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篇 主题演讲:基于生命成长的主题式活动作文实施策略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caodou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作是小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他们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一种重要手段。习作能力是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虽然许多优秀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做了许多积极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习作教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仍然处于“高耗低效”的无奈状态:学生因“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而苦恼,教师为“教什么”“怎么教”而困惑。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多数学生畏惧习作的直接原因在于他们在做“无米之炊”。现代生活是如此的丰富多彩,学生却苦于没有习作材料,只好东拼西凑。审视我们的教材习作,个中原因不言自明。例如苏教版四上习作1《我心中的美好节日》,有多少学生曾经有过如此美好的心愿。又如习作3《给远方的亲朋好友写一封信》,编者完全无视科技的发展,手机、QQ、微信的普及。再如习作7《打动我们心灵的画面》,教材提供的6幅插图固然让人感动,但如果让学生发现、记录发生在自己生活中的深情、温情、纯情甚至是无情的画面,可能更易于动笔、乐于表达。难怪一些名师公开宣称“从不教教材习作”。一言以蔽之,远离学生的生活,也让学生远离了习作。
  其次,“无从下笔、难于动笔”是学生习作的又一拦路虎。破解这个难题教师需从“怎么写”入手指导。课标倡导学生“自由”作文,这不表示不需要习作指导,甚至是“习作训练”。好作文绝对不是教出来的,但作文绝对是可以教好的。审视我们的习作教学,有些教师布置了作文的题目,限定了作文的范围,简单地帮学生进行审题,然后笼统地告诉学生把文章写具体,写生动,就放手让学生自由习作,还美其名曰让学生写“放胆文”。其实完全的“自由作文”,是“自由散漫”,教师是不负责任的。远离了精心的指导与讲评,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则无从谈起。
  再次,学生习作动机模糊,缺少创作热情,应付考试或命题作文成为写作的硬伤。如果没有内心真情的自然流露,如果没有外在因素的诱导激发,写作文就成了苦活累活伤心活。有学生对自己不喜欢习作的解释是这样的:“不是我不想写,而是我写得再好,也是用来给老师批的。”教师无端地设置障碍,有意无意地拔高要求,自然让学生深感习作既难又不好玩。学生面对修改得面目全非的习作,既不领情也不会意,不能明白为何要这样修改,自己的问题到底在哪里,下次习作该如何改善,作文素养也无从提升。
  “为何写、写什么、怎么写”像三座大山横亘在学生面前,让他们无法走向“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康庄大道。
  课标在实施建议中,关于作文教学有这么一段话:“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其中“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理应成为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习作教学上的自觉追求。
  所谓“易于动笔”我认为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有可写内容,也就是学生有习作素材,否则“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二是有话可写,学生表达不困难。我们审视学生习作,它大抵需经历将“眼前景”转化为“心中意”,将“心中意”转化为“笔下文”的思维过程。如果在观察眼前景、形成心中意、撰写笔下文任何一个环节有所缺失,学生易于动笔都无从谈起。举例来说,班级开展了一次微型活动(如抢橡皮),不加任何指导让学生观察。活动结束之后,有的学生印象深刻,有的学生印象模糊甚至凌乱。后者喻示“眼前景”转化为“心中意”是失败的。如何补救?教师指导不容有失,应该精心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全面观察、仔细观察,并且养成观察习惯,形成观察能力。将“心中意”转化成“笔下文”比前者更难,这需要学生有丰富的语言积累以及较强的语感,否则即使学生观察活动后印象深刻,写出的文字也会苍白更不谈灵性。将“心中意”转化成“笔下文”也需要教师帮扶——可以是在学生表述活动时,点拨引导,进行示范,也可以是同伴交流、互相分享。
  “乐于表达”至少也有三层含义:一是愿意写,即对习作有信心,不惧怕。二是写作时有快乐体验,这种快乐是在将“心中意”化为“笔下文”时产生的。特别是用到一些合宜的词句准确表达出心中的想法时,特别快乐。三是写作后有收获。这收获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写得好,受到激赏,受到传颂;另一方面,写得不好,老师精心指导、同伴互相启发分享后,知道如何改进完善。
  厘清了“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内涵之后,我们再来谈谈我们的实施路径,即通过“基于生命成长的主题式活动作文”实践来达成。
  活动作文是课前设计出可记叙的生动、活泼、有趣或者有吸引力的演示活动作为学生习作内容,课上通过演示活动,激发学生的情绪,并且加以精心的说写指导,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观察到思维到文字的转化。活动作文教学成功的优势在于新颖有趣的活动可以吸引好奇心十足的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其中,解决无内容可写的难题。活动作文教学成功的另一优势在于活动前后或者活动中,老师适时地精心指导,降低了习作难度。这两点操作得好,就能达成让学生“易于表达、乐于表达”的佳境。
  然而,如果只是单纯地设计一个新颖有趣吸引力十足的活动是将活动的意义和效用窄化了。现代课堂应该是人的生命成长的场所,学生在课堂中不仅吸收着知识的甘露,形成各种能力,还应沐浴着人性的光辉,甚至有生命的张扬、情感的勃发、精神的丰盈、人格的升华和智慧的激荡。从“知识课堂”到“能力课堂”再到“生命课堂”寻绎,使得我们活动作文设计的出发点也悄然发生变化——基于生命成长。基于生命成长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指活动作文的活动内容应该有助于学生生命成长,换言之,活动作文的活动选择是不仅有意思也是有意义的,能促进人的发展。第二层指在活动作文教学的现场,应该努力实现对“知识课堂”的超越,实现对“生命课堂”的追寻。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参与,相互沟通、激励、启发和分享,力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一言以蔽之,活动作文的教学目的不是为作文而教学,而是为生命成长而教学,作文只是活动的一个副产品。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不仅设计了“喝可乐”“小魔术”“微型足球赛”“斗蛋”之类的小活动,也设计了诸如“我掉牙了”“地震逃生记”“母亲节,我为妈妈做点啥”这样基于学生身体、心理、精神成长的活动。
  所谓“主题式活动作文”是指在教师的精心设计、积极引导下,学生能围绕一个主题连续完成一系列习作的过程。主题的选择可以基于两个维度。一是从指导“怎么写”入手,借鉴技巧训练流派的做法,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地让学生知晓习作技法,掌握习作能力。例如,让学生掌握动作描写,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主题系列——单个人的动作描写(跳绳等体育运动)、多个人的动作描写(老鹰捉小鸡等游戏)、动作描写与其他描写相结合(发试卷)等等。第二个维度是从指导“写什么”入手设计主题。例如以重要的节日为话题设计主题。“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可以写信给校领导提出开展一次别具生面儿童节活动的诉求(书信习作),分组设计活动方案(活动方案习作),活动方案的定夺(演讲稿的写作),组委会开会讨论方案(通知以及会议记录的习作),邀请校领导或者部分家长参与(邀请函习作),记叙自己准备的过程或描写庆祝活动盛况(记叙文习作),反思活动经验与不足(议论文习作)等等。也可以以学校的生活为话题。比如“读书节”“合唱节”“艺术节”“武术节”等等。再比如,还可以以日常见闻感受为话题,比如“珍惜生命”“学会赞美”等等。之所以围绕“主题”来进行习作教学实践,目的在于降低习作难度,让习作指导能够深入,同时发挥活动的最大效用。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育英第二外国语学校)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到,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基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来思考、设计和改进课堂教学,是有效关注教学过程,达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目标,落实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等过程性目标的有效策略。小学阶段统计内容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数据分析观念
期刊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因此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出内容的兴趣点,调动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加以数学思考,在思考中积淀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  笔者很荣幸参加了第八届全国
期刊
笔者作为教研员到农村小学支教,发现学科教研组存在难以组织有效教研活动的窘境。经过一年的实践,笔者和教师们一起为建设有活力的学科教研组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实践的过程中大家都收获了成功的快乐,真正意义上地提高了职业幸福指数。  一、发现的问题  笔者是一名基层教研员,2014年支教走进一所农村学校——熊坊小学。学校在语文组办公室挤出饮水机的位置,为我安放了一张60厘米高的桌子。有一段时间,只要我在办公室
期刊
当前,我国乡村教师约有330万人,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在稳定队伍、扩大规模、提高待遇、加强培训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乡村教师队伍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乡村教育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广大乡村教师为乡村教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受城乡发展不平衡、交通地理条件不便、学校办学条件滞后等因素影响,乡村教师队伍面临职业吸引力不强、补充渠道不畅、优质资源配置不足、年龄结构不合理、整体
期刊
编者按:何为“微课”?有人说,“微课”就是小于40分钟上完一节课;有人说,“微课”就是上一个浓缩的教学片段;有人说,“微课”就是围绕某个知识点展开精彩的教学活动……而在名师孙建锋的眼里,“微课”除了要有“时度”与“效度”外,它还要有一定的“质度”。其“质度”指的是 “微课”的灵魂!“微课”的灵魂在哪里?孙老师的这堂《邀非老师到课堂来》习作教学课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另外,孙老师还从“‘微
期刊
江西省于都县第二中学(以下简称于都二中)创建于1979年,是贡江河畔的一颗璀璨明珠。于都二中从自身生源的基本情况出发,自2013年以来确立了以“两本一卷”为载体,采用以规范训练为核心,以适时引导自我激励和自我纠错为两翼的“一核两翼”高考复习模式,催生出高考新动力。近三年来于都二中高考屡创佳绩,二本上线人数不断攀升,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树规范:引导学生树立解题和答题规范  为帮助学生树立解题和
期刊
2015年江西省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卷)遵循了《江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说明(高三年级·语文)》,切实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各高中学校进行正常教学而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为指导思想,坚持科学性、思想性、准确性和规范性的统一,注重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查,围绕课标,紧扣教材,联系实际,合理评价。全卷由两部分组成,满分为100分。第I卷为单项选择题,共16道小题,分值为48分;第I
期刊
人文关怀教育模式是现代教育教学管理的核心。面对绝大部分城镇高中生源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必须推进人文关怀教学模式的探索。要打破一成不变的流水线式教育培养模式就必须实施分层次教学,为学生创设适合自身条件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把不可能的同步式发展变为可能的差异式进步。新课程理念更加体现出了教育的人文关怀和人性化的本质。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以学生为本的分层次教学应该在城镇普通高中广泛开展和推广。  一、以
期刊
南城县株良镇中心小学自办学以来,注重塑造文化特色,提升学校文化品位。近年来,该校立足当地地域文化特点和优势,确定以“追梦文化”为主题,定位于师生养成教育下的校园追梦文化之美,精心打造出“追梦教育”这一独具特色的个性化育人模式。  株良镇是拥有两千年悠久历史、人文底蕴丰厚的古镇,孕育了独具魅力的状元文化、古窑文化、磁圭文化、祥岗文化。为此,株良镇中心小学将“追梦教育”立足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精
期刊
【说明摘要一】  2016年思想品德学科中考命题“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继续坚持德育为魂、发展为本、能力为重、生活为基、智慧为上、特色为求的命题原则,突出思想品德课程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  【解读】  “德育为魂、发展为本、能力为重、生活为基、智慧为上、特色为求”的24字命题原则是江西省思想品德历年中考命题经验的高度提炼和总结。  德育为魂——发挥思想品德学科特殊的德育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