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有用=人才

来源 :中国素质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st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夲文从分析以往人才观各自的缺陷出发,提出人才的实质就是四个字,即 稀缺和有用,并归结出人才的公式是:“稀缺十有用=人才”。 不仅对“稀缺”和“有用”进行了详细的阐释,而且提出了按照这一人才观,如何培养人才的一些新的思路,愿与大家-起探索 讨论。
  关键词 :人才观 人才 稀缺 有用
  关于什么叫人才?人才的标准是什么?哪些人能称为人才?是几十年来学朮界-直争论不休,至今也没有一个定论的问题。笔者认为,对此问题,无须在理论上和文字上,以及标准化上进行过多的争论,而应从人才观对年青人的引导作用,帮助人们易于掌握和判断人才标准,对社会的实际意义等实用方面进行探索。因而提出四个字的人才观,以及认定人才的简单公式:即“稀缺十有用=人才”的人才公式,愿与全社会人士共同探讨。
  一 以往人才观的局限
  在我国古代,一直推崇的是以“饱读诗书,博学多才”之人,视为人才。这种人才观只强调人才的知识性、理论性,实质是单指今天的理论型人才,并没有包括大量的实用型人才,显然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多方面的需求,而且带有浓厚的封建统治阶级意志,把广大劳动人民中涌现出的能工巧匠人才排斥在外。这种人才观的错误是显而易见的。
  今天,理论界有的把人才定义得太过于繁锁,太过于全面,以至于全社会没有几个人能达到此标准。给人以人才是高不可攀的感觉。如有的提出,人才必须是受过高等教育、具有渊博知识、精深的专业技朮、极强的组织策划能力、灵活的说服交流能力、独立的创新和开拓能力,且能为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等等。要求之高、之全、之完美,这已不是一般人才了,其实是指的尖端人才,远超出了人们所说的人才范畴。这种人才标准只能让许多年青人望而却步,很不利于年青人成才。
  还有,如美国《财富》 杂志把年龄25一45岁、年薪收入15一40万美元作为人才标准内容之一,以及我国教育部20年前把中专以上学历作为人才标准等做法,都是把人才太标准化、机械化、单一化的表现。只要学历够了、收入水平够了、年龄符合就可叫人才。这种人才观也不利于人才的发现与培养。
  二 人才的实质是什么
  以上人才观虽然从不同的角度,在一定程度上阐释了人才的要求,揭示了人才的实质, 但都有各自的局陷。有的过分强调标准,有的过分强调理论,有的过分强调全面等,不-而足。究其人才的实质,笔者认为最核心的内容即二条一是稀缺,二是有用。
  这里所说的“稀缺”有两层含义 -是说凡是能称作人才的一定不是多数的人,而只能是少数的人,只能是同行中、同辈人中、同类人中的娇娇者,是出类拔翠的人。-句话,只能是出众的、稀少的、社会缺乏的人。二是说凡是能称作人才的人的能力,不-定是各方面的能力,只要在某一方面的能力能达到超群足矣,是许多人都沒有的,望尘莫及的。那怕这人的许多方面还远不及他人,但只要他在某-方面的能力达到了超乎寻常的程度,就可视其为才,即有这种稀有能力的人,即可以叫人才。
  这里所说的“有用”也有二层含义,一是说人才的能力一定是有实用价值的某种理论知识或某项技术方法,以及某种特长独创,一定是在现实生活中有用的,能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社会的进步起到促进作用的,而不是一些类似是“先有鸡还是先有疍”这类钻牛角尖的知识和一些毫无实际用途的奇技淫巧。二是说人才的能力一定是用于合法的、正义的、进步的亊业和领城,能够在某一领域带来改革创新,社会发展前进的某种能力,即有意、有利、有用的能力,自然不包括类似赌博中的“老千”能力,以及电脑上的黑客能力等。所以,笔者把人才的实质归结为四个字,即“稀缺”和“有用”,公式为“稀缺十有用=人才”。
  三 怎样成为稀缺和有用的人才
  首先,人才要在某一领域或某一专业有超强的能力,这是成为人才的首要前提条件。这种能力不-定是全面的、系统的、理论极深的,而一定是在某一方面独到的、精深的、出众的、超乎寻常的、一般人所不及的。因为,现代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分工是越来越细、越来越专。每一个人在社会这部大机器中,实际是起到一颗螺丝钉的作用。而每颗螺丝钉都是整部机器不可缺少的极其重要的部分。只要在这-领域或这-专业上,你能成为出众的、别人不能取代的,你就是稀缺的,就是人才。如今天中国对高级技工、高级厨师、高级美容师等的稀缺,将其视为人才的认可,都是最好的明证。正如我国古人所云“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西方人所说“条条大路通罗马”都是这个道理。
  其次,既不能唯文凭又不能没文凭,这是正确理解本文提倡的人才观的关键。所谓不唯文凭,就是说人才不-定是必须拿到什么以上文凭的人,也不一定是必须什么以上名牌大学出身的人,对此不应有过严过死的标准。但也不是说人才可以沒有专业理论基础和相关知识,而是说不一定要有极高的极全面的基础文化知识,强调必须在某-领域或专业特长方面有较强较深的能力,必要的相关理论知识也是不可缺失的。即西方谚语所说的“英雄从不问出处”。
  最后,“有用”是区别“人才”和“偏才”、“怪才”、“斜才”的标准。-个人具备的特殊的、出众的才干,是否符合人才的标准,就要看这种才干是否用于正道、是否为社会进步所需要、是否有有实际运用价值,也就是是“有用”,而不是一些歪门斜道的 滛枝 雕虫技类的“偏才”、“怪才”、“斜才 ”,这是区别人才的重要标准 也是确立正确人才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参考文献 :
  《 人才论 》 乔盛 中央党校出版社
  《 人才学 》 何凤秋 高教出版社
  《职业生涯规划》蒋乃平 高教出版社
  作者简介:
  作者系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法学助理讲师,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本科毕业,从事政治学、法学、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专职教学工作多年,主攻方向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21世纪,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环境,迎来了艺术设计的新时代。应时代要求,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应转变原有的人才模式,更新教育观念,把握我省设计艺术教育前进的方向,寻找具有云南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理念。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特色  1在知识经济时代,艺术设计将成为人类十分主动和相当自觉的一种行为。大至建筑、环境、公共艺术、城市规划,小至食品、服饰、生活用品、劳动工具等,总之,人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普通教育的概念辨析,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素质教育的关系分析,指出高职院校加强人文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就当前高职院校人文通识教育课程开发方面提出若干建议,以期为纠正我国高职教育“四过”、加深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献计献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 人文通识教育 课程开发  一、高职院校实施人文通识教育的重要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
期刊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也是一样。第一课既关系到新老师在同学们心中的形象,又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所以,一定要精心准备,一炮打响。  一般而言,第一节课不忙于讲新课,而主要是互相介绍,调动学习兴趣,讲明学习意义,介绍学习方法等。学校领导要提醒新老师,重视第一次亮相,即第一堂课的重要性,新教师们都懂得心理学上强调的“第一印象”的重要性,让他们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要具体指导新
期刊
在《幼儿园工作规程》的引导下,经过广大幼教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规程》提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教育原则,面向全体,全面发展。要贯彻落实《规程》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转变教育观,二是解决方法的手段问题。2001年7月,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教育部又正式颁发了《幼儿园教育知道纲要(试行)》新《纲要》充分肯定了幼儿教师在教育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同时在对教师的专业
期刊
摘 要 : 夲文从一个新的角度,对现行大学专科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进行了解读。指出“做人”是贯穿教材三个部分内容,即理想人生、道徳修养和法律知识的一条“红线”,并对在讲解时如何突出这一“红线”等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愿就此与同仁们进行商榷。  关键词:做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红线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思法》课),是教育部规定的我国各级各类大学生的一门必修
期刊
作文是一项创造性极强的思维活动,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新世纪需要勇于开拓的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因此,时代呼唤作文教学必须进行创新教学。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作文创新能力呢?  一、作文教学要给学生拓展想象空间  创造必须以想象为基础。作文教学也一样,必须重视想象力的培养,给学生营造想象的环境。语文课本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想象空间。教师要善于利用课文中的想象因素,尤其是文学作品提供的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文本细读“方法的定义与内涵的阐释,对“文本细读”方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与见解。  关键词:文本细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作用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文本细读”  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语义学将语义分析作为文学批评最基本的方法和手段,其中,文本细读是语义学对文本进行解读的重要方法和显著特征。“文本细读”作为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术语,最早是
期刊
摘 要: 数学学习需要严谨、心细和坚持。刚从小学过渡上来的七年级学生仍老牛拉破车般机械模仿式的学习模式居多,学习成绩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是普遍现象,如何改变是迫在眉睫的教育教学任务之一!  关键词: 陋习;意志;转变;  教,然后知困,困则探究、寻因及改变之!在当今新素质教育观下,小学生六年级完成后直升上初中七年级;在社会大环境和家庭、学校小环境下,特别是农村留守学生群体中,七年级学生仍存在以下学习方
期刊
摘 要:人文素质既是国民文化素质的核心内容,又是国民文化素质的集中体现。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不仅要学习好专业知识,同时应同步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笔者通过调查分析,认识到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人文素质培养重视度相对不高、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的现象。因此,必须加强中职学校人文素质培养,提高人文修养,为社会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人文素质;人文素质培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日益丰富,贫富悬殊加大,人们出现追逐功利,心态浮躁,职业倦怠的短视现象。面对这些诱惑和困扰,笔者认为:教师只有远离浮躁,牢记使命,不断学习,加强自身修养,坚持一种精神,树立一个意识,具有两种魅力,才能成为新时期合格教师,为国家培养出合乎时代要求的现代化建设人才。  关键词:新时期 教师 修养  人类文明的传承要依靠教育,依靠教师;人类社会的开拓与创新要依靠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