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脊梁

来源 :绿色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e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在当代中国,谁能感动人民,谁就是民族大英雄。因为历史永远靠人民书写,也永远靠人民铭记。本文所写的郑永和书记就是这样一个感动人民的大英雄。生前,他全心全意为人民做事,真正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身后,感动着千万个普通百姓,融入了人民的记忆。但愿我们的各级领导能像他一样,在位时清正廉洁,造福一方,用实实在在的业绩感动自己的人民。
  2007年2月16日晚上7时10分,85岁的老书记郑永和安静地走了。
  老书记做过国家水电部副部长,当过中共河南省省委副书记。但老百姓则更加惦念他当县委书记时在河南辉县创造的不朽功勋,故而亲切地称他为老书记。在漫长的岁月里,无论职位有何变化,辉县的百姓都把他当成自己的老书记。如夸老书记走了,走得那样匆忙,以至给人们留下太多的伤感和追思。老书记活着时心中想着百姓,走了时却又是那样干干净净:他要求家人,不给组织添任何麻烦,丧事简办,不通知亲朋好友,不开追悼会,不举行任何仪式。
  但群众知道后纷纷组织起来,自发地为老书记搭建了灵堂。数万名群众,抬着上千个花圈,潮水般地涌过来。灵堂四周,挽幛如云,黑纱似阵。大家像失去了自己的亲人一样,呼唤着、哭喊着他们的老书记。
  
  重上太行山
  
  郑永和离休之后,远离省城郑州安逸的生活,重上太行山。他迈出这一步的契机是什么呢?这与燕窝村农民秦永贵的一封来信有关。
  信的内容很简单:“俺这儿的柿子树都长了柿蒂虫,可厉害啦,咋也治不住,害得柿子绝了收。乡亲们没办法,就把柿树刨掉当柴烧。俺这儿本来就穷,全指望柿子树支撑着过日子呢,刨掉了树就断了以后的生计。求求您老人家一定管管这事吧!”
  郑永和看过信后,亲临燕窝村考察。眼前景象满目疮痍,全村原有柿子树5000多株,现在只剩下3000来株。全县情况更惨,原有108万株,仅残存40来万株,而且在每年挂果时节,柿子受虫啮咬,全部坠落枝头,摔得满地都是橙黄色的柿酱,这些正值结果旺盛期的柿树可是果农的饭盆子、辉县财政的钱匣子呀!
  群众的困难与忧愁,就是老书记的心痛与牵挂!
  第二天,郑永和就召集自己当年的老班底、老搭档、老战友、老部下、老朋友,开了个紧急会议。他动情地说:“虽说咱们是退休了,但还领着国家的工资。国家干部有离退休,但共产党员没有离退休,只要百姓有困难,咱就得管。”
  就这样,“老头治虫队”成立了。他们开始义务给群众治理果树病虫害。为了学习治虫,这些六七十岁的老人又当起了学生。郑永和从省城请来了农业专家、教授给大伙上课。
  为摸清柿蒂虫的生长繁殖规律,郑永和住进燕窝村,以秦永贵家的12棵柿树的小柿园作为试验基地,经过几个月的连续观察,终于发现柿蒂虫幼蛾是5月10日左右破壳而出,这为灭虫找到了最佳时机。经治理,第二年就初见成效,第三年获得大面积丰收。秦永贵家的小柿园产量由原来200公斤增长到350公斤,第三年的产量就超过了1000公斤。柿子压弯了枝头,四邻八乡的老百姓都来看,他们都不相信这是真的。这一年,新华社老社长穆青也来了,看着满树黄橙橙的柿子,感动得一直说了不起!1993年,全县果品产量达到3200万公斤,创历史最高纪录,比治虫前增加了两倍多。老干部治虫队的工作也由只治柿蒂虫发展到对9种果树、3种用材树的病虫防治;范围也扩大到林州、鹤壁、卫辉等地,足迹踏遍了整个太行山区。
  
  山不绿化年年栽
  
  郑永和的老头队是以治虫起家的,但他们又不仅仅是治虫。他们觉得,山区老百姓的要求和愿望就是他们肩上的责任。1995年,“老头治虫队”更名为“辉县市老干部服务队”,山区人民需要什么,他们就干什么,从那以后,郑永和率领老干部服务队走上了一条更多坎坷和荆棘但更为坚强和执著的道路。
  辉县三分平原七分山,由于缺乏相应的山林管理体制,山上的树木遭到了严重破坏。不少几十年前辛苦栽下的树木,毁于一旦;同时还有大片的宜林荒山,至今还荒芜着。每看到这些,郑永和就感到痛心……
  说干就干,郑永和又拉着他的队伍上山了。“山高缺水树难栽,平时挖坑雨季栽”,郑永和对绿化荒山很有一套,但雨季造林又是一件格外辛苦的事。
  每年进入雨季之前,他们都预先订好树苗,准备好工具,然后就像小孩盼过节一样等待雨天的到来。天降大雨,别人往屋里跑,郑永和却带着服务队的队员们往山上冲,为的是雨天栽树成活率高。冷雨浇透衣衫,他们不觉冷;黄泥粘住鞋底,他们干脆赤脚,任汗水和雨水滴在脚下;个个累得气喘吁吁,可谁也顾不上歇歇脚。一看预挖的树坑积了水,挥动家伙就把一棵棵树苗栽下埋好。
  “山不绿化年年栽”,这是郑永和一贯的思想。十几年来,每到夏天,他就带领老干部服务队员,风雨无阻,上山植树。2004年夏天,一场大雨使郑永和又睡不着觉了,他立即给老干队员打电话,催促上山植树。当年7月21日至23日两天,他带领队员们连续到尖山洼和五里沟栽种柏树3000多株。
  这3000多株树是历年来栽得最少的,但也是老人感觉最累的一次,因为,这一年他82岁!在老于部服务队成立至今的18年里间,郑永和率领七十岁上下的队员们共植树20多万棵。每次植完树从山上下来,一身泥水的老人们很快乐,因为他们心里清楚,栽下一棵树就是种下一个绿色的生命;栽满一座山头,就救活一座荒山,从此,这方百姓就有了依靠,子孙后代也就有了一片生活的乐土。
  
  治山治水终不辍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郑永和作为县委书记,制定过一个全县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全面规划。他率领全县人民,一口气大干了十来个冬春,在辉县北部、西部山区建起5座中型水库和一批小水库。随后,又修通盘山大渠,完成群库汇流,使辉县大部分地区实现了水利化。70年代末,按照综合治理规划,辉县人民还要作最后一搏:兴建北千渠,给全县最后一块干旱山区通水。由于当时国家水电部部长钱正英来到辉县考察后,汇报中央,经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调郑永和到国家水电部当副部长,北干渠工程也一直拖了下来。辉县东北部包括5个乡镇、44个行政村、4万多人口、5万亩耕地、8万亩宜林荒山和几万头牲畜,仍然忍受着贫穷和干渴的煎熬。这像一块巨石一样压在郑永和心上,年复一年,成了他的一块心病,他认为这是他在职时欠下的一笔债,他要想办法还上。
  还债谈何容易?都是六七十岁的离退休的老人,要钱没有钱,要人都是老骨头,你看我是一脸苦粗皮,我看你是一头白毛发。上山治虫、栽树,老人还能应付,但如今要搞水利,这群六七十的老人犯起了嘀咕:我们还能担当得了吗?可“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是郑永和的一贯作风,北干渠暂时修不成,郑永和决定先打通方山引水洞,首先解决乎岭、尖山洼、赵窑村等地的吃水问题。
  尖山洼村,地处山区,交通闭塞,连吃水都困难,有点办法的人都举家迁出祖祖 辈辈生活的大山,十几户没钱没能力的人家只得眼巴巴地苦熬。十八年前,老干部服务队决定将尖山洼确定为扶贫点,山区百姓像见到了救星一样围在老书记身边,求老书记帮他们想想办法。但是郑永和告诉村民,等不来要不来只有自力更生干出来。他号召村民集资,村民们卖了猪羊,倾其积蓄5000元,买来雷管和炸药。1991年春天,郑永和开始带领他们打洞,他们边打洞,边去“化缘”,克服了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
  历经种种磨难,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最终打通了2000多米长的三个洞,修了几十公里的石渠,于1992年7月1日,给方山老百姓引来了幸福之水。这一胜利极大地鼓舞了郑永和:方山引水工程充分说明在今天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还是能够发动群众,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劈山凿洞,兴修水利的!他坚信,举全县几十万人之力,不信就干不成北干渠工程!
  从此,郑永和修建北干渠的决心,像烈火一样燃烧起来。他亲自带领人员沿着规划中的“北干渠”渠线做实地勘察、测量,所经之地多为荒山野岭,远离村镇,罕有人家。他们在险峻的山道上攀岩石、跨沟壑,过荆棘丛生的小道,一天下来,手脸多处被剐出鲜血,衣裳被扯出一条条口子。饿了就啃口干粮,渴了就喝口凉开水。为了这条渠,郑永和率领老干部服务队的队员们,连续八次勘察渠线。他认为,只有反复勘查,测算出最短最佳渠线,才能降低工程造价,为的是能省一点钱,少花一点钱,减轻国家和政府的负担,减轻老百姓的负担。
  新华社老社长穆青三十多年来一直跟踪采访和支持郑永和,先后在《十个共产党员》一书和《人民日报》撰文称赞他“心怀河山,情系人民”的精神。在郑永和精神的感召下,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1999年4月30日,20世纪末的辉县大地再现改造山河的恢宏篇章,山区群众期盼了几十年的北干渠终于开工了。经三年的艰苦奋战,2001年4月,北干渠顺利竣工,山区人民终于结束了“吃水贵如油”的历史。
  
  默默的亲情支持
  
  郑永和有一个幸福的家,这种幸福缘于家中成员对他工作和事业的支持。
  打方山引水洞的一年多里,郑永和天天往山上奔,一门心思用在打洞上,而他患病多年的老伴,病情却日益加重。他的老伴岳雪萍也是位在革命战争年代参加工作的老同志,夫妻俩相濡以沫几十年。她深知老郑的心,看着他心挂两头,舍不下工地,又要照顾自己,便对他说:“你就放心上山去吧。留你人在家,你的心也是在山上,现在工程正吃紧,山上需要你。家里有孩子呢。”
  想不到,几天后郑永和从山上回来,老伴的病情已经恶化。医生建议赶快做手术。县医院认为做这种手术他们有成功的经验,不必外出去做。当时,郑永和也实在抽不出身来陪她去北京或郑州开刀,就同意安排在县医院手术。不料手术中出现了意外情况,县医院毕竟条件有限,结果病情急转直下,半个月后老伴就与世长辞了。十一天后,方山工程通水了,郑永和看着哗哗流着的水,又喜又悲,热泪在他脸上纵流。他一遍遍地重复着一句话“雪萍啊!你关心的老百姓,终于有水吃了!可我对不起你,对不起你啊!”
  北干渠修成后,配套工程需要受益村庄自己筹资修建,一些经济条件好的村庄很快就建好了配套工程。然而有些村庄在山窝窝里,村民们生活贫苦,集体经济基础较为薄弱,没有能力建设相配套的支渠、斗渠、毛渠等。老干部服务队的扶贫试点村平岭村在经济上更是捉襟见肘,有心无力。幸福的梦想就在眼前,但是却只能眼睁睁地与它擦肩而过。郑永和率领老干部服务队,经过实地勘测,设计了一个倒虹吸方案,但一系列难题也接踵而至。那段日子,郑书记为资金问题又常常一宿一宿地睡不着觉,老是在发愁,一发愁就掉眼泪,80多岁的老人一下子苍老了许多。修建倒虹吸要耗资44万,需要多方筹集资金。老干部们虽四处奔走,多方呼吁,但“化缘”得来的钱却杯水车薪,难以如愿。光靠“化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把倒虹吸建好。为解燃眉之急,郑永和决定老干部服务队先垫出一部分钱来,他的提议也得到了子女们的一致赞同,纷纷表态坚决支持父亲,每人拿出一万。郑书记全家拿出了六万,老干部服务队的队员们每人拿出五千到一万元不等,共筹集到现金25万元,使倒虹吸工程顺利进行。
  他的家人只要有时间就和他一起上山植树,全力支持他。尤其是儿媳妇刘桂青,在六七十年代大干中就历经磨练,成为当时的石姑娘队队长,现在是百泉中药集团董事长。几十年过去了,不论是郑永和在职还是离休,刘桂青一直不遗余力地支持父亲的事业。老干部服务队成立后,刘桂青得知老人们经常爬山涉水,就送来雨靴,还经常送来毛巾、肥皂等日用品。修北干渠时,她所在的企业捐资三十万元钱打洞,帮助父亲实现心愿。有一次发现老干部服务队过山洞时,经常要趟过齐膝深的冰凉泉水,刘桂青为他们健康考虑。又立即买来三轮车,让他们坐着车过山洞。总之,十几年来,只要老干部服务队需要的,她都尽其所能地满足。
  
  做了一辈子的好事
  
  在老干部服务队成立至今的18年里间,郑永和率领队员们共植树20多万棵,为果树治虫3万多棵,修建公路22公里,建桥两座,硬化渠道12公里,开凿山洞3350米,建水池3个,建倒虹吸两座。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轰轰烈烈的事业,是郑永和率领一批70岁上下的离退休干部完成的。以辉县最为缺水的张村乡为例,由于北干渠的修建,原来四万亩“看天收”土地已经有三万多亩变成旱涝保收田,年产量比以前翻了几番。
  辉县最有名气的民营企业家孟电集团董事长范清荣,年轻的时候,跟着郑永和战天斗地,创造出令人赞叹的业绩。改革开放后,他又靠着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将孟电集团发展到十几亿资产的规模。他一直支持和关心郑永和老干部服务队,他说,孟电之所以有今天,就是靠老书记的精神。老书记的精神,不但现在不过时,将来也不会过时。郑书记虽然走了,但我们一定会将老书记的精神传承发扬下去。
  新乡市林业局局长赵秀志充满感情地对记者说:“老书记一生治山治水,绿化荒山,造福百姓。六七十年代,他带领辉县人民植树造林;离休后十几年来,他又带领老干部服务队、家人冒雨植树数十万棵,精神太感人了。老书记的丰功伟绩将长存于辉县大地,老书记也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远在香港的华懋集团董事会主席龚如心小姐,1997年在张家港第五届如心农业奖励金颁奖大会上认识了郑永和,她希望中国有更多的基层领导都能像他那样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并劝采访她的记者们把镜头对准老人,还专门安排时间让老人的代表在大会上介绍经验。从那以后,龚小姐和郑老人成了忘年之交,他们互相牵挂,互相鼓励。得知老人去世的消息后,她立即派助手来到辉县,献上花篮,向老人辉煌的一生表示敬意。
  北京众多媒体闻知后,纷纷发来唁电表示悼念。《绿色中国》杂志社社长黎祖交教授曾经采访过郑永和老人,并为老书记的精神深深感动。获悉老人去世的消息时,也在第一时间发来唁电:老人的事迹确实感人至深,不愧为一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永远值得纪念。
  一个人做一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能够在风平浪静的时候做一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坚持做好事;能够在比较严格的环境下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在充满各种诱惑的环境下坚持做好事。郑永和以自己的行动,在人民心中树起了一个真正共产党人的形象,是中国的脊梁。在巍巍太行山上,人们把“人民永和”四个大字刻在悬崖峭壁上;在深山区,人们自发地为他塑像 -这说明一个人心里只要有百姓,百姓的心里自然就会有他的位置;一个为人民着想的人,不管怎么样人们都会以某种方式记着他。
  太行无言,丰碑不朽,郑永和将永垂青史!
  
  (责编:张国栋)
其他文献
全国防沙治沙大会3月26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见与会代表并讲话。温家宝首先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在防沙治沙岗位上工作的广大干部群众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诚挚的敬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会议并讲话。  温家宝首先从3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的介绍治沙英雄——内蒙古额济纳旗林业治沙局局长李德平先进事迹的文章《胡
期刊
编者按:在当代中国,如何关注民生是一个重大的课题。本文关于双沟酒业的报道,就是一个实例。表面看是一个企业的问题,其实更深的层次是一个民生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2000多名职工的利益。群众利益无小事,希望有关部门和领导能够引起高度重视,不要再互相推诿,久拖不决。以致使矛盾激化和更加复杂化。  近年来,江苏双沟酒厂因奖金发放问题引起起轩然大波,涉及2000多名职工。为此,本刊记者专门进行了采访。    
期刊
生态农业的实质是农村的全面生态化发展.生态农村发展模式以和谐、可持续为理念,以建设生态文明的农村社会为目标,以生态产业、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文化为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我国农村未来发展的理想模式,是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农业及其产品逐渐成为都市人群的消费选择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出路。但是由于起步较
期刊
中国家林业局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主办,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和中央电视台青少部具体承办的未成人生态教育节目《绿野寻踪》,自2006年3月24日首播至今已整整一年了,一年来节目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向少年儿童普及生态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方面的知识,深受全国广大少年儿童工的喜爱,已成为向未成年人宣传生态建设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相关知识及取得的成果,启迪他们热爱大自然的窗口和平台。  《绿野寻踪》节目于2006年3
期刊
Gong Xinru "Little Sweetie" was described as 70 years of age,40 years of appearance and 20 years of frame of mind.According to newspaper report, Gong Xinru held 90% stock in Chinachem.Her personal for
期刊
哈尔滨齐峰亚麻制品有限公司为啥起名齐峰?公司老总告诉记者:“就是大家齐心协力攀登绿色产业高峰之意。”这家公司的总部设在哈市外贸大厦,厂址坐落在哈市南郊双城市境内,占地面积3万m2,投资3千万元,建筑面积6500m2,安排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力3200人,编辫机械1100台套,专门手工编织绿色产品——亚麻汽车座垫,年产5万多套,产值2千万,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如此规模的企业,竟然在2004年就实现当年
期刊
提起青藏高原,人们头脑中会立即反映出神秘与遥远。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高度,在鹰翅拍打白云的天空,有藏民顶礼膜拜的神山圣湖,有大江大河的发端源头。无论是奔跑的藏羚羊、野牦牛,还是沉静的冬虫夏草,仿佛这里的一切都闪烁着奇异的光芒。  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第三极,这里的山峰终年积雪,这里的气候神秘莫测,这里空气中的氧气只有内地的50%,这里是无数探险者渴望成功的地方。2001年6月29日,一条铁路踩
期刊
合浦东园家酒厂坐落于广西合浦县城北郊,她的开发者和奠基人,就是现年53岁的黄炳权先生。1995年,合浦东园家酒厂还只是一家固定资产几十万元、厂房面积只有几十平方米和几名员工的小企业。然而,在短短的12年时间里,东园家酒厂在没有向银行贷款一分钱的情况下,依靠自身的积累进行滚动发展,迅速壮大为一个拥有固定资产三亿多元、年销售收入近亿元、企业员工600多人、厂面积达到2000多亩的知名企业,一跃成为目前
期刊
如今能源成为经济发展的“指南针”。国际能源专家普遍认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2l世纪将得到快速发展的能源。我国地热资源丰富,应该抓住这一良遇,加速地热的开发,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作出积极贡献。  相对于地热资源而言,把存在于地表以下,温度在25℃(不含25℃)以下的浅层地热能称之为地温能源,地温能源也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地温循环冷暖空调系统的原理是通过安装在地下的系列地温交换器,从土壤中提取能
期刊
他,是一位政府官员,十二年如一日在环保战线上辛勤耕耘。  他,是一位诗人,四十多年来一直坚持着自己精神世界的追求。  迎霞送日御侠风,天柱无缘几望中。  绝顶展眉天更碧,长空啸吟意方浓。  华山自古一条路,云栈今始借汝登。  梦里人生应自大,旅中苦乐总关情。  ——题女儿华山极顶照  这首豪情奔放的诗歌,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到出自一位政府官员的《旅中吟》诗集。  今年“两会”期间,当本刊记者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