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引导学生真实地写出人生的痛苦和坎坷,写出心灵经历的喜悦和快乐,写出真情,这是作文教学的高境界。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放飞心灵,让学生在情感的驱动下,诱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唤醒其沉睡的潜能,自觉地进行写作。
【关键词】写作 生活 灵感 个性
语文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作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对语文素养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社会实践打下基础。语文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激活学生的多向思维,触发学生的写作灵感,营造浓厚的写作氛围,诱发他们的写作动力源和兴趣,唤醒其沉睡的潜能,使他们自觉地进行写作。那么,语文教师怎样才能帮助学生触发写作“灵感”,让学生头脑中闪现出一个又一个的“灵感”呢?
一、走进生活空间,放飞学生心灵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中蕴含着无穷的写作资源。作文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开发利用这一资源,让学生深入生活、走向社会,使学生具体真切地感受生活,给学生思想一片自由的天空,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写生活。绚丽多彩的大自然和生活,最能拨动学生敏感的心弦,使其形成最佳的心理驱动,从而让大自然的芳香、色彩汇成丰富生动的语言在学生心中流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当想办法为学生创造一切体验生活的机会,寻求各种条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投身到社会大潮流中,主动去感受和体验时代的脉搏,通过亲自参加社会实践来丰富生活体验,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天空下,才华尽显,个性张扬,自由地展开写作之翼,写出精彩纷呈的好文章。
二、观察素材,构建大脑信息网络,提高灵感的概率
1.加强指导,让学生明白积累素材的重要性
从写作角度看,灵感源于生活;生活之水积蓄到什么程度,就有什么样的灵感。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就孕育着灵感和激情。作者只有深入生活、感悟生活,才能在生活的碰撞中点燃灵感的火花;把握生活的真谛,才会产生灵感。同时教师要给学生推荐美文佳作,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素材对作文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和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学生怕写作,仔细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缺乏周围世界的细心观察,缺乏对生活素材有意识地积累,大脑空空,当然无话可说,无从下笔。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3.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名著、读佳作
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引导学生将自己觉得有价值或值得玩味的东西用读书笔记的形式记下来,常常翻阅它、感悟它,使阅读真正发挥积累素材、提高写作能力的作用。
三、作文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唤起写作灵感
“灵感”的产生需要有外界新信息的刺激,去“惊醒”那些“潜伏信息”。语文老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轻轻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让学生头脑闪现“灵感”的“火花”。
1.读写结合法
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挖掘材料中读与写的最佳契合点,采用读写结合、以读导写、以写促读的方法来激活学生思维。比如教师让学生给小说再续上一个结尾,写作效果出奇的好,学生想象力极为丰富,结局写得异彩纷呈。
2.用歌曲创设情景,为想象力插上翅膀
把歌曲引入课堂作文,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一次感受美、品味美、接受美的熏陶的机会,同时还可营造出特定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对头脑中储存的一些相关的文化背景、人物形象的回忆,使学生很容易就找到写作的触发点。比如教学《我的母亲》时,教师放了一首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让学生感受母爱。当听完两遍后,大部分学生已泪流满面,有的甚至泣不成声。无须太多的文题分析,学生提笔疾书。当教师检查学生的习作时,发现许多作文文理通顺、重点突出、标题新颖。
3.作文命题方式要推陈出新,注重题目的触发作用
语文教师在作文命题上应尽可能多样化,信息量充足,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心理需要,广泛诱发学生的情思,可以设置材料作文、补题作文、一题多做等。比如写“面对诱惑”的话题作文,就可以拟一段富有启发性的提示语:“生活中,人总会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金钱的诱惑、权利的诱惑、名誉的诱惑……对于学生,名牌的服饰是一种诱惑,可口的饭菜是一种诱惑,甚至于考试时的高分也会是一种诱惑。那么,我们该怎样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呢?”上面这段提示语正如爆竹上已经点燃的“引线”,就是写作的兴奋点,抓住了这一点,学生写起来就得心应手了。
四、实施开放教学,张扬学生个性
长期以来,由于命题作文的束缚,学生的创造力被扼杀了,学生写作文,其实是“带着镣铐”跳舞。学生真实的兴趣爱好与其笔下的作文可谓“咫尺天涯”。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向课余生活要空间,即在课内直接地进行文学社团性质的写作指导与创作实践,读写一体化,把阅读和写作都当成对话的一种最高层次的形式。这样学生通过阅读就能获得生活的体验,拓宽生活视野,丰富生活经历。
作文应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新课程强调,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用宽容的心态去审视、关爱、肯定学生个性化的作文,让学生获得心灵的解放,从而放飞思绪、大胆行文。为追求学生独特的表达,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作文教学要全程开放。在文题上,倡导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在个性各异的题目下,学生各显其能;在语言上,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个性化地表达,或平铺直叙,或浓墨重彩,或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或峰回路转曲径通幽;在形式上,鼓励学生不拘一格,自由创造,自由表达,从而放飞学生灵性,张扬学生个性。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自由翱翔,敢于表达,展示自我,写出独具个性、有血有肉的文章。
只要有个性的光芒、情感的宣泄、心灵的颤音,就能展示出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语文新课改中,引导学生真实地写出人生的痛苦和坎坷,写出心灵经历的喜悦和快乐,写出真情,这是作文教学的高境界。教师只有将生命情致的真、善、美融入作文教学中,学生才能写出好文章。
【关键词】写作 生活 灵感 个性
语文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作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对语文素养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社会实践打下基础。语文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激活学生的多向思维,触发学生的写作灵感,营造浓厚的写作氛围,诱发他们的写作动力源和兴趣,唤醒其沉睡的潜能,使他们自觉地进行写作。那么,语文教师怎样才能帮助学生触发写作“灵感”,让学生头脑中闪现出一个又一个的“灵感”呢?
一、走进生活空间,放飞学生心灵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中蕴含着无穷的写作资源。作文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开发利用这一资源,让学生深入生活、走向社会,使学生具体真切地感受生活,给学生思想一片自由的天空,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写生活。绚丽多彩的大自然和生活,最能拨动学生敏感的心弦,使其形成最佳的心理驱动,从而让大自然的芳香、色彩汇成丰富生动的语言在学生心中流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当想办法为学生创造一切体验生活的机会,寻求各种条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投身到社会大潮流中,主动去感受和体验时代的脉搏,通过亲自参加社会实践来丰富生活体验,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天空下,才华尽显,个性张扬,自由地展开写作之翼,写出精彩纷呈的好文章。
二、观察素材,构建大脑信息网络,提高灵感的概率
1.加强指导,让学生明白积累素材的重要性
从写作角度看,灵感源于生活;生活之水积蓄到什么程度,就有什么样的灵感。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就孕育着灵感和激情。作者只有深入生活、感悟生活,才能在生活的碰撞中点燃灵感的火花;把握生活的真谛,才会产生灵感。同时教师要给学生推荐美文佳作,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素材对作文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和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学生怕写作,仔细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缺乏周围世界的细心观察,缺乏对生活素材有意识地积累,大脑空空,当然无话可说,无从下笔。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3.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名著、读佳作
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引导学生将自己觉得有价值或值得玩味的东西用读书笔记的形式记下来,常常翻阅它、感悟它,使阅读真正发挥积累素材、提高写作能力的作用。
三、作文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唤起写作灵感
“灵感”的产生需要有外界新信息的刺激,去“惊醒”那些“潜伏信息”。语文老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轻轻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让学生头脑闪现“灵感”的“火花”。
1.读写结合法
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挖掘材料中读与写的最佳契合点,采用读写结合、以读导写、以写促读的方法来激活学生思维。比如教师让学生给小说再续上一个结尾,写作效果出奇的好,学生想象力极为丰富,结局写得异彩纷呈。
2.用歌曲创设情景,为想象力插上翅膀
把歌曲引入课堂作文,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一次感受美、品味美、接受美的熏陶的机会,同时还可营造出特定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对头脑中储存的一些相关的文化背景、人物形象的回忆,使学生很容易就找到写作的触发点。比如教学《我的母亲》时,教师放了一首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让学生感受母爱。当听完两遍后,大部分学生已泪流满面,有的甚至泣不成声。无须太多的文题分析,学生提笔疾书。当教师检查学生的习作时,发现许多作文文理通顺、重点突出、标题新颖。
3.作文命题方式要推陈出新,注重题目的触发作用
语文教师在作文命题上应尽可能多样化,信息量充足,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心理需要,广泛诱发学生的情思,可以设置材料作文、补题作文、一题多做等。比如写“面对诱惑”的话题作文,就可以拟一段富有启发性的提示语:“生活中,人总会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金钱的诱惑、权利的诱惑、名誉的诱惑……对于学生,名牌的服饰是一种诱惑,可口的饭菜是一种诱惑,甚至于考试时的高分也会是一种诱惑。那么,我们该怎样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呢?”上面这段提示语正如爆竹上已经点燃的“引线”,就是写作的兴奋点,抓住了这一点,学生写起来就得心应手了。
四、实施开放教学,张扬学生个性
长期以来,由于命题作文的束缚,学生的创造力被扼杀了,学生写作文,其实是“带着镣铐”跳舞。学生真实的兴趣爱好与其笔下的作文可谓“咫尺天涯”。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向课余生活要空间,即在课内直接地进行文学社团性质的写作指导与创作实践,读写一体化,把阅读和写作都当成对话的一种最高层次的形式。这样学生通过阅读就能获得生活的体验,拓宽生活视野,丰富生活经历。
作文应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新课程强调,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用宽容的心态去审视、关爱、肯定学生个性化的作文,让学生获得心灵的解放,从而放飞思绪、大胆行文。为追求学生独特的表达,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作文教学要全程开放。在文题上,倡导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在个性各异的题目下,学生各显其能;在语言上,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个性化地表达,或平铺直叙,或浓墨重彩,或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或峰回路转曲径通幽;在形式上,鼓励学生不拘一格,自由创造,自由表达,从而放飞学生灵性,张扬学生个性。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自由翱翔,敢于表达,展示自我,写出独具个性、有血有肉的文章。
只要有个性的光芒、情感的宣泄、心灵的颤音,就能展示出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语文新课改中,引导学生真实地写出人生的痛苦和坎坷,写出心灵经历的喜悦和快乐,写出真情,这是作文教学的高境界。教师只有将生命情致的真、善、美融入作文教学中,学生才能写出好文章。