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樱桃

来源 :鹿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80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樱桃的旺季在农历的六月底或七月初,也是我们中学生放暑假的日子,我们正好赶上了采摘樱桃的时机。从地理的角度来讲,北山距离我们二脑包大队近,山体多石头,植被稀疏,植物稀少。只在平缓的地带或山坳里生长着一些旺盛的狼毒根和蒿丛,以及一些不知名字的野草,北山上樱桃灌木丛偏少。南山距离陈家渠和磴口大队近便,山势高大,重峦叠嶂,草木旺盛茂密,漫山樱桃树一簇簇,一丛丛。远远望去,山体呈青黛色,云山雾罩的,让人一点也看不透,望不穿,好像里面蕴藏着什么神秘的宝物,显得非常诡秘神奇。
  打樱桃,头一天需要备好工具。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们就早早起来吃了早饭,带上打樱桃的工具,带上父母亲给我们做的干粮,带上水壶,我们相约一起出发。一路上,一群一伙聚在一起,成年人一伙,青年人一伙,娃娃们一伙。打樱桃给年轻人提供了表达爱意,畅想幸福生活的天地。每个人身上背着一个摘樱桃的篮子,篮子里放的装樱桃的口袋、绳子,鼓鼓囊囊装束的我们好像出征的士兵一样。女子们还要准备手套,怕带刺的樱桃扎破细白的手。七月的天气,田野里水气很大,早晨湿润凉爽。庄稼上的露水好像晶莹璀璨的珍珠一般闪烁着滚动滑落,非常耀眼夺目。我们相拥在一起,脚下已经被露水打湿了裤脚,阵阵凉意袭来。天一阵比一阵亮,地平线上泛出鱼肚白,渐渐地升起了一轮红日,天边的云霞红彤彤的,仿佛天女散落的锦缎一般美丽迷人。太阳出来了,我们加快了脚步急匆匆地赶路,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就到达了南山。
  呈现在眼前的是绿字书写的色调,树木种类多样,有白桦树,山樱桃,黄刺玫,俗称麻茹茹,还有白檫子。还有一些灌木丛,知识浅薄的我不知道它们的名字。白桦树一丛丛,好像保卫山峦的哨兵亭亭玉立,也好像整装待发的战士威武;樱桃树一簇簇,像拉开阵势准备战斗的士兵蹲坑守候在那里。环顾四野,坡上坡下,山梁上沟谷里,到处是打樱桃的人们。稍作片刻的停留后,做一些准备工作,我们就开始摘樱桃了。胸前挎着篮子,眼睛扫射着结樱桃多的树木,每每看到丰实的樱桃树木,就仿佛老鹰捕食一般,两手不停地捋樱桃颗粒。樱桃颗粒滚圆滚圆的,最大的像大豆粒一般大,成熟的樱桃一串又一串,迎着太阳的这面泛出淡红色,远远望去像水晶一般鲜亮。不知是谁打破了这林间的沉静,忽然间从林子里传来了歌声,我们停下脚步,原来是二人台《打樱桃》的唱曲。
  阳婆婆那个上来丈二高,
  风尘尘不动天气好,
  哎哟我跟上妹妹去打樱桃。
  红格丹丹的阳婆哟满山山照,
  手提上竹篮篮我抿嘴嘴笑,
  哎哟跟我上哥哥去打樱桃。
  樱桃好吃树难栽,
  朋友好为口难开。
  仔细听着,感觉真还有点味道,那朴实的唱词,悠扬的曲调,不乏滑稽的表演,给这林间增添了风景,给打樱桃的人们带来了欢乐。片刻之间,整个林子里气氛活跃起来了。不知又谁在唱了起来,好像还是对唱。
  真想拉拉妹妹的手,
  张一张嘴来开不了个口;
  我在那梁梁你在那沟,
  瞭见了妹妹我就招一招手;
  心里头想来说不出口,
  人多眼杂跟着妹妹走;
  青石盘上面对面坐,
  看见了俊妹妹我心里头热。
  在歌声的起落伴随下,每一个人把一篮又一篮的樱桃颗粒都装进了自己拿的口袋里。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已经中午时分了,又累又饿。大伙儿们聚在一起开始了别有风味的野餐。咀嚼着父母亲做的烙饼,纯正的面香味阵阵袭来。大伙儿交换着,抢着吃烙饼,烙饼里的糖汁沿着饼子的边缘流了出来,赶紧抿上两口,嘴角也涂上了糖色,一个个顽皮滑稽的样子。再喝上一口凉开水,有滋有味自在其中。午后的阳光咄咄逼人,在这林子里斜射的阳光失去了威风,给年轻人们些许的惬意,三三俩俩相好的,互相眼里有对方的,就坐在一起拉拉话,没话找话,表达着心思。夕阳西下,急忙收拾打下的樱桃,带上自己的劳动工具,背着用双手换来的劳动果实,踏上了回家的路。
  走过了梁梁下一道道洼,
  我终于和妹妹说了一句话;
  这道梁梁高来那道洼洼低,
  哥哥我心里头只有妹妹你;
  帮你背上樱桃我不嫌累,
  心里头乐的我两眼眼泪。
  打下樱桃,要用碓臼把樱桃的皮除去,然后晾干收拾干净,就可以到供销社卖樱桃。那时每斤樱桃的价格只有一毛几分钱,能卖上10块钱就非常可观了。我们每一个人把钱握在手里,看了又看,摸了又摸,紧紧地握着这一张“大团结”和毛票,生怕它像鸟一样飞了。那时年少,能用自己的双手挣钱,确实体会到劳动的价值,真有一番滋味涌上心头。那种自食其力享受劳动成果的惬意,让我们感到劳动的快意和美好,感到劳动创造价值的幸福。这点微薄的收入,是我们自己的零花钱,由着我们自己支配,有的买学习用品,有的买自己喜欢的零食。还有的买发卡头绳,偷偷地送给自己喜欢的女同学,那种男女之间的朦胧爱意就是由这些微小的表达方式,细致入微的关心拉开了。才有了初中毕业或高中毕业回乡务农以后的相亲大战,有的同学通过媒人的提调结合在一起。正如打坐腔的唱词唱到:
  “手提上烧酒和红盒盒烟,
  跟着媒人我把对象看;”
  “念了回书没拉过你的手,
  没想到今天把你娶在热炕头。”
  打樱桃,让我们徜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满满的绿包围着我们,绿色给了我们洒脱和惬意,让我们享受绿意情怀。天空上悠闲的白云,又给了我们无边无际的遐思。回头再看一看身边结伴而行的人,顿感溫馨,惬意。打樱桃,让我们增长了见识,认识了自然界许许多多的野草和野花。漫步在绿色的丛林中,年轻人们畅谈着理想,多少憧憬多少向往留在了丛林,留在了乡间的小道上。那温馨的一瞬依然陶醉了我们,那淳朴的乡间生活情趣依然让我激动万分,那充满泥土的芬芳故事依然打动着我们。这一切,依然是我热爱生活的源泉和动力,时时刻刻撞击着我的心灵,给我心灵以慰藉,使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其他文献
仿佛前生有约,一路追随  幼稚的面庞还有泪滴  我已经把自己装进一本书里  那里有美丽的风景  更有动人的旋律  所有的少年之梦深锁在等待开花的季节  草原辽阔 雄鹰展翅  我的心亦如飞翔的风筝 与蓝天难舍难分  与大地苦乐为伴  信笺是唯一的使者  退回 发出 每一次都在寄托我的相思  那是一个王冠 一道耀眼的光  沉默或者微笑 她都在那里等待心仪者的到来  我看见她饱满的思想 她渐次拉开的舞台
期刊
记得1982年夏天,《鹿鸣》隆重举办百期纪念活动。当时编辑部约我写一篇短文,这篇配发我速写头像的文章,我起的题目叫《我与鹿鸣》。36年过去了,《鹿鸣》迎来出刊500期纪念活动。编辑部再约我写一篇文字。文章写出来,几天里想不出一个合适的题目,想来想去,还是延用《我与鹿鸣》这个题目吧,这个题目虽然直白了些,却实实在在的,很真实。  1980年,是我文学的起步年。  这一年,我有四件好事。第一,我在这年
期刊
这辈子能够记住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日子  树上的叶子谁知道那一页写满了风的故事  这世界能够留下什么花什么草什么味道  那么多的颜色谁知道哪一种最神奇飘渺  只有一个日子像一把钥匙会打开千万把锁  只有一个时刻像一匹神马会踏过万千烦恼  纪念日是一个芝麻开门的阿里巴巴秘诀符号  消逝的人和故事会在每个时刻回来与你拥抱  纪念日就是一片云彩和一只鸟在天边环绕  每一丝风每一滴雨都會在星空把霓虹展开  纪
期刊
我开始相信,因为一段机缘或是一句话或是某一个动作,便会改变你的生活轨迹。  我身边的同学朋友一直不确定,我,一个学化学的理科生,在生命走进中年的时候,开始了写作,一点一点坚持了10多年,连我也不相信。但,一张张稿费单证明我的文字变成铅字的时候,我开始重新审视这么多年,坚持的事情,于我有多大的改变。  在我的改变中,《鹿鸣》是绕不开的,与《鹿鸣》的编辑老师更是有着一份密切。  记得第一次在《鹿鸣》上
期刊
爬在被窝里的父亲,就着旱烟,掰指头:就是228个人。父亲的一只眼闭着,眼角是一行被烟熏出的泪,另一只眯缝着。母亲问:数玉娥没?父亲说,她也算人里头的数儿?玉娥住在村东头,五个哥,她嫁了男人,为二哥换来了男人的妹子。男人大她十几岁,五大三粗,满嘴黑牙。一张嘴,先看到的是牙屎。一年后,玉娥在一个夜里失踪了。村里比我小的管玉娥叫玉娥姐,小一辈的叫玉娥姑。村里人认亲。两百多人,盘根错节都是亲,七大姑八大姨
期刊
1982年,20岁的我怀着年轻的文学梦,心跳怦怦,第一次给《鹿鸣》投稿。写中国女排在获得第九届世锦赛冠军,大学生们挤在学校大礼堂观看闭路电视直播,激动得热泪盈眶,之后回到宿舍里激情澎湃、欢呼庆祝的场景。  大约过了两三个月,突然有天在学校,收到了《鹿鸣》编辑的回复函。在接信到拆开的几秒钟,仿佛是我时光隧道里最漫长的期待,那剧烈的心跳,连自己都能听见。双手颤抖着拆开信函一看,是漂亮的毛笔手写体。时隔
期刊
《鹿鸣》创刊500期了,要出纪念专号,四月份《鹿鸣》的两位中青年编辑郭盛、马端刚请我和另一位退休老编辑李同振先生吃饭,席间向我们布置了任务,嘱我们两个老家伙写点回忆文章,说我们是《鹿鸣》化石级别的人物,再不写,哪天“哏”了,许多《鹿鸣》曾经的往事就带走了。想想也是,我都退休十一年了,李先生更比我退得早,我们写点回忆性质的文字,应当属于“抢救性发掘”了。怎奈年事已高,记忆力不济,加之多年不动笔了,写
期刊
梅开窗前:  冬日暖阳。  今天零下10°。我站在窗边,看见大雪一朵一朵碎下来。雪和细雨冰冻了空气。蔬菜顶着雪团,挤挨在菜地里。雪白的田野,交错的阡陌有稀稀的人影在晃动。窗玻璃蒙了白白的水汽,蜿蜿蜒蜒,冰结了一层霜花。我抬头看看日历,是2018年1月4日。这是严冬最冷的一天。安徽、江苏、山东、湖北等省,普降大雪。江西部分地区雨夹雪。  我想起了,在五年前,也是这一天,大雪覆盖了南方,山梁、河滩、屋
期刊
上小学时正值文革,只有半天课。一个个下午的大好时光可以肆意挥霍。闲得无聊时就喜欢翻翻家中的“箱底”,搜罗点故事填充一下空闲的时光和大脑。家中除了一盘炕就是两个板箱,所以,翻看我妈的老包袱也是乐趣,从那里可以看到我妈年轻的影子。先是抽出我爸和我妈的结婚证书——一张很有质感和光度的纸,看着我爸我妈的名字用端庄的毛笔字并肩排列在两行印刷体字前面,下面的大红印章让人肃然起敬。周边是由麦穗、齿轮、花朵组成的
期刊
那个黄昏,距今天已经过去四十多个年头了。可是,至今仍然留存在我的记忆里……  那是一个夕阳变得殷红,又像烧红的炭火似的黄昏。刚刚穿上绿色军装的我,踽踽独行在一条乡间的土路上。  上午,我们被批准入伍的农村青年们,在公社大院内,脱下了身上的粗布棉衣,统一换上了军服。带兵人员召开了一个大会,中午吃了顿“忆苦饭”:晒干的红薯叶子,掺点杂面蒸熟,放在一个大大的铝盆里,每个人必须吃掉一大碗。下午又是集中训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