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家庭教育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它对人的身心健康成长起着奠基、保障的作用。综观古今中外,因家庭教育而直接或间接影响人成长的例子不胜枚举。如何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从而提高我国劳动者素质呢?必须从改善和优化受教育者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生活条件,保护其学习、实践、创新的积极性,发展其创造性思维等方面入手,根据不同个体的特点而因势利导,才能保证高素质人才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家庭教育;人才;培养
家庭教育在习惯上是指家庭内部的教育,主要是指家长对子女实施的教育。而有关专著对家庭教育的理解则更为宽泛,如学者邓佐君在他的《家庭教育学》中指出,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是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活动,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家庭(主要是指父母)对个体(一般指少年儿童)产生的影响作用。学者不仅把家庭教育看作是家长的有意识行为,也把家庭教育看作是家长对子女无意识的影响过程。家庭教育通常被理解为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也是对学校教育的配合与补充,最终目的是同学校教育合力将青少年一代培养成为符合国家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一、家庭教育的内涵、地位和作用
教育的载体主要是家庭、学校和社会,而家庭作为教育的主载体之一,其作用和地位尤显重要。人类最先接受的教育,如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等都是受家庭成员的启蒙。而在青少年时期,家庭教育更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础,如果把家庭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这将是巨大的教育资源。由此可见,加强家庭教育对加快现代化人才的培养及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纵观历史,家庭教育观具有非常明显的时代特征。在我国奴隶社会时代,家庭教育仅仅是简单的农业劳动技术传授;封建社会时代,家庭教育已有除农技外的手工业技巧,更高级的家庭教育甚至对青少年的思想意识形态已有客观性的启蒙。
三、我国与发达国家家庭教育的差异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他道出了一个普遍真理:大凡有成就者,无不经历苦难而奋起。纵观中外历史,凡有所成就者,大都接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已经被摆到了重要的位置,然而,我国的家庭教育状况却令人担忧。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全球经济正日趋一体化,可中国的家庭教育似乎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中国的家庭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主要存在以下一些特点。
1.认识不到位,意识性不强
随着经济迅猛发展,城市中产阶级逐渐形成,但不少家长却对子女从小娇生惯养,且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只有一个孩子,从而使得很多家长对其子女过分溺爱,教育孩子欠缺方法或者方法不科学,导致下一代变成了“小太阳”“小皇帝”,对学习没有兴趣,生活不能自理。同时,很多家长为使孩子有更多的学习时间,不理会孩子的个性、兴趣、特长等主观因素,盲目地迫使孩子们按家长的意志去学习,片面地追求升入名牌学校、进修热门专业,致使很多孩子因此对学习失去兴趣,结果自然是事与愿违。
其实日常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都给予父母教育儿童的机会。但大部分中国的父母,却没有抓住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所谓“小事”,对子女进行日常生活自理常识的教育,使其明白凡事应由“自己”做起的道理。
反观外国儿童,他们从小就受到在任何环境下生存的教育。
在美国,中学生流行一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美国家庭注意培养孩子的开拓精神,从小让他们认识劳动价值,学会理财,自己动手修理汽车,外出当杂工、卖体力,自谋生路。总统、部长的子女到餐馆洗盘子的事例并不少见,人們赞赏能自己生活的儿童,依靠父母会被认为没出息。因此,不少达官贵人的子女在校期间一般都不暴露自己的身份,像常人一样生活、学习。
发达国家比中国更注重家庭教育的主动性与实效性,并且尊重孩子自己的兴趣、充分发挥其特长。而注意这两方面教育出来的孩子,能更好地磨炼孩子的意志,使其适应社会的生活。
2.互动性不强
中国的家长习惯灌输概念的教育,而西方国家更注重的是自主及自理的教育。孩子是纯真的,他做每件事情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干,而这“喜好”并不是都跟成人的是非观念统一的。当这种矛盾出现的时候,中国的家长就只有听不听话的概念,只会责备甚至打骂孩子,明显地表现出与孩子的沟通不足。
四、影响家庭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中国的家庭教育存在着不少问题,我想和一些传统的观念与现代生活习惯有关。
从秦始皇奉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开始,中国的读书人就肩不能挑,手不会提,“百无一用是书生”,现在国家推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父母更是以孩子功课忙为理由,统管了孩子上学以外的一切,使孩子变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另外,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人口结构出现了“倒金字塔”的现象,四个老人围着一个小孩转,难免会出现过于娇宠、溺爱的现象。有时小孩明明犯了错误,还是要护短,长期如此,会使孩子是非不分,观念模糊,反而与我们的教育目的相背离。
我们现在提倡并实施素质教育,家长们该从家庭教育的误区中走出来,树立新的人才观念以及教育观念,使家庭教育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如何使家庭教育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呢?首先要弄清楚影响家庭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虽然家庭在不断地强化其教育功能,但在儿童和青少年成才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并没有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有些家长的做法甚至会阻碍子女成才。众多的家庭教育研究者指出,目前家庭教育的实践中存在种种误区,突出表现在:
1.教育观念传统,不尊重子女,视子女为自己的附属品,按自己的意志来培养孩子。
2.方法不科学,采用娇宠式、专制式、放纵式教育的家长很多。娇宠式是家长包办一切,过分保护,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所谓专制式是家长利用权力与权威对子女控制专教,强制子女依家长的意愿行事,如有违反则施以体罚或变相体罚;放纵式是家长对子女放任不管任子女为所欲为,信奉“树大自然直”。 3.内容偏差,重身体素质培养,轻心理素质培养;重智力开发轻非智力因素;重知识轻能力。
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说明传统的功利主义家庭教育观仍在起作用,现代家长还如封建家长一样希望依靠子女实现生活改善和阶层提升;另一方面也显示对家长的教育并非卓有成效。家庭教育的理念推广了十几年,家庭教育的实践依然问题很多,有关专家指出是因为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薄弱,对家长的教育缺乏理论指导,多从经验出发,而没有综合现代亲子关系的最新理论成果,不能有效地帮助家长理解和处理面临的具体问题,家庭教育目前急需引入科学理论,使家长站在科学的高度理解家庭教育,反省自己的观念与行为,从而使家庭教育真正有益子女的成长与成才。
五、优化家庭教育的主要措施
儿童教育家里普曼指出:孩子三岁前形成的性格将伴随他终生。中国也有这样一句古语:“三岁定八十。”而培养孩子高尚品格的第一环境是家庭,父母则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日益显得重要的家庭教育,父母应如何把握它的方向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改善生活环境、生活条件与生活方式,以身作则,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
所谓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活条件,并不是非得要高水平、高品质的生活才行,我们可以把原本生活的自由散漫变为整齐划一,把脏、乱、差理成干净清洁。从自己做起,崇尚俭朴、控制开支、杜绝浪费和奢华,根除懒散习气;从身边的环境做起,教育孩子什么是道德,如何做到有道德。
2.维持有效的沟通,给予适当的尊重与自尊
良好的沟通可促进亲子间构建爱的关系,使家庭关系更稳固。下列来自心理咨询的行为技巧有助于维持有效沟通:①积极倾听,一方面可澄清孩子们的行为正确与否,另一方面可使其感受到被了解、被重视。②鼓励孩子们以语言表明想法和感受,促进彼此的自我开放,增进相互了解。③了解并充分尊重孩子们的想法和感觉,要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持同等的价值观。
自尊是指一个人尊重自己,知道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有足够的能力去应付生活中的挑战。儿童的自尊心是通过与大人或同伴的互动逐渐形成的。家长对孩子所遇到的事情表示重视,尽量以孩子的立场来看事件,重视孩子提出分享的消息和感觉。这样的行为和态度就告诉孩子他是有价值的人,孩子就会重视自己、接受自己和喜爱自己。这需要家长们首先相信自己的孩子是重要的、有价值的,从而接受孩子,信任孩子们的判断与决定,并且适时地鼓励孩子从实际操作中获得能力和信心,了解环境、了解自己。
3.因势利导,对孩子进行法制教育
改革开放以后出来的法制问题,大多是因为人们对法律的认识不足,而遵纪守法是社会安定的保证。适时地对孩子进行法制教育,教育孩子做个正直守法的人,是家庭教育的第一步。大量的事实证明,很多违法犯罪者之所以犯错,全因法制观念淡薄所致。要避免下一代的违法犯罪行为,必须加强孩子们的价值观、世界观教育。家长们可以利用各方面的事例对孩子们进行教育。除了书籍中、电影里的英雄人物,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孩子学习的榜样。凡孩子接触的世界,正直与邪恶均存在,家庭应注意发现这些行为,随时随地教育孩子。
4.营造家庭的民主气氛,保护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对孩子进行理想教育
理想是人走向成功的基础。成功的家长靠的并不是荆条与拳头,而是营造出的浓厚的家庭民主气氛。这氛围中的孩子会觉得在家庭里是人人平等的,有自由表達见解的权利,相互间可以信任。没有暴力行为和压制行为,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受到保护和鼓励,就容易成材。另外,家长还要有正确的教育方式与评价标准,克服家庭教育中的随意性和传统意识,力求给孩子一个学习榜样。
近年来,社会上有许多违背法律道德的现象,在孩子们的心中留下不良的、深刻的印象,影响到学校、家庭的素质教育。在一个缺乏高尚品德的社会里,期望出现高素质的人才是十分困难的事。不是仅凭家庭对孩子实施的种种教育,就能成功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惟有全社会共同参与,彻底扭转不良的社会风气,给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未来才有希望。
参考文献:
[1]赵琴.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邓佐君.家庭教育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3]叶运生,姚思源.素质教育在中国[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关键词:家庭教育;人才;培养
家庭教育在习惯上是指家庭内部的教育,主要是指家长对子女实施的教育。而有关专著对家庭教育的理解则更为宽泛,如学者邓佐君在他的《家庭教育学》中指出,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是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活动,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家庭(主要是指父母)对个体(一般指少年儿童)产生的影响作用。学者不仅把家庭教育看作是家长的有意识行为,也把家庭教育看作是家长对子女无意识的影响过程。家庭教育通常被理解为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也是对学校教育的配合与补充,最终目的是同学校教育合力将青少年一代培养成为符合国家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一、家庭教育的内涵、地位和作用
教育的载体主要是家庭、学校和社会,而家庭作为教育的主载体之一,其作用和地位尤显重要。人类最先接受的教育,如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等都是受家庭成员的启蒙。而在青少年时期,家庭教育更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础,如果把家庭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这将是巨大的教育资源。由此可见,加强家庭教育对加快现代化人才的培养及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纵观历史,家庭教育观具有非常明显的时代特征。在我国奴隶社会时代,家庭教育仅仅是简单的农业劳动技术传授;封建社会时代,家庭教育已有除农技外的手工业技巧,更高级的家庭教育甚至对青少年的思想意识形态已有客观性的启蒙。
三、我国与发达国家家庭教育的差异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他道出了一个普遍真理:大凡有成就者,无不经历苦难而奋起。纵观中外历史,凡有所成就者,大都接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已经被摆到了重要的位置,然而,我国的家庭教育状况却令人担忧。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全球经济正日趋一体化,可中国的家庭教育似乎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中国的家庭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主要存在以下一些特点。
1.认识不到位,意识性不强
随着经济迅猛发展,城市中产阶级逐渐形成,但不少家长却对子女从小娇生惯养,且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只有一个孩子,从而使得很多家长对其子女过分溺爱,教育孩子欠缺方法或者方法不科学,导致下一代变成了“小太阳”“小皇帝”,对学习没有兴趣,生活不能自理。同时,很多家长为使孩子有更多的学习时间,不理会孩子的个性、兴趣、特长等主观因素,盲目地迫使孩子们按家长的意志去学习,片面地追求升入名牌学校、进修热门专业,致使很多孩子因此对学习失去兴趣,结果自然是事与愿违。
其实日常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都给予父母教育儿童的机会。但大部分中国的父母,却没有抓住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所谓“小事”,对子女进行日常生活自理常识的教育,使其明白凡事应由“自己”做起的道理。
反观外国儿童,他们从小就受到在任何环境下生存的教育。
在美国,中学生流行一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美国家庭注意培养孩子的开拓精神,从小让他们认识劳动价值,学会理财,自己动手修理汽车,外出当杂工、卖体力,自谋生路。总统、部长的子女到餐馆洗盘子的事例并不少见,人們赞赏能自己生活的儿童,依靠父母会被认为没出息。因此,不少达官贵人的子女在校期间一般都不暴露自己的身份,像常人一样生活、学习。
发达国家比中国更注重家庭教育的主动性与实效性,并且尊重孩子自己的兴趣、充分发挥其特长。而注意这两方面教育出来的孩子,能更好地磨炼孩子的意志,使其适应社会的生活。
2.互动性不强
中国的家长习惯灌输概念的教育,而西方国家更注重的是自主及自理的教育。孩子是纯真的,他做每件事情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干,而这“喜好”并不是都跟成人的是非观念统一的。当这种矛盾出现的时候,中国的家长就只有听不听话的概念,只会责备甚至打骂孩子,明显地表现出与孩子的沟通不足。
四、影响家庭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中国的家庭教育存在着不少问题,我想和一些传统的观念与现代生活习惯有关。
从秦始皇奉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开始,中国的读书人就肩不能挑,手不会提,“百无一用是书生”,现在国家推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父母更是以孩子功课忙为理由,统管了孩子上学以外的一切,使孩子变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另外,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人口结构出现了“倒金字塔”的现象,四个老人围着一个小孩转,难免会出现过于娇宠、溺爱的现象。有时小孩明明犯了错误,还是要护短,长期如此,会使孩子是非不分,观念模糊,反而与我们的教育目的相背离。
我们现在提倡并实施素质教育,家长们该从家庭教育的误区中走出来,树立新的人才观念以及教育观念,使家庭教育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如何使家庭教育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呢?首先要弄清楚影响家庭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虽然家庭在不断地强化其教育功能,但在儿童和青少年成才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并没有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有些家长的做法甚至会阻碍子女成才。众多的家庭教育研究者指出,目前家庭教育的实践中存在种种误区,突出表现在:
1.教育观念传统,不尊重子女,视子女为自己的附属品,按自己的意志来培养孩子。
2.方法不科学,采用娇宠式、专制式、放纵式教育的家长很多。娇宠式是家长包办一切,过分保护,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所谓专制式是家长利用权力与权威对子女控制专教,强制子女依家长的意愿行事,如有违反则施以体罚或变相体罚;放纵式是家长对子女放任不管任子女为所欲为,信奉“树大自然直”。 3.内容偏差,重身体素质培养,轻心理素质培养;重智力开发轻非智力因素;重知识轻能力。
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说明传统的功利主义家庭教育观仍在起作用,现代家长还如封建家长一样希望依靠子女实现生活改善和阶层提升;另一方面也显示对家长的教育并非卓有成效。家庭教育的理念推广了十几年,家庭教育的实践依然问题很多,有关专家指出是因为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薄弱,对家长的教育缺乏理论指导,多从经验出发,而没有综合现代亲子关系的最新理论成果,不能有效地帮助家长理解和处理面临的具体问题,家庭教育目前急需引入科学理论,使家长站在科学的高度理解家庭教育,反省自己的观念与行为,从而使家庭教育真正有益子女的成长与成才。
五、优化家庭教育的主要措施
儿童教育家里普曼指出:孩子三岁前形成的性格将伴随他终生。中国也有这样一句古语:“三岁定八十。”而培养孩子高尚品格的第一环境是家庭,父母则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日益显得重要的家庭教育,父母应如何把握它的方向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改善生活环境、生活条件与生活方式,以身作则,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
所谓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活条件,并不是非得要高水平、高品质的生活才行,我们可以把原本生活的自由散漫变为整齐划一,把脏、乱、差理成干净清洁。从自己做起,崇尚俭朴、控制开支、杜绝浪费和奢华,根除懒散习气;从身边的环境做起,教育孩子什么是道德,如何做到有道德。
2.维持有效的沟通,给予适当的尊重与自尊
良好的沟通可促进亲子间构建爱的关系,使家庭关系更稳固。下列来自心理咨询的行为技巧有助于维持有效沟通:①积极倾听,一方面可澄清孩子们的行为正确与否,另一方面可使其感受到被了解、被重视。②鼓励孩子们以语言表明想法和感受,促进彼此的自我开放,增进相互了解。③了解并充分尊重孩子们的想法和感觉,要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持同等的价值观。
自尊是指一个人尊重自己,知道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有足够的能力去应付生活中的挑战。儿童的自尊心是通过与大人或同伴的互动逐渐形成的。家长对孩子所遇到的事情表示重视,尽量以孩子的立场来看事件,重视孩子提出分享的消息和感觉。这样的行为和态度就告诉孩子他是有价值的人,孩子就会重视自己、接受自己和喜爱自己。这需要家长们首先相信自己的孩子是重要的、有价值的,从而接受孩子,信任孩子们的判断与决定,并且适时地鼓励孩子从实际操作中获得能力和信心,了解环境、了解自己。
3.因势利导,对孩子进行法制教育
改革开放以后出来的法制问题,大多是因为人们对法律的认识不足,而遵纪守法是社会安定的保证。适时地对孩子进行法制教育,教育孩子做个正直守法的人,是家庭教育的第一步。大量的事实证明,很多违法犯罪者之所以犯错,全因法制观念淡薄所致。要避免下一代的违法犯罪行为,必须加强孩子们的价值观、世界观教育。家长们可以利用各方面的事例对孩子们进行教育。除了书籍中、电影里的英雄人物,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孩子学习的榜样。凡孩子接触的世界,正直与邪恶均存在,家庭应注意发现这些行为,随时随地教育孩子。
4.营造家庭的民主气氛,保护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对孩子进行理想教育
理想是人走向成功的基础。成功的家长靠的并不是荆条与拳头,而是营造出的浓厚的家庭民主气氛。这氛围中的孩子会觉得在家庭里是人人平等的,有自由表達见解的权利,相互间可以信任。没有暴力行为和压制行为,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受到保护和鼓励,就容易成材。另外,家长还要有正确的教育方式与评价标准,克服家庭教育中的随意性和传统意识,力求给孩子一个学习榜样。
近年来,社会上有许多违背法律道德的现象,在孩子们的心中留下不良的、深刻的印象,影响到学校、家庭的素质教育。在一个缺乏高尚品德的社会里,期望出现高素质的人才是十分困难的事。不是仅凭家庭对孩子实施的种种教育,就能成功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惟有全社会共同参与,彻底扭转不良的社会风气,给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未来才有希望。
参考文献:
[1]赵琴.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邓佐君.家庭教育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3]叶运生,姚思源.素质教育在中国[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