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并且不断改变着他们的传统思维习惯和思想价值观念。作为民族高校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重要阵地,民族高校不仅要在网络上抢占阵地,同时更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资源,整合业务发展需要,建立适合当今时代特点的新型党建培养模式。
关键词:民族高校;党建;网络化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2-0068-02
民族高校肩负着培养少数民族优秀干部和人才的重要责任。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既是一项管根本、管长远、涉及党的执政基础建设的工作,也是一块培养少数民族优秀干部和人才的建设高地。少数民族大学生回到民族地区,逐渐走上各行各业的领导岗位,成长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不仅要在思想上成熟,同时在政治上更要坚定可靠,他们应能自觉成为繁荣民族经济的骨干,成为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的楷模,在关键时刻经得住考验,所以说民族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好与坏事关党的执政基础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前途命运。在现今网络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如何运用网络化手段建设从发展党员到持续培养党员的流程机制,如何寻找网络党建与日常党建工作的结合点,找准网络党建工作的切入点,使之成为日常党建工作的有力补充,把学生党建工作做到步骤清晰、结构合理、内容丰富、务实高效的现代化党建平台,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首要任务。
一、民族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所面临的不足和困难
(一)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效果不佳缺乏说服力
传统意义上的学生党建工作以思想的传播为主,论证内容过于死板和单一,基本采取面对面的教学模式,青年学生往往难以接受。
(二)对民族突发事件和热点事件缺少引导渠道和信息支撑
当今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和民族问题在日常党课的授课过程中不能得到很好的解答与沟通,授课教师因为缺少信息支撑刻意回避问题或对问题释义不够准确间接造成了学生的疑惑和急于通过其他渠道认清问题的心理,对党课的权威性和必要性产生了质疑。
(三)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发展党员形式化多于培养
对党员的发展与培养虽然有严格的程序执行,但因学生受专业课和实习等学业的需要不能保证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接受党课教育,走形式成为普遍现象。同时,对少数民族学生党员的培养要求具有针对性和持久性,以保证他们能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真正受益,但由于党课的内容单一,时间和空间固定导致学生以应付党课了事,当离开学校后便放弃了党课的学习和对党建工作的研究。
(四)党建信息化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内容简单,形式单一
虽然大部分高校都已经认识到了党建信息化的重要性,但在建设过程中,缺乏创新和挑战,多数党建网站完全是以转发权威网站信息,内容更新缓慢,信息载体单一,缺少互动交流,最终因疏于管理而流于形式。
二、民族高校学生党建网络化建设的目标与对策
信息网络化建设已经越来越多的成为高校业务管理的主流,教务系统、校园办公系统、图书借阅系统等网络化建设已经相当成熟,但在学生党建工作方面,许多高校都还在摸索阶段,特别是在民族高校中,还没有深入的挖掘出具有民族特色的网络党建模式,但通过不断实践,学生党建工作网络化所应达到的目标已经逐步显现出来。
(一)拓宽信息渠道,强化网络党建的教育功能
民族學生党建工作可以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对学生进行切实可行的思想教育,通过发挥资源共享优势,扩充红色思想资源库,开通党史学习、文献资料、经典著作、党建理论研究、民族政策研究等资料库作为培养党员的的理论学习参考。及时跟踪报道党中央、省、市、自治区党委和本校党委或领导同志在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方面所作出的重要决策、出台的重要举措、理论研究上的最新成果、党建工作的新探索、新做法。密切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正确解读、特约评论员文章等作为培养党员坚定信念独立思考的学习材料和分析问题的依据。使民族学生可以通过学校党建网站获得党员学习的第一手资料,并可以自己把握学习时间和内容,克服了集中教育的弊端。
(二)融入服务平台,强化了网络党建的指导功能
实用性是网络党建平台的基础,平台不仅承担着培养广大民族学子了解党建信息、交流党建工作经验、研究党建理论的重要载体,又是实行党务公开透明,培养发展党员的重要途径,必须要在内容丰富性和实用性上下功夫,把发展党员的业务整合到平台中,进一步强化服务功能,使学生能够有计划按步骤的学习,了解自身的学习效果和发展途径,真正从网络平台中受益。首先应建立发展党员各阶段培训体系,使发展党员从普通群众、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到正式党员各阶段都能够有结合本阶段的学习材料和交流内容,让学生登录党建网站学习有目的性,在本阶段理论水平提高的同时放宽视野,丰富知识。其次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服务平台,针对学生个体的民族情况,通过党建网站自动为其提供一些本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国家为民族地区制定的政策和发展规划,在培养少数民族党员的过程中,使其具有民族责任感,认清自身的使命和努力的方向。最后要丰富学习的方式和内容,为各阶段用户开设网络学堂、在线考试、有奖答题、用户等级提升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使同学们对党建学习产生兴趣,使党建网络平台在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中形成主流。
(三)突出互动性,强化了网络党建的交流沟通
网络信息能在不断地流动和持续的发挥影响是因为网络本身具有双向性的特点,它以群体互动为动力机制,处于同一层面的对称双方展示的是平等协商、相互促进的能力,如果想让党建网站具有教育功能和较高的人气就必须要坚持发布信息与互动交流相结合,优化沟通渠道,构建党建信息交流中心。首先要善于开展网上思想教育工作,要针对网上出现的带倾向性的思想苗头利用网络论坛、讨论区、在线访谈等手段及时进行引导和疏通,引领舆论发展的方向。其次要对党建信箱、政策咨询、问题举报等信息服务做好收集和反馈机制,做好有来有往的互动交流,对学生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民族问题等要单独开设讨论区进行正确的阐释和引导,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灵活多样,深入有效。最后要把网上舆情分析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化、规范化工作,严把审核关和发布关,及时发现和制止少数极端言论的发布,分析产生原因,重点监控。进行实名制注册和发布信息,严防有人通过网络散布对党和政府不信任情绪以及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相符合的观点,确保党建网络的稳定和信息健康。 三、民族高校学生党建网络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健全管理机制,加强对学生网络党建工作的管理
网络是一个全球性、开放性、虚拟性的平台,亦是一把“双刃剑”,你可以从中获取有益的好的知识,但也可以接收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信息和资料。加强学生网络党建信息的管理就像是为网络加了一道“防火墙”,力争从根本上排除不良信息的侵入。首先应健全网络的规章制度,规范网络化操作,成立网络信息管控机构,制定文明上网行为准则,对校园网和局域网加强管理,通过技术手段和人工排查防范不良信息的侵入,以达到净化网络环境的作用。其次增强学生的守法意识,树立正确的上网公德,使学生清醒的认识到上网环境与遵守法律法规的关系。
(二)培养一支具有专业化、富有战斗力的网络党建队伍
做好网络党建工作的基础是有一支熟悉党建规律同时具备一定网络技术的人才队伍。首先这支队伍应有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能够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熟悉思政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了解学生特别是民族学生的需求和党建工作的结合点。其次具备较高的信息处理能力和网络应用能力,能够把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再加工变成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发布到党建网络平台上。
(三)确保党建网络工作的资金来源,维护软硬件环境的安全
党建网络工作的正常运作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其特殊性不便于通过其他方式渠道筹集资金进行运作,所以资金的主要来源还是通过学校的拨款支持,但通过党建业务的不断完善和开展,后期可通过校友赞助或开展网络党课培训等形式凑集运作资金。对于软硬件的部署应以学校的网络信息中心为主体,集中部署统一管理,这样可防止黑客的入侵或带宽不足的问题。(上接第67页)要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时代精神,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重要品质;教学内容在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明确观点的基础上要关注社会热点,即结合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敏感问题开设专题讲座,举行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采取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正面与反面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引导学员提高修养、深化认识,明辨是非、坚定信念。
(二)在教学方式上创新
教师教学方式的科学性、授课技巧等问题都直接影响到党校培训的整体效果,教学方式是影响学员对教师教学水平满意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无疑也是影响党校培训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加强教学方式创新,充分利用校内、校外两种教学资源,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突出教学相长,提高党校教学质量,需要我们坚持做到“五个”结合:一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通过参观、考察、社会实践等环节,让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在改革实践的大课堂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畅谈心得、增强党性,培养学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把理论灌输、专题报告、调查研究、经验交流、演讲比赛、座谈讨论、影视教育等结合起来,扩大教育成果,调动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三是把教师优势与学员优势结合起来,加强教师与学员之间的交流沟通,改变过去单一的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要增加教师与学员之间互动的时间,促进学员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思考;四是把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增强党课教学效果,激发学员学习理论的兴趣;五是把党校集中教育培训与对学员的日常管理以及学生党支部建设结合起来,努力形成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教育的长效机制。
(三)在教材体系与教育平台上创新
党校教育教學的生命力在于其针对性和生动性,而教材体系和教育平台是教学内容的物质载体,其建设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党校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有必要对党校培训的教材体系与教育平台进行创新。首先,要针对学校校情,专业特色、校园文化开发有自身特色的党校培训教材,编写补充阅读材料,不断更新党课内容,增强科学性、时代性和先进性,把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教育与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结合起来,把科学的内容与生动的形式统一起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其次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打造党校现代教育平台,运用网络及时传递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有关文件精神和重要信息,增强党校网络化教育的理论性、实践性、时效性和针对性。努力实现党校教学科研手段的现代化,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占领网络阵地,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党校培训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性。
(四)在教学组织管理上创新
有效的组织管理是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促进教学水平提高的基本保证。积极创新“课程安排”、“对指导老师的评价”、“党校培训的考核制度和评分标准”、“党校培训的考勤制度”等几项评价指标体系,在教学组织管理上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努力提高教学组织管理水平。
一是要创新教学组织。教学工作要统筹规划,做到人数适中、班次合理,既要保证理论培训与日常工作不发生冲突,又要保证班次的合理衔接和学习内容的连贯。
二是要创新教学监控体系。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估评价体系,量化考核指标,对课堂效果跟踪监督。抓好考试考核环节,根据学员特点采取闭卷考核、撰写体会文章和学术论文、开展调查研究等多种考核方式,以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三是要创新学员管理。学员管理要根据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的思想实际情况,确定管理目标,通过对学员的日常管理,做好学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端正学员的思想行为和学习行为。一是加强对学员的正面教育和引导,对认为培训是“走形式”等错误思想积极加以疏导,使其端正学习态度。二是加强对学员纪律观念教育,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增强学员学习的外在约束力。三是加强对学员的考核评定,要将评定等级与入党、转正等结合起来。通过有效的管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从而为增强党校培训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性、确保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夯实基础。
★作者简介:李明(1985-),男,汉族,内蒙古呼伦贝尔人,工学硕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思想政治辅导员;张琼(1989-),女,汉族,新疆克拉玛依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思想政治辅导员;姚梦竹(1989-),女,汉族,新疆克拉玛依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思想政治辅导员。
关键词:民族高校;党建;网络化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2-0068-02
民族高校肩负着培养少数民族优秀干部和人才的重要责任。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既是一项管根本、管长远、涉及党的执政基础建设的工作,也是一块培养少数民族优秀干部和人才的建设高地。少数民族大学生回到民族地区,逐渐走上各行各业的领导岗位,成长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不仅要在思想上成熟,同时在政治上更要坚定可靠,他们应能自觉成为繁荣民族经济的骨干,成为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的楷模,在关键时刻经得住考验,所以说民族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好与坏事关党的执政基础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前途命运。在现今网络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如何运用网络化手段建设从发展党员到持续培养党员的流程机制,如何寻找网络党建与日常党建工作的结合点,找准网络党建工作的切入点,使之成为日常党建工作的有力补充,把学生党建工作做到步骤清晰、结构合理、内容丰富、务实高效的现代化党建平台,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首要任务。
一、民族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所面临的不足和困难
(一)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效果不佳缺乏说服力
传统意义上的学生党建工作以思想的传播为主,论证内容过于死板和单一,基本采取面对面的教学模式,青年学生往往难以接受。
(二)对民族突发事件和热点事件缺少引导渠道和信息支撑
当今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和民族问题在日常党课的授课过程中不能得到很好的解答与沟通,授课教师因为缺少信息支撑刻意回避问题或对问题释义不够准确间接造成了学生的疑惑和急于通过其他渠道认清问题的心理,对党课的权威性和必要性产生了质疑。
(三)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发展党员形式化多于培养
对党员的发展与培养虽然有严格的程序执行,但因学生受专业课和实习等学业的需要不能保证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接受党课教育,走形式成为普遍现象。同时,对少数民族学生党员的培养要求具有针对性和持久性,以保证他们能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真正受益,但由于党课的内容单一,时间和空间固定导致学生以应付党课了事,当离开学校后便放弃了党课的学习和对党建工作的研究。
(四)党建信息化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内容简单,形式单一
虽然大部分高校都已经认识到了党建信息化的重要性,但在建设过程中,缺乏创新和挑战,多数党建网站完全是以转发权威网站信息,内容更新缓慢,信息载体单一,缺少互动交流,最终因疏于管理而流于形式。
二、民族高校学生党建网络化建设的目标与对策
信息网络化建设已经越来越多的成为高校业务管理的主流,教务系统、校园办公系统、图书借阅系统等网络化建设已经相当成熟,但在学生党建工作方面,许多高校都还在摸索阶段,特别是在民族高校中,还没有深入的挖掘出具有民族特色的网络党建模式,但通过不断实践,学生党建工作网络化所应达到的目标已经逐步显现出来。
(一)拓宽信息渠道,强化网络党建的教育功能
民族學生党建工作可以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对学生进行切实可行的思想教育,通过发挥资源共享优势,扩充红色思想资源库,开通党史学习、文献资料、经典著作、党建理论研究、民族政策研究等资料库作为培养党员的的理论学习参考。及时跟踪报道党中央、省、市、自治区党委和本校党委或领导同志在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方面所作出的重要决策、出台的重要举措、理论研究上的最新成果、党建工作的新探索、新做法。密切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正确解读、特约评论员文章等作为培养党员坚定信念独立思考的学习材料和分析问题的依据。使民族学生可以通过学校党建网站获得党员学习的第一手资料,并可以自己把握学习时间和内容,克服了集中教育的弊端。
(二)融入服务平台,强化了网络党建的指导功能
实用性是网络党建平台的基础,平台不仅承担着培养广大民族学子了解党建信息、交流党建工作经验、研究党建理论的重要载体,又是实行党务公开透明,培养发展党员的重要途径,必须要在内容丰富性和实用性上下功夫,把发展党员的业务整合到平台中,进一步强化服务功能,使学生能够有计划按步骤的学习,了解自身的学习效果和发展途径,真正从网络平台中受益。首先应建立发展党员各阶段培训体系,使发展党员从普通群众、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到正式党员各阶段都能够有结合本阶段的学习材料和交流内容,让学生登录党建网站学习有目的性,在本阶段理论水平提高的同时放宽视野,丰富知识。其次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服务平台,针对学生个体的民族情况,通过党建网站自动为其提供一些本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国家为民族地区制定的政策和发展规划,在培养少数民族党员的过程中,使其具有民族责任感,认清自身的使命和努力的方向。最后要丰富学习的方式和内容,为各阶段用户开设网络学堂、在线考试、有奖答题、用户等级提升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使同学们对党建学习产生兴趣,使党建网络平台在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中形成主流。
(三)突出互动性,强化了网络党建的交流沟通
网络信息能在不断地流动和持续的发挥影响是因为网络本身具有双向性的特点,它以群体互动为动力机制,处于同一层面的对称双方展示的是平等协商、相互促进的能力,如果想让党建网站具有教育功能和较高的人气就必须要坚持发布信息与互动交流相结合,优化沟通渠道,构建党建信息交流中心。首先要善于开展网上思想教育工作,要针对网上出现的带倾向性的思想苗头利用网络论坛、讨论区、在线访谈等手段及时进行引导和疏通,引领舆论发展的方向。其次要对党建信箱、政策咨询、问题举报等信息服务做好收集和反馈机制,做好有来有往的互动交流,对学生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民族问题等要单独开设讨论区进行正确的阐释和引导,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灵活多样,深入有效。最后要把网上舆情分析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化、规范化工作,严把审核关和发布关,及时发现和制止少数极端言论的发布,分析产生原因,重点监控。进行实名制注册和发布信息,严防有人通过网络散布对党和政府不信任情绪以及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相符合的观点,确保党建网络的稳定和信息健康。 三、民族高校学生党建网络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健全管理机制,加强对学生网络党建工作的管理
网络是一个全球性、开放性、虚拟性的平台,亦是一把“双刃剑”,你可以从中获取有益的好的知识,但也可以接收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信息和资料。加强学生网络党建信息的管理就像是为网络加了一道“防火墙”,力争从根本上排除不良信息的侵入。首先应健全网络的规章制度,规范网络化操作,成立网络信息管控机构,制定文明上网行为准则,对校园网和局域网加强管理,通过技术手段和人工排查防范不良信息的侵入,以达到净化网络环境的作用。其次增强学生的守法意识,树立正确的上网公德,使学生清醒的认识到上网环境与遵守法律法规的关系。
(二)培养一支具有专业化、富有战斗力的网络党建队伍
做好网络党建工作的基础是有一支熟悉党建规律同时具备一定网络技术的人才队伍。首先这支队伍应有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能够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熟悉思政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了解学生特别是民族学生的需求和党建工作的结合点。其次具备较高的信息处理能力和网络应用能力,能够把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再加工变成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发布到党建网络平台上。
(三)确保党建网络工作的资金来源,维护软硬件环境的安全
党建网络工作的正常运作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其特殊性不便于通过其他方式渠道筹集资金进行运作,所以资金的主要来源还是通过学校的拨款支持,但通过党建业务的不断完善和开展,后期可通过校友赞助或开展网络党课培训等形式凑集运作资金。对于软硬件的部署应以学校的网络信息中心为主体,集中部署统一管理,这样可防止黑客的入侵或带宽不足的问题。(上接第67页)要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时代精神,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重要品质;教学内容在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明确观点的基础上要关注社会热点,即结合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敏感问题开设专题讲座,举行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采取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正面与反面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引导学员提高修养、深化认识,明辨是非、坚定信念。
(二)在教学方式上创新
教师教学方式的科学性、授课技巧等问题都直接影响到党校培训的整体效果,教学方式是影响学员对教师教学水平满意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无疑也是影响党校培训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加强教学方式创新,充分利用校内、校外两种教学资源,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突出教学相长,提高党校教学质量,需要我们坚持做到“五个”结合:一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通过参观、考察、社会实践等环节,让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在改革实践的大课堂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畅谈心得、增强党性,培养学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把理论灌输、专题报告、调查研究、经验交流、演讲比赛、座谈讨论、影视教育等结合起来,扩大教育成果,调动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三是把教师优势与学员优势结合起来,加强教师与学员之间的交流沟通,改变过去单一的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要增加教师与学员之间互动的时间,促进学员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思考;四是把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增强党课教学效果,激发学员学习理论的兴趣;五是把党校集中教育培训与对学员的日常管理以及学生党支部建设结合起来,努力形成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教育的长效机制。
(三)在教材体系与教育平台上创新
党校教育教學的生命力在于其针对性和生动性,而教材体系和教育平台是教学内容的物质载体,其建设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党校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有必要对党校培训的教材体系与教育平台进行创新。首先,要针对学校校情,专业特色、校园文化开发有自身特色的党校培训教材,编写补充阅读材料,不断更新党课内容,增强科学性、时代性和先进性,把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教育与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结合起来,把科学的内容与生动的形式统一起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其次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打造党校现代教育平台,运用网络及时传递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有关文件精神和重要信息,增强党校网络化教育的理论性、实践性、时效性和针对性。努力实现党校教学科研手段的现代化,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占领网络阵地,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党校培训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性。
(四)在教学组织管理上创新
有效的组织管理是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促进教学水平提高的基本保证。积极创新“课程安排”、“对指导老师的评价”、“党校培训的考核制度和评分标准”、“党校培训的考勤制度”等几项评价指标体系,在教学组织管理上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努力提高教学组织管理水平。
一是要创新教学组织。教学工作要统筹规划,做到人数适中、班次合理,既要保证理论培训与日常工作不发生冲突,又要保证班次的合理衔接和学习内容的连贯。
二是要创新教学监控体系。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估评价体系,量化考核指标,对课堂效果跟踪监督。抓好考试考核环节,根据学员特点采取闭卷考核、撰写体会文章和学术论文、开展调查研究等多种考核方式,以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三是要创新学员管理。学员管理要根据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的思想实际情况,确定管理目标,通过对学员的日常管理,做好学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端正学员的思想行为和学习行为。一是加强对学员的正面教育和引导,对认为培训是“走形式”等错误思想积极加以疏导,使其端正学习态度。二是加强对学员纪律观念教育,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增强学员学习的外在约束力。三是加强对学员的考核评定,要将评定等级与入党、转正等结合起来。通过有效的管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从而为增强党校培训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性、确保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夯实基础。
★作者简介:李明(1985-),男,汉族,内蒙古呼伦贝尔人,工学硕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思想政治辅导员;张琼(1989-),女,汉族,新疆克拉玛依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思想政治辅导员;姚梦竹(1989-),女,汉族,新疆克拉玛依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思想政治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