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云官:敢为天下先,园区的未来会更好!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ht54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立苏州工业园区,是偶然更是必然
  在这个初冬的午后,记者在园区老干部活动中心见到了潘云官。虽退休已有十年之久,但说起苏州工业园区,潘云官依旧思路清晰,饱含深情。在他看来,苏州工业园区的成立,是偶然更是必然。
  中国和新加坡合作建设苏州工业园区最早要追溯到邓小平1992年的南方谈话。在谈到“亚洲四小龙”时,邓小平特别提到了新加坡。邓小平说:“新加坡的社会秩序很好,我们应该借鉴他们的经验,而且比他们管得更好。”
  这番话也给当时的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很大启发,他萌生了在中国找一块地方,建一个类似于新加坡裕廊镇那样的工业园区,复制和推广新加坡的经验。中新两国当时都在为本国的经济发展,努力寻求改革和创新。中新合作的契机由此诞生。这便是中新合作建立苏州工业园区的必然性。
  此后,中新两国围绕合作开发事宜进行了多次协商和实地考察,在实地考察了上海、江苏、山东后,有着区位优势和深厚历史人文底蕴的苏州脱颖而出。“当时的上海正在全心全意开发上海浦东新区,因此对于中新合作关注度相对欠缺,而江苏省、苏州市领导的亲力亲为,以及江苏省对苏州市一以贯之、倾全省之力的支持态度给李光耀留下了深刻印象。另一方面,相比山东省几个城市,苏州紧邻上海,背靠江苏富庶之地,自古人才辈出,这也是苏州的优势。综合考虑后中新合作工业园区最终定址在苏州。这可以说是合作的一种偶然性。”
  最终双方决定选址在苏州的东部,开发建设一个高水准的现代化工业园区。1994年2月26日,中新两国在北京签署政府协议和商务总协议,合作正式展开。
  我们到底借鉴了什么?
  1994年中新两国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后,26年弹指一挥,一座现代化国际化新城拔地而起。其中,学习借鉴新加坡经验也内化于园区的方方面面。
  “我们到底借鉴了什么呢?”潘云官和国务院专家组曾总结过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主要是通过软件引进的方式,涵盖城市规划建设、经济发展和管理,公共行政管理等多个方面。
  直至今日,作为国际合作的实践者和受益者,苏州工业园区依旧发挥着中新合作优势,在潘云官看来,园区的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敢为天下先的大胆改革:“在开发建设之前,就在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从权限、政策、体制三个方面精心设计完善的管理架构,我认为这是园区得以持续发展,取得巨大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潘云官說,园区的开发形式新颖,在体制创新等重大问题上,中新两国政府都给予直接的指导和帮助,为园区创造了‘不特有特、比特更特’的优势,现园区已经成为国内开发区中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效益最好、科技含量最高、创新人才最多的开发区之一,并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中外合作的典范。
  “现在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经验也成为一个品牌,正在走向更多的地方。这也是我非常欣慰的地方。”
  如今的园区仍在继续学习,持续进步。在潘云官看来,现阶段的园区要大力学习借鉴新加坡的营商环境。“新加坡这样一个国家,营商环境全球排名第二,这其中有许多门道是值得园区学习的。如今的园区在‘亲商’方面已经做得很优秀了,高举‘亲商’大旗,纵观这26年,园区正以自己的努力不断提升‘亲商服务’的内涵,营造与国际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营商环境。园区在营商环境打造上,要始终对标‘最高、最好、最优’,这是园区的气魄,也是园区的格局。”
  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解决发展瓶颈问题
  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协调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和借鉴运用新加坡管理经验中的重大问题,“它可以及时协调解决区域发展中遇见的瓶颈问题,明确发展目标,推动中新双方持续、更好地开展合作”。潘云官说。
  “每一次的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都会切切实实地解决实在的问题。比如设立综保区,原来苏州没有关卡,空港、海港的功能都在上海。对于外贸企业来说,时间就是关键,它们有大量的东西要进口出口,通关很是费时。我们就想办法帮企业缩短时间,在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上提出了在园区设立综合保税区,把空港、海港的功能延伸到园区。这样,企业原先需要好几天的通关,在自己家门口几个小时就完成了。全国第一个综合保税区的试点就是这样诞生的,企业有需求,我们通过中新协调理事会来办到。”
  “再比如,如今土地资源紧缺已日益成为制约园区发展的瓶颈。如何盘活现有存量土地资源,更需要我们向新加坡老师学习,新加坡至今仍留有白地,他们在城市规划、更新改造、城市管理、工地管理上的一系列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对当下园区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依旧有着启发和借鉴意义。在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上,提出城市更新和城市管理的相关议题,通过主动作为,形成新样板,总结新经验,拓展新实践。”
  据了解,今年的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园区将重点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完善供产业链、扩大有效投资等方面做工作。
  在学习中创新,在共赢中成长
  在潘云官看来,苏州工业园区的开发对于中国和新加坡而言是一次合作的双赢。“新加坡把经验传授给我们,我们也让新加坡在中国发展有一个很好的平台。”
  虽说是学习借鉴,但在潘云官眼中,如今园区有很多地方甚至已经超越了老师。比如园区的邻里中心,“概念确实是新加坡的,但是内涵是我们装进去的。现在我们的邻里中心比新加坡做的更好,配套功能更完善更丰富,民众联络所、生鲜市场、社区卫生服务站……应有尽有,有过之处而无不及了。这便是我们在学习中的创新。”
  26年来,苏州工业园区一直十分重视借鉴和学习,借鉴文明创新成果,借鉴能体现现代化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和管理方式,借鉴优秀的营商环境,园区一直把新加坡的成功经验和中国国情及园区实际需要结合起来,在共赢中成长。
  如今的苏州工业园区已然成为企业创新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一块乐土,园区经验也得到了广泛认可和肯定。“虽然我已经退休十多年了,但我仍然关注着园区的发展,希望园区可以继续在营商环境上下足功夫,亲商不懈怠,这样园区才能永远站在全国的前列。”潘云官说。
其他文献
一席斑斓多彩、充满墨香诗韵的丹青组合《江南春忆——章致中、钱杲、陈培祖、项伟君中国画展》在绿水青山点缀的江南古城美丽呈现,她犹如江南水岸竞放的艳丽春花,芬芳馥郁,令人陶醉。  大凡志趣相投的书画家们总以作品联展的形式来表达他们的价值趋同和艺术主张。“江南春忆”亦是在这种艺术主张的认同下的情缘组合。40年前四位青年怀着同一个梦想走在一起,成为那个特殊年代苏州一所业余美术学校的同窗学子;在文化断层,艺
期刊
2020年的最后一个月,两场赛事给冷冬持续加温。2020苏州湾马拉松暨大运河马拉松系列赛(苏州站)举行,4800名参赛选手沿着烟波浩渺的太湖,穿梭在崛起的太湖新城中,把苏州湾美景尽收眼底。12月13日—15日,2020苏州吴中环太湖竞走多日赛暨大运河竞走与行走系列赛,又在风景如画的吴中火热开赛。  全民健身的当下,运动风潮兴起。在吴中,运动健身不止于健身房,还有很多种打开方式,大运河边晨跑夜跑,太
期刊
近几年来,古城区中心双塔街道的十全街及周边已然成为了网红咖啡店的聚集地。提供“撸”猫的,“搭配”柴犬的,适合聚在街头晒太阳聊天的……而在一众风格不同的咖啡店里,南石皮弄里无二空间,则是安静、宽敞且极具艺术感的体验之地。  南石皮弄里的网红空间  店门口由水泥管制作而成的位子,是无二空间最具标志性的角落,也是这两年来人們纷纷前来打卡拍照的网红地。但它的与众不同之处,远不止于这一个细节。  相比于其它
期刊
提及古城西部,人们总能想到虎丘山、留园这些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但如今,印象中的“画风”似乎有了些不同。夜里繁华的山塘街、全国闻名的婚纱城、焕然一新的各色产业园……引领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利用,引入文化科技项目,创新文化发展模式的虎丘街道,正在以文化赋能经济新发展。  升级变身的文化产业项目  全国的准新娘们都知道,要买婚纱,来虎丘婚纱城是最好的选择。这个在全国声名远扬的婚纱城,也是江苏省电子商务特色产
期刊
老牛属牛也画牛!苏州著名漫画家范其恢在他即将迎来的本命年,又值建党100周年之际,用他的牛年新作表达了对祖国热烈的期盼与祝福,这位孺子牛50年笔耕诠释生肖文化。  “新的一年,我希望用我的作品表达我对新一年的期盼,同时,也祝愿社会和谐进步,祖国繁荣昌盛。”范老师如是说。  出生于1937年的范其恢从小便热爱艺术,参加工作后更是从事艺术创作与教学工作。精通素描、国画、速写、版画、漫画等多种绘画门类。
期刊
中新苏州工业园区联合协调理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召开,园区发展受到充分肯定,并肩负为中新合作注入新内涵、增添新动能的任务。  日前,中国与新加坡四个双边合作机制会议在线上召开。这四个会议分别为:中新双边合作联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苏州工业园区联合协调理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天津生态城联合协调理事会第十二次会议、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联合协调理事会第四次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和
期刊
The Proudest Thing  周颖 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长  2020年,十中是江苏省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示范校,全大市只有3个,我们对新课程、新教材的起步较早。十中是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学校样貌古朴典雅,走进教室又可以连通整个世界。  2018年,十中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的项目校,织造文化及其相应课程已经被国人和世界认同。  唐敏 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校校长  近几年,一中
期刊
“原本斑驳的石头墙配上抽象涂鸦作品,既有视觉冲突,又极具个性,让古城里的小巷更有文化魅力了。”来自杭州,从事艺术创作工作的游客沈先生对酱油弄墙面上的蓝白色调玫瑰花赞不绝口,“在苏州古老的街巷中,以爱情为主题进行创作绘画,很有意思。”在最美的深秋,不少游客打卡平江路,也都被东升里、志恒里、酱油弄的文化艺术长廊所吸引。  在东升里体验国际艺术  东升里是平江路附近的一条支巷,与平江路平行。巷子较窄,与
期刊
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滴汗入土苦作甜”是传统农民的真实写照。迈入新世纪以来,一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力争2022年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苏州,农业生产早已不是传统观念中“种种养养”那么简单。在大路货的农产品之外,消费者对精品的追求愈加明显。落实到农产品上,就是对绿色、有机、无公害的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  如何满足这些要求呢?这就对农民提出了新的要求——光会种地不行,还要有知识、懂技
期刊
26年来,在借鉴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苏州工业园区作为一个国际合作典范,呈现在世界面前。  如今的苏州工业园区,已经成为一座人文与科技并蓄、产业与城市融合、宜居宜业的新城市,在深度借鉴新加坡经验的同时,园区在招商引资、产业发展方面,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产业体系,实现了产城共荣发展态势。  亲商经验在学习借鉴中消化吸收再创造  有人说,“园区的发展历程也是亲商服务不断改进和创新的过程。”此话一点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