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学生的“起点”,从教程走向学程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lan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导学生体验探究的载体是“学程设计”,即在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方式的转换,转变成以促进学生学习某一知识点、某一主题项目而展开的学习活动,所进行的学习过程设计。本文主要以《圆的认识》为例,通过巧用学程设计,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从而支持学生的学习,从教程走向学程,最终看到学生的成长和学习的真正发生。
  一、理解教材,掌握学习的要点
  所授内容《圆的认识》是苏教版2011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85—104页的内容。在学习圆形之前,学生已經学习过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基本图形,这些学习的过程和积累的经验是学习圆的基础,本课主要是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和圆的特征。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主要经历猜想、验证等过程,这会加深学生对数学方法的理解,也是进一步研究圆的基础。
  二、了解学生,把握学习的起点
  学生对圆的认知的生活经验是有的,而数学经验肯定参差不齐,为了更好地支持学生学习,先要理解学生的认知和起点。因此设计了学程前测单,对学生了解圆的情况进行调查。
  《圆的认识》学程单——前测2017.5
  班级 姓名
  1.你在生活中哪里见过圆?(举例说明)对于圆,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2.对于圆,你还想研究什么?
  3.你知道画圆用什么工具吗?为什么用它画圆呢?
  调查得出,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圆有认知误区,把球看作圆,那么课堂上就要跟孩子区分圆与球,圆是平面图形和球是立体图形,球上有无数个圆。也可以帮助学生对生活中的圆认知得更加深刻。吊扇中间是圆,那么吊扇转动起来的时候也能看到圆,得出圆是距离中心固定点运动的轨迹。第2个前测内容是激发学生前面学习平面图形的已知经验,去思索,学习圆时,我们可以研究哪些?第3题,全班的学生都知道画圆的工具是圆规,但是对于为什么用圆规画圆,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大概说明理由。基于对学生的理解,找到课堂中学生研究圆的起点。
  三、用好工具,激发学习的探究点
  课堂上要用到的学具有:线、乒乓球、圆规、圆片、皮筋、直尺。
  动手操作是激发学生探究合作的一种方式,有了充足的工具准备和在有效的组织下,明确要求,学生利用手中工具进行相应操作。在动手实践中探索圆的知识,在合作交流中深化认知、提升学习兴趣。
  四、设计学程单,助力学生走向终点
  《圆的认识》学程单——探究2017.5
  班级 姓名
  一、自选工具画圆(圆规除外)
  二、用圆规画圆
  (1)任意画
  (2)画一个半径2厘米的圆。并在这个圆的右边画一个半径为3厘米的圆。
  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通过学程单问题的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索”,寻找画圆的方法。在学生完成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巡视,收集学生生成性资源为后续的教学内容做资料。
  1.用除圆规以外的工具画圆
  沿着胶带轮廓(或者其他圆形物体边缘画圆);利用线和笔模仿圆规画圆;利用尺子画圆。
  讨论:你们已经有了圆规画圆的雏形了。
  问题1:为什么要固定这一点呢?
  问题2:为什么要绷得直直的?
  问题3:为什么要选择用线而不是皮筋呢?
  总结:结合刚才的研究,画圆要注意什么?(定点、定长)
  在学生自主完成问题的解决之后,组内交流,互相分享画圆的方法,在问题引领下,得出不同画圆的方法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定点定长,才能画出圆。课堂是师生互动参与的课堂,更是生生互动、互相学习进步的课堂。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自主探索的影响远远大于教师直授。圆的认知也因“合作分享”而更加深刻。
  2.用圆规画圆
  实践、探究是让学生经历“再发现”的过程,帮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实践、总结四个探究历程。在这个环节中,动手实践的学生个个有话说,各自有经验。
  学生1:画圆一定要定点、定长。定的点就是圆的圆心,所以说圆心决定了圆的位置。
  学生2:画圆时,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对应的是半径,两脚叉开得越大,也就是半径越大,所以说半径决定了圆的大小。
  学生3:还要注意圆规两脚距离是半径。
  这些都是孩子亲身经历、探究后的感悟,在直白的语言中透出学生对数学问题本质的理解,是经历“探究”最好的验证。在学程设计的引导下,数学课堂上,学生清楚地明确自己探究的问题,层层深入,自我体验,感悟小结。
  3.问题引领探究
  通过问题引领:你能将这两脚之间的距离画在圆上吗?这个线段就是圆的半径,谁来说说什么是圆的半径?研究圆的位置和大小与什么有关?
  根据学生画出的圆,进行分享交流,通过辨析,得出画圆的正确方法之后,并结合学生画出的圆,研究圆的半径、直径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等知识点。层层深入,自然流畅地得到所要的知识点。自主探索、合作分享,帮助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反思、自我修正,最后“整合提炼”,对圆的知识认知形成网络结构图。
  4.自由研究圆
  猜一猜,老师是怎么在电脑中画圆的?
  学生有了前面知识的积累,在“实践运用”中自然会找到圆的圆心、半径、直径,甚至在研究的过程中还得出圆中最长的线段就是直径这个结论。在研究电脑画圆时,找到内切圆与正方形的关系,内切圆的直径与正方形的边长相等,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设计有效的学程不但能促进学生的探究,还便于教师理解学生。课堂在理解学生的基础上,才能继续让学生不仅明白“是什么”,还要会追问思考“为什么”,在持续的追问思辨中,领悟数学思想,掌握数学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食蟹猴血液学及血清生化指标日间节律性变化,为正确全面评估血液学及血清生化测定结果提供一定的实验事实依据。方法在9:30(am)~10:30(am)、12:30(pm)~13:30(pm)、15:30(pm)~16:30(pm)及19
目的建立内脂素转基因小鼠动物模型,研究内脂素在转基因表达的情况下对小鼠的影响。方法把内脂素基因插入CMV启动子下游,构建转基因表达载体,通过显微注射法建立内脂素转基因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你知道这些垃圾它们到哪里去了吗?在一些垃圾管理较好的地区,大部分垃圾会得到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技术化处理,而更多地方的垃圾则常常被简易
幼儿总是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良好的愿望去探究周围世界,用自己独特的、不同于成人的眼光认识世界。生成课程《我从哪里来》适时将孩子引向生活,将生活引向孩子,并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交流情感、观念,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  一、课程的生成  金老师怀孕了,随着肚子渐渐隆起,孩子好奇也日渐升温,常常有细心的女孩问:妈妈说金老师有小宝宝了是吗?调皮的男孩还会摸摸、听听,想从中找到想要的
小学科学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不断创新的实验精神。而要切实达成以上目标,针对学生的学习引导以及让学生自主开展对科学的探究学习将尤为重要。
近年来,随着常规能源的日益紧张,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日益增强,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也愈来愈重视,不仅制定了相关法规和标准,而且从经济上给予扶持。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不
近年来,随着受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对孩子的教育越发重视,尤其是幼儿教育。幼儿园教育是孩子接受知识学习的初期阶段,对孩子逻辑思维的开发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幼师则是这一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介入者和引导者。本文主要就幼儿园区域游戏中教师接入指导的原则策略进行分析,以期对未来幼儿园区域游戏中教师介入指导提供相应借鉴。  幼儿教育时期,幼儿园老师普遍会选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
公厕问题,既涉及公众利益,又关乎城市文明,正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目前我区城市公厕的总体状况如何?面临哪些问题?该如何化解?围绕这些问题,近日,自治区“城乡清洁工程”督察队对南
目的了解上海及周边地区实验小鼠、大鼠螺杆菌携带情况,为我国实验动物等级及监测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PCR法共检测了352只小鼠(清洁级101只,SPF级251只),101只大鼠(清洁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的最高层次是练习,预习题若会做了,说明自学能力提高了;若不会做,不要紧,很正常,因为老师没讲。指导学生进行教前预习已成为许多教师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过去教师在布置预习作业时,往往是口头布置,目标不明确,缺少方法指导,使得大部分学生应付了事,并没有什么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数学教师讨论并一致通过使用预习案。预习案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在设计预习案时扣住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