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漫话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ngbo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相信,這个话题永远是人类精神文化积淀中最深刻最沉重的话题。
  人们常以为,庄子因家人死后“鼓盆而歌”,便是庄子深谙死亡真谛而无畏的一种坦然。笔者却不以为然,以为那不过是先贤鼓励我们在死亡面前应有些儿勇气,学会自慰,视死亡为某种自然的“回归”之类的意思。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其意义自不必说,而在这种“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的无法抗拒的自然法则面前,人类却是无能为力的——即便有一天我们能移居火星,自由调节利用太阳,甚至到遥远的星球去观光旅游,我们仍无法长生不老,改变我们必须死去、永远从自然中消逝的命运的事实。
  生命如此珍贵,而像荆轲、史可法、文天祥,以及那些为自由民主、真理正义而放弃了生、选择了死的人类中的精神勇士,他们的伟大岂是语言文字能表达的!他们以自己慷慨的死,藐视了死的悲哀可怕,谱写了人类最神圣壮美的诗篇,创造了自己的永生,赢得了人们的敬畏。
  笔者始终无法达到庄子那种高深的境界,每一听到“死”,看到“死”想到“死”,便十分的悲哀抑郁不快。死,就意味着我将永远看不到阳光、鲜花、美女、诗人、我的妻儿,看不到正义胜利时人类的欢呼,邪恶失败消亡时人类的慰藉与笑颜,还有自己人生义务的履行——灵感来潮时小有收获的兴奋等等,于是我眷恋生命,惧怕死亡,就只好有负先贤之启示了。
  由于高血压、癌症、糖尿病、肠癌什么的,我两个儿子的丈母娘、岳父大人,我在成都的三个朋友,都相继去了“西方”。他们每走一个,似都给我的生命亮出一张黄牌,予以警示,而我则不由皱起眉头,沮丧地想到,那张即将为我生命亮出的红牌,或已为时不远。
  记得小时候,屠户们总是在寅卯二时杀猪,以便赶上集市的供应,而屠户们那种原始的刽子手宰杀方式,就是直接将屠刀捅进猪的咽喉,以致猪的惨叫常常震得整个小县城瑟瑟发抖,让尚在睡梦中的人们惊魂不定,想到一番生命即将终结的惨痛与悲伤。在一些羊肉餐馆的厨房旁边,一些被弄来宰杀的羊们,本来在山野草地还活蹦乱跳,生气盎然的,一被弄到这里,便耷拉着脑袋,眯缝起眼睛,跟没了魂魄似的,当那些杀“跑跑羊”的刽子手们,残酷地一刀将它们的喉管割破,它们便是蓦地奔跑起来,在奔跑中挣扎,在挣扎中奔跑,最后倒地死亡,显示出它们在死亡面前最后的惊恐与亢奋。那些杀牛的刽子手,似乎显示出一点人类的文明与人道,他们在杀死牛之前,先要向牛王菩萨什么的神灵进行祈祷,对自己的杀生予以宽恕;而被宰杀的牛,事先被将四蹄绑缚,不能反抗,被困中显得十分的无奈与凄怆;令人感触和难以置信的是,当刽子手作了行刑前的例行准备,握着屠刀站到他们面前时,做好死亡准备的壮实生命,有着勤劳的楷模象征的牛,居然也像人类被处死前一样,表现出无比的悲伤痛苦,凄然泪下!
  对生命的眷恋,死亡的敬畏,岂止人类啊!
  当这篇文章尚未完稿,正打电话邀我人生最后一位知己前来审视斥批,我对死亡的恐惧的侏儒认识的时候,他的五十岁的儿子却在电话里哽咽着:“我爸昨天晚上心肌梗死——”
  我张大着嘴,手机从手里掉到地上,这篇杂乱无章的文章也戛然而止——那张生命的红牌,倏地在眼前晃动起来,让人头晕目眩……
  【童 玲/图】
其他文献
孔子说,学而优则仕,仕而学则优。学习好了,就去做官,这自然是正途,但如果做不了官呢?那就退守了。儒家还有个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请注意这里的顺序,身、家、国、天下,身是排在第一位的,自身修好,然后才是家,才是国,才是天下。还有一句话,也是大家都知道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也就为中国的知识分子找到了退路,成为他们孤独灵魂的抚慰剂。读《论语》《孟子》,那种刚正不阿的气节,那种立于天地之
期刊
有媒體透露,在山东淄博的南太合村,那里的红白喜事,出手都只是5毛钱,而且这个规矩已经坚持了30多年。如果有人给多了,比如100元,也得找回您99块5毛。  如此节俭的“来来往往”,并未影响人与人之间诚恳地交流,反让彼此之间的亲情与友情更加纯洁。  年轻的时候,到农场的房建队里去,经常看人家拉大锯锯木板——把硕大的木头捆在木桩子上,一人站高,一人居低,前俯后仰,“吱啦吱啦”,大锯如琴弦似的在“墨线”
期刊
蝉鸣乃天籁,夏季最常闻,它镌刻着厚重的乡村记忆,承系着浓浓的游子乡愁。历古以来,多少蝉鸣诗文让人魂牵梦绕。最喜南朝王籍名作《入若耶溪》佳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其被誉为“文外独绝”,乃千古传诵绝唱,呈现了诗家笔墨难以抵臻的体验化境。  歌手罗大佑在《童年》里唱道:“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夏天听蝉,国人最忆。可近年来,蝉鸣离我们渐行渐远。原来,蝉鸣不仅能迸发雅士诗兴,还能刺
期刊
如果以《世说新语》的眼光看,成都医生张文良怀妻一事可入《伤逝》之目。张先生与其妻相濡以沫四十载,伉俪情深。老妻亡故之后,张不忍其离开身边,置其骨灰于客厅之中。为解妻子逝去之后的孤单,年过七旬的他于网上购得一硅胶娃娃,穿上其妻子在世时的衣服,权当其妻在侧,与其聊天话旧,以慰孤寂。未曾料这一万六千元购得的“娃娃”,不足一年便关节不灵,另有破损,张先生无奈之中将售者告上法庭,以求公道(《澎湃》2016年
期刊
这条鱼到底该不该放掉?  日前读报,脑子里有些混乱。说的是湖北黄石市黄石港区某个二胎家庭打官司的事。“单独二孩”,已为国家法规所允许,还需要和当地的计生机构打官司吗?巧就巧在,这个孩子生于2013年10月30日,在当时,还是实行“只生一个好”的计划生育国策。而孩子出生13天后,“单独二孩”政策才表决通过。因此,黄石港区卫计局认为属违法多生,并对其征收社会抚养费96,120元。但事主不服,将之告上法
期刊
说是由于一个书店和一次书展,便让我深深爱上了台北和香港这两个城市,可能会被人指为矫情。但一个书店和一次书展,却使得台北和香港,立马在我心中变得厚重而深沉,则是百分之百的实话实说。  先来说台北的书店。  2003年农历正月初六,我第一次造访台湾。抵达台北的第二天,便有了一次和龙应台相聚的机会,其时,她台北市文化局局长的任期,还有3天。在了解到我们在台湾的行程安排以后,这位龙局长郑重建议:“你们应该
期刊
给他人取绰号是国人的一种习惯,比如某人老实本分,做事讲规则,有人会称他“张夫子”“赵原则”之类;某人赚了许多钱,有人会叫他“李百万”“杨千万”什么的;某人性格暴躁,喜欢发脾气,有人会喊他“王跳跳”“刘闹闹”等等。一个人有了绰号,也就有了区分度,大家谈起他来,更增三分形象性与喜剧味道。  喜欢给个人起绰号的风气往前一步,就变成了爱给某个区域起绰号。比如早些年,雙峰某地有人在外面做假证,于是有人称呼双
期刊
晚明张岱有名言曰: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性也;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情也。我说:一个人面对小孩子若从无感到羞愧,亦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性情也。  几乎所有宗教都推崇小孩子,自然是不无缘由的。小的时候夜间乘凉,铺席子于乡场上,躺在上面仰望星空,幼小的灵魂便开始了与宇宙的对话。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一样,是先体会到深邃与浩瀚,然后时隔多年之后,才知道“深邃”与“浩瀚”这两个人间词。面对深邃、浩瀚的星空,
期刊
与王羲之、陶渊明并称为“东晋三杰”的习凿齿,著有专记文人旧闻的笔记《襄阳记》,其中一则云:李衡于武陵作宅,种柑橘千株。临死敕儿曰:“吾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矣。”这位李衡真可谓虑事长远,身后的事也安排得周全,不为儿子增添负担,往生所需,皆由其生前所养之木奴供应。非但如此,“木奴”一词也由此而生。  明末文学家、史学家张岱,在其《梦憶》一书中,便借用“木奴”赞其家乡一位果农种的
期刊
先解释一下,题目中的“小院”,是指县里的部、委、办、局等下属单位。大院里的“小院”林林总总,粗算起来近百个。临时机构更是不断变换着花样生出,有的变着变着就变成了常设的。表面看上去,“小院”里都风平浪静,一年又一年地重复着那几件事,大家“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然而细究起来,“名堂”还真不少。  越精简越膨胀。我在大院待了二十多年,当初的组织部不足20人,如今70人也打不住。那时的房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