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五点思考

来源 :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xce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本课程的主要任务。而在贯彻《课程标准》实施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 设置精巧开头
  一堂思想品德课,头开得好,就能迅速活跃课堂,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就需要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的时候,要特别重视课的开头。在课堂上,教师不断变化课堂的开头,对学生的引导起着积极的作用,比如说本人用生动的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做开头,在讲《消费者权益受保护》这节内容的时候,我这样说:“同学们,昨天老师看到了一则新闻,对我的震憾实在是太大了。”那么,到底是什么事,对老师产生了这么大的震憾呢?听到这时,同学们的眼光一下子集中了我的身上,接下来,便是我和同学们轻松合作,当然,开头的方式还有许多种,像名言、警句等。
  2 倡导爱的教育
  我认为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引入“爱的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除了应该注重课程内容中对爱的知识的传播,还应该注重对学生个体的爱的倾注。俗话说:“一颗螺丝,打坏一锅汤”,一个班如果后进生偏多,给整个课程的进度带来极大的滞后,因此对化学后进生的转化,也是我们任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对待化学学习过程遇到困难的学生,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方式方法、技术技巧去提升其学习效果。学生是有差异的,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习状况开展教学工作。对于学习较差的同学,我们也不能放弃,要给他们锻炼的机会。比如,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从书中找一些简单的题的答案,我总是喜欢让那些平时不太愿意表现自己的学生来回答,并且时常给予他们表扬,目的是让他们感受到老师也在关注着自己,从而对课堂产生兴趣。
  3 师生“心有灵犀”
  旧版本的政治课程在某些学生眼中似一贴“枯燥剂”,因其带有较多的抽象性和理念性,因此学生往往难以与教师共同融入课堂角色,甚至政治教师也被冠上了孔老夫子的头衔,一度成为迂腐、守旧、顽固的代名词。因此,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把学生看成是“白板”、“容器”,强行灌输,而应把学生看成是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着的认识的主体。课堂上学生在想什么?这是教师应时刻关心的问题。他们未表露出自己的想法时,要洞察其心理,及时探测和巧妙地点出其想法,更好地实现与他们心理上的沟通。比如在《我与父母交往》一课中,学生需要的是一个倾诉的空间,因此,在这个时候,作为老师,教师无论学识如何广博,都必须始终站在学生这个主体位置。因此,我把主动权暂时地交给了学生,并通过分析、点拔,让他们发自内心地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明确亲情的至真至善至美。
  4 讲求“空间”效应
  课堂教学活动地开展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消化所学知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意识、参与程度如何,关系到活动课教学目标能否实现。辩论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极好形式。譬如,在《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一课时,我把课堂转移到学生活动大教室,(提前布置了一般辩论赛场地)在课堂上采取了辩论的方式,将全班学生分为正方、反方两组,(学生课前收集论据、材料)双方参辩代表激烈争辩时,其他学生参与旁听并参加辩后表达自己的看法。而在那一节生动的课上,我深切地感受到学生已完全融入到“辩手”的角色,没有把思绪只限制于“课堂”。给予学生一个类似于此的空间,促使他们完全“放开”,能从中不断地对比、综合、归纳,从而慢慢地提高了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了解到现实事物存在的必然性与两面性,达到学有所长、学以致用的效应。同时,课堂中我还应该经常点拔学生,鼓励学生踊跃发言,自由争论,使其受到启发,促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不断增强。
  5 积极创设情景
  教学成效往往取决于能否增强学生的认知过程,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愿学”,从而将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素质。为此,在教学中,我常常创设情景,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一课的学习中,我曾设置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外国人”,“未满18周岁的人”、“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满18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中国人”、让其他同学断定这些角角色中,哪些具备选举的资格。表演的学生积极性很高,其他的学生感到新颖,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样因势利导开展“竞选班干部”的活动加深学生对本课的理解。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即:“动手”、“动眼”、“动脑”以至“动心”。其实,“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在动的过程中愉悦地接受并掌握相关知识,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孜孜不倦追求的最高目标。当然,所有的教学形式都是为教学服务的,为了不流于形式,教师灵活的、综合的策略引导在课堂教学中便必须凸显出来。
其他文献
语文,是基础学科,更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而文章是它传授知识的基本载体和重要手段。它更能对学生进行道德培养,使学生情操得以陶冶。因此,语文教学在教育学生怎样做人以及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思想方面比其它学科更有优势。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在语文教学中做到这些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供大家思虑:  1 教师的讲  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学资源的形象性、生动性、情感性,对所学的文章进行精彩的分析与点拨,使
期刊
各学科都有本学科特定的科学知识体系和特点。中学数学具有内容的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推理的严谨性和结论的明确性等特点。我们在实施中学数学素质教育时,应根据数学本身的特点,在传授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积极探讨数学知识与素质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据此,我认为,素质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思想素质的教育大纲指出:“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
期刊
激情是语文课堂最好的营养品,一节精彩的语文课需要老师的激情来灌溉。缺乏激情的语文课堂只是一潭死水,学生的学习被机械化,老师的教学也无生趣。相反,充满激情的语文课堂却惊涛拍岸,卷起千层浪,有声有色。那么,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该从何处去寻找语文教学的激情呢?  1 语文激情源于文本  文本的激情,首先蕴藏于作品所描绘刻画的大自然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是湖泊献给长空的激情;“野芳发而幽香,佳
期刊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因此,思想品德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注重提高个人品德修养,结合时事政治,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使课堂教学多样化,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做为一名农村的思想品德课教师,经过几年艰难的课改实践,我认为在思想品德课中要全面高效的进行素质
期刊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可见,在数学教学中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化。新课改以来特别强调的是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情境来促使学生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是学习起点、是贯穿在学习全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未生成问题,
期刊
【摘要】尽管中学生的集体观念正在形成,但是,由于其道德知识水平还比较低,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强,因此,要想让学生真正养成一种负责任的好习惯,就必须加强培养,重视指导。本文就如何培养中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中学生;集体;责任感;培养    心理学告诉我们:中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发展,集体观念正在形成,但道德知识水平还比较低,辨别是非和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强,对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准则虽然知道
期刊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到各个领域。网络游戏也被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学生迷恋,由于长时间无节制的上网,因此导致他们学习成绩下降,精神萎靡不振,加之中学生正处于心理生理变化期,很容易使他们变得对生活、学习消极、冷漠。如今这样的问题学生已是教师和家长最心痛的。那么,如何去帮助这样的学生戒掉网瘾,树立信心,提高学习兴趣,让他们健康快乐地度过初中阶段呢?  我作为一个从教二十多年,并多年担任班
期刊
作为父母,你一定有这样的体验,当你带着孩子路过一个地方,孩子兴高采烈的读着标语,你却发现孩子读错了字。你也会发现,如果孩子在默写生字的时候,有这么两个字写错了,你让他重新写了五遍,而第二天或者一周之后,你再让孩子默写的时候,结果还是错了。面对孩子的学习错误,家长如果教育方式不当,很容易造成孩子自闭的心里而影响孩子的智慧创造力。  在早期教育中,应当珍视、保存孩子生命早期丰富敏锐的感受能力和感受欲望
期刊
纵观历史,没有哪一位优秀教师,没有哪一位优秀班主任不热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能够唤醒学生的爱心,萌发学生善良的美德和高尚的情操,师爱是一切教育艺术、技巧、方法产生的基础与源泉,也是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的起点。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和学生建立了真正的情感,达到信任的程度,就会成为一种巨大的力量,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正因为如此,师爱在一个班级的管理中才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实践中,尤其是在小
期刊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索能力,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实验探究作为科学探究的一种形式,它能让学生体验到象科学家研究科学那样的过程,因此,实验探究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重要的化学实验教学方法。要想使培养学生实验探索能力这一目标落实到实处,就必须使每个探索步骤加以具体化。  1 化学问题的内涵  新课程中所倡导的化学问题,应是有价值的,这里所说的价值是对学生而言的,如果问题过于简单,不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