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里的一盏明灯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是我国古典文学的两大优良传统。现实主交创作方法要求作家按照生活固有的样子。遵循生活本身的发展逻辑,真实地反映生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偏重于描写实际的社会生活,如实地反映出生活的真实面目。契科夫曾说过: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应该“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描写生活。它的任务是无条件、直率的真实”。现实主义作家对生活的忠实甚至可以达到这样的程度,即为了如实地反映生活的真实和发展逻辑,不惜违背自己的主观愿望。同现实主义直接再现客观存在的实际生活不同,浪漫主义作家往往把笔触直接伸向自己的内心世界,表现自己对事物的审美评价。其作品带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为了抒发自己强烈奔放的主观感情,浪漫主义作家常常要突破生活本身的限制。凭借想象的魅力,对现实生活进行大胆的创造和变形,通过塑造出一个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的理想世界来纵情抒发自己炽热的主观感情。浪漫主义作品描写的往往不是人类已经有的生活,而是人类应该有的理想的生活。我国古典文学中有好多作品都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窦娥冤》和《孔雀东南飞》就是这样的优秀作品。《窦娥冤》和《孔雀东南飞》的主体部分都严格遵循现实主义的要求,结尾却是浪漫主义的。这个浪漫主义结尾,不但没有削弱作品的悲剧力量,反而使作品思想性更加深刻,更加充满了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
  《窦娥冤》不以窦娥的死为最后结局,而以窦娥受刑前发的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应验,来表现窦娥的冤屈之深和反抗之烈,最后以冤屈得到平反昭雪,恶人受到惩罚为结尾。给整个故事带来了神幻的色彩。作品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设计了三桩誓愿显灵的超现实情节,显示正义抗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我们知道。在现实生活中,窦娥的三桩誓愿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在现实世界上,窦娥的鬼魂也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但是这些在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在作品里却发生了。这就是作者的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手法的一种成功运用。剧作家这种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由于是根植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因而读者不仅不感到荒谬怪诞,相反。倒因此更加深切同情窦娥的悲惨遭际,深切痛恨封建法制的腐朽乖谬和奸民恶吏的滔天罪行,激起观众对剧中人物事件强烈的爱和憎,反映出作者主观上所表现出的而非客观上能实现的愿望,使人物和剧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量。
  《孔雀东南飞》的结尾,“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呜,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这是多么美好的情境啊!这种美好的情境,是诗人主观愿望的表现与寄托。没有情感的树木能够彼此覆盖,情意缠绵:没有思想的鸟儿能够成双成对,相向和鸣。这生动和谐的景观,给人们带来了喜悦和美好的向往。作者的用意不言而谕,同情之心溢于言表。刘兰芝和焦仲卿生前没有团圆,死后该会像松柏和鸳鸯一样相互覆盖、双双和鸣了吧?人们仿佛也看到刘兰芝和焦仲卿在墓穴中恩爱地偎依在一起,他们以死抗争没有白费。这在现实世界中同样不可能实现的景象在作品中实现了。这既象征了刘焦夫妇的不朽,又象征了他们永恒的悲愤与控告。由现实的双双合葬的形象,到象征永恒的爱情与幸福的松柏、鸳鸯的形象,表现了人民群众对未来自由幸福必然到来的信念,这是刘焦形象的浪漫主义发展,闪现出无比灿烂的理想光辉,使全诗起了质的飞跃。“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是我们中国人的审美倾向,应该说是一种美德,一种理想。
  与《孔雀东南飞》结尾相似的还有很多作品。
  故事一吴黄龙年中,吴都海盐有陆东美,妻朱氏,亦有容止。夫妻相重,寸步不相离,时人号为比肩人。夫妇云:“皆比翼,恐不能佳也。”后妻卒,东美不食求死。家人哀之,乃合葬二。朱一岁,冢上生梓树,同根二身,相抱而合成一树。每有双鸿,常宿于上。孙权闻之嗟叹,封其里曰“比肩”,墓又曰“双梓”。后子弘与妻张氏。虽无异。亦相爱慕。昊人又呼为“小比肩”。(出《述异记》)
  故事二 宋康王舍人韩凭。娶妻何氏,美。康王夺之。凭怨,王囚之,论为城旦。妻密遗凭书,缨其辞曰:“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当心。”既而王得其書,以示左右;左右莫解其意。臣苏贺对曰:“其雨淫淫,言愁且思也;河大水深,不得往来也;日出当心,心有死志也。”俄而凭乃自杀。其妻乃阴腐其衣。王与之登台,妻遂自投台:左右揽之,衣不中手而死。遗书于带曰:“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冢相望也。王曰:“尔夫妇相爱不已,若能使冢合,则吾弗阻也。”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相思之名,起于此也。南人谓此禽即韩凭夫妇之精魂。今雎阳有韩凭城。其歌谣至今犹存。(出《搜神记·韩凭妻》)
  另外还有《梁山伯与祝英台》,一曲《化蝶》千古流传,那坟头飞出的彩蝶,不正是人们对美好爱情的期望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吗?还有《牛郎织女》,牛郎织女每年七月初七鹊桥相会,不也正是人们对美好爱情的期望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吗?不管是“双梓”、“相思树”,还是“彩蝶”、“鸳鸯”、“鹊桥”,这些美丽的象征物,都来自民间,来自人民的创造,是他们美好愿望的一种体现。它以一种不朽的象征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给饱受苦难的人们以精神上巨大的鼓舞和安慰。它们就像暗夜里的一盏明灯,温暖人们凄苦冰凉的心,给人们以光明和希望。正如鲁迅所说:“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愤然而前行”。
其他文献
“学贵于思,思缘于疑”。无疑则无思。质疑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应当引起广大教者的重视。大文学家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是问号。”而智慧之花的绽放大概就在于遇事应首先问个“为什么”。课堂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设疑问、分析疑问、解决疑问的过程。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倘若我们能够恰到好处地创设疑问,那么它将是指引学生进入知识海洋的航标,是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兴奋剂,更是开启学生思维
期刊
背景    时下,在许多学校语文教学仍然存在一个误区:将“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为本”简单地理解为在课堂上让学生多活动、多说话,为了使课堂显得学生活动丰富,有的教师将动画片、课本剧引入课堂,而实际效果只是徒添了笑料而不能引起深思;有的教师不管什么体裁、题材的课文,都是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将学生活动流于形式:有的教师只是搞机械式的一问一答;有的教师甚至为了让学生多说话而割舍学生自主思考探究的环节
期刊
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每一名教师的不懈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就是指通过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学习真正做到学有所获,而且使其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通过课堂这一开展教学的核心阵地实现学生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形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高效课堂呢?  叶澜教授提出一堂好课要做到:平实、真实、丰实、扎实。归根结底就是要回归
期刊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从这里可以看出:以人为本,体现教师对学生的真正的人文关怀,是语文课的灵魂。  所谓“人文精神”就是在关心自己生存状态的前提下,去关注大众的生存状态,并且努力提高和改善别人的生存状态。如果
期刊
莫泊桑的小说《项链》的主题,传统的观点是讽刺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  不可否认,年轻时的玛蒂尔德确实具有很强的虚荣心,但随着情节的发展,玛蒂尔德命运的变化,作者对玛蒂尔德的态度由微讽而转向同情。这种同情主要表现在四个行为和动作中。  失项链——玛蒂尔德丢失价值四万法郎的项链(十年后才知是假的),这个清贫的人家,无疑遭到了倾家荡产的厄运。作者多次写到玛蒂尔德丢失项链后的神态:“她穿着
期刊
汉语语法知识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历来受到广大帅生的高度重视。笔者至今还清晰地记得,自己读书的时候,语文老师对语法知识的教学是那样的认真,那样的仔细,那样的注重效果。在老帅的精心教导下,学生们对语法知识的学习,也是那么感兴趣,而且学有收获。比如,判断词性,辨别词组(现在叫做短语),分析句子成分,指出复句类型,修改病句等等,几乎能做到不出一点差错。不仅如此,所写文章也几乎找不到一点语法错误。当
期刊
宋代诗人林逋,不求名利,终身不仕不娶。隐居杭州西湖孤山:植梅养鹤以为伴,世称“梅妻鹤子”。他超凡脱俗的品格一直为后人所称道。  《西湖佳话·孤山隐迹》中说,林逋,字君复,卒后,仁宗皇帝赐谥和靖先生。他少孤,家贫,但刻苦学习,经史百家无不通晓。至宋真宗景德中(1004-1007年),“遂放游于江淮之间。游既久,见人所遂之利,所趋之荣,与己颇不相合。况山水之明媚,多不及西湖”,就回到家乡。有人劝他娶妻
期刊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要想提高语文素养,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提高文学素养。  现如今的很多老师和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把语文学习作为一种负担,一项任务,机械地训练,结果使得人人厌恶语文。老师上课机械地分析课文,总结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一篇经典文章一两个课时就分析完毕。
期刊
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历来主张应提倡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能在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作品内容中找到疑点,提出问题,最后分析解决。这是深入理解作品内容和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好办法。赏析项羽这一人物形象,当然也是《项羽之死》这篇课文教学的一大重点。  通过结合课文的相关内容有根有据地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确作者司马迁在本文中是连续集中地写一个人,通过垓下之围、东城快战和自刎乌江三个连续的事件,并在其中集
期刊
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乾道八年(1172)冬,陆游由南郑调回成都,骑驴途经剑门山,身与境遇,勾起了一系列诗的联想,写下这首诗情荡漾的小诗。南郑是当时抗金前方的军事重镇,诗人在那常常“寝饭鞍马间”。而成都则是首都临安(杭州)之外最繁华的都市。诗人此行是由前线到后方,由战地到大都市,是去危就安、去劳就逸。然而,诗人是怎样想的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