程中,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划出文中描写精彩的句子,圈出其中最有表现力的词语,然后在文字旁边或段落末尾写上批语,批注自己对人物心情的体会,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悟。
  下面是学生在鲁滨逊第一次看到野人脚印的精彩段落处的旁批:
  ◆“拔腿跑去”“一路飞奔”“脚不沾地”等词语描写鲁滨逊第一次看到沙滩上人的脚印后拼命逃跑、希望尽快回到安全的城堡的情形,表现他十分害怕的心情。
  ◆我从“一夜未睡”这个词语中,体会到鲁滨逊发现人的脚印后心情越来越忐忑不安、恐惧的心情。他哪怕是呆在自己极其牢固、几乎绝对不可能被别人发现的海边城堡里,也依然无法得到片刻的安宁。我的脑海里忍不住浮现出他整夜辗转难眠、左思右想、极其痛苦的样子。
  ◆四个问句,表现了鲁滨逊的内心充满疑惑与惊恐。他内心的疑惑与惊恐肯定不止这些,应该是言语无法形容的。
  ◆可怜的鲁滨逊啊!你流落荒岛,孤苦伶仃地生活了十几年。你付出了艰苦卓绝的、日复一日的劳作,终于解决了吃住问题,过上了稍微安适一点的生活。现在你的安全又面临巨大的威胁,你孤身一人如何对抗可怕的食人族?上帝为什么不垂怜于你呢?
  三、引导学生围绕感兴趣的人物,选读相关的章节,撰写赏析人物的文章(片段),具体赏析人物的形象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修订版)》在“实施建议”中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因此,为了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理解、欣赏名著的相关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本人引导学生选读该人物的相关章节,边读边思,并撰写赏析人物的文章或片段。
  比如围绕学生颇感兴趣的“星期五”,本人引导学生选读了相关的章节:鲁滨逊救下逃跑的生番,生番十分惶恐;被救生番手起刀落殺死仇敌;“星期五”对鲁滨逊如何用枪打死小羊匪夷所思;“星期五”第一次吃盐、第一次吃烤羊肉;“星期五”救下自己的父亲惊喜万分,不辞劳苦照顾父亲;“星期五”杀死大熊救下向导,等等。通过阅读关于野人“星期五”的相关章节,学生对“星期五”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并分别撰写了赏析“星期五”的文章或片段。
  某学生从“星期五”照顾父亲的场景中,读出了“星期五”的孝顺,写下了《孝子“星期五”》的赏析文章(片段):
  “星期五”是一个大孝子,从何说起?
  你看,“星期五一听见他说话,把他的脸一看,立刻又是亲吻拥抱,又是大哭大笑,又是大喊大叫;接着又是疯狂的舞蹈,大声唱歌,然后又是嚎啕大哭,又是扭打自己的脸和头,继而又是唱歌,又是乱跳狂舞,完全就是个疯子。”——“星期五”为何会有如此反常的、出格的、甚至变态的举动?原来,这个让他疯狂的人是他的父亲。——这几句话,让我深深体会到了“星期五”内心的欣喜若狂无法控制。当然,这一切,都源于失散多年父子重聚,更源于“星期五”内心对父亲深沉的爱及思念。
  果然,接下来,他对父亲的照顾,真是让人感动至极。“每次一上船,他总要坐到父亲的身边,袒开胸膛,把父亲的头紧紧地抱在胸口,一抱就是半个钟头。他这样做是为了使父亲感到舒服些。然后,他又捧住他的父亲被绑得麻木和僵硬了的手或脚,不停地搓擦。”——“星期五”的行动,让我感慨万千!他对父亲的悉心照顾,把父亲当作孩子一样爱抚、安慰,哪有半点野人的味道,就是我们这些接受良好教育的文明人,也是自愧弗如的!
  选读人物的相关章节时,本人重点引导学生关注人物所做的主要事情,特别是特殊事件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同时,为了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赏析人物的形象,本人还引导学生就人物的重要事件、精彩段落进行朗诵、表演。比如让个别学生朗诵、表演“星期五”与父亲重逢、悉心照顾父亲的场景时,全班学生开始时很喧闹,继而很安静,很肃穆——学生被不知不觉地带入了作品的情景,深受感染。
  四、研读时代背景等相关资料,深入讨论,撰写读后感或专题小论文,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修订版)》第四学段的“阶段目标”强调:“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的确,要深入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和内涵,必须要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成长经历等,要研读相关的资料。
  《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出海历险的时代背景,也是作者丹尼尔·笛福从小生活的时代背景。本人引导学生在搜集、阅读该书的时代背景、作者的人生经历以及欧洲殖民主义扩张等相关资料后,组织学生确定选题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师生共同商议的选题有“鲁滨逊是逆子还是孝子”“你如何看待鲁滨逊的航海之梦”“你如何看待鲁滨逊卖掉苏里的行为”“鲁滨逊在荒岛生活了二十八年两个月零十九天的价值何在”“你如何看待鲁滨逊重回荒岛后,保留全岛的主权、把领土划分给当地居民的做法”“鲁滨逊身上体现了哪些早期殖民者的特征”“星期五这一野人是如何被改造的”等。通过拓展阅读、深入讨论,学生逐渐明了,作者在鲁滨逊身上,寄托了自己的梦想,也寄托着那个时代的梦想,寄托着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的普遍梦想。——在讨论的过程中,本人始终鼓励学生在有理有据的基础上,大胆提出并保留自己的思考和想法。
  讨论后,学生们整合自己的思考,撰写了《勇于追梦的鲁滨逊》《冒险的价值》《从〈鲁滨逊漂流记〉看英国的殖民扩张》《鲁滨逊对“星期五”的文化改造》《殖民者的文化侵略》《可怕的黑奴贸易》等文章。这些文章,是学生拓展阅读、深入思考、积极讨论的成果,是阅读质量提升的表现。
  注释:
  [1][2]叶圣陶.朱自清.略读指导举隅.北京.中华书局2013:12.
  [3]思维导图.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
  [4]叶圣陶.朱自清.精读指导举隅.北京.中华书局2013:4.
其他文献
2009年3月20日下午,英国文化协会在北京中国大饭店召开“你好,中国!你好,明天!”2009年国际教育峰会暨雅思考试20周年庆典。峰会邀请了雅思考试其他两家主办方——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和澳大利亚教育国际开发署的官员,以及主要留学目的国使馆官员、经济学人驻华代表等共同探讨当今的国际教育形势。会议还特别安排了一场主题为“金融危机对国际教育市场的影响”的小组讨论会。在晚上举行的庆典上,此次峰会隆重推出
摘要:高中物理是我国高中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物理难学、难教也是高中学生和老师所公认的,这是因为学生和老师对于物理科目的认识存在着深度、广度等方面的问题。本文旨在研究高中物理的教学现状,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鍵词:物理教学;学生;高中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1-099-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物理的教学
比起人生中的等待,自然中的等待也同样给人千万种滋味。在云層堆积的屋檐下等一场迟迟不来的雨,心中总会涌起难耐的情绪。  有人庆幸自己出门时带了把伞,于是得意地望着身边忧虑地望着云天的行人,暗自赞叹自己的先见之明。比起雨的滋润,他也许更期待急雨之中他异于常人的悠闲之态。他比其他人要更渴望这一场雨,期待着雨来之时,别人手忙脚乱、抱头鼠窜、风度全无,唯独只有他持着一把伞,在雨中漫步,好像是全天下第一镇静与
在中国公布金融监管改革方案之前,干部调整肯定要到位,因为剩下的改革,是更难啃的骨头,在表面的波澜不惊之下,早已是风起云涌。  所有金融界的人士都在等着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召开。按五年一次、换届选举年年初召开的惯例,这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本应该明年初召开,但今年春天,外媒便率先爆出中国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会提前召开的消息,随后不断有类似小道消息在坊间流传。  随着今年的第三个季度渐近尾声,关于会议将何时召
编者按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关键期。2018年教育工作的要点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教育优先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公平,发展素质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推进教育发展,必须聚焦问题,集中力量解决制约教育现代化的“瓶颈”问题,在促进教育公平、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下功夫。教师节来临之际,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聆听他对新时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
德国大数学家高斯在小学念书时,数学老师叫布特纳,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数学家”。  这位来自城市的数学老师总认为乡下的孩子都很笨,感到自己的才华无法施展,因此经常很郁闷。有一次,布特纳在上课时心情又非常不好,就在黑板上写了一道题目:  1+2+3……+100=?  “哇!这么多个数相加,要算多少时间呀?”学生们有点无从下手。  正当全班学生紧张地挨个数相加时,高斯已经得出结果是5050。同学们都很惊奇
唐令维  四川省万源市庙坡九年一贯制学校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1978年9月出生,扎根乡村学校20年,14年连续担任班主任,2015年四川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贡献奖获得者,达州市骨干教师。2009年所授《图形的平移》一课,荣获万源市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一等奖。所写《初中数学复习题课教学中应注意事项》一文,在达州市2015年中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教育信条:把爱带给每位
[摘 要]《装在套子里的人》是契科夫的短篇小说之一,被编选进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之中,其艺术特色有叙事艺术(叙事视角、叙事结构),故事嵌套的结构艺术,幽默讽刺的技巧艺术。而教材的单元目标根据小说的特色设置了学生应掌握小说的情节和主题等教学目标。教师要完成这样的教学目标可以从小说的艺术特色出发,通过解读文本,找到教学的重点和切入点,从而引领学生顺利地掌握小说的主题和情节。  [关键词]《装在套子里的人》
摘要:课后小结是课堂教学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的一次及时的检查。课后小结可以随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采取积极措施,弥补遗漏,改进教学。备课备得好,但不一定能在课堂中顺利实施,总会有得与失。写课后小结,记录课堂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及时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通过有效方法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小结的点很多,面也较广,需要及时记录和总结,从中获取经验,改进课堂教学。课后小结,既积
摘要:作为一位重要的先锋诗歌研究专家,罗振亚的诗歌创作立场却显得“保守”,他的诗歌具有“诗缘情”而不“绮靡”的抒情特质。他的“诗缘情”不是功能性的,而是富有发生学意义的。在“故乡抒情”中,“故土亲人”和“故乡风物”构成了诗歌产生的触媒和意象载体。在叙事性抒情文本中,正是人物的命运感构成了罗振亚创作的发生学内驱力。他往往在尺幅万里的格局中展示普通人物的命运轨迹,抒发人生况味。在表达方式上,罗振亚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