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汗

来源 :家庭医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lijua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学上将在醒觉状态下出汗,称为“自汗”;将睡眠中出汗,醒后汗自停的现象称之为“盗汗”。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症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
  
  盗汗的成因
  
  出汗具有调节人体体温的作用,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特别是在炎夏,出汗可散热降温、减少中暑。中医认为,汗是人体津液受阳气作用蒸发从毛孔排出的液体。
  生理性多汗见于炎热的天气、过高的室温、过厚的衣褥或精神紧张等情况。不正常的多汗多属于虚汗,中医学上称自汗和盗汗:盗汗的病人,有的刚入睡即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以后出汗。
  中医学认为,盗汗的成因有因阳虚﹑湿热﹑血淤﹑阴虚﹑血虚、湿阻、外感等多种原因所造成,但临床上却以阴虚内热造成的为最多。
  要了解盗汗的成因,就必须先了解人为什么会阴虚。引起阴虚的原因有:
  ◆过度劳累:包括心劳(思虑过度,操心太过,用脑太过)、房劳(夫妻性交或手淫过频)﹑体劳,导致过度消耗。
  ◆熬夜﹑失眠,睡眠不足。
  ◆先天不足,再加上营养不全面或营养不良,偏食,少食(尤其是肉、蛋等优质蛋白质摄入不足)。
  ◆久病失治,导致慢性消耗。
  ◆过服温燥之品(辛热、辛辣食品),暴饮暴食,胃热不治等,都会劫伤胃阴,导致脾胃阴虚,而劫伤阴分,从而引起阴虚。阴虚引起内热,则热逼津液外出,于是便发生盗汗不止的现象。
  
  盗汗会是哪些疾病的表现
  
  从现代医学看,盗汗则是如下一些疾病的表现:
  结核盗汗是结核病中毒症状之一,若长期盗汗同时伴有午后潮热、乏力、咳嗽、胸痛、咯血等症状时,应怀疑是否患了肺结核。这主要是由于交感神经受到结核杆菌毒素的刺激而过度兴奋所致,要及早去专科医院诊治。
  结核病患儿的盗汗以整夜出汗为特点,此外还有面色潮红、低热消瘦,食欲不振,情绪发生改变等症状。检查血沉,抗结核抗体、胸片等,常可发现异常。有一点要注意,详细查颈部有无淋巴结肿大,这对小儿结核病的诊断极有价值。
  甲亢由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分泌过多的甲状腺素,代谢率增高,表现为神经兴奋性增高,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可出现怕热、多汗,也有夜间盗汗者。
  肿瘤、癌症盗汗也是肿瘤﹑癌症病人的常见症状之一。大约10%~20%的肾癌患者会出现发热,可以是低热伴盗汗,或是中度发热或高热,热型为间歇热。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多汗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兴奋,而致汗腺分泌增加;其次,血糖代谢率增高也是糖尿病病人多汗的原因之一。
  此外,许多虚损性的病。例如:类风湿、红斑狼疮、高血压病、更年期综合征、低血糖症、心内膜炎等疾病以及术后体虚、精神紧张、心理压力等因素都可能引起盗汗。
  
  小儿生理性盗汗
  
  只是头部和上半夜出汗,汗量不大此种情况是由于小儿新陈代谢旺盛,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健全,调节功能也欠完整,所以当孩子睡熟后有出汗现象,但不伴有其它症状;孩子的饮食、面色、精神、大小便都正常,无需治疗,过一段时间就会自愈。
  全身、整晚出汗,量也很大多见于结核病和佝偻病。如果病儿在盗汗的同时还会伴有低热、咳嗽时,可能是患了肺结核;伴有睡觉不踏实、烦躁易怒、腹胀、出汗有酸味、尿味刺鼻等,很有可能是佝偻病(有些小儿入睡后,出汗以上半夜为主,这往往是血钙偏低引起的,应查血钙、血磷及腕骨X线摄片等,以确定小儿是否有活动性佝偻病)的早期。对此,应及时找医生诊治。
  
  盗汗的自我养护
  
  ◆节房事养肾阴。肾阴虚易引起五脏阴虚,所以要注意养肾阴,尤其要节制房事及手淫,过度必然伤肾阴。
  ◆节用脑,养心阴。思虑过度,操心太过,熬夜﹑用脑太过,情志过激都会伤耗心阴,所以要多加以注意。
  ◆一切久病拖延失治皆可耗伤脏阴,引起五脏阴亏而导致阴虚,确诊为甲亢、糖尿病、结核、高血压等疾病者,应积极治疗这些原发疾病。避免经常感冒,以免体虚卫表不固而诱发盗汗。
  ◆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在饮食方面,应禁食辛辣动火食物(胡椒、肉桂、狗肉、羊肉等),切勿饮酒,并多食一些滋阴凉血、润燥、生津止渴功效的食物:
  主食及豆类选择粳米、糯米、小米、黄米、大麦、小麦、莜麦等;
  肉类选择鸡肉、牛肉、兔肉、猪肚、猪肉、海参﹑甲鱼、青鱼等;
  蔬菜选择山药、百合、马铃薯、莲藕、莲心﹑南瓜、胡萝卜、香菇、木耳、番茄、菠菜、白菜等;
  水果选择葡萄、荔枝、甘蔗、桃子、桑椹﹑大枣等
  其他选择栗子、莲子、榛子等干果类食品。
  ◆在条件允许时,适当调节一下居住环境的湿度与温度,如阴虚血热者的居住环境就应稍偏凉一些等。
  ◆患者的睡衣﹑被褥、铺板等,应经常拆洗或晾晒,以保持干燥,并应经常洗澡,以减少汗液对皮肤的刺激。
  ◆重症盗汗且长期卧床的病人,应特别注意加强护理,避免发生褥疮。
其他文献
为什么违禁添加塑化剂  为什么要将塑化剂非法添加到食物中呢?这要从起云剂说起。  起云剂的作用是在溶液中起到乳化、增稠、稳定作用,使不易相溶的水油溶液能够形成混合均匀的胶状分散体。现在生产的果汁饮料中常常掺杂有果肉、原汁等多种不易溶于水的成分,如果不添加起云剂就容易在瓶底出现杂质和沉淀。  另外,加入一定量的起云剂还有助于释放与保留果汁饮料的香气,增强果汁饮料口感的润滑性、厚实感,尤其是有效改良果
期刊
高血压  常见症状头疼、眩晕、耳鸣、心悸。  特效穴位精解自我按摩太阳穴、风池穴等可调节大脑皮层功能,改善脑内血液循环,使微血管扩张,血压降低,防止动脉硬化。对上肢内关穴、曲池穴,下肢太冲穴的按摩,可活化全身血管,防止血栓的形成。  祛病按摩  步骤1  用双手的掌根按揉两侧太阳穴,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各1分钟,力度均匀。  步骤2  用两手拇指抵住风池穴,按压1~3分钟,以酸胀透遍全身为宜。 
期刊
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包括穴位贴敷、针灸、拔罐、刮痧以及食疗、经络保健等。治疗的时间在夏季,三伏天更好,这时是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候。食疗和经络保健,方法简单,在家里即可操作,更适用于长期坚持,对于患有“冬病”的朋友,持之以恒,配合医院的治疗,定会大有裨益。  下面介绍几种冬病夏治的食疗和经络保健方法。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适合冬病夏治的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感冒等。这
期刊
冬病夏治是中医治疗特色之一,通过多种方法可以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其作用已被上千年的临床实践所验证。从小暑至立秋,称为“伏夏”,即“三伏天”,这一阶段是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一些冬季的常见病、慢性病,如喘息性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及一些素体阳虚阴盛的病人,通过伏夏培补阳气、扶助正气的调理,可以使机体正气旺盛,阳气充实,体质增强,到了冬天就可以少发
期刊
卫生部官员:乙肝病毒携带者不影响从事食品业    近日,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副局长苏志在与网友在线交流时指出,食品是特殊的产品,这样的工作岗位,患有法律规定疾病的病人不能从事,但乙肝病毒携带者不影响食品生产经营。  苏志说,病毒性肝炎还要看具体情况。病毒性肝炎里面的甲型肝炎、戊型肝炎的患者,不能从事直接入口食品的生产经营活动。在中国,乙型肝炎患者比较多,但是乙型肝炎是通过血液传播、性
期刊
精神养生法,是指通过净化人的精神世界,自动清除贪欲,改变自己的不良性格,纠正错误的认知过程,调节情绪,使自己的心态平和、乐观、开朗、豁达,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精神养生法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心理卫生保健法。中医学认为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能够统帅人体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并提出“形神相因”的理论,认为人体生理功能与精神活动是密切相关的,精神因素可以直接影响脏腑阴阳气血的功能活动。一个人如果精神愉快,性格开
期刊
2009年4月2日,墨西哥拉格洛里亚村的一名五岁的小男孩埃尔南德斯儿罹患感冒,他就是肆虐全球的甲型H1N1流感的第一例确诊患者。小男孩患的并不是普通的感冒,而是一种全新的病毒感冒——最开始我们把它称为猪流感,后世界卫生组织更名为甲型H1N1流感。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的逐步恶化,各种疾病不断出现、蔓延,出现许多新生的名词,如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非典等等,让我们应接不暇……  当全球都在忙
期刊
《红楼梦》里薛宝钗治病的“冷香丸”不仅配药的用水精细,如“白露这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日的霜十二钱……”;连服用也颇有讲究,如“用黄柏煎汤十二钱”。尽管书中有演绎的成分,但也点出了中药煎药和服用多个环节都与用水息息相关。    煎药溶媒有讲究    煎煮配制中药有很多学问和讲究。从药物配伍使用量到药物煎煮前的浸泡等处理,从药物的煎煮溶媒到煎煮火候与时间,从特殊药物的先煎后下到汤液的饮用时间与方式,
期刊
在中国医学史上,有很多靠自学成名的医家,他们的医术并不低于那些经过学习或祖传的医生,我国南宋时代的医家王克明就是这样的人。  他生下来后,因母亲缺乳,靠米粥喂养,因而脾胃不好,从小就患了消化不良的疾病。由于后天不足,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病情日益加重。  当时许多医生都认为,他的疾病已无法治好了,但王克明不相信他们的这种结论。他认为这些医生对病人不负责任,再加上不认真钻研业务,医疗水平太低,所以才治
期刊
显然,一个人在世上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环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别人对自己来说,其实是环境的一部分。父母和爱人都属于我的环境。这里我想强调的是,我可以积极主动地影响我的环境。比如,我说不同的话或用不同的方式说话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果我用温和平静的语调说话,正在发脾气的人会变得平静。  其实,无论一个人有没有察觉到,他的内在状态和一言一行一直在对周围环境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又反过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