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明:与时俱进,和园区一起绽放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ai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永明任职凯德集团(中国)商业管理首席执行官。说起苏州工业园区,他表示“作为中国新加坡一个政府间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自开发之初便以新加坡裕廊工业园为范本,学习城市规划和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如今的园区为苏州的繁荣带来了蓬勃的商机和活力。”
  用心打造城市商业标杆
  凯德集团在1994年进入中国,是进入中国最早的外资开发商之一,可以说,凯德集团全面参与了中国房地产市场化历程。1995年凯德旗下产业园品牌腾飞进入苏州工业园区,投资设立腾飞新苏工业坊,催化推动了当时还是农田的园区的早期招商引资,之后又在 2008年设立腾飞苏州创新园,2019年引入集团旗下办公共享空间品牌奕桥Bridge+。
  要说起凯德深耕苏州的综合体项目典范,陈永明表示,那一定是位于园区CBD核心位置的苏州中心。苏州中心商场自2012年5月20日开工,于2017年11月11日全面落成。作为提升城市品质、完善城市功能的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苏州中心采取“统一策划定位、统一规划建设、统一运营管理”的模式,对地面建筑和地下空间进行整体开发,统筹业态布局,统一建筑风格,建筑与生态、经济与文化相融共生,全力打造有别于传统综合体的新形态,形成辐射带动城市经济、孕育城市活力的“城市共生体”。
  今年的疫情对于商业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苏州中心也一样面临着挑战。但在政府部门的全面指导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苏州中心结合线上和线下资源,商场人气得以迅速恢复。五月份至今,苏州中心商场客流量已恢复至85%,销售额同比增长8%。开业三年累计已有约1.6 亿人次慕名而来。更值得一提的是,超过80%的品牌租户,在苏州中心商场开业的第三年,持续取得了全城销售额第一的业绩。
  “苏州中心商场作为中、新两国企业共同开发的项目,同时也基于对苏州市场的强烈信心,凯德始终以将其打造成城市标杆为目标。开业至今,苏州中心商场一直是苏州本地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的人气打卡地,不断用精彩活动、前沿品牌和细致服务,满足消费者日益升级的购物需求。这也正是我们凯德集团喜闻乐见,并感到骄傲的。”陈永明说。
  参与城市更新,我們乐在其中
  作为首批入驻苏州工业园区的外资企业之一,凯德集团以国际经验、全球业务网络和资源平台,助力园区城镇化进程,也推动了行业的模式变革。
  “凯德集团作为新加坡在华代表性企业,助力推动两国国家间合作项目的开展,包括参与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广州知识城等项目,同时凯德率先将新加坡花园洋房、服务公寓、商业综合体等新鲜概念引进中国。”
  在陈永明看来,如今的苏州工业园区已成为中国国内工业园发展的范本,苏州工业园区也有了自己的一套“园区经验”。凯德集团在园区的发展也顺应城市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地创新和丰富了产品和服务。
  拿腾飞产业园区举例,随着园区经济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调整,腾飞从最初的工业标准厂房到创新产业园区和多元化办公楼宇,再到如今的复合型灵活办公空间和互动平台,随着城市的发展要求不断革新商务空间。
  “很有幸凯德集团可以积极深度参与苏州工业园区的城市更新,基于凯德集团自身在商业、住宅、产业园区等方面的领先能力,形成横跨城市规划、开发、运营、产业孵化等方面的领先综合实力,能够为城市更新、产城融合发展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园区在进步,凯德一样在进步。和城市共同发展,合作共赢,26年来,凯德集团不断提升集聚效应优势及自我更迭的能力,园区的不断进阶,也给了凯德集团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外界看到凯德的商业运营实力,也让更多的人知道凯德,了解凯德。”
  与城市共发光,同成长
  陈永明表示,“苏州工业园区是一个宜居、充满魅力的地方,苏州这座城市水城秀丽,园林典雅,不仅是中国最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也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城市之一。凯德众多项目落户于这座人杰地灵的城市,也是非常有信心的。”
  陈永明告诉记者,华东是凯德十分看好并且最早进入的中国内地区域之一,目前凯德在苏州投资运营的项目涵盖了商业综合体、产业园、办公楼、服务公寓等。
  “今年是中新建交三十周年,也是凯德集团深耕中国第 26 年。未来,凯德将继续积极发挥中新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苏州作为凯德在华东布局的重要城市,更是中新经济合作、互联互通的缩影,凯德集团坚定看好园区的经济建设和商业市场,也将始终坚持自身的投资理念,在实现做大做强现有商业资产的同时,积极布局城市未来发展,直面机遇和挑战。凯德将继续发挥资本平台,以及运营和资管专业优势,充分利用自身在商业综合体和产城融合两大领域的优势,升级产品和服务,持续推动商业创新,助力园区乃至华东区域新消费时代生活方式的进阶,与这座城市同发展共成长。”
其他文献
26年来,在借鉴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苏州工业园区作为一个国际合作典范,呈现在世界面前。  如今的苏州工业园区,已经成为一座人文与科技并蓄、产业与城市融合、宜居宜业的新城市,在深度借鉴新加坡经验的同时,园区在招商引资、产业发展方面,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产业体系,实现了产城共荣发展态势。  亲商经验在学习借鉴中消化吸收再创造  有人说,“园区的发展历程也是亲商服务不断改进和创新的过程。”此话一点也
期刊
成立苏州工业园区,是偶然更是必然  在这个初冬的午后,记者在园区老干部活动中心见到了潘云官。虽退休已有十年之久,但说起苏州工业园区,潘云官依旧思路清晰,饱含深情。在他看来,苏州工业园区的成立,是偶然更是必然。  中国和新加坡合作建设苏州工业园区最早要追溯到邓小平1992年的南方谈话。在谈到“亚洲四小龙”时,邓小平特别提到了新加坡。邓小平说:“新加坡的社会秩序很好,我们应该借鉴他们的经验,而且比他们
期刊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多邊主义,区域合作,反对霸权主义,推进全球化进程,一直以来都是中新两国合作的重要内容。2020年10月3日是中国与新加坡正式建交30周年纪念日,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特别制作了三集纪录片。来看看两国政府、外交、商界、文化、媒体、民间等方面的20位受访者在纪录片中讲述了哪些他们亲历的中新友好与合作的故事吧!
期刊
Education story  胡金平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总校长  我讲两件事吧,让我印象特别深。曾经学校有一个小学老师,下课期间,拿试卷拍了一下学生,这个学生的家长立马鼓动了十几个家长,要求校方开除这个老师。当时我表态说,会去调查这件事,弄清楚来龙去脉。我告诉家长,不要插手学校的教育教学。作为校长,要保护自己的教师,同时也要指出教师的错误之处。校长要有自己的立场,处事要公正。  还有一次,
期刊
一路走来,园区这位探路先锋“读懂”了新加坡,凭着一股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闯劲和毅力,创造出“不特有特,比特更特”的发展环境,率先走出一条不断探索新型工业化、经济国际化、城市现代化互动并进的发展之路,用一系列“首创”,书写了解放思想、不断改革、对外开放的发展奇迹。  首批出口加工区  苏州工业园区出口加工区于200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全国首批设立的15家出口加工区试点之一。2020年前三季度
期刊
苏州工业园区成立于1994年,而1992年,黄建明就开始参与筹备工作。身边的人都开玩笑地说:“你是苏州工业园区的第0批员工”。1992年和1993年,李光耀两次带领政府和企业团队访华,表达了中新合作建立工业园区、并以该园区为载体借鉴新加坡经验的意向,最终确定选址苏州。彼时在苏州市计划委员会工作的黄建明,负责汇总新加坡客商到苏州考察后拟投资项目的进展情况。黄建明称,从那时候开始和新加坡接触,算是筹备
期刊
A*STAR企业合作中心:  深化中新合作,推动双方科技创新再攀新高  11月18日,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gency for Science,Technology and Research,简称A*STAR)的新*科研企业合作中心在新加坡-江苏合作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正式启动,这也是A*STAR首次在新加坡以外设立分支机构,当前,位于腾飞创新园的新科研企业合作中心已完成装修并入驻。  新加坡-江苏合
期刊
往喀什的卧铺车厢,一眼望去皆维吾尔族,谈笑风生,嘻嘻哈哈。待到熄灯,渐渐安静下来,躺下翻了几个身,酣然入梦。  天亮时被列车员叫卖声吵醒,推车上摆着哈密瓜,又大又便宜,买了一只当作早餐。火车一站一站,不紧不慢,看了会野景,觉得眼皮沉重,复又入眠。睡到下午方醒,回去车票未有着落,心里难免有些忐忑。  晚上八点多到站,天色依旧大亮。下车即有人招揽住宿,中年汉人,戴着银边眼镜,斯斯文文。宾馆乃车站开办,
期刊
新加坡是世界上四大金融中心之一,许多外资银行的亚太总部全都在此落户,“金色经济”扬名海外,而在聚力打造长三角上海金融副中心的苏州工业园区,环金鸡湖CBD,几乎随处可见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据了解,苏州90%的银行分行,50%的保险分公司都在此集聚,外资银行数全省第一,苏州工业园区已然成为国内金融机构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多年来,园区积极响应“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和“自贸区”等国家战略,深化
期刊
改革和开放,是苏州工业园区鲜明的品格之一。其中,行政审批制度的彻底改革,可谓“开全国之先河”。如今,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园区凭借精简高效、勤政廉政的行政管理体制,用“真心”换得了企业和群众的“安心”与“知心”。  让数据“多跑腿”,优质服务覆盖全生命周期  “一网通办”实现了便民惠企的“加速度”。对企业,“一网通办”罗列完整事项,定制个性化服务;对个人,“一网通办”下足功夫,通过线上将信息归集到一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