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初探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zhenzs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有效教学一直是教育的一种理想与追求。自教育诞生以来,教育工作者们就一直在探索如何降低教学所耗,提高教学效率。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为例,从教学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权的全面展示和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的构建,三个角度阐述了影响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历史课堂;有效教学;教学案例
  自教学活动诞生以来,教育工作者们就一直在探索降低教学所耗、增加教学效率。300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曾提出要“寻求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使教师可以教得更少,学生可以学得更多。”他的这句话里有最值得我们注意的一个词就是有效教学,或者叫作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一词在英文中对应的是“effective”一词,其译为中文即:获得显而易见的结果或产生想得到的结果。《现代汉语词典》则把“有效”一词解释为:能实现预期目的或有效果。在教育学方面:有的学者认为,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是指在一定的教學投入(时间、精力、努力)内带来了最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是卓有成效的教学,也有人称之为优秀教学、好教学、成功教学。还有学者则运用经济学上效果、效益、效率的概念来解释有效教学中“有效”的涵义。认为有效就是有效率、有效益,效率是投入与产出的比值,教学效率就是教学投入与教学产出的比值。
  综合以上的内容,可以将有效教学定义为:在课堂教学情境中,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在有限的教育资源的基础之上,师生、生生之间发生积极性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实现预期互动任务和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学活动。
  在定义了有效教学后,再讨论如何才能够做到有效教学。以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一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课为例,其课程标准要求: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本课的重点定位在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洋务运动的内容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其中,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是本课的难点,需要利用较多时间,引入较丰富的材料来全面地、客观地认识洋务运动。要在45分钟的课堂内让学生了解近代经济成分、经济结构的变化、近代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经济概念,做到有效课堂教学,笔者认为以下几点是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并对有效教学的发展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力,它们是:教学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权的全面展示以及客观公正的教学评价的构建。
  一、教学主导作用的全面发挥
  有效教学,从表层看,是通过教学活动,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和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但从根本上是通过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即教师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其走向社会后的终身学习能力。显然,有效教学,离不开教学的主导作用,教学就是为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少走弯路甚至走错路。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是推动教学主导作用发挥的最主要的因素。课程设计越合理,就越有利于保证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实际投入,教师通过优化课程活动设计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教学质量最优化。
  【案列描述】
  在本文的案例中,《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既是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的继续,也是后一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的前提,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本课又与《鸦片战争》和《工业革命》内容有所关联。封建土地私有制下的小农经济的顽固和封建制度的桎梏,明清时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未能形成冲破旧的封建的生产关系的强大的革命洪流,使中国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逐渐脱离和落后与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动必然会引起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一系列的变化,所以本课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教师对课程的设计一定要在全球史观的视野下研究问题,才能达到有效教学。以本课的第一个子目——自然经济的解体而言,其课程设计更加需要体现教学的主导地位。
  【片段一】在本课的教学中,笔者首先通过图片让学生形象直观感受明清以后东西方存在的巨大差距,认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大的时代背景。同时带着学生回顾复习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及其特征。在讲解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中国近代化的前奏时,笔者提供相关材料几则,让学生思考。
  材料一:鸦片战争之后,帝国主义连年入侵,割地赔款,白银外流,国库枯竭,国门大开,洋货充斥市场,美国哔叽价廉物美,官宦富商争相购买,缎业大受冲击,咸丰年间开始逐年衰败,机房日益减少——市面萧条,昔日好景已成烟雾。
  ——崔征《清末南京丝织业》
  材料二:棉布为中国自有之利,本无须取给于外洋,乃洋人以机器织成,幅宽、质细、价廉而适于用,人皆便之,反弃土布而不用。
  ——光绪十五年奕劻奏
  材料三: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进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权为不材;洋铁、洋油、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
  ——郑观应《盛世危言》
  让学生思考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些变化导致了什么直接后果?学生回答后进行归纳总结。实现了学与思的结合,学生既学得深刻,也真正达到自主学习的境界。
  教什么、怎么教?这是每一个教师均因慎重考虑的问题,因为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选择什么样的课程给学生进行传授和指导。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学生和学生不同,课程和课程不同。即使是相同的课程,每一届的学生也不同。教师虽然是课程的主要设计者,但是学生却不单单是课程的接受者,更是课程的参与者。如果不调动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是很难持续下去的。诸如该节课中需要学生充分了解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特别是小农经济及其特征,并且需要学生参与交流讨论得出自然经济的解体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双重影响。体会西方经济的侵略客观上造成中国改变着封建社会人身与土地的强烈依附关系,给中国的资本主义产生提供自由劳动力和有限的商品市场。只有精心的课程设计,才是有效课堂的基础和保证。   二、学生自主权的充分展示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明确要求。教育家魏书生也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需要“目中有人”。历史素质教育,必须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学生是历史学习的主人。而课堂成为学生历史学习的主要阵地,只有确保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得以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才能得以培养,学生的能力才能得到提高。本节课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发挥学生的自主权。笔者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之二,近代化的起步——洋务运动的设计如下。
  【案列描述】
  【片段二】关于洋务运动的知识,初中学生都已经学习过,那么关于洋务运动,你知道……(畅所欲言)
  【设计意图】洋务运动学生初中已经详细学习过,因此同学们对这个问题很有热情,因为难度不大且可说的内容很多。比如很多同学记得主要的人物,还有几个洋务派创办的企业名称,甚至最终结局失败等。
  同學们观察这张表格,看看洋务运动创办进行改革的四个方面的内容,出现最多的字眼是什么?(近代工业)再追问什么叫近代工业?
  教师给出两幅对比性的图片,学生一看就明白近代工业与传统工业最大的不同就是机器。再追问这个说明洋务运动采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说明这个时期的生产力提高(产生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维护的是封建生产关系,所以失败是必然的。
  【设计意图】通过思考分析、动手整理归纳以往旧知识,借助形象、直观的图标和图片,进一步巩固课堂知识。
  洋务运动失败是一种必然,那么这个运动就一无是处吗?要求学生根据材料探讨洋务运动有什么作用和影响?即评价洋务运动,给出评价的方法:①在特定历史背景下评价。②透过现象看本质。③运用辩证法原理来评价。④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材料一:“西人立国,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此其体也;铁路,轮船……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艰难勉强地跟着走),常不相及。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
  材料二:洋务运动的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官领其总,商出资本,无疑是一种切实的倡率引导。它们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开。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时间或人物。
  对于洋务运动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尽管洋务运动失败了,但中国的近代工业由此起步,并诱导了民族工业产生。给我们的启示是生产关系必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教师会担心给予学生太多的时间自己说自己做,一来可能会影响教学进度,二来也会造成教学效率低下。但是这些都是不放心学生的体现。如果在教学中我们能充分信任学生,相信他们会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掌握自主权的心理基础。如果教师总是缺乏对学生提问能力的信任,或者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缺乏科学的认同,或者缺乏将学生的提问引向课文重点、难点的探索和解决的能力,担心出现一个无法控制的课堂,那么对学生来说,历史课堂教学自主权的回归永远是海市蜃楼。高效课堂的实现也永远是一纸空谈。
  三、客观公正的教学评价
  评价就是价值判断,教学评价就是对教学进行价值判断。其实教学评价的定义就是“在收集必要信息的基础上依据一定标准对教学系统(整体或局部)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
  对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课的结束,怎样评价?是教师制定的三维目标是否达成?是学生从中学到哪些知识?还是学生对历史又有什么样的新的认识与体会?
  就评价的对象而言,本节课能为学生开一个好头,从知识的层面讲,让他们清晰了解近代中国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即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外资企业)、洋务经济(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和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从能力上讲,因为给予学生充分的时空准备,本节课上就大部分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不仅提高学生发现史料中有用信息的能力、还培养其团队合作、分享交流成果、展示成果的能力。从情感价值观上讲,学生体会到近代中国不仅是政治上、军事上遭受外来侵略,在经济上中国也是在苦难与痛苦中。但是,正是因为这样的环境催生了中国自己的进步经济。对学生而言,这些为学生做了一个小结,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了更明确的指导。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客观、公正的评价应是在评价中既要指出学生的优点与所取得的进步,又要指出他们的缺点与不足,这样既给了学生以自信心和勇气,又使他们在前进的路上既有动力又有目标。
  客观公正的评价会使教师和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与方法,使自己更加符合教学的要求,去积极配合教学的发展,使教学更进一步有效进行,当然,也促进了教师和学生自身的发展。
  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的条件除了上述三项外,还有教师个人魅力、教师的教育智慧、教学技能、教学环境以及学生的认知与参与情况等因素密切相关。我们需要整体去把握这些因素,注意它们之间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才能进一步激发课堂的教学活力,不断提高中学历史课堂的有效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历史学习的教育功能。
  [参 考 文 献]
  [1]崔允漷.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J].人民教育,2001(6).
  [2]姚利民.大学有效教学特征之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1(4).
  [3]黄埔全,王本陆著.现代教学论学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12).
其他文献
一、引言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生通过这个实验,既复习了显微镜的使用,熟练显微镜的正确操作,又可以尝试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从而获取有关血管和血流的知识,并提高观察能力。学生实验前,笔者给他们播放了如何操作的视频。以下是学生实验中的片段。  二、案例描述  片段1:  刚播放完视频,学生就已经急不可耐,迅速
期刊
[摘 要]  基于PCK理论引领,遵循“明确教学目标→厘清学科核心价值→选择合理教学手段”的设计思路,以“离子晶体”的教学设计为例,很好地诠释了如何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PCK理论;核心素养;离子晶体  一、关于PCK理论  PCK这一术语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舒尔曼教授和他的同事在《教育研究者》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提出:教师应具有专业的学
期刊
中考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是改变命运的关键时刻,作为人民教师我希望化作学生高飞的垫脚石。想尽办法帮助学生度过中考难关。初中化学初始非常简单,学生学习也充满了兴趣,但是它毕竟是中考科目,不可能所有的知识点都简单,慢慢难度加大。笔者从教五年对于较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进行了教法学法的整合,希望大家指点改正共同进步,帮助学生铺平学习化学的道路。  难点一:氧气的制取  难度关键词:条目多且杂乱。  解决方法:
期刊
[摘 要]  低年级第一课时的教学往往成为被遗忘的角落,致使很多语文教师对第一课时教学究竟应该怎么上感到困惑和茫然,而且在教学中还存在解读不准、求多求全、雾里看花等问题。为此,教师有必要进行重新思考,寻求策略,可以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策略三方面加以突围,实现第一课时教学效率质的飞跃。  [关键词]  低年段;第一课时;思考  一、低年段语文第一课时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下各种教学观摩研讨活动风
期刊
摘 要:SOLO分类评价理论的五种水平按照层级逐步提升,构成了一个学习水平连续发展的整体,因此依据SOLO分类评价理论可以设计出一条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有层次和层次目标的学习路径,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关键词:SOLO层级;移液;定容  一、SOLO分类评价法的基本观点  SOLO分类评价法是一种以等级描述为基本特征的质性评价方法,由澳大利亚学者约翰·比格斯(Biggs)教授创建。SOLO分类
期刊
[摘 要]  对沪教版“中和反应”课题设计的背景、课程标准、教材和学情进行科学分析,以“微粒观、计量观、实验观”等化学基本观念为统领,倡导从具体性知识传授到核心观念建构的教学研究。  [关键词]  化学观念;建构;中和反应;手持技术  一、教学设计的背景分析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学科基本观念”给予充分的重视,强调培养学生持久性影响的化学观念。宋心琦教授认为:“学生能否牢固地、准确地、哪怕只
期刊
[摘 要]  以《走进白石老人的花鸟画世界》一课的教学设计和实录为例,试图构建一种认知与情感不断和谐发展的、充满生命力量的的美术课堂。这种课堂的基调是美,关注人的内心情感世界,使人的生命能量不断提升,情感教育、情感德育、课程育人的目标自然生成。  [关键词]  审美视角;生命情感;教学案例  一、背景与理念  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的最高目标是“追求真理做真人”,一个集真善美于一身的“整个的人”。陶
期刊
[摘 要]  通过对《新标准》和《PEP》两套教材中要求学生掌握的词汇与教材本身的词汇进行的对比发现:两套教材要求学生掌握的词汇在教材中的复现率普遍较低,大部分词汇的跨度不宽;部分词汇虽然复现率高,但在跨度上过于集中,复现形式单一。导致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材中主题关联性的缺乏。因此,教师应以增加话题的重复、丰富语言的情景等途径来提高词汇的复现率,有计划、有系统地设计与话题有关的语言活动,让学生在
期刊
《鲸》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说明性的文章。笔者听过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师: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主要向我们介绍了鲸的体型大。请同学们细细地品读第一自然段,画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进行批注。  (生自主学习约5分钟)  生1:我对“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这句感受最为深刻。这句话让我知道鲸比象大很多。  生2:“目前已知的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
期刊
摘 要:新课程积极倡导和组织实施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地理教学中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可从加强教师的自我学习、科学编排合作小组、精选合作学习的主题、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和时间、有效指导学生合作、完善合作小组评价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地理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实施  目前,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已被广泛使用。每逢公开课、评优课必有“小组合作学习”,但取得良好效果的为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