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然而,一份调查资料表明,90%以上的正常儿童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害怕心理。怕,已经成了现代孩子的一种心理疾患。
镜头一
5岁的小刚是个小捣蛋,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小朋友们都叫他“刚大胆”。可是,小刚却有个别人不知道的“秘密”——怕打雷。一碰到雷电交加的夜晚,他就像变了一个人,缩在妈妈怀里,动也不敢动。
镜头二
丽丽上幼儿园大班了,她很喜欢身边的小伙伴们。但是,每到星期二下午,丽丽就坐立不安,还不停地上厕所。原来,星期二下午有小朋友讲故事的活动,要求每个学生都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镜头三
早早妈在厨房里忙得不可开交,她发现酱油快用完了,就对正在看电视的早早说:“去楼下买瓶酱油,妈妈等着用!”谁知早早一个劲儿地往后缩:“不去,我不去!”“为什么呀?”妈妈奇怪地问。“外面有坏人,我不去!”妈妈无可奈何,只好自己去买。
相信这样的镜头大家并不陌生。事实上,远不止于此,孩子们怕的事物太多了。
孩子“怕”的3种类型:
●自然恐惧(声、光、电、动物):
怕打雷、怕鞭炮声、怕噪声;怕影子、怕黑;怕闪电、怕电动玩具;怕狗、怕猫。
●社会恐惧(学校、家庭、社会):
怕上学、怕考试、怕被批评;怕独自在家、怕独自睡觉、怕和亲人分离;怕坏人、怕走丢、怕警察。
●社交恐惧:
怕说话、怕陌生人。
不同年龄段的“怕”:
●0~1岁
对具体的刺激产生恐惧,比如噪声。这个时期的婴儿听觉较为灵敏。家长要给宝宝足够的安抚,远离噪音污染。
●1~2岁
这个年龄的孩子在与家长分离时容易产生恐惧,因此应该尝试逐步分离。家长要保证在许诺的时间回来,以减轻宝宝的不安全感。
●2~6岁
孩子容易对想象出来的东西或未知情况产生恐惧,比如强盗、黑暗等。4岁时达到高峰,此后开始下降。这个时期孩子有了独立意识,想象力也丰富起来,但缺乏足够的认知。父母要和孩子一起面对这些恐惧,并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支持。
孩子胆小错在父母
孩子的恐惧是怎么造成的呢?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长的溺爱。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为了不让他们吃苦,许多家长喜欢包办代替,这样做的结果,使他们不仅难以具备勇敢精神,甚至连起码的自立能力都没有。另一方面,社会不安定因素使家长们不放心,他们总是告诉孩子过马路多么危险,会有车祸,会有骗子,甚至一到晚上再也不让孩子出门。家长总是把孩子视为弱者,给了孩子太多的限制,不仅使他们时常处于惊恐状态,而且还增加了心理压力。
让孩子胆子大起来的妙招
那么,家长怎样做才能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呢?看看下面的参考意见吧!
●在孩子面前表现要大胆
母亲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表现。多数女性在见到突然窜出的老鼠或听到突发的音响时,会失声惊叫,孩子见到此景,也会吓得魂不附体。所以家长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要尽快冷静下来,正确处理问题,不要让孩子感染自己的恐惧情绪。
●多鼓励孩子去探索
要冒险就有可能遇到困难、危险、失败,这些自然是家长们不愿意看到的,如果家长因为孩子的某些冒险做法而责备、训斥他们,孩子就渐渐地变得不敢去探索了。男孩子喜欢登梯爬高,家长此时不要大声吓唬孩子:“掉下来就没命了!”这样会使孩子的胆量越来越小。家长应该赞赏孩子的勇敢精神,同时要给孩子讲清只有在大人的保护下才能爬高的道理。这样既保护了男孩子活泼好动的性格,又使他们提高了安全意识。
●教孩子认识冒险话动的性质
如果孩子很想知道电和火的威力,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做实验,让两根电线相碰发出火花,让火烧掉孩子剪下的头发和指甲,孩子就能得到冒险的满足感。如果孩子想要参加夏令营之类的户外活动,家长就要预先讲解野外活动可能会遇到的危险,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
●教给孩子应变的知识和技能
现在的社会安全隐患多,家长要教给孩子必要的防护知识,培养孩子的自信和胆量。例如:幼儿对雷电、风暴感到恐惧,对黑暗感到不安,就是因为缺乏相应的知识和能力。家长应当给其讲解有关知识,告诉他们在遇到火灾、绑架时,要注意哪些,教给其一些相应的技能和方法。
●让孩子多参加野外活动
幼教专家认为,过去的孩子户外活动多,爬墙头、掏鸟窝、下河摸鱼虾等,在大自然中探险的经历很丰富,来自父母的约束比较少。由于整天在户外玩耍,孩子们见得多,胆子自然就大,应变能力也就强。因此,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家长应多让孩子参加夏令营、冬令营之类的活动。
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这份“爱”,绝不应该表现为对孩子的过度保护、过度限制。爱他,就要让他勇敢坚定,战胜内心的恐惧,走出胆小的阴霾;爱他,还要教给他足够的知识、技能和智慧,让他懂得有勇还得有谋,知道冒险必须控制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
镜头一
5岁的小刚是个小捣蛋,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小朋友们都叫他“刚大胆”。可是,小刚却有个别人不知道的“秘密”——怕打雷。一碰到雷电交加的夜晚,他就像变了一个人,缩在妈妈怀里,动也不敢动。
镜头二
丽丽上幼儿园大班了,她很喜欢身边的小伙伴们。但是,每到星期二下午,丽丽就坐立不安,还不停地上厕所。原来,星期二下午有小朋友讲故事的活动,要求每个学生都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镜头三
早早妈在厨房里忙得不可开交,她发现酱油快用完了,就对正在看电视的早早说:“去楼下买瓶酱油,妈妈等着用!”谁知早早一个劲儿地往后缩:“不去,我不去!”“为什么呀?”妈妈奇怪地问。“外面有坏人,我不去!”妈妈无可奈何,只好自己去买。
相信这样的镜头大家并不陌生。事实上,远不止于此,孩子们怕的事物太多了。
孩子“怕”的3种类型:
●自然恐惧(声、光、电、动物):
怕打雷、怕鞭炮声、怕噪声;怕影子、怕黑;怕闪电、怕电动玩具;怕狗、怕猫。
●社会恐惧(学校、家庭、社会):
怕上学、怕考试、怕被批评;怕独自在家、怕独自睡觉、怕和亲人分离;怕坏人、怕走丢、怕警察。
●社交恐惧:
怕说话、怕陌生人。
不同年龄段的“怕”:
●0~1岁
对具体的刺激产生恐惧,比如噪声。这个时期的婴儿听觉较为灵敏。家长要给宝宝足够的安抚,远离噪音污染。
●1~2岁
这个年龄的孩子在与家长分离时容易产生恐惧,因此应该尝试逐步分离。家长要保证在许诺的时间回来,以减轻宝宝的不安全感。
●2~6岁
孩子容易对想象出来的东西或未知情况产生恐惧,比如强盗、黑暗等。4岁时达到高峰,此后开始下降。这个时期孩子有了独立意识,想象力也丰富起来,但缺乏足够的认知。父母要和孩子一起面对这些恐惧,并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支持。
孩子胆小错在父母
孩子的恐惧是怎么造成的呢?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长的溺爱。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为了不让他们吃苦,许多家长喜欢包办代替,这样做的结果,使他们不仅难以具备勇敢精神,甚至连起码的自立能力都没有。另一方面,社会不安定因素使家长们不放心,他们总是告诉孩子过马路多么危险,会有车祸,会有骗子,甚至一到晚上再也不让孩子出门。家长总是把孩子视为弱者,给了孩子太多的限制,不仅使他们时常处于惊恐状态,而且还增加了心理压力。
让孩子胆子大起来的妙招
那么,家长怎样做才能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呢?看看下面的参考意见吧!
●在孩子面前表现要大胆
母亲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表现。多数女性在见到突然窜出的老鼠或听到突发的音响时,会失声惊叫,孩子见到此景,也会吓得魂不附体。所以家长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要尽快冷静下来,正确处理问题,不要让孩子感染自己的恐惧情绪。
●多鼓励孩子去探索
要冒险就有可能遇到困难、危险、失败,这些自然是家长们不愿意看到的,如果家长因为孩子的某些冒险做法而责备、训斥他们,孩子就渐渐地变得不敢去探索了。男孩子喜欢登梯爬高,家长此时不要大声吓唬孩子:“掉下来就没命了!”这样会使孩子的胆量越来越小。家长应该赞赏孩子的勇敢精神,同时要给孩子讲清只有在大人的保护下才能爬高的道理。这样既保护了男孩子活泼好动的性格,又使他们提高了安全意识。
●教孩子认识冒险话动的性质
如果孩子很想知道电和火的威力,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做实验,让两根电线相碰发出火花,让火烧掉孩子剪下的头发和指甲,孩子就能得到冒险的满足感。如果孩子想要参加夏令营之类的户外活动,家长就要预先讲解野外活动可能会遇到的危险,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
●教给孩子应变的知识和技能
现在的社会安全隐患多,家长要教给孩子必要的防护知识,培养孩子的自信和胆量。例如:幼儿对雷电、风暴感到恐惧,对黑暗感到不安,就是因为缺乏相应的知识和能力。家长应当给其讲解有关知识,告诉他们在遇到火灾、绑架时,要注意哪些,教给其一些相应的技能和方法。
●让孩子多参加野外活动
幼教专家认为,过去的孩子户外活动多,爬墙头、掏鸟窝、下河摸鱼虾等,在大自然中探险的经历很丰富,来自父母的约束比较少。由于整天在户外玩耍,孩子们见得多,胆子自然就大,应变能力也就强。因此,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家长应多让孩子参加夏令营、冬令营之类的活动。
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这份“爱”,绝不应该表现为对孩子的过度保护、过度限制。爱他,就要让他勇敢坚定,战胜内心的恐惧,走出胆小的阴霾;爱他,还要教给他足够的知识、技能和智慧,让他懂得有勇还得有谋,知道冒险必须控制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