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教育的信息化变革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dWE4RT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科教兴国思想不断地深入人心,信息化的浪潮已席卷整个教育领域。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我国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场由信息技术革命引起的教育变革,正在对教育的各个领域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教育信息化是我国教育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
  1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而提出的。在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中,特别把IT在教育中的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美国的这一举动引起了世界各国的积极反应,许多国家的政府相继制定了推进本国IT在教育中应用的计划。在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整个社会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人们越来越关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信息化”的提法开始出现,联系到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提法也开始出现了。现在,政府的各种文件已经正式使用“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并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工作。
  虽然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早已在我国广泛使用,但对教育信息化的定义依然是众说纷纭,难以统一,在目前国内学者提出的众多教育信息化定义中,主要以“过程说”居多,其中,李克东提出“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祝智庭则认为“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而南国农指出,“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以上几个定义均从不同角度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了教育信息化概念的主要内容,如:强调了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界定了教育信息化的领域及范围;突出了教育信息化的原始动力和直接目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体现了信息资源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核心地位等。
  由此,我认为,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在国家及教育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教育系统的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过程。
  2 教育信息化的特征
  教育信息化不仅具有“技术”的属性,同时也具有“教育”的属性。从技术属性来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化。数字化使得教育信息技术系统的设备简单、性能可靠和标准统一,网络化使得信息资源可共享、活动时空少限制、人际合作易实现,智能化使得系统能够做到教学行为人性化、人机通讯自然化、繁杂任务代理化,多媒化使得信媒设备一体化、信息表征多元化、复杂现象虚拟化。
  从教育属性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开放性打破了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使得教育社会化、终生化、自主化;共享性是信息化的本质特征,它使得大量丰富的教育资源能为全体学习者共享,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交互性能实现人--机之间的双向沟通和人--人之间的远距离交互学习,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其他人之间的多向交流;协作性为教育者提供了更多的人--人、人--机协作完成任务的机会。
  如果我们把教育信息化看作为是一个追求信息化教育的过程。信息化教育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2.1 教材的多媒体化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材和工具书变成多媒体化,它们不但包含文字和图形,还能呈现声音、动画、录象以及模拟的三维景象。例如有一个关于英语词汇的儿童多媒体学习软件,第一幅画面把常用的动作名词和图片汇编在一起,当你选择chase(追逐)一词,电脑会用声音告诉你"追逐"就是在某人或某物后面 run( 奔跑)的意思,如果你在两个小孩的画面上点一下,他们就会飞快奔跑起来;如果你还想知道奔跑的确切含义,你再在run上面点一下,电脑又会呈现关于run的声音解说和动画。在这样的多媒体学习材料中,各画面之间好象有无形的链条互相串联,这种无形的链条被称为超链,这种带超链的多媒体又称为超媒体。俗话说,书是死的,人是活的。但有了超媒体"电子书",活人读死书的时代将一去不返,因为多媒体教材本身就是活的书。如何把"活书"设计好?如何把"活书"学好?这是信息化时代的教师和学生面临的新问题。
  2.2 资源全球化
  利用网络,特别是Internet,可以使全世界的教育资源连成一个信息海洋,供广大教育用户共享。网上的教育资源有许多类型,包括教育网站、电子书刊、虚拟图书馆、虚拟软件库、新闻组等。对于我国教育来说,面临的一大问题是网上中文信息资源的严重不足。开发网上教育资源,不但是教育部门的任务,也是社会各部门以及知识者的义务,美国的网上基础教育资源体系就是依靠社会各界的协同努力建立起来的。
  2.3 教学个性化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智能导师系统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和提供帮助。为了做到这一点,学生个性的测定,特别是认知方式的检测,将成为教育研究的重要研究课题。
  2.4 学习自主化
  由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日益得到认同,利用信息技术支持自主学习成为必然发展趋向。事实上,超文本/超媒体之类的电子教材已经为自主学习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
  2.5 活动合作化
  通过合作方式进行学习活动也是当前国际教育的发展方向。信息技术在支持合作学习方面可以起重要作用,其形式包括通过计算机合作(网上合作学习);在计算机面前合作(如小组作业);与计算机合作(计算机扮演学生同伴角色)。
  2.6 管理自动化
  利用计算机管理教学过程的系统叫做CMI(计算机管理教学)系统,包括计算机化测试与评分、学习问题诊断、学习任务分配等功能。最近的发展趋向是在网络上建立电子学档(Learning Portfolio),其中包含学生身份信息、活动记录、评价信息、电子作品等。利用电子学档可以支持教学评价的改革,实现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   2.7 环境虚拟化
  教育环境虚拟化意味着教学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脱离物理空间时间的限制,这是电子网络化教育的重要特征。现代已经涌现出一系列虚拟化的教育环境,包括虚拟教室、虚拟实验室、虚拟校园、虚拟学社、虚拟图书馆等,由此带来的必然是虚拟教育。虚拟教育可分为校内模式和校外模式。校内模式是利用局域网开展网上教育,校外模式是指利用广域网进行远程教育。在许多建设了校园网的学校,如果能够充分开发网络的虚拟教育功能,就可以做到虚拟教育与实在教育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贯通,这是未来信息化学校的发展方向。
  3 建设教育信息化的意义
  以上这几个方面正是数字化校园的最好体现,它是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新型的管理、教育、学习、交流和研究的平台,是一个开放的教育系统,有一下几点意义。
  3.1 体现教育的公平性
  “数字校园”建成后,所有的教师都拥有相同的资源,甚至可以做到同一年级、同一学科,使用同一种教案、课件上课,使教育更趋于公平。
  3.2 教师的工作效率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与共享性,同一年级相同学科的教师可以分章节备课,然后资源共享,这样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又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同时校园资源服务器上有大量的资源可供使用,有利于备课出精品。
  3.3 于新教学方法的探索
  随着教育信息化走入平常课堂,教育教学的理念、方法都会发生改变。这就促使教育者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合于网络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新路子,为后来者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模式,使他们少走弯路,节约成本。
  3.4 于提高学校的教科研水平
  教育科研及课题管理是学校的另一个中心,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同样影响到教育科研及课题管理的模式和机制,大大提高学校教科研的创新水平,在某些方面又进一步促进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提高教学效益。
  3.5 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科教兴国”,教育是基础。在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如何更有效地开发和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数字校园”的建成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研究的资料,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培养自己自主学习、动手操作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
  3.6 于学校与家长、社会之间的沟通
  学校要办好学,必须做到社会关心、家长放心、学生称心,这就离不开社会和家长的支持,学校要及时了解多方面反馈的信息。“数字校园”为家长和其他关心其发展的人提供了更多了解途径,以及为其发展献计献策的渠道,有利于学校博采众长,办出特色。
  3.7 向周边辐射,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当今网络已深入人心,共享资源是网络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学校要将自身的经验和资源向其他学校开放,也需要学习其他学校的优质资源,以达到让每位学生都能平等的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4 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改革之间的关系
  教育信息化为我们展示了未来教育的美好前景。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会自然而然地创造教育奇迹,它可以被用于促进教育革新,也可以被用于强化传统教育,因为任何技术的社会作用都取决于它的使用者。我们的观点是,教育技术变了,教学方法也得相应变革。而教学方法的选择是由教师的教育观念所支配的。如果说信息技术是威力巨大的魔杖,那么教师就是操纵这个魔杖的魔术师。因此,对于我国广大教师来说,面临正在带来的教育信息化浪潮,认清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懂得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支持教育改革和促进教育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就目前而言,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带来了信息的多源性、可选性和易得性,学生们可以轻易获得大量信息,这就使得教育者的权威受到削弱。由此迫使教育者采取两种姿态:一是趋向于比较民主的教育模式,二是教育者本身也得利用信息来强化自己。这是一种在信息技术刺激下顺应教育变革的姿态。另一方面是出于对现行教育状态的不满而千方百计地寻求教育变革之路,其中有一种思路就是相信现代化信息技术可以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强大支持力量。这是一种利用信息技术来谋求教育变革的姿态。当然,在多数情况下这两种是互相交织的。
  总之教育信息化作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有很多相关制约因素影响其发展进程。教育实践、硬件基础设施、软件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规划管理是其中的关键因素,即教育信息化的要素。教育信息化的核心要素是教育实践,即将信息通讯技术充分整合应用于教育系统之中,从而实现更高效、更高质量的教育活动,这是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目的。
其他文献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为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课程;整合  以农村远程设备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是当前偏远山村中小学使用最广泛信息媒媒体,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提高课效实现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航向。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发展教育面向现代化的关键。因此
期刊
【摘 要】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美术教学过程当中,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对听觉、视觉的作用;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化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美术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易变抽象为具象,易于学生理解、掌握;多媒体对美术教学有促进学生理解的作用;美术多媒体教学能够拓宽美术学习的思路和视野,培养创造性的思维美术多媒体教学能够拓宽美术学习的思路和视野,培养创造
期刊
【摘 要】本文根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从新《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时代背景及教育现代化发展需求的角度,在新媒体环境下,结合外语教学目的、语言学习特点及学校的实际探讨如何创设英语课堂情境,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听说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新媒体;创设语言情境;培养;听说能力  在英语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读写是学习英语的方法和手段,听说是学习英语的基本目的,听是对说的理
期刊
前 言  我找到了有真实形式的涡旋电场。麦克斯韦150年前假说的这个电场,今天揭开面纱与世人见面。面纱揭开,迷雾吹散,因而我能够推翻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建立新电磁感感定律。新电磁感应定律能计算导体在两点间运行所生电动势的大小,还能用于发电机、变压器的制造和无线电技术。公式的使用,将结束电力设备中诸量叫“参数”的时代,因为用新公式能求得准确数据。  本文从涡旋电场概念讲起,不断出现新名词,新定律,
期刊
【摘 要】当前,中学教育正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学生的学习工具、学习资源已不仅局限于教材。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真正习得知识,增长能力,教育正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探究式学习无疑是信息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学习方式,特别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大背景下,倡导探究式学习更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在学校教学中的广泛运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以其特有的科学性和高效性,显示出独特的内在魅力。面对网络,我们教师应该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有效地使用网络开展教学,将交互网络的应用同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联系起来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并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  【关键词】网络环境;英语;阅读教学  英语阅读是理解语篇及获取、加工、处理信息的综合过程。《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
期刊
【摘 要】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电子网络影响着社会,教育及教学。多媒体网络教学是教育现代化和教学改革的一种重要体现。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以及创新意识尤为重要。本文对多媒体课件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以及创新思维的运用进行论述。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主体思维,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和思考,运用多媒体课件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学生
期刊
【摘 要】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追求高效课堂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也是所有老师在教学实践中追求的目标之一。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的政治教学生活化要求已为老师所接受与执行。而实际政治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课堂生活化了不一定教学有效,甚至越“生活化”,越无效的局面,因此如何实现政治教学“生活化”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机结合不仅是我们高中老师面临的难题与课题,也是贯彻新课程理念必须解决的实
期刊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之一,担负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任务。它是学生学会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将来走出校门,踏入社会、上岗工作都是极为有益的。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1 注重阅读兴趣的培养。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
期刊
【摘 要】为学生营造一种平等、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这是作为教师的一种神圣历史史命。因此,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寓教于乐”,给孩子们一个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快乐的课堂。  【关键词】轻松;愉悦;微笑;乐学;和谐;互动  为学生营造一种平等、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这是作为教师的一种神圣历史史命。因此,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