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情感·共同体: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国族认同”构建

来源 :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_xiaoj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族认同是一个国家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一个民族得以凝聚的精神纽带。作为一档文化类电视节目,《故事里的中国》以“戏剧+影视+综艺”的综合表达方式,在弘扬中华文化,构建国族认同方面做了积极探索。本文从节目样态、内容表达和互动传播三个层面进行分析,以期探讨文化类电视节目构建国族认同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国族认同 文化类电视节目 集体记忆 共同体
  国族认同是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总和。在全球化浪潮下,外来思潮不断冲击着国民的思维和认知,中国社会面临着国家历史记忆缺失和文化传承断裂的危机。在此背景下,探讨如何提升文化自信,重塑国族认同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档传播中国文化,弘扬中国精神的文化类电视节目,《故事里的中国》自2019年10月13日开播便广受好评,它在观众和经典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使得观众能够在中国故事中感受时代进步和家国情怀,为文化类电视节目如何构建国族认同提供了创新思路。
  一、节目样态:“戏剧+影视+综艺”建构集体记忆
  集体记忆是维系权力秩序稳定和构建社会认同的重要力量。哈布瓦赫认为,集体记忆是社群对过去的建构,是共同创造的结果,社会性是集体记忆的核心特征。大众媒介作为构建集体记忆的重要中介,通过当下的影像、符号与过去相连接,对集体记忆进行有选择的唤醒与重塑。《故事里的中国》运用“戏剧+影视+综艺”的综合表达方式,对文艺作品的创作背景及真实史料进行挖掘和再现,以期唤醒并重塑国民对于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记忆和认知。
  1.聚焦经典,唤醒文化记忆。德国学者简·奥斯曼认为,文化记忆是一个集体概念,所有通过一个社会的互动框架指导行为和经验的知识,都是在反复进行的社会事件中一代代地获得的知识,通过文化形式(文本、纪念碑等)以及机构化的交流(背诵、实践、观察)而得到延续。《故事里的中国》每期以一部现实主义经典文艺作品作为节目主题,通过“戏剧+影视+综艺”的方式解读和呈现,通过对历史细节的刻画反映时代真实的社会风貌,使得历史记忆得以贮存、共享和再生。其所选作品涵盖了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歌剧《白毛女》、文学巨著《平凡的世界》、电视剧《渴望》等饱含一代中国人文化记忆的优秀文艺作品,将其放在节目核心地位并进行详细解读,激活了观众潜在的文化基因和历史认同。与此同时,作品所传达出的爱国主义、艰苦奋斗等文化价值观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从文化归属到历史认同,观众的文化记忆就此唤醒。
  2.历史再现,重塑集体记忆。“人物访谈+戏剧与影视化呈现”是《故事里的中国》对经典文艺作品再发现和再叙事的主要方式。一方面,节目对作品的主创人员以及故事的亲历者、见证者、记录者进行访谈,挖掘作品背后真实的历史细节和情感力量;另一方面,通过戏剧与影视化呈现,将作品中的经典片段在保证原作品气质的基础上用新时代的话语方式创新表达,让经典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机。比如,在《林海雪原》一期中,节目通过对杨子荣继子杨克武、《林海雪原》原著作者曲波之女曲毳毳、京剧表演艺术家童祥苓,以及杨子荣生前的战友张道敬等人的访谈,全方位还原了杨子荣其人,丰满了观众对人物的认知。在戏剧与影视化呈现中,基于解放战争初期东北剿匪战斗的历史背景,导演组在展现杨子荣英雄形象的同时,还刻画了他在面对危险时展露出的平凡人的一面,使杨子荣“孤胆英雄”的形象变得更加真实可感,深入人心。
  3.關联创作,弘扬时代精神。当下多数年轻一代国民对国家历史与文化记忆呈现出一种模糊、想象的状态,对历史事件和历史场景缺乏真实感知,因此,需要依赖大众媒介进行重现。集体记忆作为“过去”在“当下”的再现,并非原封不动地照搬“过去”,而是结合当下现实环境进行关联性创作。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战决胜之年,《故事里的中国》在春节期间推出特别节目,聚焦我国第一部“精准扶贫”题材的电影《十八洞村》。打赢脱贫攻坚这场国家战役,靠的是无数扶贫干部和贫困农民的共同奋斗,为了突出这样的主题,戏剧导演田沁鑫简化了电影中的故事线,加重了扶贫干部王申的人物比重,将他和贫困户杨英俊的故事作为戏剧影视化呈现的主要情节。通过典型人物和故事的再塑造来表现“精准扶贫”这一国家话语,观众被知重、负重的扶贫干部和百折不挠的中国农民所感动,也被众志成城的中国精神所激励,于是将国家脱贫攻坚的历史记忆与个体的情感记忆相联接,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华民族”这一国族话语的理解和认知。
  二、内容表达:视听叙事激发情感认同
  情感是人类在建构社会结构时的依赖,在唤醒与重塑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同时,情感因素也在驱动着国族认同的构建。《故事里的中国》从空间、视觉和语言三个层面进行视听叙事,完成了对中华民族情感认同的激发和表达。
  1.空间叙事,促进情景交融。《故事里的中国》在舞台上划分出“人物访谈空间”“戏剧与影视化呈现空间”和“演员幕后空间”三个不同的区域,借助三个空间进行不同类型的信息传播来完成叙事。“人物访谈空间”通过主持人和嘉宾访谈挖掘人物情感和历史信息;“戏剧与影视化呈现空间”通过演员嘉宾的演绎再创造并还原历史情境,激发情感;“演员幕后空间”则是现实访谈与历史演绎的纽带。不同空间承担着不同的叙事功能,三个空间实时地、不间断地相互发生着联系,能够360°旋转的访谈席成为三个空间搭建与重组的“开关”。在这一过程中,观众将他们在“人物访谈空间”中感受到的情感力量代入到“戏剧与影视化呈现空间”的观看体验中,并在高度还原的历史场景中得以强化。节目通过画面剪辑使得空间的转换更加流畅自然,电视观众以“上帝视角”感受着三个空间的情感交叠,达到情景交融的视听效果。
  2.视觉符号,增强情感体验。在电视节目中,视觉符号能够有效增强电视节目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环境符号和人物符号是《故事里的中国》两个重要的视觉符号。首先,从环境符号角度来看,戏剧与影视化呈现作为《故事里的中国》最突出的亮点,采用“n+1”的舞台设计,在主舞台两侧设置多个表演舞台,满足节目的现实表达与艺术演绎,实现故事情感与现实情感的叠加。辅以黄色等暖色为主体的灯光设计,营造出大气庄严的视觉观感,将访谈中的现实情感引流至舞台表演,充分利用舞台艺术的感染力和冲击力完成视觉符号呈现,带给观众形式与内容契合的沉浸式体验,并从中激发饱满而真挚的情感。其次,从人物符号角度来看,作为节目的名片,主持人董卿知书达理、温婉典雅、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和形象深入人心,其公众形象直接向观众展示了节目的文化特质;与此同时,嘉宾的身份、经历等附属信息激发了观众的同理心和认同感。如节目《渴望》邀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孙玉晴及其养母吴世菊,讲述了她不忘养育之恩,悉心照料养父母,养父去世后带着年八旬多病养母求学的故事。孙玉晴的亲身经历与电视剧《渴望》剧情形成互文,使得电视剧中虚构的人物角色映射到现实生活中,成为真实的人物符号,将观众在电视剧中所产生的认同及敬仰之情引流到现实社会中。   3.语言符号,触发情感共鸣。语言是人类传播信息、表达情感的基本途径之一。《故事里的中国》的语言符号主要体现在解说语言、访谈语言、戏剧语言三个方面。第一,解说语言铺陈情感背景。作为一档文化类电视节目,《故事里的中国》需要对大量的历史文化等知识性内容进行补充,以便于观众的接受和理解,这类语言以精简和概括示人,介绍故事背景引出内容主旨。比如,在《十八洞村》一期中,节目通过解说语言介绍电影的主要人物与基本情节,突出了村民从“生活脱贫”到“精神脱贫”的节目主题,为后续的人物访谈和戏剧与影视化呈现指明了方向。第二,访谈语言拉近情感距离。在访谈中以叙述者的自述为主,语言朴实直白,在对个人记忆的追溯中流露个人情感。如78岁村民龙德成老人接受采访时,用质朴的语言说“现在有了厨房和厕所,自来水引到了家门口,每家每户都装修得漂漂亮亮”。访谈嘉宾的加入及其具体化、细节化表述让故事鲜活起来,这其中自然流露的情感拉近了嘉宾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将个人情感直接传递给观众,从而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第三,戏剧语言强化情感震撼。在故事演绎中所使用的戏剧语言通过对话来展现人物性格并推动情节发展,其更强调语言的戏剧张力和感染力。如在《永不消逝的电波》舞台剧中,导演在李侠慷慨赴义的情节中为夫妻二人设置了一段对话,逻辑上打破了空间的界限形成隔空对话,最后妻子的嘶吼“五分钟,你超时了,李侠!”与李侠的平静回答“五分钟,我超时了”形成鲜明对比,通过演员极富感染力的台词表达将观众拉入到戏剧情节中,直观感受到人物原型在面对生死抉择时的伟大,将观众的情感共鸣推向高潮。
  三、互动传播:从想象到参与,强化共同体意识
  安德森在《想象的共同体》中提出,民族是一种由小说和报纸等印刷媒介塑造的“想象共同体”。《故事里的中国》则是在利用电视媒体唤醒公众对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情感认同,使人们通过想象来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形象,而网络媒体的联动突破场域限制,将共同体形成机制由“想象”向“参与”深化,进一步确立民族身份认同,扩大共同体的影响和体量。
  1.社交平台提供互动场域。《故事里的中国》在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都开通了节目专属账号,并依据节目播出进程发布图文及视频内容,吸引用户关注。用户受到节目所传达出的民族记忆与情感的感召,主动参与到节目的传播中,通过点赞、评论、转发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当他们把自己在节目中感受到的民族自豪等情感进行分享并得到他人认可时,便会强化自身对于“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同时与有相似感受的他人产生共同体意识。在节目《林海雪原》播出后,人民日报、央视新闻、中国日报等主流媒体官方微博通过转发节目视频,号召更多人了解民族英雄杨子荣,在全网掀起了一股“向杨子荣致敬”的热潮。社交网络成为了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全新互动场域。
  2.话题讨论强化价值认同。个体间的身份认同如精神纽带,突破时空界限,使现实距离遥远的人们在虚拟网络中形成共同体,聚集成网络社群,个体在社区交流中加深情感共鸣和共同体意识,同时在与外部对抗意见的讨论中实现劝服和教化,从而将共同体进一步扩大。微博超话正是这样一个虚拟社区,截至2020年1月,《故事里的中国》相关话题阅读量达9.2亿。用户基于对节目内容的认可在超话内通过图文等形式表达对先烈的缅怀以及对国家民族的热爱,在互动中建立情感信任和价值认同,增强群体凝聚力。当外部人员在超话内部发布一些歪曲历史、对烈士不敬等有损国家和民族形象的言论时,超话内部成员便会针对其言论进行正面引导,尝试扭转此类负面态度。于是,在内部互动与外部抗衡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被挖掘与强化。
  3.弹幕互动实现参与体验。《故事里的中国》除了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外,还通过央视频、央视影音、腾讯视频等网络媒体平台同步播出,最大限度地召唤观众参与到节目的传播过程中。网络用户虽然无法获得现场观众那样集体观看的效果,但可以通过视频弹幕功能与其他网络用户进行文字互动,获得“虚拟在場”的参与体验。在节目《永不消逝的电波》中,当视频播放到舞台剧呈现的李侠英勇赴义的一幕时,用户们纷纷评论“感谢好演员,向英烈们致敬”。当苏采奶奶讲述她接收到李侠烈士最后一封电报的场景时,视频画框被“这盛世如你所愿!”的弹幕刷屏。这些弹幕随着节目进程出现在特定时间节点上,让用户之间产生“实时互动”体验,当关注焦点和评论产生一致性时,用户便会得到“他人与我同在”的共同体意识。用户在弹幕互动中抒发民族情感,将节目内容所传达出来的民族文化与历史记忆逐步内化为自我意识,并在得到他人的赞美和认可后,不断加深自己对于民族身份的接纳和认同。
  国族认同的构建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过程,它通过“记忆唤醒—情感激发—共同体塑造”来完成。当今,大众媒介对公众记忆的议程设置以及民族情感的激发,成为了凝聚国民共识,维护国家民族身份的重要途径。以精神引领为核心的文化类电视节目应充分发挥自身社会教育功能,对优秀中华文化进行再创造,重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记忆,使观众在文化浸润与情感互动中传承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不断巩固和加深受众的“国族身份”认同感。
  作者覃晴系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广播电视学系常务副主任
  白迎港系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广播电视学系硕士研究生
  本文系201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年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在东盟地区的国家话语权建构和战略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6CXW024)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唐建兵.论民族发展与国族认同[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
  [2][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2.
  [3]赵静蓉.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
  [4]雷蔚真,丁步亭.从“想象”到“行动”:网络媒介对“共同体”的重构[J].当代传播,2012(05).
其他文献
摘要:从1949年至2019年的70年间,浙江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经历了创建、发展与繁荣三个时期,形成了仪式感的单向传播、人格化的主持传播和人设化的主持传播的特点。这三个特点的形成不仅是中国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发展史的缩影,也体现出浙江人民审美趣味变迁的地域特色。这三个特点的形成与演变,既可以见证中国广播电视播音主持逐渐成熟并形成独立专业的过程,也可以从中考察浙江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及受众审美变迁等众多问
期刊
摘要:培育和创造民族品牌,对提高我国经济在全球的竞争力,提升中国民族品牌文化传播力、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享誉世界的民族品牌,茅台在品牌建设上,如何在延展自己的同时,又进行必要、有效的风险管控?本文提出如下四个方面的原则:民族品牌建设要回归到精准的法律规范之中;民族品牌建设要遵守必要的道德与习俗;民族品牌建设要回归商业属性本身;民族品牌建设要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民族品牌 茅台
期刊
摘要: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我国传统纸媒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良好的发展前景以及资本流入的刺激下,传统纸媒的竞争在不断加剧。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新媒体的壮大与挑战让传统报业腹背受敌,急需寻找到一条新的发展之路。在此背景下,许多业内颇有名气的传统纸媒开始自我反思和转型,积极拥抱媒体融合,向全媒体迈进,同时也让自身产品多元且不断创新。其中,《新京报》表现出色,在经过一系列的产品改革、创新之后提升
期刊
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  媒体融合既是一场由技术迭代推动的媒体内生转型,也是一场由国家层面谋划和推动
期刊
摘要:主旋律专题片是广大干部群众思想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電视工作者经常会接触到的题材,这类作品通常会给人以刻板说教的印象,影响观众的收看体验。为了打破这种固有印象,让主旋律专题片拥有更佳的传播效果,需要运用一些特殊的表现手法。本文通过对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电视专题类一等奖作品《右玉精神》的创作思路分析,讨论和归纳细节与故事在该类专题片中的作用。  关键词:主旋律专题片 右玉精神 讲故事  主旋律专
期刊
摘要:2019年6月,5G商用牌照的正式发放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5G时代。5G通信技术将对数字阅读行业产生诸多积极影响,进一步推动数字阅读的普及。目前,中国移动已经深入实施“5G+”计划,旗下咪咕阅读已经依托中国移动的5G技术优势,创新推出至境听书、至臻听书(24bit)、趣读、5G富媒书和5G融媒手机报五大数字阅读产品。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移动旗下的咪咕阅读APP来探讨5G时代数字阅读类APP的发展路
期刊
摘要:媒体是舆论的旗舰,评论是媒体的旗帜。2020年以来,中国遭遇罕见疫情的同时,也面临着一场空前严峻的舆情压力。中新社加大评论力度,以独到的观点引领海内外舆论场。本文以“中新时评”专栏名称四字为诀,分别从中新社评论的立场、风格、时效和使命四个维度,介绍中新社在战疫报道中的“评论”实验,为抗疫舆论引导提供实践样本和思考。  关键词:新冠肺炎 战“疫”报道 中新社 海外传播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
期刊
摘要:随着媒介环境的变迁,环保议题的传播内容与扩散机制在社交媒体中呈现出新的特征。本文以上海实施垃圾分类新规后在社交媒体引发全网热议为例,分析总结社交媒体中环保议题的内容生产特征,结合创新扩散理论,探析环保议题在社交媒体中的传播机制,以期为新媒体环境下的环保传播提供可适用性的参考。  关键词:环保传播 社交媒体 内容特征 传播机制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这一号称
期刊
摘要:融媒体时代,新闻的内容和形式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如何借助新媒体实现内容和传播的创新,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上观新闻”的栏目《上海一周》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其表达方式以及与传统时政报道的差异,考察融媒体语境下时政类新闻稿件的重构和延伸,分析在媒体融合发展中时政新闻的突破口,探讨如何提升时政新闻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  关键词:时政新闻 上海一周 上观新闻 融媒体  融媒体时代背景
期刊
摘要:环保公益组织在媒体上通过精准甄选发布内容、表现形式和宣传手段与受众建立起直接的互动关系,并借助媒体窗口建立起拥有广泛社会关注和支持的环保网络体系。也就是说,媒体正在发挥传播环保观念、提高环保意识、建构社会环保议题的动员功能。而如何促使公众在环保观念指导下产生环保行动,正是环保民间组织希冀打通的环保最后一公里。本文以阿拉善SEE公益机构发起的“一亿棵梭梭”项目为研究对象,基于其丰富的媒介动员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