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与对策

来源 :科教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eh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重要性已被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所接受,并已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实施。特别是在大大小小的公开课、示范课、比赛课上,为了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都要花费不少精力,绞尽脑汁地创设有新意的教学情境,想达到调到学生的热情和得到听课者好评的目的。但在实施过程中,笔者发现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出现了一些误区。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情境;误区;对策
  【Abstract】Currently, the creation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the importance of context has been accepted by the majority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s, and has been implemented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Especially in large and small, public classes, demonstration classes, competition classes, in order to create a good classroom atmosphere, teachers must spend a lot of energy, struggled to create new idea of teaching situation, to achieve the enthusiasm of the students transferred to and lectures were well received by the purpose. But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I found that when teachers in creating teaching situation there have been some misunderstanding.
  【Key words】New curriculum;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situation; errors;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0)12-0090-02
  
  《数学课程核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数学课堂教学究竟需要创设怎样的情境呢?我们在实施新课程的调研中发现,一些教师刻意追求形式,东施效颦,创设的教学情境并不能产生预想的效果,结果是画虎不成反类犬。现将调研中发现的几种较典型的情境创设的对比案例分析展示如下:
  误区一:目的不明
  [案例一]《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片断
  播放江郎山风景画的风光片(用时3分钟)。
  师:江郎山的风景美吗?
  生:太美了!简直是人间仙境……
  (学生纷纷自豪地赞美江郎山的风景,用时2.5分)
  师: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江郎山风景区游玩,好吗?
  生:太好了。
  (媒体出示)江山城区→江郎乡:乘汽车2/3小时;江郎乡→江郎山(上山公路):走路要1/2小时。
  师:我们从江山城区到江郎山的路上需要多少小时呢?你们能自己解决吗?
  ……
  在本案列中,激发学生探究分数加减法的兴趣和体验,它在生活中的作用,才是创设的最终的目标。而教师却偏离了它,让学生产生了游玩的情绪体验,致使这优美的情境也没有真正调动起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
  对策一:情境创设要有明确目标
  [案列二]《轴对称图形》教学片断
  教师在上课开始时,特意在鞋底下沾上石灰。当走进教室时,地面上留下一串串清晰的脚印,学生感觉非常新奇,兴致立刻高涨起来。
  师:同学们,老师刚才走进我们教室,在地上留下了什么?
  生:(看了看地面,笑着回答):“石灰脚印。”
  师:“如果现在老师要退回到教室外,但地板上又不能留下了新的脚印,你有什么好的办法?”
  生:“你可以跳出去!”
  生:“你可以带一把扫帚,边走边把新的脚印扫去。”
  师:笑着把这些可能一一否决……
  生:“老师,你可以转过身,沿着刚才的脚印走回去。”
  师:“按学生的意思,转身往外走,结果刚走了几步……”
  生:“不行,地上已经出现了新的脚印了,其实不该这么走的。你不应该转身,就用你的脚尖踏着刚才脚印的脚尖,脚跟落在刚才脚印的脚跟上,退回去。”
  师:“哦!老师明白了,你的意思就是想让老师的新脚印与刚才的旧脚印合在一起,是吗?”
  生:“高兴地点了点头。”
  师:“那么谁能够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个同学的意思呢?”
  生:“可以用‘完全重合‘这个词语来概括刚才老师的新旧脚印。”
  创设情境是为了更有新的实现教学目标。情境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教学目标不同,创设的情境也各异,因此创设情境过程中,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真理于情,情景交融,情通理达,增强体验,提高实效。本案例中,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解决了本节课的难点——“完全重合”的概念,学生学得活跃。
  误区二:脱离生活实际
  [案例三]《四则混合运算》教学片断
  师:“天气变冷了,老师想买一件棉衣。星期天,老师来到百货商场,看中两种款式。第一款:4件共456元;第二款:每件121元。哪种款式的棉衣便宜?便宜多少元?”
  学生列算式:121-456÷4
  师:谁能说一说这道题的运算顺序?
  学生口述运算顺序
  本案例中,教师将计算教学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学习,理解运算顺序,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但是,创设生活情境,应当尊重生活规律。这样,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才会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随意更改事实、情境与生活不符。学生是否会产生“原来数学是编造出来的”感觉呢?难怪下课后,一个学生跑到教师跟前说:“老师,我看到商场里的衣服都是标单价的,没有标4件一共多少元的。”如果把“買衣服”换成“买铅笔”、“买乒乓球”等,效果会怎样呢?
  对策二:情境创设要贴近生活
  情境教学有激发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而情感在教学中起着动力的作用。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了教学时空和教学环境,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内容中的情感内涵,从而使原本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趣味。从现代教学论观点看,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设计学习的情境,提供全面、清晰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开动脑筋进行学习。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来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充分体现教学的艺术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使学生情绪激昂,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
  【参考文献】
  1、《数学课堂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出版
  2、《小学教学设计》数学版,山西教育报刊社 2005年第1期
  3、斯苗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透析》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出版
其他文献
【摘要】自能学习是一种自主的、能动的学习方式,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他立足于“自”,着眼于“能”,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随着“知识化,学习化”时代的到来,自能学习像那清新的春风吹遍了校园的每个角落。教师要做一个领路人,为学生的自能学习保驾护航。因此,要注重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向学”;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善学”;注重学法指导,让学
期刊
“有比较才有鉴别。”学生在认识单个事物,面对单一的知识点会清楚、明白,很容易掌握。但知识与知识之间产生内干扰时,就会打破认知平衡,出现认知障碍,将现有知识与已有知识混为一体,模糊不清。这就需要学生会用“比较”的学习方法对这些知识进行对比、区分。从而清楚地认识其本质属性,明了其中的道理。  一、在比较中明了  数学教材中的许多内容是采用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方式编写的。新课程要求的三维目标之一就是注重
期刊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语文写作是最富于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中学语文;作文教学;创新能力  【Abstract】Innovation is the soul of a nation's progress, is the inexhaustible motive force for nati
期刊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程标准)。从建构主义的角度来看,数学学习是指导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在教学活动过程
期刊
科技馆文化教育内容是科技馆赖以生存的基础。不开展教育活动,没有教育内容的科技馆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几年来科技馆建设如火如荼,一大批新科技馆应运而产生,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馆文化教育内容创新不够的问题已经十分突出,展品内容单调、相互克隆,看一馆而知全国科技馆的情况令人担忧。怎样才能使科技馆文化教育内容 常办常新,丰富多彩,让更多的社会公众走进科技馆接受科普文化教育,是值得业界深入思考的一个大问题。科技
期刊
【摘要】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应充分挖掘学生对运动的内在潜力和乐趣,以良好的教学形式,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并把稳定的兴趣培养为自我锻炼的习惯。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学生;参与意识  【Abstract】Guide and organize students in sports activities, students should fully
期刊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重任,是劳技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江泽民同志提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是難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国家的兴旺昌盛靠创新,实现现代化靠创新。新时代教育的责任之一,在于开发人类特有的创造思维,教给人们更有效地创造。劳技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技术素养,培养学生“能动手、能设计、能创新。”要在劳技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就是,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具有个性特点和独立性的,应该扭转以往过于重视接受学习的现象,允许多样化的学习风格。本文侧重于课堂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增强体育课的吸引力,使体育课成为学生最喜爱参与的一门课程。  【关键词】个性;发展;差异;创新  【Abstract】Qu
期刊
【摘要】“积极性”是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  【关键词】数学;中学生;积极性  【Abstract】"Active" is the kinds of creativity, curiosity's driving force. Those who can actively take t
期刊
教育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一般是从感知,理解教材开始的。因而,一节英语课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师所呈现的语言材料,取决于教师在呈现环节中与学生认知过程协调的效果。教师怎样才能做到同学生的认知过程相协调,使学生有效地感知、理解所呈现的内容呢?我们可以试用以下的方法。  一、自然流畅,合情合理的呈现  在呈现环节中,我们要通过合情合理的呈现,使学生身临其境,悟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