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着鲁迅的阐释上课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_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短短2600个汉字的《孔乙己》,博大精深。《孔乙己》是中国文学巅峰,也是世界文学巅峰。把《孔乙己》放进所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的短篇作品的橱窗中,它只会更亮眼,不会稍逊色。莫言明言,愿意用自己的全部作品,换鲁迅先生的一篇短篇小说。这当然是莫言的谦逊,但对鲁迅短篇小说的评价,或许并没有夸大其词。鲁迅短篇小说二十来篇,尽管篇篇是精品,但是,鲁迅自己只唯一点名說过,他最喜欢的自己的短篇小说就是《孔乙己》。鲁迅没有说喜欢《阿Q正传》《祝福》等名篇。对如此博大精深的文本,教它五次(给不同的学生)也开掘不尽其内涵。
  《孔乙己》是一个绝美的存在,对我也是一个巨大诱惑,我几十年来梦寐以求,想破译这个“绝美的存在”,想把它“绝美”的“机密”说清楚;传达给我的学生们、孩子们。然而,首先因我浅陋与愚钝,其次因此“机密”高妙尽乎得天衣无缝,我无法揭解,说不清楚。因而《孔乙己》让我惶恐,令我痴迷。
  《孔乙己》的“机密”在哪里?鲁迅同意,亦或许授意孙伏园传达“一句话”的说法是,“一般社会对于苦人儿的凉薄”。《孔乙己》的全部“机密”大概就隐藏在这“一句话”里。
  可惜,鲁迅研究界、中国现代文学界,并没有重视和深度理解这“一句话”。因而就没有说透《孔乙己》。正如《背影》的“秘密”哪里?朱自清研究界和中国现代文学界,并没有说透一样;似乎都在人云亦云、不厌其烦地絮叨“父爱、父子情深、愧怍”这些的浅表、老套的话。
  而中国语文教育界呢?恕我冒昧,我常把此界称作“中国照抄照搬教参界”,或“中国熟练复制粘贴界”,对这两篇经典的解读,不少人是炒冷饭,或复制、粘贴、拼接,陈陈相因。我身在此界,当然也反省自我。极个别人固步自封、不思进取、不择手段打压那些不想复制与粘贴、不想照抄教参的自我探索者。
  《孔乙己》“机密”,大概在“多寓”。它是紧跟在《狂人日记》后,鲁迅紧接着创作的第二篇小说,写作时间相差不远。《孔乙己》之寓,其实不一定比《狂人日记》的寓少。
  第一,羼水之寓。“羼水和教羼水”,这个不起眼的情节,就是鲁迅先生别具匠心的设置,内含深刻寄托和寓意。第二,茴香之寓。“要茴香豆和吃茴香豆、教茴字”,也是鲁迅先生别具匠心的设置,隐含深刻寄托和寓意。而这两个隐义之寓,其巧妙、其深刻、其深远,实在是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艺术之巅峰。因为,它居然“蒙骗”过了数以几十亿的阅读《孔乙己》的绝顶聪明的读者们,也“蒙骗”过了更加聪明的鲁迅研究界和中国现代文学界的教授和研究者;而且整整“蒙骗”100年、一个世纪。这或许可以说是“智者’亿’虑,或有一失”。
  这两个隐义之寓,被我这个浅陋的愚钝者,也是鲁迅的研究者,偶然揭示出来了。并非我聪明,只是“愚者万虑,或有一得”,因缘巧合罢了。这两寓,正是我第一次执教《孔乙己》的教学核心。这两寓,初中生听来,第一是易懂,第二是有趣,第三是有蕴,第四是知足。对比一下,您教《孔乙己》,如果只对初中生说,羼水就是羼水,茴香豆就是茴香豆,初中生会满足您的答案吗?如果孩子们了解了“羼水之寓”和“茴香之寓”的话。
  《孔乙己》“多寓”,至少还有第三寓,就是“孔乙己之寓”。流俗套话是,孔乙己是被封建(社会)科举制度毒害的迂腐的读书人的形象。鲁迅若有知,大概会对如此浅表、狭隘、教条的说法,翘起嘴角,表达苦笑或者不屑。鲁迅是深刻的、广博的、丰厚的,他当然不屑、不满意。
  鲁迅在称许的《孔乙己》解读的“一句话”里的说法是,孔乙己是“一般社会”的“苦人”。这就意味着,其一,鲁迅同意“鲁镇的咸亨酒店”,泛指“一般社会”,而不是具体专指“封建社会”。“一般社会”就是泛指所有社会。鲁迅先生这里其实是间接地,也是非常明确地,告白读者与研究者、教者,近乎“广告天下”:我的孔乙己具有泛指的、普遍的、形而上的哲理意义。其二,既然鲁迅先生,同意把孔乙己定位于“苦人”。那么,我们就把这个“苦”字,在作品里,具体化为孔乙己的“因孤之苦”,和“因异之苦”。孔乙己霍然就是这样一位“孤异客”!是“孤异”于“长衫客”和“短衣帮”之外的“孤异客”!而“孤异客(独异客)”恰恰是鲁迅在自己著述里,不止一次提到的概念。这就是我情不自禁第二次甚至要多次给不同的孩子教《孔乙己》的根由。
  “孤”就是“孤独”,“异”就是“不一样”。对于初中生来说,“因孤之苦”“因异之苦”的孔乙己,就会感觉到浅显易懂,切近、熟悉。想一想,如果您,对初学《孔乙己》的初中儿童说,“孔乙己就是封建(社会)科举制度毒害的迂腐的读书人”,什么“封建”啦,“科举”啦,这两个政治学、社会学的抽象大词,初中生就会觉得深奥、难懂。而如果您对初中生说,“孔乙己是孤立社会群体之外的孤独者,是与社会大众言行不一样的怪异的人”,“孤独”“不一样(异)”二词,初中生就会觉得浅显易懂。
  我早就一针见血指出过,所谓“个性解读”“教学解读”“强制解读”,三词都是外行人用来打人而捏造的“伪概念”,违背基本学理常识。因为,一,教师、学者所做的,天下所有的一切解读,无一不是“学术解读”;二,教师、学者所做的,天下所有的一切解读,无一不是“个性解读”;三,教师、学者所做的,天下所有的一切的所谓“教学解读”,无一不属于“学术解读”,同时无一不属于“个性解读”;四,不属于“个性解读”的所谓“教学解读”,天下根本不存在;五,不属于“学术解读”的所谓“教学解读”,同样在天地间子虚乌有。六,天下所有的一切解读,包括一切所谓的“教学解读”,无一不带着对文本内容的一定的“强制性”。从学理上来说,甚至作者本人对于自己作品的解读、阐释,也带有“强制性”。因而一切他人对于作品的解读,无不更带有强制性。因为解读本身就是一种强制行为,“强制”与“解读”相伴相生。一切解读行为,都有强制“程度大小”的区别,没有强制“有和无”的区别。如同,生命的呼吸,既吸进氧气也必然吸进灰尘一样,“吸尘”与“生命呼吸”相伴相生,天下没有只吸进氧气,不吸进半星尘埃的、百分之百纯净的呼吸。天下没有不强制的解读。在一定意义上说,教师、学者所做的一切解读,包括所谓“教学解读”,当然、必然统统是“强制解读”!以上,属于再普通不过的基本学理常识。
  由衷、真诚欢迎批评,殷切呼唤和拥抱真正的、纯粹的学术批评。没有批评,学术就不能推进。但串通媒体围殴、辱骂、泼污水,并不是战斗,根本是打着学术讨论的围殴。把与自己不一致的学术观点,说成是什么“强制解读和个性解读(似乎唯有其同意的解读不属于“强制解读”“个性解读”)、故弄玄虚、吸引眼球、装神弄鬼、黔驴技穷、不朴素与不老实(似乎唯有其同意的解读属于“朴素与老实”)、不考虑学生(说别人“拿学生当马使”,似乎只有用其所同意的解读去教学就是考虑学生)”等等,这些污辱人格的说辞,属于侮辱谩骂,不属于学术批评。尽管如此,我仍然呼吁,除非他们违法,希望大家跟我一道包容他们。
其他文献
但凡捧读过散文《秋天的怀念》的人,都会被文中母亲那种博大无私的爱所感染,都会被汩汩流淌于文中的母爱子、子念母的深情所动容。而这一切不仅源于文中精彩的细节描写,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源于作者高超的意象铺设艺术——冷与暖、虚与实成对铺设,二者相互对应,相互交织,相互映衬。  采用此法堆叠而成的一个又一个意象,如同塑成的一尊尊精美绝伦且富有表现力的艺术品,其意象性质被最大限度地凸显出来,从而,深深震撼读
高中语文教学已经跨入了新的阶段,语文教学的侧重点也由知识的讲解转变学习能力的提升。作为高中的学生,对于语文,自己的母语,经历了十几年的学习和运用,都有了良好的基础,都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但是在具体学习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掌握科学适应的自学方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自主学习意识的熏陶  学习,是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的。
群文阅读,顾名思义,就是在较短的单位时间内,让学生阅读多篇文章。群文阅读教学的特点就是,多个文本、同一个议题或几个议题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语文教学模式,群文阅读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速度,关注学生在多种多样文章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群文阅读教学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有广博的阅读积累、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要有较强的策划创新能力和课堂教
《项链》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莫泊桑的小说,这部作品历经一百多年长盛不衰的奥妙或许就在于它主题的丰富性。但是,长期以来,许多中学教师在分析这部作品时,单一地认为小说的主题是讽刺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这种看法至今一直是主流。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或许会得出另一种结论,从而更能体会这部作品主题的丰富性。  许多中学教师在分析这部作品时认为,莫泊桑“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观点说明一挂项链毁了一家,毁了一
《语文学习》2015年第12期刊登了杨先武先生的《从〈孤独之旅〉看批判性思维的缺失》(以下简称“杨文”),从人物的成长角度,杨老师认为人为制造的苦难,给杜小康带来的是摧残;孤独给杜小康带来了精神折磨。从文本意义的角度,杨老师认为,杜小康的“不抵抗”泯灭了人的抗争性,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沉沦”。从教学行为的角度,杨老师认为,许多授课老师在“苦难使人成长”的主题影响下,或误读,或诱导,会使学生在人生道路
统编本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写作任务为“学写文学短评”,单元导语写道:“尝试写作文学短评”,“学写”“尝试写”都是对高中生写作文学短评的能力层级规定。与专业人士撰写的,以学术性、研究性为价值取向的文学评论相比,高中生学写文学短评一般要求对具体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写出一篇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观点鲜明、语言流畅,兼具议论性与文学性的鉴赏类文章。因此,学会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是撰写文学
“多情自古伤离别”,这大概是古代送别类诗词源源不断、佳句甚多的主要原因。虽然诗人们所处的时代不同,运命有别,表现手法和风格流派各异,但其高尚的操守、淳朴的情谊、缠绵的倾诉、美好的祝福,却惊人相似。  李白一生,仗剑远游,行踪无定。“凡江、汉、荆、襄、吴、楚、巴、蜀,与夫秦、晋、齐、鲁山水名胜之区,亦何所不登眺”(明·刘楚登《太白酒楼记》),大起大落的特殊遭际使他有机会结识众多名流侠士、官宦庶民,却
当下正逢改革的“大时代”,高考改革也不例外。2016年既是我国高考改革的转轨之年,也是“调布局、克难点”的关键之年。高考命题由分省自主命题的“小时代”重新回归国家卷“大时代”,全国26个省份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试卷,平稳完成了命题格局的调整,中学教学及备考也随之进入“新常态”。  为了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精神,2017年要全面推进考试招生制度的各项改革,而《考试
一、研究背景    作为基础教育主要课程之一的语文学科,以它特有的人文色彩、民族特性和审美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受教育者的理想信念、人格操守、审美情趣、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语文课程不仅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备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一、教学困惑思考  在一次测试中,考到了诗歌《听颖师琴歌》(别浦云归桂花渚),其中有一道题是“诗歌如何表现音乐的魅力?”结果发现学生对该组题目的解答五花八门,有用小说的鉴赏角度分析的,有以散文的赏析角度拟写的,有以各类综合角度解答的,学生没有诗歌“体”的意识,这让我很是诧异。过不多久,学生在另一份测试中考到了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的词,其中一道填空题是“这是一首 派的宋词,突出洞庭湖景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