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提示:坚强的国家电网将覆盖荆楚大地的山山水水,稳定的电力能源将为这个正在加速奔跑的中部大省提供引擎。
沈甸
“不在乎为谁所有,重要的是为谁服务”,“供电产权划转,地方政府交出的是责任,得到的是保障”,这样的共识,促成了湖北农电管理体制的完美转身——当阳成为这轮“转身”中的第一个体验者。
破除当地经济发展瓶颈
2010年11月16日上午,湖北省电力公司当阳市供电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湖北首批由代管转变为直供直管的供电公司进入规范化管理、集团化运作、高速化发展的崭新时期。
当阳电力联营公司成立于1991年12月20日,联营双方,一方是属地方政府领导的当阳市电力局,另一方是属供电企业管理的宜昌供电局当阳分局。在当时,联营体制为解决大小电网之争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路子,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化,特别是随着地方集资办电政策的终止,当阳电力联营公司越来越感到缺乏发展后劲,这种状况与地方经济发展形成巨大的反差。
日新月异的用电增量让地方政府始料未及:2005年8月,当阳电网最高负荷刚刚突破10万千瓦,2008年就突破15万千瓦,2009年突破20万千瓦,2010年中已达到24万千瓦……电量增长是要依靠电网作支撑的。当阳电网的“十二五”规划,需要投入近7亿元资金,对于自负盈亏的当阳电力联营公司来说,这无疑是个天文数字。如此巨资,地方财政也无力负担,而体制障碍和产权问题,又使湖北公司的投资无法进入当阳。在此形势下,“直管”成为大势所趋……
所有非直供直管县都面临与当阳几乎相同的窘境,理顺农电管理关系成为破除当地经济发展瓶颈的不二选择。
幸福的蜕变在蔓延
对于这些划转地区的老百姓来说,电力姓“国”还是姓“地”并不重要。用电更可靠、更实惠,才是最实在的。
那么,电力姓“电”前后,有什么样的蜕变?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走进位于大别山腹地的红色土地,体验英山划转三周年的脉动。
梅岩村距离英山县城3千米。“英山八景”驰名鄂东,其中的九峰晴岚、悬岩风雨两大景观就在梅岩村里。离村子不远还有毕升大峡谷,天气好的时候,到那里漂流的人络绎不绝。梅岩村人抓住这得天独厚的资源,积极发展乡村旅游。
龙桥农家乐就守着318国道边上。趁着店里这时没有客人,44岁的老板娘吴春红悠闲地看着电视。“现在用电可真省心。今年夏天最热的时候,我们店里5个空调全开着,冰柜、电饭锅该咋用还咋用,一点问题都没有。”快人快语的吴春红接着说,“说实话,前几年还不是这样呢。那时候,一台空调都带不起来,客人只能满头大汗地吃东西。”
开农家乐的老板娘只知道村里现在不再为电操心了,却不知道整个英山县的用电情况都发生了变化。从2000年一期农网改造结束,直到2010年完成上划,英山县10年间获得的电网建设与改造资金一共是3000万元。
“那时候根本谈不上什么电网建设,平均每年80万到100万的资金,只够用来‘小修小补’。”英山县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而且全县只有一座110千伏变电站,遇到大修技改或者突发故障,整个县城都得停电。直管后,省电力公司陆续批复了近3亿元的电网建设与改造资金。
这种幸福的蜕变,陆续划转的县市都已经或正在体验。
近期加入“国家电网”阵营的湖北郧县,以其最新案例提供了佐证。
划转前,郧县只有110千伏电压等级变电站6座,供电可靠性和发展后劲严重不足。2012年4月,郧县人民政府立足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和国家限制开发功能区实际,正式向国资委递交郧县电力公司国有产权无偿划转湖北省电力公司申请,同年8月,国务院国资委正式批复。
来自十堰供电公司发展策划部的一组数据,诠释了郧县电网的崭新未来:2013年到2017年,国家电网将在郧县投入超过8亿元的电网建设资金,是郧县电网30年发展资产总额1.5倍。
启动“三集五大”
一种看不见的蜕变也在同时发生。
加快改制企业的文化融合、管理接轨,成为一种更潜移默化却也更破釜沉舟的变化。
划转伊始,一场以“我比直管差多少,我向直管学什么”为题的大讨论在当阳公司升温。当阳公司发动全员对照行业标准和管理要求,从电网发展、安全风险管理、标准化、信息化、基础管理、队伍素质等各个方面,开展“十查十比十学”,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与行业管理模式和国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的建设要求并轨。
变化也在该公司其他领域悄然发生。集控运行管理正逐步向35千伏变电站延伸,安全性评价系统、输变电生产管理系统、营销管理系统等现代化管理手段逐步引入。绩效管理的推行,则使员工的执行节奏进一步加快。
2013年,湖北公司全面启动改制单位“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以期全面形成管理集中高效、资源集约共享、业务集成贯通的科学管理模式。
湖北省发改委能源办负责人表示,实施农电管理体制改革,是保证电力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体制改革理顺了电网投资渠道,解决了县域电网发展投入的根本问题,对保障电力可靠供应,改善投资环境和条件,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湖北省电力公司表示,将充分发挥集团化运作的优势,加大对新改制地区电网的建设投入,切实提升县域电网的供电能力、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全面提升电网企业履行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的能力。
截至目前,最后两个农电代管县——丹江口、兴山的上划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当中。在不久的将来,坚强的国家电网将覆盖荆楚大地的山山水水,稳定的电力能源将为这个正在跨越发展的中部大省提供强大引擎,“你用电、我用心”的优质服务将惠及6100万湖北父老乡亲。(支点杂志2014年3月刊)
沈甸
“不在乎为谁所有,重要的是为谁服务”,“供电产权划转,地方政府交出的是责任,得到的是保障”,这样的共识,促成了湖北农电管理体制的完美转身——当阳成为这轮“转身”中的第一个体验者。
破除当地经济发展瓶颈
2010年11月16日上午,湖北省电力公司当阳市供电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湖北首批由代管转变为直供直管的供电公司进入规范化管理、集团化运作、高速化发展的崭新时期。
当阳电力联营公司成立于1991年12月20日,联营双方,一方是属地方政府领导的当阳市电力局,另一方是属供电企业管理的宜昌供电局当阳分局。在当时,联营体制为解决大小电网之争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路子,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化,特别是随着地方集资办电政策的终止,当阳电力联营公司越来越感到缺乏发展后劲,这种状况与地方经济发展形成巨大的反差。
日新月异的用电增量让地方政府始料未及:2005年8月,当阳电网最高负荷刚刚突破10万千瓦,2008年就突破15万千瓦,2009年突破20万千瓦,2010年中已达到24万千瓦……电量增长是要依靠电网作支撑的。当阳电网的“十二五”规划,需要投入近7亿元资金,对于自负盈亏的当阳电力联营公司来说,这无疑是个天文数字。如此巨资,地方财政也无力负担,而体制障碍和产权问题,又使湖北公司的投资无法进入当阳。在此形势下,“直管”成为大势所趋……
所有非直供直管县都面临与当阳几乎相同的窘境,理顺农电管理关系成为破除当地经济发展瓶颈的不二选择。
幸福的蜕变在蔓延
对于这些划转地区的老百姓来说,电力姓“国”还是姓“地”并不重要。用电更可靠、更实惠,才是最实在的。
那么,电力姓“电”前后,有什么样的蜕变?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走进位于大别山腹地的红色土地,体验英山划转三周年的脉动。
梅岩村距离英山县城3千米。“英山八景”驰名鄂东,其中的九峰晴岚、悬岩风雨两大景观就在梅岩村里。离村子不远还有毕升大峡谷,天气好的时候,到那里漂流的人络绎不绝。梅岩村人抓住这得天独厚的资源,积极发展乡村旅游。
龙桥农家乐就守着318国道边上。趁着店里这时没有客人,44岁的老板娘吴春红悠闲地看着电视。“现在用电可真省心。今年夏天最热的时候,我们店里5个空调全开着,冰柜、电饭锅该咋用还咋用,一点问题都没有。”快人快语的吴春红接着说,“说实话,前几年还不是这样呢。那时候,一台空调都带不起来,客人只能满头大汗地吃东西。”
开农家乐的老板娘只知道村里现在不再为电操心了,却不知道整个英山县的用电情况都发生了变化。从2000年一期农网改造结束,直到2010年完成上划,英山县10年间获得的电网建设与改造资金一共是3000万元。
“那时候根本谈不上什么电网建设,平均每年80万到100万的资金,只够用来‘小修小补’。”英山县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而且全县只有一座110千伏变电站,遇到大修技改或者突发故障,整个县城都得停电。直管后,省电力公司陆续批复了近3亿元的电网建设与改造资金。
这种幸福的蜕变,陆续划转的县市都已经或正在体验。
近期加入“国家电网”阵营的湖北郧县,以其最新案例提供了佐证。
划转前,郧县只有110千伏电压等级变电站6座,供电可靠性和发展后劲严重不足。2012年4月,郧县人民政府立足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和国家限制开发功能区实际,正式向国资委递交郧县电力公司国有产权无偿划转湖北省电力公司申请,同年8月,国务院国资委正式批复。
来自十堰供电公司发展策划部的一组数据,诠释了郧县电网的崭新未来:2013年到2017年,国家电网将在郧县投入超过8亿元的电网建设资金,是郧县电网30年发展资产总额1.5倍。
启动“三集五大”
一种看不见的蜕变也在同时发生。
加快改制企业的文化融合、管理接轨,成为一种更潜移默化却也更破釜沉舟的变化。
划转伊始,一场以“我比直管差多少,我向直管学什么”为题的大讨论在当阳公司升温。当阳公司发动全员对照行业标准和管理要求,从电网发展、安全风险管理、标准化、信息化、基础管理、队伍素质等各个方面,开展“十查十比十学”,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与行业管理模式和国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的建设要求并轨。
变化也在该公司其他领域悄然发生。集控运行管理正逐步向35千伏变电站延伸,安全性评价系统、输变电生产管理系统、营销管理系统等现代化管理手段逐步引入。绩效管理的推行,则使员工的执行节奏进一步加快。
2013年,湖北公司全面启动改制单位“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以期全面形成管理集中高效、资源集约共享、业务集成贯通的科学管理模式。
湖北省发改委能源办负责人表示,实施农电管理体制改革,是保证电力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体制改革理顺了电网投资渠道,解决了县域电网发展投入的根本问题,对保障电力可靠供应,改善投资环境和条件,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湖北省电力公司表示,将充分发挥集团化运作的优势,加大对新改制地区电网的建设投入,切实提升县域电网的供电能力、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全面提升电网企业履行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的能力。
截至目前,最后两个农电代管县——丹江口、兴山的上划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当中。在不久的将来,坚强的国家电网将覆盖荆楚大地的山山水水,稳定的电力能源将为这个正在跨越发展的中部大省提供强大引擎,“你用电、我用心”的优质服务将惠及6100万湖北父老乡亲。(支点杂志2014年3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